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1夜———————
因為昨夜在紫金山南燈誘,所以今晚我們選在山北點燈。因為山上沒找到電源插座,於是我們就用手提的移動電源帶兩盞小功率燈湊活一下。
白天下了一場大雨,到處都是溼漉漉的。起初,我們擔心溼度太大蛾子飛不起來,燈誘效果可能要大打折扣;不過,隨著時間流逝,蛾子數量越來越多,終於打消了我們的顧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昆蟲綱
1、鞘翅目
黃星天牛 Psacothea hilaris (Pascoe, 1857)
偽葉甲亞族 Lagriini
龍骨異糞蜣螂 Copris (Paracopris) cariniceps Felsche, 1910
整理照片時偶然發現這隻龍骨異糞蜣螂身下有很多藻類,在雨水滋潤下格外青蔥。
絹金龜族 Sericini
Byrrhinus屬
叩甲科 Elateridae
叩甲科 Elateridae
叩甲科 Elateridae
不知什麼緣故,雨後很多大大小小的叩甲幼蟲出現在排水渠裡,沿著排水渠一路狂奔。難道是朽木吸了太多水,導致裡面有點悶氣所以出來透透氣兒?不過,這些黑橙相間的幼蟲身上每條黑環和橙環的寬度比例都不太一樣,不知道是同一種個差還是不同種類。
2、革翅目
單突絲尾螋屬 Haplodiplatys
爬行速度飛快的絲尾螋若蟲,追焦可以追到懷疑人生。
3、雙翅目
短角亞目 Brachycera
4、半翅目
穎蠟蟬科 Achilidae
看花紋很容易被當成角頂葉蟬的穎蠟蟬,不過仔細觀察觸角就可以輕鬆區分。
寬脛槽葉蟬 Drabescus ogumae Matsumura, 1912
葉蟬科 Cicadellidae
通透的葉蟬若蟲,身上的不知是一頭小蟎蟲還是蛻下的舊皮。
5、膜翅目
黃邊胡蜂 Vespa crabro Linnaeus, 1758
沒想到在這裡重蹈了上次和敬德老師一行燈誘時的覆轍——黃邊胡蜂接二連三地上燈,可把C哥給急壞了,於是C哥又扮演了上次「捕蜂人」的角色。其實,黃邊胡蜂還是講道理的,不惹惱它通常它不會主動攻擊人。擺在手指上拍了一張大頭照。
蛛蜂科 Pompilidae
蛛蜂搓腿的過程很有趣,會連著翅膀一起在腹部側面揉搓。
膜翅目 Hymenoptera
這隻蜂沒有一點頭緒,扁平的腿看上去很奇怪。
四斑弓背蟻 Camponotus quadrinotatus Forel, 1886
沒想到四斑弓背蟻先用相機記錄到了蟻后。也不知是怎麼爬上來的,也許是公主飛來後才脫的翅。
雙節行軍蟻屬 Aenictus
有幸再次遇到了雙節行軍蟻雄蟻,這次終於拍到了一張滿意的側面照。
雙刺猛蟻屬 Diacamma
也在附近的植物上拍到了這種雄蟻的側面照。從側面能看到結節,可以確定是猛蟻亞科,到底是不是聚紋雙刺猛蟻還有待發現工蟻。
6、鱗翅目
第一次在燈誘布上拍到這麼多尺蛾,很興奮。尺蛾在停歇時往往會展開雙翅,可以把翅膀正面的花紋很好的表現出來,非常好看,也很上鏡。
擬柿星尺蛾 Percnia albinigrata Warren 1896
C哥快樂蛾——擬柿星尺蛾。它的體型很大,顏色也很有特點,這樣白底黑點的花紋容易讓人聯想到斑點狗。
核桃四星尺蛾 Ophthalmitis albosignaria Bremer & Grey, 1853
褐框尺蛾 Hydatocapnia gemina Yazaki, 1990
織錦尺蛾 Heterostegane cararia Hübner, 1790
雙珠嚴尺蛾 Pylargosceles steganioides (Butler, 1878)
曲紫線尺蛾 Timandra comptaria (Walker, 1863)
頂斑內弧尺蛾 Heterolocha coccinea Inoue, 1976
安仿鏽腰尺蛾 Chlorissa anadema (Prout, 1930)
紫帶姬尺蛾 Idaea impexa Butler, 1879
姬尺蛾亞科 Sterrhinae
灰尺蛾屬 Plesiomorpha
冬青灰尺蛾 Plesiomorpha flaviceps (Butler, 1881)
這兩隻灰尺蛾外觀很接近,除了下面這頭多了一道淺淺的線。
杜尺蛾 Duliophyle agitata (Butler, 1878)
光穿孔尺蛾 Corymica specularia (Moore, 1868)
穿孔尺蛾外觀奇特,每次見到都忍不住想拍,沒想到順手一拍意外加新。整理照片比對花紋的時候,我發現這一頭和之前拍過的毛穿孔尺蛾不太一樣,原來是同屬另一種。
黃蝶尺蛾 Thinopteryx crocoptera Kollar, 1844
