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太空探索、移民會打破地球和太陽間的引力平衡嗎?

2020-12-05 科學探索家

除非人類把地球帶走,就電影《流浪地球》那樣,否則地球與太陽之間的狀態基本不會改變的(至於太陽之後變為紅巨星什麼的,那就另當別論了)

題目中的引力平衡,簡單地理解為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萬有引力大小,公式就不說了,大家都很熟悉,引力大小與太陽和地球的質量和距離有關。

首先太陽的質量我們可以看作一個常數,雖然因為其內部核聚變,每秒損失的質量高達400萬噸,但由於太陽的質量過於龐大(佔整個太陽系的99.86%),因此太陽的質量完全可以認為是不變的。

除非你把時間線拉長,比如按照億年為單位,但問題在於假如數億年之後,人類才掌握星際移民的能力,那誰能保證人類在此之前不會滅絕呢?所以說這個問題只能視為一個短期問題,因此我們現在假設人類能在未來一萬年以內達到一級或二級宇宙文明,那麼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不論是一級還是二級,人類都是可以實現星際移民這個目標的,但區別在於,一級文明意味著掌控地球所有能源,但不保證能完全離開太陽系,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建造一艘星艦,分批次進行星際移民。

而二級文明由於能掌握太陽的所有能源,因此是由能力進行大規模星際移民,甚至於將地球改造為一艘星艦。

相關焦點

  • 假如太陽突然消失了,太陽系平衡會被打破,地球的命運會如何?
    太陽的存在,讓太陽系能夠保持穩定平衡的狀態,一個穩定的星系環境才能夠讓地球誕生生命,生命才會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進化演化,並最終誕生智慧生命人類。可見,太陽可以稱得上是太陽系的定海神針,是地球生命的原始母親,沒有它不會有太陽系的存在,更不會有地球生命的誕生和延續。
  • 人類的未來會是移民火星和星際旅行嗎?
    華為公司顧問田濤在他的那本《我們為什麼愛做企業家》(後續會分享)中,推薦了一本用來打開視野、暢想未來的著作《人類的未來——移民火星、星際旅行、永生以及人類在地球之外的命運》(中信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作者美籍日裔物理學家、超弦理論創始人之一加來道雄。這是一本非虛構類的科普著作。
  • 人類移民太空能去哪?火星「淘汰出局」,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
    科學家對地球的環境發展也感到焦慮,由於人類還在不斷發展,未來人口會越來越密集,但是地球的陸地面積是有限的,在人類的加劇膨脹下,地球只會變得越來越擁擠,於是科學家提出了太空移民的設想,美國科學家擬建太空城,設計方案為一個旋轉的圓筒,直徑為2800米,這個空間將容納1萬名居民。
  • 太陽「壽終正寢」後人類和其生存的地球會怎樣?
    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有其壽命的,包括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太陽。 科學家根據計算認為,最多再有大約60億年,太陽就會膨脹為現有體積的200倍,成為一顆紅巨星(Red Giant)。 隨著太陽的膨脹,它會吞併和摧毀我們的地球,之後,太陽就會變成一個白矮星。
  • 移民外星球和移民海底哪個更容易實現?(上)太空移民篇
    如果未來地球大陸環境變得不適宜人類居住,那麼作為高級智慧動物的人類,應該是考慮移民太空還是移民海底呢?。主要的難題有以下幾方面:1 克服地球重力的限制問題。當前承載太空運輸的工具主要就是靠大推力運載火箭完成,高昂的運輸成本和低效率的運載模式是構成人類大規模脫離地球引力的障礙因素,其它運載工具的動能無法達到地球引力的逃逸速度。
