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乘法口訣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0頁例1和「想一想」,第71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編制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理解和記憶7的乘法口訣,能用7的乘法
口訣正確計算有關的乘法式題,並能解決相應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意識,獲得一些學習成
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鋪墊
1.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7的乘法口訣。瞧,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麼?(學生答:七巧板)
對,七巧板。七巧板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智力玩具,顧名思義,是由七塊拼板組成的。我們一起來數一下。大家都知道,用七巧板可以拼出很多個有趣的圖案。
看大屏幕,老師拼出來的這個是什麼圖案呢?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農夫圖。(學生答:農夫)
2.對,我們的這一個圖案,是用7塊拼板拼成的。那麼,老師要想問大家,擺2個圖案需要幾塊拼板呢?3個呢?4個呢? 7個呢?同學們,你能把下面的表格填寫完整嗎?
出示完整的表格:
指名匯報結果,教師填寫上表。
3. 提問:從上面的表格中,你能看出1個7是多少嗎?2個7相加呢?21裡面有幾個7?幾個7相加得28?(學生回答)
現在呢,我們看著表格中的數,按順序說一說:1個7是7,2個7是14··....7個7是49。
談話:接下來,我們怎樣根據剛才的表格,編出7的乘法口訣。來看黑板(板書課題)
【設計說明:通過用七巧板擺圖案需要多少個拼板的問題,組織學生計算幾個7相加是多少,一方面引導學生初步記憶「幾個7」相加的結果,另一方面啟發學生具體感知得到的這些和之間的聯繫,從而為學生編制和記憶口訣作準備。】
二、新課
1.提問:擺1個圖案用了7塊拼板,7是1個7。(板書:1個7)擺2個圖案用了14個拼板,14是幾個7相加?······
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板書:2個7相加,3個7相加,·.·..·,7個7相加。
提問:1個7是幾?乘法算式怎麼寫?(板書:1x7=7,7x1=7,我們能根據1x7=7這道算式編出一句乘法口訣(板書:一七得七)
2.提出要求:2個7是幾?乘法算式怎麼寫?(板書:2x7=14,7x2=14,我們能根據2x7=14這道算式編出一句乘法口訣(板書:二七十四)
接下來,同學們自己填一下課本70頁例1中的得數和口訣
學生在教科書上填寫算式,編寫口訣。
指名匯報,完成口訣板書,要求學生核對、檢查自己編寫的乘法口訣是否正確。
3.談話:請大家齊讀編出的口訣,再說說7的口訣有什麼特點。
4.討論:請大家小組討論,說說各自用什麼方法能很快地記住這
些口訣?對於這些難記的口訣,你有什麼辦法來記住它們?
談論後,教師指名回答。
5.來看下面這幅圖片,誰能從這段話中找到7的乘法口訣?
根據一句乘法口訣可以說幾道乘法算式?(根據「七七四十九」這句口訣可
以說一道乘法算式,其他六句口訣都可以說兩道乘法算式。)
如:「三七二十一」,這句話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它的意思是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我們在記憶口訣中可以藉助生活中的俗語「不管三七二十一·····.」來幫助記憶;「四七」是多少,可以通過把「三七二十一」的得數加7來想。
6.對口令。接下來,我們進行對口令遊戲。
(1)教師與學生對口令。我說前半句,你們說後半句。
(2)學生與學生對口令。接下來,我們找一列學生,進行開火車對口令。前面說,後面答。從一七得七開始。
7.完成「想一想」。
學生在書上填寫「想一想」的得數,教師再指名口答,要求說出計算時分別用的是哪一句口訣。
【設計說明:由於學生已有編制2~6乘法口訣的經驗和幾個7相加是多少的知識準備,在學習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編制口訣,交流口訣的排列規律,探討記憶口訣的方法。通過提供足夠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充分的數學交流機會,使學生在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練習
接下來,我們根據今天所學的乘法口訣做幾道題吧!首先,我們來拆信封。
3.出示ppt。
誰來給咱們拆第一個信封?你想選幾號?看看這個信封裝的是什麼?
(1)學生完整讀出來。你是不是發現這兩道有一些共同點?得數都是35。都是用口訣五七三十五計算出來的。 你真棒!一眼就看出來他們的相同點了。老師也獎勵你一個信封。
(2)學生完整讀出來。那它們三道呢?為什麼被放在了同一個信封裡?不同點:算式各不相同。相同點:都是得數28,都表示4個7。當我們忘記四七的乘法口訣時,可以通過三七二十一再加7算出來。
(3)學生完整讀出來。你能根據這句口訣對應寫兩道乘法算式嗎?
(4)學生完整讀出來。你能不能告訴老師,這三道算式都有數字3和7,為什麼他們的得數卻不一樣呢?所以,我們在做計算題的時候,不僅要看清楚數字,還應該注意運算符號。
(5)我問:這是一道乘法算式,下面口訣是七七四九,你覺得對嗎?不對。因為口訣中幾十幾的十字也必須寫出來。所以,題目中的口訣寫錯了,我們同學們課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在書上獨立填寫得數;接龍指名報得數,(完整讀出算式,並無說出口訣)其餘學生核對。提醒學生:如果發現有做錯的題,就要好好想想當時怎麼會做錯,現在要及時訂正。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瓢蟲圖,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什麼?
再問:求4隻七星瓢蟲的背上一共有多少個「星」,就是求什麼?
學生列式解答,並交流列式的方法和計算結果。
大家真棒,都做對了。接下來繼續迎接挑戰。
6.來繼續看黑板,這個圖是什麼?(日曆)看日曆,誰知道一星期有幾天?那兩個星期呢?###你來回答。
7.接下來,我們看這首古詩,這首詩使我們語文課本中的一首詩,相信大家都能流利的背誦出來。那麼,誰知道這首詩一共有多少個字呢?連上題目。
8.今天有很多老師來我們二年七班聽課,進來的時候,看到有兩列學生正站起來背乘法口訣,誰能很快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計算出,站起來的共有多少人呢?
9.瞧,用乘法口訣計算是不是又快又正確呢?其實呀,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學好數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很多難題。
【設計說明:熟記口訣並能正確地進行相關的計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在編制口訣之後,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新知,促進記憶。練習「想想做做」第1、2題,重在引導學生發現相鄰兩句乘法口訣之間的聯繫;第3題通過學生之間的活動,激發練習興趣,提高練習效果;第4題既是必要的基本技能訓練,又是對本課教學效果的檢測,有利於提高教與學雙邊活動效率;第5題讓學生看圖提出問題,並分析數量關係,有利於學生進一步掌握乘法實際問題結構,學會分析數量關係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6題,及時反饋學生解題結果的同時,讓學生交流解題時的思考過程,有利於學生進一步積累簡單實際問題的數量關係,增強數學應用意識;第7題著重讓學生說清楚填空時的思考過程,為下節課自主探索用7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作好準備。】
四、總結
今天呢,我們就學到這裡。
提問: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