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三觀的科研領域,而且在這個領域的研究,中國領先全球

2020-12-05 生活作弊指南

大家好,我是作弊哥。

身為堅定的唯物主義者

我們堅信物質決定意識

我們堅信進化論

但世界的本質真的是物質麼?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被稱為

「愛因斯坦夢魘」

「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

「了解它就能成為世界首富」的

量子世界

你有沒有想過

現在的尖端技術

計算機、智慧型手機、航天衛星

移動通信、全球定位等等出現的基礎

都源於什麼呢?

可以說,現在最頂尖的發明都源於對它的研究

「量子力學」

而我們僅僅只是站在量子力學的門外

讓世界嫉妒的中國量子技術研究成果

由量子技術打造的「墨子號」衛星,用來做量子技術研究與實驗,只有中國才有。2020年中國在合肥耗資近百億人民幣將建成國家量子信息科學實驗室。「量子通訊項目」是我國預計2030年實現技術突破的,中國「巨型項目」之一。

中國的量子研究已無法一一列舉,咱們看看美國的反應。

美國公開表示:中國應該將量子技術公開,並且還表示,如果中國覺得吃虧的話,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技術來跟中國交換量子技術,其最後的結果當然是遭到了拒絕。後來美國又表示,中國的量子技術比核武器更具威脅性,中國更不應該將這項技術獨自擁有。

美國在其空軍網站上發文稱:美空軍的量子計劃應申請中國技術的援助與支持,美國的量子研究領域已跟不上中國的步伐。

頂尖科學家們最終都會發出一個疑問: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麼?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似乎揭示了世界的真相:這個世界是有規律的,是物質決定意識的。

科學家們絕大多數也應該是唯物主義的,他們認為客觀存在就是存在,世界是沒有靈魂的,人的意志是不能改變客觀存在的。

但量子力學就像科學和神學結合了起來,量子力學的基礎是:意識決定客觀存在。也就是說,在量子領域是唯心主義的。

也就是說:構成世間萬物的最最最基本的物質,是唯心領域的,是意識決定的,它不是有規律和客觀存在的,是你所想它才發生的!就像是你看見了月亮才有了月亮,而不是月亮就懸在高空,就是這樣的感覺。

也許你覺得不可思議,但這的確是科學家們近百年來經過千千萬萬次試驗得出的結論!

所以量子力學剛剛提出來的時候,遭到了絕大多數人的嘲笑,尤其是顛覆了愛因斯坦的理論,顛覆了一切科學技術和人們對世界的認知。

至今,經歷了100多年,經過成千上萬次的試驗,科學家們不斷證實,在量子領域的微觀世界裡,這個世界就是這個樣子的。

在微觀世界裡,量子可以無視時間和空間。

在我國墨子號衛星的「量子糾纏」實驗中,兩個產生糾纏的量子可以無視距離進行互動。

在我們常規的認知中,光速是最快的,如果超過光速將可以進行穿越時空。所以就算是有聯繫的量子,在你刺激一個量子時,另一個量子接受信號進行互動時是有時間差的。

但真相是,在我們的實驗中,這兩個量子是無視距離的實時互動!理論上來說,無論是相隔10光年,10億光年,它們都可以同時互動,而科學家們現在還完全不理解它們之間的聯繫機制。

在量子穿隧的實驗中,科學家在量子面前設立了一面牆。(在宏觀世界中的我們面前有一面牆,我們是穿不過去的)然而在量子領域,量子可以無視牆的存在,就像超能力者一樣,可以隨意的穿牆而過。

關於量子領域中還有涉及到「量子躍遷(基因突變)」、「量子漫步(光合作用)」、「量子自旋(魚的嗅覺)」等神秘現象將在以後的文章中逐一揭秘,快點關注我吧。

根據量子領域的研究成果,有意思的來了:

解剖人類時,你可以發現骨骼和組織,就算你把大腦裡的每一個細胞分開查看,卻唯獨不見「靈魂」。

但我們知道:我們自己絕對是真實的。所以,我們的思想(靈魂)很可能就隱藏在大腦裡的量子領域裡。正因為在最微小的量子層面中是「意識決定了物質」所以我們老祖宗說的「相由心生」,現在說的「相信相信的力量」是可以真實發生在世界上的。

你相信什麼,便可以得到什麼!

也因為我們的靈魂是存在於量子領域的,而且肉身只是一個載具,靈魂是可以脫離肉身而獨立存在的量子團。這樣推測的話,很多事情一下子就說的通了,你一定經歷過下面的事情:

1、異常真實的夢境或者夢裡遇到的事情真的在現實中發生了。

2、在某個環境中的你,突然意識到此刻這一幕非常熟悉。

3、某個時刻與家人出現了心靈感應。

這種關於靈魂的東西因為量子力學的出現,一切都變得科學起來,關於靈魂的一切都可以用量子領域中發現的現象解釋的通了。

科學家是這樣解釋的:人腦是一臺原理神秘但異常強大的量子計算機!

