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Res:乳腺癌細胞或會改變身份變得更具侵襲性和轉移性

2020-11-30 生物谷

2018年11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一種特殊蛋白質,其能決定乳腺癌細胞的身份及侵襲特性,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治療方法和診斷策略來靶向作用乳腺癌的侵襲性和轉移特性。

圖片來源:Azadeh Nilchian et al

癌細胞侵入到周圍組織是發生轉移的第一步,而癌症轉移同時也是引發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是完全清楚癌細胞如何獲得侵襲性和轉移特性,當然也缺少相應的療法治療轉移性癌症患者,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員就揭開了這一謎題。研究者Jonas Fuxe教授說道,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癌細胞身份的改變或許是誘發其侵襲性和轉移行為的原因。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在胚胎發育期間所造就的細胞身份是一種永久的特性,因此,一旦細胞被指定成為特殊類型的細胞,其將會一直保持這種類型,比如肌肉細胞、神經細胞或皮膚細胞等。如今研究人員發現,細胞的身份或許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會在一些病理學狀況下(比如癌症)發生改變,癌細胞主要源於皮下的上皮細胞,即機體管狀器官或腺體(乳腺)的內表面;最近研究結果表明,乳腺癌細胞或許會失去其上皮細胞的身份,並且通過一種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過程獲得侵襲性和轉移特性。

研究者Fuxe說道,EMT的誘導是一種特殊過程,就好像港口裡的船隻從拋錨點解開繩子準備出發一樣,這時候就會有一種名為CXADR的蛋白進來,CXADR蛋白本來是一種病毒受體,但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其正常功能,在癌症進展成為侵襲性和轉移特性的過程中CXADR就會缺失。本文研究中,研究者發現,CXADR蛋白是乳腺癌細胞的關鍵拋錨點,其能抑制乳腺癌細胞失去上皮細胞的身份並且轉變成為侵襲性癌細胞。

研究者發現,當CXADR蛋白被重新引入至該蛋白水平較低的乳腺癌細胞時,或許就會讓癌細胞恢復正常的上皮細胞身份,從而抑制其轉變成為侵襲性細胞,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一種新方法來靶向作用CXADR蛋白,從而抑制乳腺癌侵襲性和轉移性的發生。(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Azadeh Nilchian, Joel Johansson, Aram Ghalali, et al. CXADR-Mediated Formation of an AKT Inhibitory Signalosome at Tight Junctions Controls Epithelial-Mesenchymal Plasticity in Breast Cancer, Cancer Research (2018). DOI:10.1158/0008-5472.CAN-18-1742