下山路上我們偶遇了一隻顏值很高的黃蝶尺蛾,後翅稍有些殘缺,不過拍了一張就撲扇著翅膀飛走了。黃蝶尺蛾因為翅膀很寬大,它振翅的頻率並不快,飛得慢慢悠悠的,倒和絲帶鳳蝶飛行的姿勢有點兒像,不知名字中的「蝶」字是否與這有關。
肖毛翅夜蛾 Thyas juno (Dalman, 1823)
斜尺夜蛾 Dierna strigata Moore, 1867
南夜蛾屬 Ericeia
白點巧夜蛾 Oruza albigutta Wileman, 1914
Paragona屬
中影眉夜蛾 Pangrapta curtalis (Walker, 1866)
有時候展翅的裳蛾和尺蛾也容易傻傻分不清,不過貌似裳蛾會有一個尖尖的「鼻子」。
齒斑畸夜蛾 Bocula quadrilineata (Walker, 1858)
亥夜蛾屬 Hydrillodes
終於也發現了翅型怪異的弓須亥夜蛾近似物。所以它到底是不是弓須亥夜蛾真拿不準。
雪耳夜蛾 Ercheia niveostrigata Warren, 1913
鐮須夜蛾屬 Zanclognatha
雙色卜夜蛾 Bomolocha bicoloralis Graeser, 1888
汙卜饃夜蛾 Bomolocha zilla (Butler, 1879)
花紋很相似的兩種卜夜蛾。燈誘時我並沒有時間仔細區分,於是一股腦兒拍了好幾頭,回來才整理出了這兩種。
卜夜蛾屬 Bomolocha
這一隻感覺是嚴重掉毛的汙卜饃夜蛾,不過殘存的花紋稍稍有點出入,暫放到屬。
髯須夜蛾屬 Hypena
裳蛾科 Erebidae
這兩頭呈三角形的應該也是裳蛾科,屬不確定。
褐斑毒蛾 Olene dudgeoni (C. Swinhoe, 1907)
戟盜毒蛾 Euproctis pulverea (Leech, 1888)
優雪苔蛾 Cyana hamata hamata (Walker, 1854)
之美苔蛾 Miltochrista ziczac (Walker, 1856)
毒蛾科和燈蛾科現在也併入了裳蛾科,就放在一起了。
繽夜蛾屬 Moma
很喜歡這一頭白綠配色的繽夜蛾,這種綠有種汝窯瓷器的感覺。
朝線夜蛾 Athetis coreana Matsumura, 1926
星委夜蛾 Athetis stellata (Moore, 1882)
這兩隻應該都是星委夜蛾,花紋變化有點大。蛾子的花紋變異常常讓人分得很頭禿。
星衛翅夜蛾 Amyna stellata Bulter, 1878
和之前在《金陵京蟲·紫金山二》中記錄過的一隻花紋基本一致,不過現在看來之前那一隻在靠近翅膀基部的地方有兩塊對稱的缺毛斑點,不知是不是和穿孔尺蛾一樣有雌雄差異。
白條銀紋夜蛾 Ctenoplusia albostriata (Bremer & Grey, 1853)
一開始真不敢相信這兩隻斜紋夜蛾是同一種,居然能把這麼標誌性的銀色斜紋給變異掉了。。
綺夜蛾屬 Acontia
夜蛾科 Noctuidae
夜蛾科 Noctuidae
鹿尾夜蛾 Eutelia adulatricoides (Mell, 1943)
鉤尾夜蛾 Eutelia hamulatrix Draudt, 1950
第一次記錄尾夜蛾科。鹿尾夜蛾會把翅膀像摺扇一樣摺疊起來,第一次見到這樣奇特的姿勢。
新奇舟蛾 Allata (Celeia) sikkima (Moore, 1879)
樸娜舟蛾 Norracoides basinotata (Wileman, 1910)
娜舟蛾屬 Norracoides
這兩隻舟蛾可能是掉粉程度不同,不過翅膀長度和寬度的比例不同讓我不敢下定論。
舟蛾科 Notodontidae
舟蛾科 Notodontidae
癬皮瘤蛾屬 Blenina
煙洛瘤蛾 Meganola fumosa (Butler, 1879)
瘤蛾科 Nolidae
這隻開始認為是上面這一頭的掉粉版,不過後來發現花紋並不太對得上。
瘤蛾科 Nolidae
豔刺蛾 Demonarosa rufotessellata (Moore, 1879)
非常美麗的豔刺蛾,很喜歡,縮起來的時候像極了一塊可口的小蛋糕。
丁香天蛾 Psilogramma increta (Walker, 1865)
這一夜突然看到兩隻丁香天蛾,不過見多了以後,逐漸感覺沒有第一次見到時帶來的那種體型上的震撼了。和其他蛾子一樣,丁香天蛾也存在著一定個差。
葡萄切葉野螟 Herpetogramma luctuosalis (Guenée, 1854)
大白紋野螟 Chabula telphusalis Walker, 1859
齒紋絹野螟 Glyphodes crithealis Walker, 1859
苦齧葉野螟 Omiodes miserus (Butler, 1879)
這四頭都是苦齧葉野螟嗎?我按顏色由淺到深排了個序,花紋也逐漸模糊,越來越沒把握……
歧角螟屬 Endotricha
歧角螟屬 Endotricha
