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披露GBase 8t技術細節,看南大通用如何撬動資料庫市場格局?

2020-11-23 存儲在線

2014年12月28日,就在GBase 8t應用研討會的當天,南大通用現場發放了100張GBase 8t資料庫試用光碟,國產資料庫破天荒地開放給大家隨便體驗和測試。


信心有了,問題馬上來了


對此,阿明不禁想問:為什麼南大通用對GBase 8t如此有信心?為什麼GBase 8t的出現有著改變國內資料庫格局的可能性?為什麼南大通用會響應號召,「要用發展高鐵的速度來發展國產資料庫」?GBase 8t資料庫技術到底有哪些優勢?


當阿明找到南大通用副總裁兼CTO武新請教有關GBase 8t資料庫技術細節時,他首先透露,有些技術細節在公開場合我不方便說得太多,特別在有些性能方面對比Oracle,比公開的數據還要好得多。


作為從事過多年Oracle資料庫研發,並為南大通用GBase傾注了滿腔熱情的武新,依然保持著職業經理人的良好操守,他希望阿明在文章裡面儘量避免對老東家Oracle的不敬。


但是,在阿明看來,叫板Oracle只是證明GBase 8t客觀存在的價值,並非有損於Oracle的品牌形象。再說Oracle都可以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惠普某大會大門口做廣告,強拉用戶,又怎麼能對一個技術對比的客觀事實有何異議呢?


一個在國產資料庫這樣深耕細作的基礎軟體廠商,南大通用的GBase到底如何?GBase8t到底能否代表國產資料庫領域的新水平?其中的技術細節要是不披露一些,恐怕是難以服眾的。


不過,要了解GBase 8t首先得說說它的「真身」Informix。


揭開Informix的「真身」之謎


要看到Informix的「真身」就需要了解目前資料庫市場的現狀,資料庫由30年左右的發展基本形成高度壟斷,5大商用資料庫佔據了全球 9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Oracle 一家獨大佔據超過40%的市場份額,這五大金剛包括了Oracle、DB2、Informix、Sybase ASE、SQL Server。在中國資料庫市場上,「國產通用型資料庫未趕上天時,核心技術沒有突破,成熟度不高,投入遠遠不夠、人才奇缺、沒有產業鏈。」為此,國產資料庫只佔到整體資料庫市場5%不到的份額。


作為資料庫領域全球五大金剛之一,Informix有了近40年的積累,Informix的創始人Roger Sippl在1981年發布第一個產品INFORMation on unIX。在1997年推出Informix Dynamic Server(IDS),成功讓Informix市場佔有率全球排名第二。


從80年代開始推出,Informix已有超過1萬用戶在使用,全球超過1800多個業務合作夥伴,400多家ISV基於其業務進行開發。「作為世界五百強的沃爾瑪集團,自從1991年採用Informix資料庫以來,二十年來面對連續擴張和物流革命,資料庫卻從來沒有出過任何問題。」在國內有超過1000家用戶案例,如中國人民保險、寧夏銀行等是其長期客戶。中國財政部配備了多套Informix資料庫,分別安裝在北京、上海、重慶、江蘇、遼寧、山西、福建等多個省份城市。


但是這裡武新特別指出,「南大通用獲得的Informix不是瓦良格號,而是裡根號核動力航母,Informix專家正在匯聚到南大通用公司。另外,產品L3支持通過協議可由IBM保證。」


Informix到底被IBM雪藏了哪些殺手鐧?


實際情況顯示,Informix自從被IBM納入之後,作為IBM在線事務處理(OLTP)旗艦級數據服務系統,IBM對Informix和DB2都有長遠的規劃,但是,隨著後來的發展,Informix還是逐漸退身在了DB2後面,其中的原因早已有人評論過:「IBM 併購Informix本意就是獲取客戶資源,用自己的DB2產品大棒式的替代Informix。」因此,無論Informix如何牛掰,IBM事實上雪藏了Informix,諸多技術鋒芒難以展示給世人。


為此,當南大通用獲得了Informix這樣的核動力資料庫航母時,不僅是驚喜,而且也很驚訝。未來,南大通用GBase 8t 大行其道不是沒有可能,而是可能性實在太大。


