18歲讀博的他,火了!

2021-03-02 考博之路

近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則簡短的消息

「硬核」二字刷屏評論區!

而在學校官網

這位特任教授——

陳杲的簡介中

26歲的年紀格外令人矚目↓↓↓

「陳杲特任教授年齡僅26歲。他2008年入讀中國科大少年班,2012年赴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師從陳秀雄教授攻讀博士。2017年博士畢業後歷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博士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助理教授。2021年加盟中國科大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也就是14歲讀大學、18歲讀博士)

陳杲博士(左)與沃爾夫獎得主沙利文教授合影

復微分幾何領域的世界難題

科技日報報導稱,陳杲攻克的是一道復微分幾何領域的「世界難題」。據介紹,這項成果屬於復微分幾何研究範疇,該領域有兩個來自物理學的方程至關重要,一個是成為量子力學標準模型的厄米特-楊振寧-米爾斯方程,另一個是和相對論緊密相關的凱勒-愛因斯坦方程。在穩定的前提下求解這兩個方程,一直是復微分幾何界的核心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發表論文的《數學新進展》是國際數學界最權威的期刊之一,與《美國數學會雜誌》《數學學報》《數學年刊》一起並列為世界四大頂尖數學期刊。目前,他的論文已經引發國際數學界的關注,被美國科學院院士勞森等人第一時間引用。

網友:這是真的年輕有為

消息傳出後,他的家鄉(溫州瑞安)也第一時間在微信上轉載推送,有網友說:這才是「全村的驕傲」!

早在2015年至2017年間,陳杲的成長故事就多次發表在微言教育、中國教育報等公眾號上。而2020年6月,他在寫信給母校時說道:

「回顧我近十年的科研之路,之所以能夠取得一些成績的原因,除了勤奮和機遇之外,和我遠大的志向和較強的自學能力有關。」

陳杲中學時的照片

來源:中國青年報綜合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瑞安發布、瑞安中學等

2021年2月學術徵文、期刊要目、學術資訊彙編

問津學術招聘啟事(2021年)

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超2000個!

關於啟動2021年韓國互換獎學金遴選工作的通知

2021年2月份考博資訊彙編

現行有效法律目錄(275件)

2021年考研現在最需要做的2件事情!

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官宣!推進北京高校設立新校區

909萬人!又創新高!

國家法律法規資料庫使用說明書

教育部開始實施涉外律師學位研究生培養了!首年500個名額

2021年考博我有這些疑惑怎麼辦?導師:請收藏本文!

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1年在職攻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大學生返校封閉管理?真相來了!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給予99名碩博研究生清退處理!有人博士讀了16年!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擬清退超期研究生名單的公示,讀15年博士了!

江蘇大學2021年博士生招生考試考前通知

華中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2021年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綜合考核名單公示

華中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2021年漢語國際教育領域教育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考核名單公示

獎學金10萬+,三獲國獎,這位研究生是怎麼做到的?