相關焦點

  • Cancer Res:癌細胞缺氧導致癌症生長和轉移機制
    然而,大量研究已證實腫瘤缺氧,即腫瘤部分區域含有極低濃度的氧氣,的確與更加侵襲性的腫瘤行為和更差的預後相關聯。這似乎表明腫瘤不會屈服於缺氧,相反腫瘤過量增加血液供應,因而經常會導致缺氧,從而給腫瘤發送生長和轉移的信號以便尋找新的氧氣源。比如,缺氧性膀胱癌可能轉移到肺部,而這經常是致命性的。
  • Cancer Res:蛋白ROR1調控乳腺癌細胞上皮間質轉化
    2013年6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穆爾斯癌症中心研究人員最新證實在早期發育過程中胚胎細胞表達的一種蛋白,在許多不同類型的癌症中也存在,並且該蛋白作為一個「開關」調節癌細胞的擴散、轉移,研究結論發表在2013年6月15日的Cancer Research雜誌上。
  • Cancer Res:推動卵巢癌轉移的」幫兇「
    2014年12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萊斯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一項新的研究顯示了卵巢癌如何利用腹部組織來源的一種特定類型的成體幹細胞來推動其增長。這項研究在線發表在上周的Cancer Research雜誌上,該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治療方式來針對侵襲性卵巢癌,即通過破壞促使癌細胞茁壯成長的代謝過程。
  • PNAS:缺氧誘導因子介導乳腺癌細胞RhoA-ROCK1表達
    表示:我們現在知道,當乳腺癌細胞暴露在低氧條件下時,這些蛋白生成急劇增加。為了要移動,癌細胞必須改變其內部結構,Semenza說,然後,細胞形成尾足以及細胞的「手」出現,使細胞「抓住」外表面,進行移動。蛋白RhoA和ROCK1已知是這些結構形成的核心。此外,編碼RhoA和ROCK1的基因以高水平在轉移性乳腺癌細胞中被打開。在一些情況下,這些蛋白水平的增加可以追溯到控制蛋白質的基因發生了錯誤。
  • 新的納米藥物候選物殺死侵襲性乳腺癌細胞
    赴美看病機構和生元了解到阿肯色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納米藥物,可以殺死三重陰性乳腺癌細胞。 三陰性乳腺癌是最具侵襲性和致死性的乳腺癌之一。這項研究將有助於臨床醫生直接瞄準乳腺癌細胞,同時避免化療的不良毒副作用。
  • 電磁場或能有效阻斷乳腺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
    Lance Liotta Laboratory, via Wikimedia Commons研究者Jonathan Song說道,癌細胞往往具有進行最具破壞性事件的傾向,其不僅會在局部增殖還會進行全身擴散,這就使其非常難以應對,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單一癌細胞進行分析,旨在理解促進癌細胞具有破壞性的分子機制。
  • 中心粒的微小細胞結構變化使腫瘤更具侵襲性和耐藥性
    研究人員觀察到,在最具侵襲性的亞型癌症中,稱為中心粒的微小細胞結構的數量和大小增加。這項研究將於3月28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有些腫瘤比其他腫瘤更具侵襲性和耐藥性。臨床醫生渴望找到新的診斷、預後和治療工具,使他們能夠以更加個性化的方式預測結果並治療患者。該研究可能有助於這一過程。
  • BJC:揭示為何某些前列腺癌更具侵襲性?
    2020年4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東英吉利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為何某些前列腺癌更具侵襲性,更易擴散到機體其它部位並最終引發患者死亡;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療。
  • Cell Cycle:乳腺癌細胞耐藥性的分子機理
    研究者Kurokawa教授表示,目前大約有25%的乳腺癌會發生過表達,而且依賴於ERBB2來生存,當前的療法往往是通過利用靶向藥物如曲妥珠單抗或拉帕替尼來特異性地抑制ERBB2,但最終這些療法會隨著癌細胞產生耐藥性而失去作用。
  • Cell子刊:乳腺癌細胞能被轉化為脂肪細胞?
    惡性細胞可以通過重新激活一種「上皮-間充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細胞過程,快速反應並適應不斷變化的微環境條件,從而改變自身的分子特性,轉分化為不同類型的細胞(細胞可塑性)。
  • Nature子刊:阻斷線粒體這一分子途徑 可以降低乳腺癌侵襲性
    來自日本北海道大學(Hokkaido University)的一個科學家團隊發現了高侵襲性乳腺癌細胞內線粒體運動並影響侵襲性的相關分子途徑。研究表明,阻斷這一途徑,可以降低癌症的侵襲性和對放射治療的抵抗力。
  • 肥胖讓癌症更危險!新發現揭示脂肪促進癌細胞轉移的原因
    研究論文指出,三分之一的女性和半數男性會在有生之年被診斷出癌症。幸運的是,當腫瘤局限於很小的部位,可以藉助手術、化療等治療手段將其清除。然而危險的是,癌細胞有時候會從原發腫瘤的位置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造成更廣泛的侵襲,也使治療更加困難。事實上,90%的癌症死亡是由癌細胞轉移而引起的。
  • 基因複製或能解釋胰腺癌的侵襲性和轉移性
    2018年2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胰腺癌是全球範圍內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癌症,遺傳改變或能解釋胰腺癌為何極具侵襲性,而且胰腺癌的早期轉移常常並不會被察覺到,近日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Nature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在癌症進化過程中所發生的特異性地基因擴增或許就能夠解釋胰腺癌的這些特性,相關研究獲能幫助研究人員理解胰腺癌發生的基本原理
  • Science:癌細胞通過增加核糖體蛋白產生來促進乳腺癌轉移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導核糖體增加會提升CTC形成轉移瘤的潛力。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2月6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eregulation of ribosomal protein expression and translation promotes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 侵襲性小葉癌:症狀,亞型,診斷和治療
    浸潤性小葉癌是一種從乳腺開始並易於周圍組織傳播的癌症。侵襲性小葉癌(ILC)也可稱為「浸潤性小葉癌」。它影響了約 10 例診斷為浸潤性乳腺癌的人群中的 1 例。顧名思義,ILC 經常從其形成的乳腺(小葉)中擴散出來,並可侵犯和感染其他淋巴結。
  • 「甜甜圈形」環狀DNA:導致癌細胞更具侵襲性 不易治癒
    一項新研究發現,癌細胞的強大破壞力也許與其獨特的「甜甜圈形」DNA有關。部分癌細胞中的DNA並不像健康細胞那樣壓縮摺疊為線狀結構,而是摺疊為環狀結構,導致癌症更具侵襲性。DNA不僅通過鹼基序列、還通過形狀傳遞信息。我們在生物課上學過,人類的大部分DNA都緊密摺疊在細胞核中一種名叫染色體的結構裡。
  • Cancer research:攜帶siRNA納米顆粒抑制三陰性乳腺癌轉移
    siRNA並通過納米顆粒進行體內轉運能夠顯著抑制三陰性乳腺癌的生長,轉移和復發,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轉移性乳腺癌是癌症導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殺手,而三陰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具有高度侵襲性的一個亞型,到目前為止,仍缺少了解比較清楚的分子靶向目標以制定有效的靶向治療策略。疾病復發,轉移以及對藥物的抵抗導致正常的化療手段對於三陰性乳腺癌治療不能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
  • 二甲雙胍聯合氧光動力讓三陰性乳腺癌細胞更易"見光死"
    三陰性乳腺癌是指癌組織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結果為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癌基因Her-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這類乳腺癌佔所有乳腺癌病理類型的10.0%~20.8%,具有特殊的生物學行為和臨床病理特徵,預後較其他類型差。
  • 3D列印複雜「腫瘤-血管-骨」癌症轉移模型研究癌細胞轉移機制
    最新研究表明, 3D列印的癌症模型在模擬癌症細胞和骨細胞的行為特性方面,要遠甚於2D培養模型。成骨細胞或間充質幹細胞的存在,能夠促進乳腺癌細胞的形態變化、遷移行為和耐藥性;然而,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乳腺癌轉移的最後階段。
  • 到底是誰誘發了侵襲性 ?質譜流式細胞術告訴您
    在抗擊乳腺癌的鬥爭中,各國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針對這種疾病的新治療方法,旨在更準確地靶向癌細胞並激活腫瘤相關的免疫系統。乳腺癌是一種異質性疾病。腫瘤細胞和其微環境中的健康細胞的生長分化情況決定著疾病的進展和對治療的反應。為了探究乳腺癌微環境的特徵及其與臨床數據的關聯,蘇黎世大學和IBM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44個人乳腺腫瘤和50個非腫瘤的組織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