為此,武新興奮地展示出了Informix資料庫架構的幾個殺手鐧,阿明要是不一一分享給親們就真對不起這雙勤勞的溫柔手啊。


殺手鐧之一:架構中最大亮點DSA。Informix在1994年推出DSA(Dynamic Server Architecture),一種基於虛擬CPU、內部線程的容器架構,領先其他廠商整整一代。基於DSA的Informix Dynamic Server (IDS)在1997年讓Informix超越Sybase成為全球第二大獨立資料庫廠商。


DSA的核心設計思想在過去20年中被其他技術實現證實是跨時代的設計,比如Java虛擬機JVM(Java Virtual Machine),Hadoop 2.0的YARN等都是以Container容器的方式將系統物理資源CPU和內存虛擬出來,達到四個優越的設計目標,即:動態調配更高效使用系統資源、優先級管理更好控制資源的使用、實現JVM和YARN更容易支持跨平臺、實現虛擬化的部署和遷移為雲計算提供便利。


DSA工作原理帶來了單個進程之內的多線程,不依賴系統線程庫。


可見,Informix在很多年以前就實現了基於作業系統的線程機制,可以更好使用CPU資源,Informix通過內部控制與切換,可以降低用戶成本,Informix在一個伺服器上建立更多的連接和數量。


目前,還沒有其他廠商超越Informix的DSA架構。


殺手鐧之二:Shared Memory共享內存架構。在多CPU機器裡面,針對UNIX系統中進程間信息交換、共享機制。


共享內存機制帶來的好處還是非常明顯的,提升的速度也是顯然的。


Oracle 12c運行架構也是共享內存和多進程方式,採用共享內存進行大批量處理,共享內存下面進程又有子進程,相對比較複雜。


Informix運行時的整體架構也採用了共享內存+進程+VP方式,VP就是虛擬進程,帶來的直接效果不僅加快了進程速度,同時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殺手鐧之三:組件架構、開放、融合、靈活。Oracle曾經嘗試過推出開發引擎,但失最終敗了,這個是事實。


Informix支持開發接口非常多,擴展插件以資料庫擴展方式提供對多種數據格式的存儲支持,包括時間序列數據、OLAP列存、JSON文檔、MQ消息。


Informix支持主流OS包括Linux、UNIX、Windows,以及國產OS中標麒麟、中標普華、浪潮、K-UX、凝思,支持主流CPU包括x86、安騰、Power、SPARC和國產CPU如龍芯、飛騰、申威。


殺手鐧之四:Informix企業級高可用方案。用戶採用這樣一個集成的方案,功能上和Oracle可以達到一致 。如GBase 8t 提供多種高可用解決方案,可實現最高達到99.999%高可用性。可滿足金融、電信、安全等關鍵行業用戶7×24業務不中斷運行的系統穩定性需求。GBase 8t 高可用解決方案包括了自主HA方案、遠程容災方案、共享磁碟(shared disk)集群、大規模企業級複製、極端網絡日誌持續重做方案。


對比一下,我們不難看出,Informix的部署、維護、管理比Oracle要簡單很多。


採用高可用解決方案部署案例,低成本,無需特殊硬體支持,也無需單獨購買軟體模塊,具備多種高可用功能,並且基於SLA的負載均衡,也可以故障自動切換(FOC),提供7×24業務保障,可應對不可抗力。這些似乎都是廣告詞,技術分析來看這張大地圖,可能就更深刻一些。


這個方案採用SDS共享磁碟輔節點技術的同時,也採用了遠程獨立輔節點Remote Standalone Secondary,就是我們常說的RSS。實際案例中,RSS輔節點可以與HDR輔節點共存。RSS與HDR相同之處在於都從主節點接收日誌,管理自有的磁碟集,對主節點影響較小,但不同在於RSS只能被轉換為HDR輔節點,不能被提升為主節點,不支持同步模式。


HDR(High available Data Replication)是一種內置於Informix引擎中的異地雙機災備技術,它通過複製邏輯日誌的方式時刻保持主輔伺服器的同步。可以說HDR技術是一種方便、高效、應用廣泛的容災恢復技術。(圖片來自IBM)


