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熊蟲特殊蛋白或幫助人類DNA抵禦輻射損傷

2021-01-13 生物谷

2016年9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緩步動物(Tardigrades),或者水熊蟲是一種矮胖型的緩步動物門動物,在顯微鏡下其看起來介於蝴蝶幼蟲和裸鼢鼠之間,這些水棲類無脊椎動物是一種完美的倖存者,其能夠抵禦一系列極端環境,包括近乎完全的脫水作用和損傷等。

日前,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緩步動物的另外一種超強的能力,即一種保護性的蛋白質能夠幫其抵禦損傷的X射線,而且這或許還能夠轉移到對人類細胞的研究。研究者Takekazu Kunieda說道,對X射線的耐受性被認為是動物適應嚴重脫水作用的副產品,嚴重的脫水作用能夠對生物分子造成嚴重的破壞,甚至會破壞DNA分子,這就好像X射線破壞DNA分子一樣。

於是研究者想知道這種緩步動物如何保護自己抵禦如此惡劣的條件,隨後研究人員對緩步動物Ramazzottius varieornatus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研究,這是一種對壓力具有特殊耐受性的動物,研究者表示,當動物的基因組插入到哺乳動物細胞後就能夠很容易地被研究,因此科學家們對培養的人類細胞進行操作來產生緩步動物內部細胞結構的多個組分,從而就能夠幫助確定到底是哪一部分能夠給予緩步動物提供保護作用。

最終,研究者及其同事發現,名為Dsup的特殊蛋白能夠保護動物機體的DNA免於在輻射和脫水狀況下破裂,而且植入緩步動物的人類細胞液能夠抑制X射線輻射引發的40%的細胞損傷。

基因組寶藏

來自瑞典克裡斯蒂安斯塔德大學的進化生態學家Ingemar Jonsson對緩步動物進行了多年研究,他表示,DNA的保護和修復是許多人類疾病中所有細胞的基礎過程,包括癌症和機體老化等疾病;這項研究發現對於臨床醫學研究具有很大的意義,其或將幫助我們改善人類細胞的壓力耐受性,而這終將有一天會使得經受放射療法的患者獲益。

研究者Kunieda補充道,這項研究未來或許還能夠幫助保護核設施附近工作的工人免於放射,同時還能夠幫助研究者們在極端環境下種植莊稼,比如在火星上種糧食等;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家Bob Goldstein對另外一種緩步動物進行了測序研究,他認為這項研究非常有意思而且激動人心,同時後期還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來進一步探明其中所涉及的機制。

最後,Goldstein說道,緩步動物對很多種類型的極端環境都具有一定的耐受性,這就意味著,緩步動物機體中或許存在著多種不同的機體防禦保護機制;當然對緩步動物基因組的研究也只是冰山一角,未來研究者將會繼續深入剖析這筆遺傳財富。(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參考資料:

【1】Extremotolerant tardigrade genome and improved radiotolerance of human cultured cells by tardigrade-unique protein

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10.1038/ncomms12808

【2】Evidence for extensive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from the draft genome of a tardigrade

PNAS    doi: 10.1073/pnas.1510461112

【3】Tardigrade protein helps human DNA withstand radiation

生物谷推薦的相關閱讀:

DNA損傷修復與疾病發生關聯性亮點研究一覽

Nat Commun:電離輻射如何損傷DNA誘發癌症?