  • 月球的引力會引起地球上的潮汐,那太陽也會嗎?
    誰說太陽不會引起地球上的潮汐?我們知道月球會引起地球上的潮汐,因此也算是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出現的潮汐就是由地月吸引力引起的,地月吸引力使得地球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中會產生周期性的運動和變化,被稱為「潮汐」。然而,你知道嗎?距離地球遠得多的太陽也能對地球造成潮汐效應,許多人不明所以,太陽那麼遠怎麼會造成潮汐呢?而事實上太陽不僅影響地球的潮汐,它對潮汐的影響幾乎是月球的一半。
  • 當地球不再宜居,人類的最終歸途是「太空歌劇」嗎?
    萬般無奈之下,人類開啟了宏偉的太空移民計劃,企圖穿過打破距離限制的蟲洞,找到可以延續人類火種的「孿生地球」。問題接踵而至,承載著人類最後希望的太空飛船,駛向浩瀚宇宙尋尋覓覓的做法,是可取的嗎?人類真的可以像中世紀大航海時代那樣,實現讓宇宙中任何有可能生長生命的空間都染上生命的色彩!這一偉大命題嗎?
  • 人類移民火星的願望能成真嗎?火星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
    央廣網北京7月23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火星,至今仍是人類尚未涉足之地。火星在文學作品中登場的機會不計其數,更是無數科幻電影中的主場地。老舍筆下,火星被貓國人統治;電影《火星救援》裡,主人公靠自種土豆獨自在火星上生存了四年。無論天馬行空的無限想像,還是基於科學的超前推測,人們對火星寄予厚望。人類移民火星的願望能成真嗎?火星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
  • 太陽熄火會發生什麼?太陽熄滅後,地球能尋找另一個「太陽」嗎?
    近幾年經常有傳聞說太陽的壽命不長了,那如果我們真的失去了太陽,地球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西瓜視頻創作人「科學旅行號」的視頻裡曾說過太陽消失兩個小時後對地球的影響。地球的大氣層具有保暖作用,它能在地球有太陽照射的時候吸收熱量,沒有太陽照射的時候釋放熱量,使地球的溫度保持平衡,不會驟升驟降。所以大氣層是地球一個重要的保護罩,大氣層的存在使地球像一個保溫箱一樣,可以堅持短暫時間。
  • 為什麼太陽對地球的引力那麼大,對太空中的人卻那麼小?
    太陽對地球的引力和對太空中的人的引力基本上是一樣的,如果你認為不一樣,那只是一種錯覺。錯覺的產生——失重=沒有引力?這種錯覺大概是因為在太空中會產生失重造成的,你可能認為在太空中失重的人沒有受到引力,而在地球上你感受到引力。
  • 火星,為什麼是人類移民太空的首選地?
    來源:中國科普博覽  各種科幻電影裡,人類把火星當作移民太空的目的地。現實中,浩瀚星空,人類都爭相選擇火星作為探測目標。2020,火星將會很熱鬧,美國、中國和阿聯都有去火星的計劃。  人類為什麼如此執著於火星?這或許要從人類的火星情結說起。
  • 火星有一個弊端,使得人類移民火星成為幻想,這顆星球或許更靠譜
    文/科學年輪人類是這個地球上最神奇的生物,因為人類具有智慧,這點任何動物都無法與之相比,人類也憑藉智慧使自己遠離了危險與飢餓,在近幾百年間,人類科技迅速崛起,進入了先進文明的科技時代。人類對於頭頂這片天空有著極大興趣,所以上世紀以來,太空探索事業就如火如荼的進行了起來,人類探測器踏足太陽系內各個行星,為科學家們發回了寶貴的地外星球的信息,我們了解到了太陽系內各大行星的信息。科學家們探索宇宙星體的目的有很多,其中探索地外行星是否宜居也是一個重要課題。
  • 《去更遠的太空》:打造太空探索簡史,解析人類的光榮與夢想