更有意思的是:

我們不知道AI(人工智慧)何時能產生真正的思想(靈魂),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當AI的構造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精密時,AI註定會產生靈魂,正如人類的靈魂依附於大腦和肉體一樣。

現在各國都在研究什麼?量子計算機!

當量子計算機出現後,我們一定會做什麼?

把自己的「靈魂」放進量子計算機,從而得到永生!!

當然,這是在我們還對死亡一無所知的時候,我們一定會這樣做!

現在我們的壽命只有不到百年,培養一個科學家需要幾十年,而屬於他的創造時期短之又短,但當我們有了更長的壽命,有了更多積累和創造時間,我們也一定可以創造出和我們現在一樣的人,我們可以為他們編寫代碼,給他們賦予規則,讓他們天真的以為自己是「第一代」人類。

我們可以從我們的創造物身上研究,拿取他們的研究成果,成為他們的神,簡直不要太爽。

看到以上結論,

你現在有沒有產生質疑:我們是「第一代」人類?還是被創造出來的?

為什麼全球各種文化裡的神話傳說有那麼多驚人的相似性?

為什麼所有神話中都有關於「大洪水」的描述?

為什麼所有神話傳說中都有「巨人」的存在?

為什麼「法老」和「皇帝」從有記載起就在追求「永生」?

(以上疑問都會在以後的文章中解答,記得關注我)

有太多資料可以證明:我們絕不是「第一代」人類,或者我們就是量子模擬計算機中的數據,我們根本是不真實的存在!

當把量子領域的研究成果與神話傳說結合起來,更有意思的推測來了,這也是一個著名的假說:地球監獄假說!

