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築夢 南大通用成為首批光合組織基礎軟硬體專委會成員單位

2021-01-21 GBASE資料庫

2021年1月12日,以「基石築夢,向光前行」為主題的光合組織基礎軟硬體產品技術論壇暨基礎軟硬體專委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大會現場,匯集主流作業系統、資料庫、整機、存儲、安全等核心基礎軟硬體廠商,分享了核心技術與市場藍圖。南大通用作為基礎軟硬體專委會首批14家「基石合作夥伴」之一,受邀參加本次活動。

作為信息技術發展的根基,基礎軟硬體無疑是IT產業國產化轉型的重要基石。南大通用作為國產資料庫軟體廠商,在成立之初就始終堅持國產資料庫的自主研發和推廣,已經為金融、電信、政務、能源、交通、國防、企事業等領域上萬家用戶提供了資料庫軟體產品和服務,並已經在多個行業領域對國外產品進行了國產化升級。

加強企業間的新型合作,提升基礎軟硬體生態圈的發展和融合,建立長期穩定的生態聯盟,是本次大會的重點。作為國產資料庫領軍企業,南大通用從成立之初就不斷完善國產生態建設,在國產整機、國產CPU、國產中間件、國產作業系統、國產應用等領域完成各項兼容認證近千項。未來也將繼續與各領域生態合作夥伴深化產品結合優化,更好的投入到國產軟硬體適配中。

南大通用在光合組織成立之初便加入其中,本次作為光合組織基礎軟硬體專委會首批14家成員之一,將與成員單位共同助力國產基礎軟硬體生態發展揚帆遠航。

現場,基礎軟硬體專委會主任趙曉明講到,基礎軟硬體是生態發展的基礎,只有基礎打牢了,上層應用、用戶體驗才會更好,這也是專委會推出「基石合作夥伴」的原因和目的。他介紹,2021年專委會將依託「基石計劃」,扶持和賦能更多重點夥伴,針對典型應用場景,形成深度聯合解決方案,真正把根基做實。