    最初,人類只是充滿疑惑地仰望星空。歷經幾千年的不懈探索,人類終於一步步揭開了天體運行的秘密。這是人類探索太空,邁出的一大步。伴隨這一步的邁出,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之旅加速前行。但是,這一步並不是平坦,義大利科學家布魯諾因為捍衛日心說而被燒死,成為捍衛真理的殉葬者。所以,這段漫長的探索旅程不僅充滿希望和挑戰,也充滿艱辛和殘酷。
  • 如果地球突然毀滅了,太陽系會怎樣?還是好好保護地球吧!
    整個太陽系的運轉與平衡二、地球及附近天體間的影響地球與金星和火星之間,乃至所有的太陽系行星之間都會有引力。經過幾十億上百億年的運行,太陽系目前趨於一個穩定的狀態。任何一個行星突然間的毀滅都是會打破整個星系平衡的。很有可能導致金星和火星失去了地球的引力擺脫,金星奔向水星,火星奔向木星。
  • 如果陸地消失人類移民,外星球和地球海底哪個更容易實現?(上)
    如果未來地球大陸環境變得不適宜人類居住,那麼作為高級智慧動物的人類,應該是考慮移民太空還是移民海底呢?。主要的難題有以下幾方面:1 克服地球重力的限制問題。當前承載太空運輸的工具主要就是靠大推力運載火箭完成,高昂的運輸成本和低效率的運載模式是構成人類大規模脫離地球引力的障礙因素,其它運載工具的動能無法達到地球引力的逃逸速度。
  • 如果引力常數g增加了5%會發生什麼?
    不過無論如何,關鍵在於人類不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維持太久的生存。讓我們從該變化對地球公轉軌道的影響說起。運行軌道是引力和行星速度之間的巧妙平衡,引力將行星拉向恆星,而行星速度則往往會將行星拉向太空。而如此突然的重力變化將會打破這樣的平衡,這將導致地球會移向一個新的更緊密的橢圓軌道。在最接近太陽的時候,地球會比現在近太陽9%-10%的距離。
  • 【關注】一個新地球被發現了?太空移民將要實現了?
    原標題:【關注】一個新地球被發現了?太空移民將要實現了?是不是總想著人類有沒有可能星際移民?這個願望可能就要成真了!近日,歐南臺公布一則新發現:在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周圍發現一顆位於宜居帶的類地行星。也就是說,地球的「孿生兄弟」可能出現了…… 去年, NASA剛剛宣布過, 他們找到了一顆與地球十分相似的星球, 叫做「克卜勒452-b」(Kepler 452-b)。
  • 地球為什麼懸浮在太空中?真空是一個原因,主要是有一種力量支撐
    真空是一個原因,主要是有一種力量支撐當人類還是處於對地球一無所知的時候,甚至還不知道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就是在地球的表面,甚至以為世界都是圍繞的自己腳下的這片大地轉的,他們有很多例子,比如太陽和月亮交替著在天上,星星在夜晚也會有很多,這是他們並沒有發展起來,並沒有誕生研究天文的科學家,等到時間的流逝,無數代人的發展進步之下,人類知道了地球,知道了月亮是圍繞著地球轉的,但是地球和其他的行星都是圍繞著太陽在轉
  • 火星適合人類生存嗎?科學家:其實人類要克服的困難,還有很多!
    宇宙太空浩瀚無垠,其中隱藏著無數的星球,這都是如今科學家們不能夠完全探索的。不過很顯然,以人類目前對地球的了解,和地球上頻繁出現的這些災難,都促使著人類要加快對太空的探索,要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星球。
  • 太陽已有50億年的壽命,沒有氧氣是怎麼燃燒的,太陽會爆炸嗎?
    據說太陽已經有50億年的壽命,那麼在沒有氧氣的太空中,太陽是怎麼燃燒的呢?還有,太陽一直在燃燒下去,在某一天會發生爆炸嗎?曾有天文學家對太陽的壽命進行過估算,說太陽已經燃燒了50億年的壽命,也就是說曾為地球上的生命默默奉獻了50億年的光源,專家還預言太陽內部的燃料還可以不間歇的燃燒50億年的時間,加在一起共有100億年的壽命。那麼,太陽是由什麼組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