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產生之日起,對於太陽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千百年來,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一直在努力搞清楚太陽繫到底能「活多久」。此前有科學家表示,太陽系有100億年的壽命,然而根據最新研究人員的模擬發現,大約50億年後,太陽系的「壽命」就會走到盡頭。屆時,太陽的內核將會熱得足以使外層氫發生融合,這會導致太陽膨脹到現在半徑的260倍,變為一顆紅巨星,且極有可能吞沒水星、金星和地球。
宇宙天體的勢力範圍和它的質量有關。在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以上,所以,如果太陽不存在了,整個太陽系就消失了。我們不妨做個假設,如果太陽引力變弱或者突然消失了,那各個行星就會沿著切線依次飛出去。
下面,我們來看看太陽的生命周期。
太陽形成於大約45-56億年前,通過核聚變太陽開始燃燒。被點燃的太陽,會進入主序星階段,這個階段的太陽特別穩定,主要的燃料就是氫,而燒完後產生的爐渣就是氦。太陽燃燒每秒鐘會損失400萬噸的質量,這些損失的質量都以能量的形式輻射出去,整個階段會持續50億年。
50億年後,太陽的氫燃燒得差不多了,這時候太陽就會膨脹起來,因為核聚變的向外壓力不足以抵抗引力,太陽把自己的外殼推了出去,而內核在引力作用下向內壓縮。到那時,太陽的大氣可能會到達地球軌道附近,將地球吞沒。然後,在引力的作用下,太陽內核極度壓縮,直到溫度達到了1億K時,氦也發生了核聚變反應,也就是氦閃,巨大的能量進一步把外層物質推向遠方。
從這個時期開始,氦通過核聚變生成碳,這個時候,太陽就沒有辦法再守住這片領地了,那些沒有受到影響的行星將成為流浪行星,也可能被其他大質量天體吸引。太陽最終就會成為一顆白矮星,然後逐漸冷卻和暗淡。
如果那時候地球還存在的話,就會陷入於一片黑暗之中。如果那時候人類還繼續生活在地球上的話,人類就沒有辦法再看到冉冉升起的太陽了。可能再過40億年左右的時間,人類就會迎來這一天了!
太陽與地球上的其他生命體一樣,也有其出現和消亡的過程,但是這對於人類的生命來講太漫長了。以現在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可能不到1億年,我們就會開闢外太空的生存空間,更不要說40億年之後了。也許到時候,人類根本不需要太陽提供光和熱了呢,你們覺得呢?
科技改變生活,數據無處不在。「城市之窗」以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應用為基礎,提供資訊、社交、旅行、健康、醫療等全面的智慧服務,實現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科技的全面感知和互動,為大家的生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
Smart technology future community
智能科技·未來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