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金山嘴漁村的祥魚湖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金山嘴漁村的祥魚湖邊,張亞妹老人的家被改造為四星級民宿「湖悅」。「我兒子買了房,住在城區,我們老兩口住在漁村裡,幫兒子收房租。」她樂呵呵地說。
9月10日下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走訪了位於上海金山工業區的華東無人機基地、山陽鎮的上海灣區科創中心和金山嘴漁村,對其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實踐,有了切身感受。
右為華東無人機基地已建成的一期,左為在建中的二期。
基地內的無人機多次「上鏡」
華東無人機基地是國內首個由政府主導並獲得民航局授牌的無人機基地,已成為金山乃至上海無人機產業的一塊閃亮招牌,金山區領導幾次「直播帶貨」,幾乎都有V50大白鯊等基地無人機的亮麗身影。
上海新金山世紀航空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偉賓告訴記者,截至2020年7月31日,基地共籤約飛行單位65家,飛行總架次29763架次,飛行總時長5889小時,引進峰飛、柯易航空、伏爾甘航空等企業20家,計劃總投資約7.5億元。
華東無人機基地二期將於明年4月建成
「在建中的4.5萬平方米華東無人機基地產業園(又稱二期項目),包括飛行服務中心、無人機適航審定技術研究中心、研發製造中心、孵化創新中心、展示交易中心、教育培訓中心以及檢驗檢測中心,已於2019年10月8日開工,計劃明年4月建成。」 唐偉賓說。
華東無人機基地內展示的「氫旋1號」長航時多旋翼無人機,由氫動力驅動,飛行時間可達鋰電飛機的4倍以上,在1公斤有效載荷下,可實現留空3小時。
無人機噴灑農藥演示。
「上海灣區」按下快進鍵
記者走訪的第二站,是上海灣區科創中心。
上海灣區科創中心科創大廈
上海灣區科創中心管委會主任、山陽鎮黨委書記孫引良透露,坐落於山陽鎮的上海灣區科創中心開園一年多來,按下了建設的快進鍵,先後引進了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灣區科創產業園、灣區智慧產業園、灣區公衛醫學科創平臺、灣區文創匯平臺等,吸引1000多家企業落戶,實現稅收2億多元。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上海灣區科創中心科創大廈目前落戶的均為高端產學研平臺,孵化中心和科技創新企業;金石灣功能區內2幢大樓正在進行升級改造;金山區工商聯大廈則在打造上海灣區「雲谷」。
上海灣區科創中心城市設計展示沙盤
金山區科委黨組書記朱愛萍表示,下一步,金山將聚焦「一帶一灣一港」科創布局,舉辦創新論壇、金山智慧論壇、金山區科技節等交流展示活動,打造以上海灣區科創中心、金山第二工業區「碳谷綠灣」為重點的科創灣。
民宿數量大幅增加
不同於前兩站,記者走訪的金山嘴漁村多了些生活氣息。
金山嘴漁村是上海最後一座活著的漁村。金山嘴老街上,沈桂蓉夫妻倆一個賣海棠糕,一個賣海鮮油墩子,價格親民,成了很多遊客來漁村的必點小吃,有家單位特地從奉賢開車過來,一下子買了三百多隻。
金山嘴老街上賣海棠糕的「網紅」阿姨沈桂蓉
漁村「網紅」阿姨沈桂蓉製作的海棠糕4元一隻,看上去很誘人。
沈桂蓉的老公在製作漁村的網紅小吃「海鮮油墩子」,每隻3元。
70歲老人張粉華住了40年的老房子,變成舒服漂亮的民宿。2018年,她的孫子邱喆爾退伍回來後,看到漁村發展的大好前景,就對自家房子裝修升級、安裝地暖、配置智能馬桶。今年年初,擁有12間客房的民宿「九裡小院」正式取得營業執照。
70歲老人張粉華(右)與90後的孫子邱喆爾站在自家三層老宅改建而成的民宿「九裡小院」門前。
山陽鎮漁業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謝彬彬告訴澎湃新聞,漁村450多戶居民,有25%的家庭整棟房屋出租給商戶,民宿也從漁村剛開發時的1家增至20多家,床位近500個。
今年5月,漁村的祥魚湖雷射音樂噴泉開放後,吸引了大批遊客慕名而來,滬杭公路邊的海鮮飯店也從過去的10多家增至40家,家家生意紅火。謝彬彬表示,村裡將進一步挖掘放大海漁文化的獨特吸引力,讓漁村更美麗、前景更光明。
漁村3組張亞妹老人的家,就在村心的祥魚湖邊,被出租改造成了一家名叫「湖悅」的四星級民宿。
責任編輯:鄭浩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