2021年3月全國各大院校考博招生考試初試(初審)匯總

江西農業大學關於做好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普通招考)報名工作的通知

相關焦點

  • 11歲上中科大,18歲讀博的謝彥波,為何會被遣送回國?
    這位被稱為神童的謝彥波直接跨越了初中和高中階段,小學畢業即被中科大錄取,15歲時又考取了碩士研究生,18歲開始攻讀博士學位,然而他的讀書生涯卻在博士階段出現了問題。
  • 那位11歲上大學,18歲讀博的神童謝彥波,為何被美國列為潛在威脅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就有一位患有阿斯伯格症的少年天才,他11歲就進入大學,18歲開始讀博。本來應該在自己的領域取得傑出的成就,但他卻被美國讀博時列為潛在威脅遣送回國,這期間發生了什麼?
  • 15歲讀研、18歲讀博,天才少年卻被美國列為潛在危險,讓其回國
    或許是從小沒有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原因,對他們有些陌生,又或許是天生性格內向的原因,他總是不愛開口說話。從小沒有父母在身邊,在隔輩親的溺愛之下,他連第一人稱也不會用,總是會說「彥波要吃飯,彥波要喝水,彥波要……」這卻讓他的母親感到非常的失望,直嘆氣說:「這孩子,像個榆木疙瘩,長大準沒出息。」但是他的父親卻不以為然,他覺得自己的孩子很有靈氣,要是加以引導,肯定大有出息。
  • 18歲開始讀博,與中外兩名老師發生爭執不能畢業,皆因其不善交流
    謝彥波他的名字叫做謝彥波,從小是由奶奶撫養長大,到了上學的年紀才被父母接回城裡並送他讀書,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父母發現了一個問題,兒子似乎有語言障礙,謝彥波的老師也反應他在學校不太愛說話,自己問他問題時,也是閉口不答,謝爸爸得此情況後
  • 讀博讀廢了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讀博讀「廢」了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又有什麼讀博的「潛規則」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度過博士生涯呢?  案例一  我有個朋友,直博。他第一位導師在他第一年的時候腦淤血,病退了。  換了一位導師繼續。不是怕這哥們讀博讀廢了,而是怕他接著讀下去,把學校的這個專業讀廢了。
  • 比利時9歲神童退學赴美讀博,父母卻被抨擊炒作
    近日,BBC報導稱比利時9歲神童在西蒙斯在即將獲得大學學位的時候退學,轉而飛赴美國讀博,並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其實,如果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的話,西蒙斯將在12月份畢業,然後順利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大學生。據悉,神童西蒙斯出身於醫生家庭,其智商高達145,因此他從4歲開始讀小學,6歲上中學,並用1年的時間快速完成了中學6年的課程,並於2019年3月開始上大學。當然,西蒙斯的能力也得到了其導師的認可,導師認為西蒙斯比他以前教導過的特優生還要聰明2倍之多。目前,西蒙斯的攻讀方向是電氣工程和醫學,因為他的目標是延長人類壽命,並研發人造器官。
  • 現實版「謝爾頓」,8歲讀大學,9歲讀博,父母卻因一場糾紛,差點毀了他
    4歲上小學,9歲就即將大學畢業。他的智商145,堪比霍金、愛因斯坦。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更是堪比照相機。往後讀碩還是考博,世界名校都有如探囊取物。讀大學時,9個月就學完了所有課程。課餘,輕鬆編寫了一個寫作機器人程序。
  • 11歲上大學,15歲讀研18歲讀博的中國天才,最終為何會淪為瘋子?
    如果按照世俗的眼光,謝彥波15歲讀研究生,18歲讀博士,這顯然是眾多家長心目中最有出息的子女的樣子了。可是對於謝彥波自己來說並非如此,他雖為神童,卻被人誤以為是瘋子。其中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波折呢?  小時候他跟著奶奶長大,父親是湖南醫學院物理教師,1歲那年他就被送去鄉下,由奶奶撫養長大。他的童年很單純,每天聽的就是鄉下的鳥叫蛙鳴,和奶奶的搖籃曲。到了該入學的年齡,謝彥波的父親才將他接回了家。  那時候他已經6歲了,可是父母卻發現謝彥波似乎溝通有些問題。
  • 他21歲保研,22歲讀博,1年又達博士畢業要求,發表11篇SCI/EI論文
    21歲保研到電子科技大學,22歲成為國家青年特聘專家胡維昊教授的博士生。讀博一年,他就已經達到了博士畢業要求……作為學生黨支部書記,他組織學院博士生黨支部開展「獻禮70周年,我為祖國點讚」主題活動,被人民網和新華網報導。他是: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2018級博士生,電力系統廣域測量與控制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導學助理,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博士生黨支部書記許瀟。
  •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一年取得碩士學位;17歲進入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讀博,21歲博士畢業,24歲即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史上最年輕的教授;31歲那年榮獲麥克阿瑟基金會頒發的「天才獎」和有著「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莫扎特」。
