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沉迷「升級」自己的超人類主義者們,正把身體變成一臺機器

2020-12-06 前瞻網

溫特·瑪茲說,她喜歡隨身帶鑰匙,但這並不意味這非得把鑰匙握在手中。實際上,她已經將鑰匙以微晶片的形式植入了她的左手。

在她的右手中,她植入了另一個微型晶片,作為她的名片,但也可以用來存儲重要的醫療信息,以便不時之需。

溫特今年31歲,是一位工程師,她還在自己的一根手指上安裝了一塊磁鐵,可以用來感應電磁場,她說這對她的工作很有幫助。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但不是所有對身體的「升級改造」都是有實際用處的。溫特最近還做了一個小手術,將兩塊LED顯示屏植入體內,當磁鐵從植入LED顯示屏的皮膚上方通過時,LED顯示屏就會打開,從內部照亮她的皮膚。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溫特回答說:我喜歡明亮的東西,當看到皮膚在LED顯示屏的作用下閃閃發光時,我就覺得很愉悅。

溫特是越來越多自稱為「超人類主義者」的人之一。

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縮寫為H+或h+)有時也被稱為超人文主義或超人主義,是一個與人類增強類似的術語。它現在是一個迅速發展的國際運動,支持使用科學技術來增強 精神、體力、能力和資質,並用來克服人類狀態不需要或不必要的方面,比如殘疾、疾病、痛苦、老化和偶然死亡。

超人主義者以促進和利用科學和技術來推廣人類的可能性而聞名, 他們具有這樣一種信念:認為人類可以超越身體和精神的局限,通過整合技術來「升級」自己的身體。

對於溫特來說,她的第一次「身體升級」並不是自願的。她曾經在美國遭遇過一場嚴重的車禍,那次車禍使她的背部、腳踝和膝蓋遭到骨折。

在外科醫生的幫助下,她的背部被固定在了一起,她的一個膝蓋骨被替換成3d列印的,由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NHS)提供。

她在接受BBC蘇格蘭臺《The Nine》採訪時表示:「如果沒有這個3D列印膝蓋骨,我就無法行走。」

這次事故發生後,溫特開始主動進行身體「升級改造」,比如在體內植入微型晶片。

她左手植入的RFID(無線射頻識別)晶片可以打開房門,就像許多工作場所的安全卡一樣。這樣的話,她出門就不用帶鑰匙,還能騰出手來拿拐杖。

她右手的植入NFC(近場通信)晶片具有許多潛在用途。這種晶片可以用來接觸通過(如門禁管理、車票和門票等)、接觸支付(如非接觸式行動支付)、接觸連接(如把兩個NFC設備相連接,進行點對點數據傳輸)、接觸瀏覽、下載瀏覽等等。

也就是說,像RFID和NFC這類的晶片能代替名片、門禁卡或鑰匙、銀行卡及車票等多樣物品的功能,它們使得人體成為移動終端。

RFID晶片的大小(約12mm×12mm)和一顆米粒差不多,但它絕不可能會出現被「弄丟」這一說,因為它是直接植入到皮下的晶片,想拿出來都得花點功夫,就更不用說掉出來了。一般來說植入的最佳位置就是手掌的虎口處,既不會影響到正常生活又方便感應,至於植入的方式呢,就跟打針的注射幾乎是一樣的,而且還是無痛的。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溫特說:「我認為說你不應該改變你的身體或者你不應該改造你的身體,是一種非常帶有偏見的看法。在很多情況下,殘疾人士別無選擇,這類技術就是為我們量身打造的。」

我們身體改造的極限在哪?