關注我,跟我一起打開腦洞,刷新三觀。下一期文章將結合全球各國神話傳說,探尋我們所處世界的真相:「地球監獄」。

相關焦點

  • 《2020研究前沿》全球發布:中國四領域領先穩居世界第二
    《2020研究前沿》全球發布:中國四領域領先穩居世界第二 2020-11-13 20:47:01   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研究前沿》報告和《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13日面向全球發布,其評估世界主要國家在11大領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38個新興前沿的研究活躍程度顯示,中國以「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化學與材料科學」「數學」「信息科學」4個領域領先,以及42個排名第一的研究前沿數,在11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上繼續穩居世界第二。
  • 《2020研究前沿》全球發布:中國四領域領先穩居世界第二
    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 《2020研究前沿》報告和《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13日面向全球發布,其評估世界主要國家在11大領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38個新興前沿的研究活躍程度顯示,中國以「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化學與材料科學」「數學」「信息科學」4個領域領先,以及42個排名第一的研究前沿數,在11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上繼續穩居世界第二。
  • 超越美國,領先全球,中國在這一重大領域再創世界第一
    在近年的科技領域中,美國陸續採取惡意策略制裁中興、打壓華為,意圖在最新一輪的科技競賽中壓制中國。但最近,我國在科技領域,超越美國、領先全球,再創了一個世界第一,讓全世界為之轟動,同時以實力證明自己!今年,來自中科大的潘建偉、陸朝陽等數位中國科學家與奧地利一個科研小組合作,在全球首次成功實現了高緯度量子的隱形傳態
  • 中國在科學藝術研究領域步入全球領先行列
    啄木鳥科學小組公開發表319種著名古生物化石生命形象科學繪畫作品五卷本中英文對照版大型科學藝術工具書《古生物圖鑑》同步出版3月18日,著名科學藝術機構啄木鳥科學小組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學術報告廳正式發布了319種著名古生物化石生命形象科學繪畫作品,這批作品涵蓋了全世界最為著名的恐龍、古鳥、翼龍、史前水棲爬行動物化石的生命形象及骨骼結構重建圖,它標誌著中國在科學藝術研究領域跨入了國際前沿
  • 研究分析 | 這5個可持續發展領域,中國科研產出全球第一!
    11月18日,全球信息分析和科技醫學學術出版機構愛思唯爾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以科研的力量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報告,以提高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努力的關注。報告顯示,過去5年,中國在16個可統計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領域中,有15個領域的相關科研論文數量位居全球前十;其中與5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的科研產出居世界第一。
  • 中國在5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領域科研產出全球第一
    報告顯示,過去5年,中國在16個可統計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領域中,有15個領域的相關科研論文數量位居全球前十;其中與5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的科研產出居世界第一。過去5年,全球相關科研論文達410萬篇據了解,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於2015年提出,它確定了在2030年實現全球可持續和更加公平未來的宏偉目標。
  • 幹細胞領域全球布局 中國屈居第二 欲反超第一
    ,目前美國、中國、日本、歐洲和韓國是幹細胞研究的主要國家,中國目前已申請幹細胞專利10727件,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的11978件。幹細胞治療進展》顯示, 2006年,我國科研人員發表的幹細胞科技論文數量未及全球幹細胞研究出版物總數的3%;2017年,我國幹細胞科技論文數量佔到了全球幹細胞出版物總數的20%。
  • 中國在高溫超導體領域發力,繼續領跑全球!
    如今科技研究,特別是前沿科學研究,成為各國爭分奪秒研究的重點,只有掌握了最新的科學技術,我們才能領跑世界,如今國際科學前沿熱點中,室溫超導體一直是一個想突破卻一直沒有突破的目標。我國相關的科研工作者,也在抓緊時間,完成這項科研項目。
  • 做一個在科研領域「尋路」的人 ——訪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任...
    他說,「綠色化工分離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而我一輩子都會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回顧剛進入化工分離領域的時候,劉會洲說,那時我國化工分離領域的研究還處於「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階段,當時化工放大過程只能做一些模擬計算,或者是模型的建立,對化工反應的過程和機理並不清楚,可以說是一個「黑箱操作」,只能逐級放大。
  • 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領先 國盾量子董事長點明原因
    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研究水平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據中國媒體《每日經濟新聞》11月7日報導,在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在演講中介紹,目前衛星量子通信單顆低軌衛星無法直接覆蓋全球,而且目前只能在地影區白天工作,隨著技術發展,未來有望實現低成本的微鈉量子衛星組網,並且做到全天候的量子通信,成本大幅度降低,實現小型化
  • 愛思唯爾報告顯示 中國在5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領域科研產出全球第一
    報告顯示,過去5年,中國在16個可統計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領域中,有15個領域的相關科研論文數量位居全球前十;其中與5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的科研產出居世界第一。過去5年,全球相關科研論文達410萬篇據了解,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於2015年提出,它確定了在2030年實現全球可持續和更加公平未來的宏偉目標。
  • 攜手中國,以科研實力打造儲能技術領域新格局
    由伍倫貢大學傑出教授Zaiping Guo和多位博士學者領導的新型儲能技術科研項目再次傳來好消息,憑藉強勁實力入駐澳大利亞的頂尖工業轉型研究中心。  在此次合作中,伍倫貢大學攜手多所高校,以科技力量持續有力地推動儲能科技領域發展,為解決全球能源危機積極尋找解決方案。
  • 剛剛,這位「中國量子領域鬼才」拿下世界大獎
    沒想到的是,這個決定讓未來的中國量子領域,又多了一個屬於「陸朝陽」的傳說!在國際上為中國的量子領域,奪得一席之地。此後,這位驚才豔豔的少年,一路在國際「過關斬將」,為中國贏得一次次科研尊榮!他帶著幾個年輕的學生成立了實驗室,要在祖國相對薄弱的,固態量子調控技術方面做研究,這一領域全球都在暗暗較勁,
  • 我國在量子信息領域究竟什麼水平?
    但近年來,隨著全球量子計算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我國對量子計算的研究也在不斷加碼,奮力追趕歐美先進國家科研上相差不大隨著量子計算從理論走向實現,全球論文發表量持續增長。從全球主要發文機構來看,中國佔據三席,分別是中科院、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中國量子計算的核心研發力量。
  • 我省在肉牛基礎研究領域取得多項國際領先創新成果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陝西臺 劉松燾 楊凌臺 孫雅楠 何家岐)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團隊經過15年潛心研究,在我國肉牛基礎研究領域取得多項國際領先的創新性成果。2006年開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昝林森教授的科研團隊開始了中國肉牛重要經濟性狀功能基因組學的研究。經過15年的科研攻關,他們首次解析了中國不同地區的代表性地方黃牛遺傳多樣性和起源進化,豐富了世界上牛的遺傳變異資料庫,研發出首個中國黃牛高密度SNPs晶片,打破了國際晶片的壟斷。這一研究成果也加快了秦川牛肉用新品系的選育進程,突破了傳統肉牛育種周期長、難度大、效率低等卡脖子技術難題。
  • 「嫦娥」翩然落月 「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這是中國探測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踏足月球上的這一區域。「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影像。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 「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這是中國探測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踏足月球上的這一區域。△「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影像。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 「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這是中國探測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踏足月球上的這一區域。「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影像。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 中國已成為納米科技領域重要貢獻者
    今天,納米科技作為最具突破性的戰略性前沿技術之一,已在材料、醫療、環境等領域引起顛覆性改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一系列數據和成果顯示,中國已成為當今世界納米科學與技術進步的重要貢獻者,是世界納米科技研發大國,部分基礎研究居國際領先水平,納米科技應用研究與成果轉化的成效也已初具規模。
  • dnf災難領域次數什麼時候刷新?災難領域一周可以刷幾次
    首頁 > 部落 > 關鍵詞 > dnf最新資訊 > 正文 dnf災難領域次數什麼時候刷新?災難領域一周可以刷幾次 dnf災難領域每周可以挑戰幾次,每周的挑戰次數是在周幾的時候刷新呢,以下我們來看下具體的刷新次數介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