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通過這三種方式,可以幫助你喚醒「第二人格」

2020-12-03 小明心夥伴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有許多電影曾經講過人格分裂,類似於《致命id》、《多重人格》、《24個比爾》等。隨著社會的進步,心理學方面知識在社會中被更多地普及,很多人對第二人格有了更多的了解。

第二人格並不是人格分裂所導致的嚴重心理疾病。我們每個人都有著第二人格,第二人格深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之中,沒有合適的機會很難被喚醒。

目前,認知情感系統理論(Theory of cognitive emotional system)(1995)認為,人們有機會將第二人格喚醒。

第二人格的含義

第二人格在心理學上看來,是人們的「次人格」,次人格並不是精神分裂的結果,而是一個人在正常時所具有的人格。

對於精神分裂患者來講,他們的第二人格出現有可能會取代主人格,而主人格會永遠被埋藏。

因為在大多情況下,兩種人格不能同時並存,人格具有獨特性,在一個時間段內,只有一種人格能主導我們的身體。

所以次人格與主人格都存在,但並不一起工作。次人格與主人格不同,它被壓抑在潛意識之中,在某些時段會不經意地流露出來。

如果一個人的主人格導致他是一個外向的人,那麼很有可能他的次人格會導致他是一個內向的人,這體現了人格的共通性與矛盾性。

在正常的精神狀態下,人們能維護好主次人格並存,而那些人格混亂的人,容易發展為精神分裂。在某些應激情況下,次人格會威脅到主人格,導致主宰個體人格的變化。

人格特質理論

人格的概念源於希臘語Persona,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個性,指的是演員在舞臺上戴的面具,類似於中國京劇中的臉譜,後來心理學藉此來表達:在人生的大舞臺上,人們會依照社會角色的不同,來更換不同的面具,這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現。

奧爾波特將人的特質分為以下三大類:首要特質中心特質次要特質。首要特質是一個人最典型、最具有概括性的特質,例如林黛玉多愁善感、王熙鳳性格潑辣。

中心特質是構成一個人最重要的幾個特質,每個人身上大約會存在五到十個中心特質,例如友善、熱情、退縮等。

次要特質則是那些不太重要的、在一定情境下表現出來的,例如回憶起去世的親人會傷感等。

如何喚醒第二人格?

1.記錄日常生活

你可以先擁有一個暗色系的筆記本,然後在上面記錄每天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最好採用第三人稱,以上帝視角來將自己作為一個客體來看待,這樣我們很容易忽略自己的主人格。

在設定自我這個人物時,可以設置我們喜歡的長相、性格、愛好等等。在人物中,性格需與人物過去經歷相符合,不要有矛盾。

最開始,我們可以用這個人物的思維來思考問題,假設自己是這個人物,以這個人物的眼睛去觀察世界。在長時間內,你必須相信第二人格的存在,並且以努力以第二人格主宰自己思維。

暗色系更有利於激發第二人格的出現,堅持每天在日記本上寫下以旁觀者角度,想要記錄下來的事情。

很有可能在以後的某一天,當你翻開日記本會發現裡面出現了不一樣的筆記,以及未發生過的事情,那麼你的第二人格可能已經被喚醒。

2、嘗試做一些不符合常規的事情

例如,用左手寫字,與自己想像出來的人對話,採用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徵與周圍人相處,做一些自己平時並不感興趣的事情。