這兩隻不知是不是歧角螟,暫定,停歇的姿勢有幾分相似,但花紋都沒見過。
斑螟族 Phycitini
斑螟族 Phycitini
螟蛾科 Pyralidae
螟蛾科 Pyralidae
羽蛾科 Pterophoridae
麥蛾科 Gelechiidae
祝蛾科 Lecithoceridae
紫灰色的祝蛾第一次見到,質感很好。
鱗翅目 Lepidoptera
鱗翅目 Lepidoptera
鱗翅目 Lepidoptera
鱗翅目 Lepidoptera
鱗翅目 Lepidoptera
鱗翅目 Lepidoptera
鱗翅目 Lepidoptera
鱗翅目 Lepidoptera
一些科也看不出來的小蛾,長得奇奇怪怪的。
旋皮夜蛾 Eligma narcissus (Gramer, 1775)
雨後出來亂跑的旋皮夜蛾幼蟲,這麼瘦的個體懷疑是被大雨衝下臭椿樹的。
尺蛾科 Geometridae
Ω形狀的尺蛾幼蟲,看它爬行很有趣。
7、石蛃目
Petrobiinae亞科
石蛃正背面觀。曾經認為會跳的石蛃就是躍蛃,後來才知道這個亞科有兩個近似屬——躍蛃屬和跳蛃屬,可能需要看腹面才能定屬。
8、直翅目
平背螽屬 Isopsera
第一次拍到平背螽生態照。它能很好地融入背景植物中,翅脈和葉脈也高度相似。
巨叉大畸螽 Teratura megafurcula (Tinkham, 1944)
一對巨叉大畸螽,看來剛剛完成交配,雌性的腹部末端還帶著雄性排出的精託。巨叉大畸螽紫色的前翅在螽斯中真是獨樹一幟。
短翅佛蝗 Phlaeoba angustidorsis Bolívar, 1902
一對短翅佛蝗,雌雄體型差異較大。雌性前翅不能覆蓋腹部,可能因此得名「短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蛛形綱
艾蛛屬 Cyclosa
不知名艾蛛。這樣肥肥的、花紋沒什麼特點的艾蛛一直很頭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唇足綱
少棘蜈蚣 Scolopendra mutilans (L. Koch, 1878)
少棘蜈蚣捕食叩甲幼蟲三連。目擊的捕食全過程真是令人激動。
少棘蜈蚣 Scolopendra mutilans (L. Koch, 1878)
雨後出來亂跑的蚯蚓也成了蜈蚣的美餐。
大蚰蜒 Thereuopoda clunifera Wood, 1862
嘗試把一條成體大蚰蜒拍完整,不過似乎失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倍足綱
隴馬陸屬 Kronopolites
體型很大的隴馬陸,第一次記錄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腹足綱
褐帶環口螺 Cyclophorus martensianus (Moellendorff, 1874)
平漿薩摩蝸牛 Satsuma uncopila (Heyde, 1882)
在雨後拍到了褐帶環口螺和平漿薩摩蝸牛爬行的照片。環口螺屬於基眼類,觸角的著生方式和常見的蝸牛很不一樣。
灰尖巴蝸牛 Acusta ravida (Benson, 1842)
巴蝸牛屬 Bradybaena
這隻巴蝸牛的殼形比較特殊,應該不是灰尖巴蝸牛,個人感覺更接近同型巴蝸牛。
大臍蝸牛屬 Aegista
同樣是垃圾桶裡的大臍蝸牛幼體。不知是否可以得出結論:大臍蝸牛喜歡垃圾桶。。
尖真管螺 Euphaedusa aculus (Benson, 1842)
體型略胖的尖真管螺。
雙線巨篷蛞蝓 Meghimatium bilineatum (Benson, 1842)
獅納蛞蝓 Rathouisia leonina Heude, 1882
平時胖胖的蛞蝓一爬起來就顯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蛭綱
蛭綱 Clitellata
雨水積起的小水坑裡,很多蛭在覓食。剛巧拍到了一條蛭捕食落水蚯蚓的場景。不過這樣的蛭目前還不清楚是什麼種類。
————————the end————————
如有錯誤和可繼續鑑定之處,歡迎在後臺留言
衷心感謝諸位良師益友的鑑定和指教
圖文原創,版權所有
刊誤:
1、《金陵京蟲·紫金山七》中的毛園蛛屬 Eriovixia幼體應更正為 新園蛛屬 Neoscona
2、《金陵京蟲·紫金山六》中放牧蚜蟲的尼氏蟻屬 Nylanderia應更正為 長角狡臭蟻 Technomyrmex antennus Zhou, 2001
3、《校園隨記·天文山二》中黃色的鋪道蟻屬 Tetramorium應更正為 切胸蟻屬 Temnothor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