面對新一輪信息革命浪潮,IT產業國產化生態亟待轉型,企業需要進一步在產業鏈上下遊尋求產品、技術、渠道、商業模式的新型合作,才能打造更加開放融合的生態圈。未來光合組織及基礎軟硬體專委會將攜手更多夥伴深化合作、優化技術,在廣大的市場中並肩前行,為國產基礎軟硬體的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CCIA開源資料庫專業委員會首批會員單位亮相2018 ACMUG全球年會
    在會議正式開始前,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相春雷先生和專委會會長周彥偉先生分別發表講話,並為專委會首批會員單位頒發會員牌照,專委會秘書長田發明先生同其他13家會員單位的單位代表出席會議並上臺接受會員牌照。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於1987年4月17日在北京成立。1991年4月在民政部核准登記,是社會團體法人。
  • 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開源資料庫專業委員會首批會員單位揭曉 併集體亮相 "2018 ACMUG全球年會"
    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開源資料庫專業委員會首批會員單位揭曉併集體亮相 "2018 ACMUG全球年會" 快訊:
  • 普華基礎軟體成為openEuler首屆社區理事會成員
    圖:openEuler社區理事會成立儀式作為首屆openEuler社區理事會成員,普華基礎軟體與華為、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北京拓林思軟體等公司,共同見證了社區理事會成立。openEuler社區理事會副理事長、華為計算作業系統總經理邱成鋒表示:社區理事會將嚴格執行理事會職責,制定社區發展戰略,促進社區成員之間的溝通和深入協作,共同推動社區的生態和發展,致力於讓openEuler成為最具活力的開源社區。
  • 首次披露GBase 8t技術細節,看南大通用如何撬動資料庫市場格局?
    一個在國產資料庫這樣深耕細作的基礎軟體廠商,南大通用的GBase到底如何?GBase8t到底能否代表國產資料庫領域的新水平?其中的技術細節要是不披露一些,恐怕是難以服眾的。不過,要了解GBase 8t首先得說說它的「真身」Informix。
  • 國產信息基礎軟硬體行業深度報告:開源、遷移、上雲、生態
    國產基礎軟硬體生態以 2006 年的「核高基」為基礎和前提,自 2015 年開始進入「可用」階段。2006 年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 年-2020 年)》,將「核心電子器件、 高端通用晶片及基礎軟體產品」列為 16 個科技重大專項之首,簡稱「核高基重大專項」。
  • 茂碩電子丁華總經理當選中國照明學會半導體照明技術與應用專委會...
    2016年12月22日,中國照明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半導體照明技術與應用專委會(簡稱:半專委)換屆大會在江西高安召開,中國照明學會秘書長竇林平當選名譽主任,中國照明學會常務理事唐國慶當選專委會主任。第六屆專委會在各委員的支持下,抓住機遇、應對挑戰,鼓勵企業技術創新,樹立行業標杆;與此同時積極辦好行業媒體平臺,傳播行業正能量;並根據時下市場環境研判產業發展趨勢,舉辦專業性論壇,推動政產學研交流。半專委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和活力的創新組織之一。會議審核通過了第七屆中國照明學會半導體照明技術與應用專業委員會名單、工作條例。
  • 「龍蝦眼」背後的南大,南大人眼中的星辰
    它將成為國際上首顆在軌工作的應用了龍蝦眼聚焦X射線技術的空間探測衛星,承載著人類對解開未知之謎的渴求,飛入茫茫無盡的宇宙,與星辰比肩。包括央視網、新華社、澎湃新聞、新華日報、南京大學官微在內的眾多媒體紛紛報導了這一喜訊,隨後,它還衝上了微博熱搜榜,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當日,南大校友的朋友圈被這條消息刷屏,無數南大人沉浸在自豪與喜悅中。
  • 銀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為長三角一體化基因檢測聯盟理事會成員單位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精準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基因檢測,被廣泛應用於醫療健康各環節,成為生物科學領域最具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 為進一步發揮聯盟優勢,促進聯盟成員多方位的合作共贏,2020年12月3日,長三角一體化基因檢測聯盟第二次聯盟理事會會議於上海好望角大飯店舉辦,會議從管理、技術、合作方式和聯盟項目等方面深入探討。
  • 新區這兩家單位雙雙入選
    近日,江蘇省商務廳印發《關於確認首批江蘇省服務貿易基地和重點企業的通知》,明確14家單位為首批江蘇省服務貿易基地,75家企業為首批江蘇省服務貿易重點企業。其中南京生物醫藥谷入選省級服務貿易基地。
  • 以全新類腦計算系統實現通用人工智慧
    ,通過理論論證與原型實驗證明該類系統的硬體完備性與編譯可行性,以及利用「天機」芯等硬體性能架構相互兼容(即軟硬體去耦合),擴展類腦計算系統應用範圍,使之能支持通用計算。從而以完善的計算完備性與軟硬體去耦合層次結構,實現用類腦計算構建通用人工智慧。據悉,這一最新突破性研究成果於今晨登在頂級科學期刊《自然》(Nature)雜誌上。該論文作者表示,這一重要研究成果給內腦計算系統發展提供了一個理論基石。類腦計算是面向通用人工智慧的重要計算能力,新的類腦計算系統層級架構為建立通用人工智慧的標準和發展帶來幫助。
  • 微觀科技高翔獲聘貿易數位化專委會委員
    微觀(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觀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高翔先生受邀參加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貿易數位化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並成為首批獲聘的企業委員之一。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榮譽會長王亞平致辭中商務部配額許可證事務局副局長吳彬對專委會成立表示祝賀,同時希望專委會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配合商務部開展貿易數位化工作,有序開展貿易數位化的宣傳、推廣、研究及人才培訓等工作。
  • 威海市中心醫院成為全國首批高血壓達標中心建設單位
    科學管理高血壓 變被動為主動——威海市中心醫院成為全國首批高血壓達標中心建設單位近日,威海市中心醫院經過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心血管健康研究院、高血壓達標中心認證工作委員會、高血壓達標中心總部等單位聯合認證
  • 中國計算機軟硬體 基礎體系標準發布
    經過工信部、中國工程院、公安部、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等專業機構院士和專家的評審鑑定,《PK體系標準(2019年版)》是國內首個中國計算機軟硬體基礎體系標準。  中國電子科技委委員王定健表示,PK體系標準化走的是「中國構架」的必由之路,最大價值在於制定了行業自我約束規範與技術路線,為網絡強國提供戰略支撐。
  • 北大人民醫院趙明威教授當選北京眼視光專委會首任主委
    尤其是近年來青少年近視的發生和進展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公共衛生問題。據2016年《國民視覺健康》白皮書顯示,2012年中國5歲以上的總人口中,近視患者人數約4.5億,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上升到7億。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合格的眼視光師嚴重匱乏,估算缺口達30萬人。
  • 【3D專委會】會員單位第七元素牙齒材料與3D列印技術結合實現產業化落地
    現在來看,晶片之爭就是材料之爭,產業化實現不了就會成為「致命短板」,所以必須要補齊。第七元素堅信口腔生物材料和3D工藝的完美結合能真正實現產業化。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2020年11月第七元素成為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3D列印醫療器械專業委員會會員單位,希望在今後藉助平臺資源,促進數位化3D列印仿生牙齒材料項目的普及和推廣,推動精準醫療3D
  • 偉世鴻泰紅木再度當選藝術專委會委員單位,全新徵程再出發
    故宮學院院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前來助陣,主講《讓傳統文化活在當下》中山市偉世鴻泰紅木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世鴻泰紅木)榮登烏鎮,在這座充滿創新活力的城市綻放紅木家具光芒,再次當選全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會員單位
  • 非「三高論文」不得報銷,網友:首先把北大和南大核心期刊幹掉!
    ,SCI還是重要的指標,看重的是代表作,畢竟一名基礎科研工作者經歷有限,如果每一位基礎科研人員能在自己的領域有重大突破,對於中國的科技發展都是基石,而現實中很多的基礎科研工作者卻追求數量,招募大量研究生,灌水幾百篇膚淺的SCI論文,不如踏實的一篇高水平SCI論文。
  • 「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在京成立 22支團隊成為首批成員
    據介紹,本次成立的「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在「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希望行」基礎上,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全國學會、地方科協、科技企業的科技專家科普報告團隊,升級為推動更多科技工作者參與青少年科普報告的開放式平臺,進一步匹配供給與需求,創新組織機制、打造科技工作者志願服務的良好生態。
  • 我院入選全國首批「高血壓達標中心建設單位」
    我院入選全國首批「高血壓達標中心建設單位」 2019-05-20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以計算機係為第一完成單位的論文登上《自然》
    但是「以計算機系作為第一完成單位,論文被《自然》刊發,在我們國家還是第一篇。我的一些搞計算機研究的朋友知道了這個消息,都特別開心。」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語氣中難掩激動! 被鄭院士點名的這篇論文,昨天晚上也就是10月14日,被《自然》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