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青藏高原發現大量重要礦產資源

2020-11-22 中國網
鳥瞰青藏高原。 中新社發 朱鴻山 攝

新華網北京2月12日電(記者 韓潔)中國地質調查局12日在北京宣布,歷時7年、投資3.4億元的青藏高原地質調查獲重要發現,青藏高原新發現600餘處礦床、礦點及礦化點,包括銅、鐵、鉛鋅等目前中國非常緊缺的重要礦產資源。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總工程師張洪濤在北京舉行的「青藏高原區域地質調查成果報告會」上說,預測青藏高原銅的遠景資源量為3000-4000萬噸,鉛鋅的遠景資源量4000萬噸,鐵的遠景資源量數十億噸。

由於地質條件相對複雜,青藏高原曾是中國內陸唯一的地質調查「空白區」,資源和環境情況基本信息不完整。 中國從1999年啟動青藏高原區域地質調查,2005年完成野外勘查工作,目前已經編制了中國首個青藏高原1:25萬區域地質圖,並完成了青藏高原第一份1:150萬金屬礦產圖、非金屬礦產圖和成礦帶劃分圖。

張洪濤說,此外還基本查明數十條規模巨大、具有重要工業前景的鐵、銅等多金屬礦找礦遠景區,包括尼雄富鐵礦、日阿銅多金屬礦、庫木庫裡盆地砂巖銅礦、倫坡拉盆地油頁巖礦以及阿牙克庫木湖石膏礦等。

他指出,目前中國已發現的鐵礦90%以上是貧礦,此次在青藏高原共發現3處富鐵礦,都達到大型礦規模。 在青藏高原還發現新興替代能源——油頁巖,這種資源可以通過開發轉化成石油。張洪濤表示,青藏高原發現的油頁巖礦規模有望超過目前正在試點的吉林省的油頁巖礦床,但需要進一步勘查。

他介紹說,青藏高原的驅龍銅礦、普朗銅礦和羊拉銅礦將於明年投產,3個銅礦預計年產精銅25萬噸,與2005年全國精銅產能72萬噸相比,將使全國精銅產能增加三分之一以上。

雖然地質調查發現的礦產資源對青藏高原未來經濟發展意義重大,但張洪濤明確表示,中國目前對青藏高原礦產開發實行「保護重於開發」的政策。

青藏高原地質調查獲五大重要成果 引起國際地學界高度關注

新華網北京2月12日電(記者 韓潔)中國地質調查局12日在北京宣布,青藏高原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取得五大重要成果,將對青藏高原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推動作用。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總工程師張洪濤在此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歷時7年的青藏高原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已於2005年底結束了全面野外工作,期間每年上千名專家學者參與調查研究,完成了青藏高原空白區全部152萬平方公裡的區域地質調查工作。

張洪濤說,在這些成果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是填制了110幅1:25萬區域地質圖,首次實現了我國陸域中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的全面覆蓋。目前,發達國家基本上都已完成了國土面積的中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工作。

調查中,我國還在青藏高原新發現礦床、礦點及礦化點600餘處,並全面掌握了青藏高原迄今已發現的5000餘個礦床(點)資料。在此基礎上,還編制了青藏高原第一份1:150萬金屬礦產圖、非金屬礦產圖和成礦帶劃分圖,對青藏高原的礦產資源潛力進行了評價。

調查還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原創性新發現,引起了全球地學界的高度關注,包括發現數萬件古生物化石。地質工作者還首次完成了崑崙-阿爾金、西藏地區、青藏高原及鄰區地質圖。

此次地質調查還系統探索了青藏高原高原隆升和地球環境變化的關係,發現地質變遷導致了新生代以來青藏高原植被系統發生了由森林型植被突變為草甸型植被、氣候冷暖頻繁波動的顯著變化;由於高原隆升,導致了湖泊萎縮、河流斷流、草場退化、沙漠化、雪線升高,被譽為「中華水塔」的蓄水量在日趨下降。