殺手鐧之五:SDS共享存儲集群。Informix 基於共享存儲的高可用架構,由CM進行管理並自動維護,主節點(Primary)和輔節點Shared Disk Secondary (SDS)均可讀寫,主節點故障時,輔節點自動接管服務(升級為主節點),在有多個輔節點時,CM會根據輔節點負載情況選擇把哪個節點升級為主節點,故障切換時間在 1分鐘以內,較好的可伸縮性,對應用透明。


需要注意的是CM (Connection Manager,連接管理器 ) 負責管理和重定向客戶端的連接請求,當主伺服器發生故障時,它可以根據用戶設置將連接請求切換到輔助伺服器,實現自動的故障轉移,從而提供高可用性,使用 CM 還可以實現負載均衡的功能。


看了這個圖,相信你對主節點邏輯日誌緩衝區寫入數據到共享存儲,從共享存儲分享數據到SDS輔節點邏輯日誌緩衝區,主節點和SDS之間的切換會有一個很好的概念了。


Informix的SDS與Oracle RAC對比來看,有其相同點,都是基於共享存儲高可用集群;都具有擴展性,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隨業務需要而擴展;節點間關係對等,有節點失敗後,集群中其它節點會接管失敗節點的工作。


但是,SDS與Oracle RAC對比有著三大不同點,包括:


一是工作原理不同,SDS基於LSN在輔節點上把邏輯日誌恢復到緩衝區,RAC的不同節點管理不同的資源,即數據頁,通過內存融合在節點間共享信息;


二是節點失敗後故障處理的原理和過程不同,SDS只有在主節點失敗後才會發生故障切換,輔節點失敗只影響當前連接,RAC在任何節點失敗時均會導致資源重分配;


三是故障切換的效率不同,SDS在主節點失敗後進行故障切換的時間通常不超過1分鐘,RAC進行資源重分配的時間與多種因素有關,在幾秒鐘到幾分鐘之間不等。


繼續!披露更核心的模塊與資料庫技術


首要的問題是:OLTP引擎如何做到高性能、穩定的?OLTP引擎是Informix的核心模塊,對資料庫的穩定性、性能都有著絕對的作用。對於一個高端OTLP 引擎的核心技術需求分析來看,不外乎需要滿足六個方面的條件:並發控制MVCC即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事務隔離級別Read Committed、事務鎖與行級鎖、事務高可用如redo分離和undo分離、共享內存架構、多進程和線程。


武新分析認為,Informix的OLTP引擎性能得益於DSA多線程和PDQ並行資料庫查詢PDQ即Parallel database query。其索引技術支持隱式與顯式索引、唯一索引與可重複索引、簡單索引與複合索引、聚集索引、函數索引、索引分區。


在性能控制方面還採取了分區Fragmentation方式,這是一種把一個表或者索引的數據頁分散到不同dbspaces的技術。在GBase 8t中,可以在dbspace上創建多個表或者索引的partitions,每個分區存儲在它自己的tablespace (group of extents)中。這樣帶來的好處很突出,可以有效有效處理大表,進行並行操作,便於平衡I/O,實現更細的備份和恢復粒度,以及更高的可用性,也更容易管理。


在事務方面採取四種鎖粒度,在資料庫粒度上,適用場景就是資料庫管理活動,比如:imports和exports;在表粒度上,當整個表或者表的大部分數據需要更新,加表級鎖效率高;在數據頁粒度上,當按數據物理順序進行訪問和更新時,頁級鎖效率高;在行(row/key)粒度上,OLTP事務採用行級鎖,也體現出效率高。


在事務機制上採用五種隔離級別:髒讀、只讀已提交的數據、讀取最後提交的數據、遊標穩定性、可重複讀。這樣可以做到隔離更少的數據,更少死鎖,更高並發性。


同時實現快速恢復(Fast Recovery),當Informix在未受控制的情況下關閉後,在伺服器啟動過程中將Informix恢復到一個一致狀態的自動過程,也發生在將伺服器從脫機模式更改為靜態模式、管理模式和聯機模式的過程中。在啟動時採取的步驟包括幾步:首先恢復所有物理日誌中的前映象頁到磁碟上,然後在邏輯日誌中查找最後一個檢查點,再重做邏輯日誌記錄的事務,最後回滾沒有提交的事務。