當你嘗試做這些之後,你的第二人格可能會出現,從而保護主人格。

所以,在遇到一些突發性事件的時候,主人格無法解決掉的困難,往往會由第二人格站出來解決。

3、用心理暗示法來喚醒第二人格

如果你經歷了一件重大創傷或讓你難忘的事情之後,很有可能會牢固記住當時所穿的衣服、所帶的首飾等等。

之後,你在某些特定場合穿上特定的衣服,就會感覺自己仿佛回到了當時的現場,這樣可以更加直觀地激勵自己觸發第二人格。

雖然,心理學家們對喚醒第二人格還在探索與討論時期,但世界是充滿未知與神秘的,總有一天,我們可以喚醒第二人格。

相關焦點

  • 每個人都具有第二人格,3種方法可以喚醒
    大約在兩年前,我曾寫過一篇關於人格喚醒的文章,其中的主要觀點主要停留在理論層面,實際操作行不高。 最近,我正在研究Michel. W和 Shoda.Y提出的認知情感系統理論(1995),關於人格喚醒有了新的思考,今天將和大家分享三種喚醒第二人格的方法。
  • 每個人都有第二人格,這三種方法可喚醒
    喜歡這個故事的朋友可以找來電影看一下,很不錯的一部電影。 既然第二人格這個厲害,可能會有人問,那麼,怎麼才能喚醒第二人格呢? 1、用冷色調的日記本寫日記(為何非要用冷色調的日記本,據說冷色調有助於激發第二人格),把你發生的一些行為反常的事情記下來。譬如:突然表現反常的性格,怪異的行為,心血來潮的想法。
  • 心理學家:打破精神孤島擺脫抑鬱,可以通過走入自然喚醒感官
    之前在微博看過一個小夥伴講述自己的抑鬱的痛苦非常形象,他形容自己神經就像被堵住一般,每天需要用咖啡來刺激自己,這個和我當時很像,最嚴重的時候我只能通過一些欲望刺激來讓自己感知到我還活著。之前看過臨床學家黛博拉·塞拉尼的《與抑鬱症為伴》的一書介紹,在深處抑鬱的糟糕狀態時,採用一些方法來喚醒我們的感官其實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 心理學家表示:這3種人晚上幾乎不會做夢,看看你是嗎?
    心理學家研究後得出,這3種人幾乎不會做夢!人類壽命有限,1/3左右的壽命都在睡眠中度過,在睡眠當中,我們會夢到稀奇古怪的夢境,對於夢境的產生,沒有一個人能夠給出解釋,有人說夢境的出現是因為另一個宇宙中,我們所經歷的事情,所以在夢境中會有各種不同的景象,對此科學家和心理學家一直在研究當中,他們認為以下這三種人幾乎不會做夢,看看你是嗎?
  • 心理學家:當你的朋友突然出現這三種表現,他近期有可能遭遇不幸
    行為心理學家指出,人的行為受到心理活動的控制,當心理活動有失常波動時,其行為也就會超出常理,發生意外情況,也就屬於正常現象了。心理學家指出,當你的朋友出現這三種表現,他近期很有可能遭遇不幸,請提醒他小心了。
  • 手機鋼化膜的三種人格,你是哪一種?
    這是一個塑料的硬薄膜材質,並沒有專業的針對性機型,而是在一大張上量體裁衣截下來的。隨著屏幕技術的再度升級,這時候換一塊屏幕的價格堪比換新機,所以手機保護膜也再次升級了。2012年的手機市場,我國的小商販正式開始鋪貨,手機鋼化玻璃膜開始流行。
  • 大五人格理論,大五人格測試,大五人格性格分析丨九型人格測試專業版
    1992)稱之為人格心理學中的一場革命,研究者通過詞彙學的方法,發現大約有五種特質可以涵蓋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大五人格(OCEAN),也被稱之為人格的海洋,可以通過NEO-PI-R評定。這五項特質的英文首字母恰好構成了一個英文單詞OCEAN,因此大五人格理論也被稱之為人格的海洋。今天向你推薦的10因素版大五人格測試,是我們在心理學家DeYoung, Quilty, and Peterson’s在2010年提出的BFAS量表基礎上,進行了本土化工作。
  •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能依靠吃藥,做好這五個方面也可以自我康復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能依靠吃藥,做好這五個方面也可以自我康復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段描述抑鬱症的話:「抑鬱症就像是封印在我們靈魂深處的怪獸,我們變得弱小的時候,它就會活躍起來試圖吞噬一切,試圖把你貶低的一文不值,最好結果了自己好讓它獲得自由。
  • 心理學家:通過這2種方法,你可以從夢中得到提示,做事情更容易成功
    因為人們想通過自己所屬星座對自己的性格進行剖析。 為什麼算命深受一些人的喜愛?因為人們想知道自己前世今生的命運,以指引自己的發展方向。 為什麼你在看文章、聽歌的時候最喜歡看下面的評論?因為你想要找到共鳴,以確立自我價值,或是通過看別人的觀點來對自己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 大五人格?MBTI?你真的懂嗎?
    類型論:如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臨床實踐中注意到人們行為之間有著眾多共性 , 與此同時 , 他也意識到了人們行為方面的模式化差異 , 之後榮格基於大量個案觀察於1921年發表了《心理類型學》一書 , 但是榮格並沒有進一步通過構建測評工具以量化的方式來證實其人格類型假說。
  • 這三種異性關係很微妙,不注意分寸遲早出事