從地質景觀角度,此次地質調查還新發現地質旅遊景觀點700餘處,並首次推出了青藏高原1:150萬旅遊圖,為青藏高原旅遊資源開發增添了大量的基礎資料。

張洪濤說,青藏高原基礎地質調查成果,已經引起國際地學界的高度關注,目前已有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瑞典、澳大利亞等頂尖的地質學家介入了一些重要領域的合作研究。

他表示,希望這些成果不僅能有助於促進西部地區社會與經濟發展,也能為國內外地學界開展地質科學研究提供基礎資料服務。

青藏高原區域地質圖出爐 我國宣布陸域地質調查實現「全覆蓋」

新華網北京2月12日電(記者 韓潔)中國地質調查局12日宣布完成了110幅青藏高原空白區的1:25萬區域地質圖,這標誌著我國首次實現陸域中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的全面覆蓋。

「這是中國地質工作歷史上的裡程碑,」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總工程師張洪濤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中比例尺的1:25萬區域地質調查(東西長1.5個經度、南北寬1個緯度)工作,是世界各國對所棲息的國土認知程度的基本標誌,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程度的主要標尺。 目前,主要發達國家和重要的發展中國家都已完成了國土面積的中比例尺區域調查。但到上個世紀末,我國的區域調查工作尚有28%的土地屬於空白區,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環境極其惡劣的青藏高原。 >>>[詳細]

青藏高原新發現旅遊景點700餘處  

新華網北京2月12日電(記者 韓潔)中國地質調查局12日在北京宣布了歷時7年的青藏高原區域地質調查結果,其中在青藏高原新發現地質旅遊景觀點700餘處。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總工程師張洪濤在此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地質工作者在青藏高原拉網式的地質調查中新發現了700餘處地質旅遊景觀點,並收集和整理了區內已收錄的400餘處旅遊景觀點,首次推出了青藏高原1:150萬旅遊圖,並附有詳細文字說明。

他介紹說,這份旅遊圖按照自然、人文和綜合三大類,對青藏高原旅遊資源進行了系統的分類和總結,劃分出16處地質遺蹟集中區,為青藏高原旅遊資源開發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張洪濤說,目前這份旅遊圖已提供給國家旅遊局,作為下一步有計劃、有步驟開發旅遊新資源的參考,預計,未來3-5年內有16個景點有望投入開發。

據悉,地質調查局目前正在編寫青藏高原旅遊資源綜合研究報告和更加詳細的旅遊圖冊,以供國家和地方政府編制青藏高原旅遊發展規劃參考,這些資料也將為野外探險和旅遊愛好者前往青藏高原提供便利。 >>>[詳細]

 