Nature chemical biology:DNA損傷修復——老問題還有新進展

相關焦點

  • 與水熊蟲「合體」 人類就能抵禦太空輻射?
    科學家通過基因分析,發現了水熊蟲抵抗輻射損傷的獨門「武器」——損傷抑制蛋白Dsup。他們還發現,這種蛋白放到其他動物細胞裡也能同樣起到保護作用。
  • 外媒:水熊蟲蛋白或有助人類防輻射
    參考消息網9月23日報導 緩步動物(也稱水熊蟲)是一種胖乎乎的微型生物。它的外表介乎於毛毛蟲和光禿禿的鼴鼠之間。這種水生無脊椎動物是完美的生存冠軍,能夠承受諸多極端條件,包括近乎完全的脫水狀態以及外太空。
  • 科學家發現水熊蟲抵禦輻射的蛋白質,未來有可能植入到人體內?
    成功植入水熊蟲DNA的人類會成為首批登陸火星的開拓者,他們也將是首批進行基因改造的太空人,由於水熊蟲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在真實環境下存活的生物,而且在輻射環境中依然有效地防止細胞出現變異,如果人類擁有這種DNA將不再懼怕宇宙中的輻射環境。
  • 地球上真正的不死小強,水熊蟲Water Bear!
    那麼肯定有人要問了究竟是什麼讓水熊蟲如此厲害呢?這水熊蟲的基因有什麼特別?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以及更多拷貝的MRE11基因(用於修復DNA雙鏈斷裂)。這些基因可以幫助減輕氧化損傷、修復DNA,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 核彈炸不死,絕對零度凍不死,人類永生的希望?已登陸月球
    水熊蟲是特殊的生物,主要生活潮溼土壤以及苔蘚植物上,少數生活在海水的潮間帶。它從卵裡生出來就已成年,沒有童年時期,身體裡細胞的數量終生都不再改變。有記錄的水熊蟲種類大約1200種,大部分水熊蟲以植物細胞為食。
  • 熊蟲、太歲和氫氣醫學
    關於熊蟲的研究讓我聯想到另外一種特殊的生物太歲,太歲也是一種具有強大適應能力的生物,現在科學家對這種特殊生物的了解不多。將來也可以藉助熊蟲的研究策略,尋找到太歲強大環境適應力的原因。關於氫氣醫學效應機制的研究也需要學習這種創新精神,採用不同於過去的研究策略,探索氫氣這種神奇分子的生物學作用基礎。
  • 水熊蟲:對付脫水有秘訣
    但有一種動物,科學家確信絕對可以免於一死,那就是水熊蟲。水熊蟲是一種非常小的蟲子,最小只有50微米,最大也不超過1.4毫米。你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清。在顯微鏡下,它的樣子看起來像一頭憨態可掬的熊,故得其名。在生物學分類上,水熊蟲屬於緩步動物,有900多個品種。
  • 科學家想將水熊蟲DNA與人類細胞結合,實現適宜複雜太空環境
    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的那一刻,標誌著人類文明開啟了新的時代-太空時代。相信每一個人都明白,人類未來必然要向星際擴終,向太空發展,星際航行,星際殖民,太空採礦等都會成為未來人類的主旋律。比如,人類走出地球探索最多的火星,有可能在不久的未來會成為人類的首個移民星球。
  • 現實世界的「三體人」,地球最強生物——水熊蟲
    周圍環境嚴酷,水熊蟲排出水分變得乾癟皺縮。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發表在最新一期《細胞分子學》上的文章指出,一類名為固有無序蛋白(IDPs)的蛋白質可能是解開謎團的一把鑰匙。當各類水熊蟲開始變乾燥時,它們要麼開始持續生成無序蛋白,要麼生成蛋白的TDP基因開始高水平表達。
  • 地表最強「水熊蟲」登陸月球,能存活多久?
    水熊蟲號稱是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最堅不可摧的生物,它會被人類發現源於一次偶然。1983年,當一批日本科學家來到南極進行冰川考察時,他們意外遇到了一塊繁衍著非常奇怪生物的苔蘚。苔蘚上毫米大小的生物因為形似泰迪熊和毛毛蟲的結合,被命名為「水熊蟲」(tardigrades,又叫water bears,屬緩行動物門)。
  • 把水熊蟲基因與人類結合,人類就能抵抗太空輻射嗎?
    水熊蟲是科學家目前發現的唯一一種可以在太空名環境中生存的物種。一直以來,人類都在研究為何水熊蟲的生命力能夠這麼強。按照最新的研究成果,水熊蟲抵禦太空射線的原因已經找到了,那就是損傷抑制蛋白Dsup,這種基因蛋白在其他動物細胞內,也能起到同樣的保護作用。