面向時間序列的Time Series引擎是Informix採用的核心模塊之二。時間序列數據的特點在於,數據是依時間軸變化的,數據具有時間先後順序,需要對數據按時間維度進行查詢和分析。在智能電錶的應用裡,用戶在一個時間序列列中設定固定時間間隔的數據,並通過使用時間序列函數實現對這些數據的實時查詢、更新、刪除等操作。


一般關係型資料庫存儲時間序列數據,存儲在普通的行存儲表中。Gbase 8t如何存儲時間序列數據?採取自動分成header和時間序列部分,具有很好的壓縮比與查詢性能。在實際的對比中發現, 關係型資料庫表隨時間的增長,查詢效率將下降越來越快,而對於 TimeSeries 性能受時間影響非常小,其查詢效率是關係型表的幾十倍。


在這裡需要明確一下的是:GBase 8t採用了雙引擎資料庫,實行關係型與時間序列的Time Series 型互補共存,滿足客戶多樣性的需求。


Informix第三個核心模塊就是數據分析加速器iWA,為進一步提高 GBase 8t數據倉庫查詢的性能,GBase推出了專門針對數據倉庫應用的數據倉庫加速器iWA(Informix Warehouse Accelerator)。GBase 8t數據倉庫加速器提供了優異的性能,而不需要做「在傳統數據倉庫上需要做的優化工作」。它可以在秒級上處理海量數據,還可以快速的提供業務報告,而不需要對應用程式架構進行任何修改,也不需要額外的維護成本。


iWA是Informix團隊兩年半前研發出來的,研發出來以後,IBM DB2團隊覺得很好,就把iWA弄到DB2裡面去了。iWA基於列存的內存資料庫引擎,或者說數據倉庫加速引擎,而且單獨部署在OLTP引擎之外的引擎。因為iWA是外掛的,所以擴展性非常好。Oracle 12c也推出了類似的引擎,而這個引擎和oracle其他引擎在同一個內存當中,擴展性就不評論了,你懂得。


其實,iWA的原理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這是GBase 8t平臺,用戶發了一條查詢進來以後,首先在加速器查詢表中查詢,判斷這個表的內容是否在AQT加速器查詢表中。數據倉庫加速器伺服器可以看作是一個幾臺物理伺服器組成的集群,但實際只用每臺伺服器內存,根據查詢的語句判斷,如果數據最新版本在內存裡,那麼就把請求透明地路由到GBase 8t Server來進行查詢,並把查詢結果返回給用戶,所以這是完全透明的過程。


對於NoSQL/KV非關係模型的支持應該是第四個核心模塊,也是Informix團隊非常強的方面,雖然他們不是重視,但還持續在進行創新。目前,完全可以實現關係型和非關係型數據在同一個系統中,支持SQL方式訪問NoSQL數據,並且NoSQL/MongoDB方式都可訪問Informix關係型資料庫表,分布式查詢,多語句事務的支持。最終實現了提供關係型資料庫和文檔資料庫的完美結合,為客戶帶來更多的價值應是必須的。


Informix支持MongoDB創建的面向JSON的查詢語言,以BSON格式存儲JSON文檔, 通過現在網際網路最常用的PHP、Java腳本這些開發語言,以MongoDB API應用程式做組合查詢。


可見,在梳理完Informix五個架構殺手鐧,披露了四個核心模塊的資料庫技術細節之後, 大家應該有理由相信,GBase 8t 易用性表現在易於安裝、易於部署、易於管理、易於優化,可以充分為用戶帶來更多核心價值。一是資源掌控靈活,對DBA優化方便,對突發事件快速反應能力突出;二是安全性非常高;三是一個管理員可以部署管理若干個站點的POS \ATM等機器,方便部署特點非常突出。它本身的自動管理能力也非常好,所以這也是它的一個亮點,其實對用戶來說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GBase 8t正在撬動資料庫市場格局