相關焦點

  • 張洪濤:青藏高原有望成為中國戰略資源重要基地
    中新社北京二月十二日電(記者趙勝玉)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總工程師張洪濤今天在此間舉行的青藏高原區域地質調查成果報告會透露,青藏高原有望成為中國戰略資源的重要基地。  據悉,一九九九年中國啟動了「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組織開展了青藏高原空白區一比二十五萬區域地質調查。
  • 中國在青藏高原發現凍土層可燃冰
    網易財經9月22日訊 近日,由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下屬青海煤炭地質局105勘探隊、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勘探技術研究所聯合承擔的「祁連山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DK-1科學鑽探試驗孔」取得重大突破,
  • 世界上「最大」高原,面積比青藏高原還大兩倍,而且礦產資源豐富
    世界上「最大」高原,面積比青藏高原還大兩倍,而且礦產資源豐富巴西是一個面積大的國家,國土面積在世界第五位,其中佔地面積幾乎佔到整個南美洲的一半,巴西的地形,其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就是巴西高原
  • 世界上「最大」高原,面積是青藏高原的2倍,以國家名命名
    在中國最有名的是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在南美廣大的土地上,有比青藏高原更大的存在。這是南美大陸東部的巴西高原,其面積達到了驚人的500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超過了西藏高原的兩倍,即使是像中國這樣廣大的土地,也比巴西高原有400萬以上的面積,實際上世界上只有6個國家,可以和巴西高原比較,常說草原一望無際,但是呼倫貝爾大草原只有10萬平方公裡,據說海沒有盡頭,但是南海只有350萬,都不如高原。
  • 聽科研人員講青藏高原真菌資源研究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與氣候,青藏高原孕育著豐富多樣的真菌資源,如何對其開展研究與利用?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主導、聯合西藏自治區農科院和西藏農牧學院四家單位近200餘名科研人員共同完成的科研項目「青藏高原真菌資源研究與評價利用」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 青藏高原對中國究竟有多重要?
    西方學者較多次談到青藏高原對於中國地緣政治結構深遠的意義,實際上對於中國而言的話,則是一個全新的話題,需要中國學者從本國視角出發進行研究。新的生活方式在西藏地區推進極為緩慢,這既不利於西藏地區與外部世界的交往,也不利於中國中央政府對西藏地區的管控。但青藏高原對中國更多的在於它擁有獨特且巨大的地緣政治意義:1、青藏高原夏季阻擋了暖溼氣流北上,冬季阻擋了穩定而厚度不大的冷空氣。2、青藏高原誘使熱帶西南季風向印度、緬甸侵襲,造成高原雨季,同時讓一部分西南季風進入我國東部形成江南雨區。
  • 世界「最大」高原地帶,礦產資源豐富,面積達500萬平方公裡
    我國有很多不同的地貌,有盆地、高原、平原、丘陵等等,山區的面積比較大,我國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都是山區,如果要問,你對"高原"了解多少?首先,高原的概念是指海拔1000米以上的隆起區,比較遼闊開闊,與周邊地區有明確的邊界。比如,我國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輕的高原。今天,我要和大家談談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 青藏高原對印度形成的巨大壓力
    來源:天涯論壇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南緣,北至崑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北緣,西部為帕米爾高原和喀喇崑崙山脈,東及東北部與秦嶺山脈西段和黃土高原相接,青藏高原東西長約2800千米,南北寬約300
  • 世界上最著名的兩大高原—巴西高原和青藏高原,它們有什麼不同?
    它就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嗯……不過要把南極的冰雪高原排除在外,畢竟南極的冰雪高原不適合人類居住。什麼是高原呢?就是海拔高度平均在五百米以上的地區才能稱為高原。巴西高原位於南美大陸東部,表起伏比較平緩,地勢向北和西北傾斜,海拔在三百到一千五百米之間。面積有五百多萬平方公裡,差不多比半個中國還大一點兒呢!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上面積第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不僅是巴西的農牧業重要產地,高原上的礦產資源尤為豐富,含有鐵、錳、鋅、鉛等多種礦藏。
  • 中國的地形地貌對中國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以青藏高原為例
    中國海岸類型有平原海岸、山地丘陵海岸以及生物海岸。在漫長的海岸帶蘊藏有極為豐富的礦產、生物、能源、土地等自然資源。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孕育著黃河、長江、瀾滄江、印度河、薩爾溫江等亞洲的重要河流,被稱為「亞洲水塔」。該區域凍土廣布,高原外流河大都由西北部或西部流向東南、東北或南部,而高原內流區的河流多以湖泊或盆地為中心,呈向心狀,這與地貌與構造關係密切。