來自曼徹斯特的26歲的技術操作員史蒂文·雷亞爾說,他想要植入晶片來製造「智能手」。

他說:「我們有智能電視、智慧型電話,一切都很智能。為什麼人類就不能是智能的?」

史蒂文認為,超人類主義是人類發展的順理成章的下一步。他希望能夠在他的身體裡對技術進行編程,以對他的個人生物化做出反應。

他的「身體智能化」改造是在萊斯特的一家私人診所進行的,在那裡他進行了第一次植入手術。

這些微晶片通常是用注射器注射到手背上的。

史蒂文說:「我正在慢慢地把自己變成一臺機器。我不介意變成生物化,但如果我能成為一個機械人,我想那將比平凡的我更令人敬畏。」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史蒂文說,這種晶片「本質上」類似於非接觸式銀行卡中的晶片。他說:「它可以讓我獲得一個RFID或NFC讀取器,並將其連接到我要編程的晶片上,然後讓該晶片識別我手背上的晶片,然後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任何事情。」

史蒂文可以說是「人體升級」的福音傳道者,但他能理解為什麼人們會認為這是一件極端的事情。他說,他的朋友和家人認為這種舉動很「離經叛道」,但他相信,在未來五年內,他們也會開始改造自己的身體。

過去,我們製造了諸如木製的腿、助聽器、眼鏡、假牙等裝置。現在,我們可能使用植入物來增強我們的感官,以便我們可以直接檢測紅外線或紫外線輻射,或通過將自己與記憶晶片連接來提升我們的認知過程。最終,通過將人和機器合為一體,科學將產生智力、力量和壽命大大增加的人類;成為近乎於神的化身。

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溫特說,可穿戴式技術(例如Apple Watch和Fitbit以及其他「可穿戴醫療設備」)式的健康監護儀在過去幾年中越來越流行,她認為人體植入將是下一步。

她說:「我認為人體植入不是一個必須選擇項,但我認為它們正在變得更好,更耐用,更酷,功能也更多。這將是人們的又一個選擇。」

史蒂文說,他可以很容易地預見到,公司將要求員工植入安全身份識別裝置,從而能夠進入建築大樓或計算機網絡。

他說:「我認為,有些人會把它看做一件極端的事情,這是因為他們是從追溯歷史的角度看問題,而沒有更加長遠的眼光。」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這這類的人體植入並不鮮見。

在北歐國家瑞典,已經有超過4000名瑞典人僅需使用自己的食指,就能解鎖辦公樓大門、登上火車、進入音樂會大廳,或者觸摸對方的手機就能交換個人社交信息,這一切的實現,歸功於植入他們手指中的一枚米粒大小的微型晶片。

2018年10月22日,國內知名直播平臺YY(歡聚時代)的創始人李學凌在朋友圈宣布自己在體內植入了晶片,這條動態引起了譁然。雖然事後正證實李學凌所植入的人體晶片為身體指標的監測器,但他相信這是裡程碑的一天,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自己的身體裡植入晶片,以便於更好的了解自己。

這種「人體升級」將會給醫學和倫理帶來怎麼的影響?

目前,關於誰可以做人體植入手術的規定還比較寬鬆,而且大多數的植入手術都是由紋身師和人體穿孔師完成的。

還有些人直接在網上購買自己所需的工具,自己為自己進行植入手術。

生物黑客傑諾娃·瑞恩在她的萊斯特診所為史蒂文植入了人體晶片,她說她每周做五次人體植入,隨著人們對晶片興趣的增長,晶片植入的數量也在增加。

儘管法律對生物黑客的規定特別少,但傑諾娃說,她作為紋身師和穿刺手,可以做植入手術。

儘管她通過她的YouTube頻道和網站宣傳「升級身體」的想法,但她自己沒有植入晶片或「升級」自己的身體。她說這些東西對她來說「沒用」。

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Strathclyde University)醫學和倫理學教授瑪麗•尼爾表示,她對越來越多的人進行「人體升級」並不感到意外,但監管需要跟上。