  • 永生的隱藏打開方式「三體人」=「水熊蟲」
    無論你相不相信,這都是一種可以「永生」的生物——水熊蟲。這種科幻小說中的存在,其實就是來自水熊蟲脫水的啟發。一旦進入假死狀態,無論外面環境有多惡劣,水熊蟲都不會受到影響。直到一滴足夠讓他再度甦醒的水。可水熊蟲的無敵技能看起來就不是為了地球的穩定而準備的。在他的DNA中擁有六千個地球上不存在的基因,這讓水熊蟲能夠更好的接受太空中不同星球的極寒極熱狀態,生生不息。水熊蟲除了和三體人一樣的宇宙生存力和隱生技能之外,他體內的神奇蛋白才是獨門武器。
  • 水熊蟲是「地表最強」生物?它當之有愧
    水熊蟲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在地球上它是堪比「小強」的存在,問題在於水熊蟲很小 ,不容易被人類發現,即便人類將其抓住也沒有辦法立即殺死它們。很多人對水熊蟲存在誤解,認為水熊蟲代表的是一個單一的群體,實則水熊蟲的大家族擁有1300種以上的派系,它們在外表和環境適應能力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
  • 水熊蟲:這傢伙變得越來越奇葩了
    文/Fiona MacDonald譯/射射原文/www.sciencealert.com/the-tardigrade-genome-has-been-sequenced-and-it-has-the-most-foreign-dna-of-any-animal
  • 水熊蟲超級生存技能的秘密洩露了
    地球上最堅不可摧的多細胞生物無疑是緩步動物——在顯微鏡下能夠看到的八足水生無脊椎生物,也被稱作水熊蟲。圖解:水熊蟲。      這些小生物能夠忍受嚴重脫水、極端的溫度和壓力、在地球軌道真空環境中暴露幾天時間,以及極大劑量的可以殺死其他所有生物的輻射。
  • 科學家發現,水熊蟲又進化了可抵抗致命紫外線,它們更像地球主人
    那麼水熊蟲就會教會你什麼叫耐受性,從1937年人類發生這種生物存在以來,對它們是百般的「虐待」,被丟進各種環境中進行測試,讓我們清楚的認識到了這種生物的頑強; 它們經歷過一下的生存環境,均能全身而退: 150攝氏度的環境,水基本上可以很快的沸騰蒸發掉,但水熊蟲在這樣的環境下就算是完全的脫水變幹
  • 號稱「地表最強」的水熊蟲,它的生存利器是什麼?
    水熊蟲們的棲息地相當廣泛,海洋、淡水甚至沼澤中都有它們的身影。水熊蟲必須要在水環境中才能生長和繁殖,而遇到泥沼乾涸時,它們也自有辦法:讓自己脫水收縮,進入一種可逆的「隱生」狀態。在「隱生」狀態下,水熊蟲可以耐受各種極端的物理環境,科學家們也一直對這背後的原理十分感興趣。通過基因組分析,來自日本的研究團隊發現了水熊蟲對抗極端環境的一件法寶——一種可以「防輻射」的蛋白質。
  • 水熊蟲在極為惡劣的外星環境中,為何也能生存?
    此後,伴隨著世界大環境的穩定,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和不斷進步,除了美國之外,也陸續有國家向月球成功發射了探測器,雖然並不是載人登月,但是卻也足夠向全世界展現自己的科技實力。這些地球生物就是號稱地表最強的「水熊蟲」,正如上文中提及的,它們脫水也可以重新復活,可以說強大到令人震撼。水熊蟲屬於陸生的緩步動物們,它們具有極強的忍耐能力,屬於「隱生」物種。它們在生存環境變得惡劣的時候,可以通過脫水等形態的演變,通過「假死」來保持自己的生命,經過科學家研究,水熊蟲可以「隱生」在地球上超過120年,然後重新復活。
  • 如果人類要移民火星,那麼和水熊蟲的基因改造是必然的嗎?
    而科學家認為,若道德層面允許,人類不得不基因改造,那麼最佳借鑑的基因,或許就是水熊蟲的基因。在這次為期12天的任務中,水熊蟲要麼部分處於真空狀態,要麼部分處於輻射狀態。雖然真空和紫外線輻射對這種生物造成了一定的損傷,但回到地球補充水分後,有的水熊蟲奇蹟般存活下來,而且據傳還在任務期間產卵。在2019年,因為一次意外,水熊蟲被遺留在了月球,目前尚不清楚它們的命運如何,或許不久的將來,它們可能會成為另一種生物。
  • 如果人類要移民火星,那麼和水熊蟲的基因改造是必然的嗎?
    按照人類如此發展的勢頭,移民火星必然會發生,因此人類也將火星載人任務列入在本世紀計劃之中。然而,面對這項任務,我們還有很有問題需要克服,尤其是對於太空人。而科學家認為,若道德層面允許,人類不得不基因改造,那麼最佳借鑑的基因,或許就是水熊蟲的基因。世界上最頑強的生物水熊蟲是地球上最頑強的動物,已經進化到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