  • 國土資源部:青藏高原地質研究取得原創性成果
    自2006年起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青藏高原基礎地質調查成果集成和綜合研究」項目進入結題階段。記者從7月16日~17日在京召開的項目成果專家評審會上獲悉,青藏高原地質研究達到歷史新水平,取得了一批令世界地質領域矚目的原創性成果,主要包括一套服務於青藏高原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新的地質—環境—資源圖件,一個收納青藏高原地質調查與研究成果的基礎地質資料庫管理系統以及描述青藏高原演化歷史的新的板塊構造模型等。
  • 青藏高原下面竟存在一個神秘空間?那裡到底隱藏著什麼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被稱為``世界的屋頂''和``第三極''。它是帕米爾高原和喀喇崑崙山脈。它與秦嶺山脈的西部和黃土高原的東部和東北部相連,在北緯26°00'39°47'和東經73°19'104°47'之間。
  • 中國發現了一個礦產資源大陸,相當於1.5中國的土地面積
    礦物作為每個國家發展不可缺少的不可再生資源,自然是非常珍貴的,在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上,有些礦物甚至更加珍貴。 畢竟,有東西作為一點內容,所以世界上強大的國家沒有放慢他們對礦物的搜索速度。 中國發現了一個礦產資源大陸,甚至大於中國的土地面積。
  • 世界最大的高原不是青藏高原,而是這個地方,比它還要大兩倍!
    世界最大的高原不是青藏高原,而是這個地方,比它還要大兩倍!早在90年代,一首青藏高原便把我們國家的這個高原給唱火了,世界最大最高的高原就是青藏高原。但是它卻不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 環青藏高原盆地油氣資源豐富
    參加「東特提斯中生代造山過程的盆地響應及其能源效應」學術會議專家認為環青藏高原盆地油氣資源豐富自然資源部沉積盆地與油氣資源重點實驗室日前召開「東特提斯中生代造山過程的盆地響應及其能源效應」學術會議,浙江大學楊樹鋒院士、吉林大學李才教授、南京大學胡修棉教授應邀出席,並作學術報告。
  • 首屆中國青藏高原昆蟲論壇舉辦
    原標題:首屆中國青藏高原昆蟲論壇舉辦   8月5日至9日,首屆中國青藏高原昆蟲論壇暨昆蟲科普宣傳活動周在拉薩舉辦。   此次活動由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和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聯合主辦,旨在進一步推動青藏高原及其周邊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昆蟲學研究發展,共同搭建青藏高原生物自然資源科研科教科普及學術交流合作平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喬格俠介紹說,論壇匯聚了一批長期關注並投身青藏高原昆蟲多樣性研究的知名學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從青藏高原昆蟲的起源、分類、多樣性、資源狀況等不同角度,展示其最新研究成果。
  • 古生物學家發現青藏高原中部遠古的「香格裡拉」
    中新社昆明12月8日電 (記者 胡遠航)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8日發布消息稱,由該園、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組成的古生物科考隊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腹地班戈盆地發現大量古生物化石。通過對這些化石研究證明:在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中部存在亞熱帶森林,堪稱遠古的「香格裡拉」。
  • 全世界最大高原,面積達500萬平方公裡,是青藏高原的2倍!
    導語:「全世界最大高原,面積達500萬平方公裡,是青藏高原的2倍!」大家都知道,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經過了幾十億年的發展變化,產生了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高原就是其中之一。我國就有很多高原地區,最有名的要數青藏高原,面積遼闊,物產奇特。
  • 多吉院士:投身地質勘探 踏遍青藏高原
    ;作為中國目前唯一的一位藏族院士,讓西藏優勢礦產資源得到合理開發並造福於民,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標。「現在羊八井所用的資源還只是『老鼠尾巴』,深部的資源品位更好。」多吉正在極力推動深部高品質地熱資源開發,「有資源條件,有基礎設施,還有很好的技術積累,羊八井最適合打造成增強型地熱開發利用示範基地。」
  • RCEP成員國礦產資源巡禮:印尼,中國也要大量進口礦產的國家
    RCEP協議國家與我國在礦產資源方面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礦產出口大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這些國家歷年向我國出口各類礦產資源。我國也從RCEP國家進口多種礦產資源,例如,受疫情影響,2020年1-10月,我國從巴西、印度進口鋁土礦的渠道中斷,在RCEP國家的鋁土礦進口量達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