她說,這一改造與通過打肉毒桿菌毒素等其他身體修飾舉措類似,但圍繞人體自主權和監管需要進行更多的道德討論。

尼爾博士還表示,人們從網上購買設備並在家裡進行手術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蘇格蘭政府向BBC蘇格蘭臺表示,它打算規範由非醫療專業人員實施的植入手術,並正在諮詢如何做到這一點。

一名發言人表示,他們正在考慮「最合適和適當的措施」,政府的首要任務是確保相關人員的安全。

隨著人類對科技持越來越開放的態度,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這種傳統理念奉為圭臬,人們開始在人體進行越多越多的科技嘗試。

但對於這種趨勢,人們也會變得越來越矛盾——一方面,像超人類主義者這樣有強烈的動機想要超越身體和精神的局限,通過整合技術來「升級」自己的身體,從而允許科技的「探針」無孔不入,進入自己的私有領地;另一方面,個人變得越來越透明,也會帶來一種無處可藏的恐懼感。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成為機器:超人類主義的「微笑準則(SMI2LE)」
    作者: john Chiang成為機器  對「超人類主義」 (Transhumanism)的擁護者來說,「成為機器 ( 成為機器 ) 」並不是一本讀起來很舒服的書。
  • 植入晶片、冷凍復活……這些年超人類主義從科幻變成現實了麼?
    植入晶片、冷凍復活……這些年超人類主義從科幻變成現實了麼? 變成一個超人類最快捷的方式是什麼?被某個特殊的蜘蛛咬上一口。
  • 愛潑斯坦與超人類主義
    國外網友發現了答案:他是一個超人類主義者超人類主義(英語:Transhumanism,縮寫為H+或h+)有時也被稱為超人文主義或超人主義,是一個與人類增強類似的術語。它現在是一個國際性的文化智力運動,支持使用科學技術來增強 精神、體力、能力和資質,並用來克服人類狀態不需要或不必要的方面,比如殘疾、疾病、痛苦、老化和偶然死亡。
  • 超人類主義思想,道德行為可以通過技術改善嗎
    超人類主義思想,道德行為可以通過技術改善嗎大家好,我是本文的小編,歡迎閱讀我的科技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超人類主義者聲稱應當進行值得留存史冊的人文主義運動。其領銜的思想家代表著超人類主義的願景,對人性進行提升和改善,這也是自17世紀啟蒙運動以來一直存在並不斷發展的力量。與進化論以及思想的計算機理論一起,超人類主義融合了人類的意義以及人類如何進化超越自己的極限。這一不斷發展的融合,還包括科學家對於生態過程的描述,以及超人類主義者分析人類特徵的發展方向,這讓那些希望通過獲得智能而帶來的好處的人備受鼓舞。
  • 科學家:2050年機器或完全替代人類勞動!人類不再需要以工作為生
    2020年,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讓一些人開始擔憂:機器會取代人類嗎?日前,一位著名的超人類主義思想家表示,到2050年,機器人將有能力完成「所有人類能完成的任務」,從而使人類進入「後工作時代」,不再需要以工作為生。聽聞此消息後,不少人產生恐懼感...
  • 超人類革命:如果醫學可以終結死亡,永無止境的生命有意義嗎
    超人類主義者很有說服力地指出,這種看待醫學的視角變化多年前就已經出現,只是人們並未覺察和反思。比如,整形手術在20世紀一直發展,其目的並不是為了治療,而確確實實是為了改善,具體說是「美化」人的身體。因為我們知道醜陋並不是一種疾病,醜陋的相貌——不論人們如何定義醜陋——跟病理無關,儘管它有時可能是疾病帶來的結果。
  • 未來,我們會變成半機器人嗎?