  • 14歲讀大學,17歲讀博,31歲獲得菲爾茲獎,一路開掛的數學天才
    他被媒體稱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米那卡·格羅斯教授在對其進行測試後發現,他的IQ高達230,遠超愛因斯坦、牛頓、霍金。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陶哲軒,一路開掛的數學天才。童年時的陶哲軒不僅是個濃眉大眼的萌娃,更是早早地顯示出了過人天賦——兩歲時,他就開始教比自己更大的孩子數數;三歲時,還會用洗滌劑在玻璃上噴寫算術。7歲的陶哲軒開始自學微積分並出版了一本關於Basic程序計算完全數的書;8歲參加SAT(美國高考)數學部分的測試,得了760分的高分(800分為滿分);之後,陶哲軒分別在10歲、11歲、12歲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分別獲得銅牌、銀牌、金牌。
  •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理工,26歲當哈佛博士,父母眼界決定孩子階層
    臨終前留下遺言,希望他的胞弟——也就是美隊克裡斯埃文斯飾演的邋裡邋遢不修邊幅靠修船為生但是每一幀都帥得閃閃發光的小女孩的舅舅,來撫養她的孩子。這部電影十分精彩,女孩的聰明頭腦也令人驚訝,但是電影終究是電影,這樣小小年紀就展露智慧的孩子幾乎是沒有吧。實際上我國就有這樣一個從小語出驚人的數學天才,她就是——蔡天西。
  • 讀博18年難畢業!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 網友:工科生太難了
    讀博18年難畢業!此番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公布的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共有52人,大部分是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其中入學時間最早的一人為2002年入學,已經「讀博」18年之久。此外,2003年入學,「讀博」17年的還有2人。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
  • 神童謝彥波:15歲讀碩、18歲讀博,為何被美國列為潛在危險?
    一歲的時候,因為父母都太忙,他被送到鄉下奶奶家,由奶奶負責照顧他的飲食起居,  一直到他快要上學的年紀,才被從鄉下接回城裡。  明明是一個城裡的孩子,在鄉下呆久了,看城裡什麼都覺得稀奇,但他性格內向,從不張口問,也或許是對爸爸媽媽沒有那麼依賴。
  • 不強制發論文,讀博變容易了嗎?
    「假如沒有人延期,我延期了肯定是100個不願意的;假如身邊有20個博士,18個延期,我就覺得沒什麼了。」上海某985高校的工科博士生如是說。不強制發表論文,不代表從此就不需要寫論文即使政策已經不強求,但論文是學術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科學工作者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依據。既然選擇讀博走學術之路,那終究是要與論文打交道的。美國科學雜誌(Science)前主編D.
  • 北大天才20歲哈佛讀博,31歲加州大學教授,34歲卻在法國意外離世
    今天,小編要分享的故事主人公也是一位超級天才,他17歲考上北大,20歲哈佛讀博,26歲成美國名校助理教授,31歲被加州大學聘為終身教授,卻在34歲那年法國意外離世,讓人不禁扼腕嘆息,他就是馮奚喬,一枚世界物理學界原本冉冉升起的瑰麗星辰。
  • 聯繫讀博,怎麼寫郵件?
    因此,我希望能讀您的博士,請問您2021/2022年還有名額嗎?或者還需要我提供其他材料嗎?附件為我的個人簡歷。祝好,盼覆!***(你的名字)--首先,整個郵件的基調是平等客觀,不需要過分吹捧老師。其次,郵件要儘量簡潔且思路清晰,避免大段的言之無物。
  • Science官方勸退讀博困難戶:別死磕,退學得了!
    讀博無疑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甚至有人說,如今,讀博已經變成了「賭博」。 讀博時,Martinsek更享受的是擔任教學助理。博士退學後,她遵循自己的興趣,成為芝加哥一所高中的物理老師。 不過,對於那些讀博時間更長的學生來說,放手可能更難。 「我在讀博第5年失去了動力。」
  • 如何打算回國讀博,該如何辦?
    專注高考、大學、考研及讀博歡迎關注:博雅燕園英國或者大英國協地區的碩士,基本都是一年制的,包括學術型和授課型。授課型「速成」的特點很明顯,這不用說了;即使是實際花費的時間一般需要15~18個月的學術型,也依然脫離不了比較「速成」的特點。這一特點,就連G5的碩士,也不例外。通常來說,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英國碩士,認可度往往明顯低於同層次的其他國家的大學,即便是G5,也不例外。
  • 18歲華裔準博士生,「殺死了」量子計算大進展
    他在量子計算的啟發下,開發了一種在傳統計算機上運行的推薦算法,與以前的推薦系統相比能實現指數級加速,媲美量子推薦算法。「這曾是量子加速的最強例證之一,現在它已經不復存在。」打破量子計算優越性的Ewin,秋天即將去華盛頓大學讀博的Ewin,不是你的同齡人。他今年,只有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