    小鳳姑娘導讀:這三種異性關係很微妙,不注意分寸遲早出事心理學家說男女之間沒有純潔的友誼,因為人來到世上總會有七情六慾,有多少人以朋友的名義陪伴著對方愛著對方,只是沒有說破罷了。相對於同性來說,異性朋友往往更能相互吸引,排除那些取向特別的人群,異性之間的吸引是因為彼此的性格相投和人格魅力,雖然他們還沒有處成男女朋友的關係。下面這三種異性關係很微妙,不注意分寸遲早出事。第一:異性朋友上面說過了好朋友能走到一起成為朋友,肯定是彼此相互吸引著,性格相投才願意做朋友,這樣好的關係也有著潛在的危險。
  • 有心理學家指出:不好意思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特質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我們周圍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非常獨立,從來不去麻煩別人:上學的時候,自己有些題目不會做,明明同桌就是個學霸,但是還是不好意思問人家,總以為自己會耽誤了同桌學習;上樓的時候有很多東西要搬,旁邊就有個現成的「大力士」,而你就是不好意開口去讓人家幫你
  • 認識你的戀愛人格——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
    之後,一些心理學家發現,這種依戀行為的影響會延續到人們成年,主要凸顯在親密關係上,由此衍生出三種不同的戀愛人格:安全型依戀人格(secure attachment),焦慮型依戀人格(anxious preoccupied)和迴避型依戀人格(avoidant attachment)。
  • 針對每種人格的挽回方式不同,你了解嗎?
    他們總是被動攻擊,用冷淡的方式處理感情問題。 所以你會發現,提分手的是你,挽回的是你,而從頭到尾被動的都是他。 你憎恨他的被動,那你知道這類人怎麼想的嗎? 其實他們是真的害怕被拋棄以及隨時都感覺自己要被拋棄了。所以,一旦發現哪裡不對,他們其實就給自己先行合理化是你要拋棄他了,或者他早晚都會被你拋棄的。
  • 孩子人格可細分為「九型人格」,育兒方式要隨之變化,試試這樣做
    -題記關於孩子的人格類型其實心理學家們把人格特點做出了九種大致的類型,也就是九型人格,英文名為Enneagram。也叫做性格形態學。是近些年來,深受包括美國史丹福大學等著名學府推崇的一種理論。並且美國亞力山大·湯馬斯博士(Dr. Alexander Thomas),史黛拉·翟斯博士(Dr. Stella Chess) 。
  • 心理學:你的磁場強不強,4個方式幫助你提升人格魅力!
    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可以理解為這個人的性格,氣質,能力和情商的綜合表現。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這個人的磁場強不強。那麼這種魅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還是我們後天學習變化不斷養成的呢。我覺得有些性格,智商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但是人格魅力可以隨著我們閱歷的增加,知識的豐富後天學習不斷積累而來。
  • 心理學家:如果你身邊的人出現這三種表現,說明他們正在欺騙你
    現代心理學關於欺騙行為的研究主要包括,微動作心理學中通過一個人的肢體語言去判斷對方有沒有撒謊;犯罪心理學中所涉及的詐騙心理;生活中的一些言行不一致現象。而我們普通人也可以利用這些心理學研究結論,防止自己陷入騙局。如果你身邊的人出現這三種表現,說明他們正在欺騙你。
  • 這16種人格特質,你屬於哪種?
    這16種人格特質,你屬於哪種?卡特爾的研究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R.B.Catl)受阿爾波特的影響,從1946年開始研究性格特質的分類。他認為特質是建造性格的磚頭,並將性格特徵區分為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是指從外部可以觀察到的成串的關聯著的行為反應,它只能說明現象,並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 《先知先覺性格心理學》解讀抑鬱症第二高危人群:藝術家人格ISFP
    我有了可以在線下去幫助別人的機會!我可以把我們的心理學讀書會延伸到生活,我們會在深圳成立工作室,很快我們就能有自己的心理社工基地,我的公益行為得到了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的認可,將來我有機會參與導師的寫書工作,我可以把我們的愛傳遞給全國更多的人們!謝謝你們分享了你們的故事,我會竭盡全力,回報各位的厚愛。
  • 心理學家:真正厲害的人,具備這三種能力!
    但在生活裡我們不乏會遇到特別厲害的一類人,他們可以簡簡單單的讀取到事物的本質特性。比如,在第一次見到陌生人的時候,不交談,不了解,通過觀察判斷大致確定這個人的職業、習慣乃在於典型的性格特點。著名作家Mario認為這些異於常人的人有著和普通人不一樣的際遇。而實際上,他們的眼力來源於積累,淵博的知識與廣闊的經歷成就了他們明晰本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