    根據自然選擇理論,只有那些被環境篩選出來的生物—那些最能夠適應環境變化的生物,才能得以存活。經過重重挑戰,戰勝環境的生物個體最終能夠存活,並將自己的基因傳遞到下一代,保存下來。這個過程就是自然選擇,帶有極大的隨機色彩。然而,人類是非常特別的一個物種—人類在進化過程中,不僅會隨環境改變,還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反過來改變環境。
  • 當永生和逆齡近在咫尺,有多少人真的會冷凍自己?
    蒂姆把我介紹給他在洛杉磯和舊金山的朋友,這些人集美國上世紀60年代反主流文化之大成,其中也有一些傳統的新世紀人物:嬉皮士、賽博朋克以及超人類主義者。在20歲出頭的時候,我是一個熱切的技術烏託邦分子,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永生不死,以冷凍睡眠狀態飛向太空,然後在某個遙遠的星球上醒來。或者,也許我還可以把自己的大腦上傳到一個計算機網絡當中,成為某種星際超級大腦的組成部分。
  • 身體被加入金屬改造後:重塑人體變身超人
    英國《衛報》記者蒂姆·亞當斯近日撰文指出,「身體黑客」先驅們正行走在技術與生物學的邊緣,奮力與自然抗爭,試圖重新設計自己的身體,以便擁有超人的能力。這一幕真的會成為現實嗎?今年早些時候,我前往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市參加一個名為「Bdyhax Conference」的活動,旨在一窺人類物種的演變過程。
  • 人工智慧和控制論的未來:你會選擇「升級」 將自己變成半機械人嗎?
    【新智元導讀】通過植入晶片將人類大腦與計算機網絡連接起來,可以為受植入個體帶來機器智能、通訊以及感知能力的許多優勢。這在提出很多技術難題的同時也引發了許多社會和倫理問題。超感官的輸入在科學上已經實現,將神經系統延伸到了網際網路。因此,很多人可能會選擇「升級」,將自己變成半機械人。這意味著普通人(沒有植入晶片的人)將被落下,變成落後於時代的原始人嗎?
  • 奇點時代:未來會屬於超人類嗎?
    medium 在這片密布參天大樹、森林般的校園裡,他們所討論的是如何建造一臺會思考的機器,一臺可能會觸發全人類生存恐懼的機器。 他們決定用「人工智慧」為其命名。
  • 17世紀,萊布尼茨曾想造一臺「思想機器」
    萊布尼茨的這個想法,來自於對13世紀馬略卡島的神秘主義者拉曼·魯爾(Ramon Lull)的研究。拉曼·魯爾曾致力於設計一個神學論證系統,向無信仰者證明基督教的「普適真理」。萊布尼茨對魯爾的「紙機」印象深刻,於是開始著手一個項目:通過符號組合創造屬於自己的思想生產方法。他想用他的機器來進行哲學推理,而不是為了神學辯論。他提出,這樣一個系統需要三樣東西:一個「人類思想的符號表」;一套用於組合這些符號的邏輯規則;一個能夠快速準確地執行符號邏輯運算的裝置——對魯爾的「紙機」進行全面機械化的升級。
  • 「生物黑客運動」半人類半機器不是怪物
    Zoltan 曾經撰文談到:「超人類主義」的目的是利用科技對身體深度改造以提升身體機能。生物黑客們的確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所以,最激進的「超人類主義者」都還只是處在實驗階段,因為這些試驗目前並無太多實用價值或者不夠安全。而在公眾領域為其宣傳的 Zoltan 等人,卻將其擺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Zoltan 承諾,將窮盡一生來推進這項偉大的事業,他相信他的努力將在數十年之後開花結果。   這就是「生物黑客」峰會存在的意義。
  • 「超人類」生活,你準備好了嗎
    比如我手頭的這部新書,《超人類革命》,作者是當代法國最受關注的哲學家之一呂克·費希。這個人還是挺有點傳奇色彩的,至少在國人看來,大概要算是角色跨度很大的知識分子了,他既是巴黎索邦大學哲學政治學教授,曾獲得美第奇獎、讓-雅克·盧梭獎、今日獎等諸多學界著名獎項,又擔任許多知名雜誌主筆,是頗受好評的哲學普及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