為此,我們從資料庫技術層面已經非常清晰地明白,Informix存在的價值,很顯然,南大通用獲得Informix技術授權對國產資料庫所在的基礎軟體行業發展也具有裡程碑意義。「不僅滿足了高端、核心業務數據國產化替代的用戶需求,同時拿到了原始碼,一次性縮短2代資料庫技術差距,也逐漸可以形成去O的槓桿與能力。」武新坦言道,國產資料庫廠商、BAT、華為等研發人員加在一起不過千人,國產資料庫廠商武漢達夢、人大金倉、神舟通用包括南大通用在內的四大家的直接從事編程開發的隊伍也不過500人左右,要知道國外主流資料庫廠Oracle、DB2、Informix、Sybase、SQL Server等每年數十億美元投入。研發投入的差距在那裡,大家都能看得到。


國內資料庫市場大部分被國外五大金剛所長期盤踞,歷經多年的發展,國產資料庫廠商還是沒有能找到搞定資料庫「五大金剛」的辦法。雖然國產資料庫在多個行業開始了一些新的應用,但是從用戶實際應用的情況反饋來看,情況並不是那麼樂觀。當GBase 8t出現在用戶面前時,當南大通用「ATM」資料庫產品鐵三角形成後,情況就正在發生改變。


不過,對於國產資料庫本身發展的現狀阿明早在2011年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國產資料庫面臨八大問題的解決辦法,為此在經歷了3年左右的發展後,國產資料庫廠商對這八大問題的解決情況如何呢?


針對品牌壁壘問題,資料庫五大金剛畢竟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長期歷史積累,並非一下子可以超越,但可以藉助國外的品牌經驗,可以通過產品的優化,提高產品兼容性,實現有條件的無縫對接,南大通用與IBM的合作就是很好的例證。


針對領導責任問題,目前的情況有很大的好轉,國產化替代的呼聲很高,中央從宏觀的層面,正在鼓勵各級政府使用國產產品,營造寬鬆的市場氛圍。


針對技術差距問題,南大通用8a針對大數據行業的需求,以滿足用戶對大數據個性化需求為出發點,為用戶精心打造,量身設計資料庫產品。


針對用戶牴觸與口碑問題,國產資料庫廠商不僅藉助各種戰略合作和大會加大宣傳力度,也在樹立樣板工程,實現客戶口碑式營銷。


針對用戶使用習慣問題,與高校聯合辦學,培養新人才,並成立技術俱樂部,加強技術人員的交流,GBase 8t也借鑑和引用Informix技術培訓與認證體系,提升資料庫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針對渠道發展問題,需要讓利於渠道夥伴,並為其提供強大的技術保障和支持,促進渠道的完善,為了更好地形成產業鏈上下遊的全面合作,南大通用董事長崔維力親自在2014年拜訪集成商,如中興、浪潮、東軟等都開始和南大通用合作,中興已經將南大通用資料庫產品銷售到了海外,東軟將南大通用資料庫應用到了海南某重要的項目中。


針對用戶態度問題,國產資料庫已經備受重視,用戶持有開明的態度為多,推進資料庫國產化的進程在加快。


針對價格因素問題,國產資料庫的定位越來越準確,比如南大通用的ATM組合,包括自主開發的大數據分析資料庫GBase 8a、世界級的OLTP資料庫GBase 8t、世界級的內存資料庫GBase 8m,只有價格實惠而實用的產品才會受到用戶的最終認同。


為此,我們需要認識到這一點:主機高可用和容災遷移能力,以及高並發和吞吐量,這些特點是資料庫核心價值所在。開源資料庫和國產通用資料庫採用HA模式來實現主機高可用機制,有著實際的不足。而穩定高效、自主可控、國產高端,GBase 8t的出現不僅正在撬動資料庫市場整體格局, 同時對Oracle形成國產化替代成為真正可能。


為何說南大通用帶來了國產資料庫的最佳路線圖?


當然,南大通用獲得Informix技術授權,不會僅僅停留在GBase 8t,在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的整體策略帶動下,全面吸收Informix技術與資源優勢,打造國產高端事務型資料庫。在GBase 8t的發展規劃中,2014年只是基於Informix代碼編譯構造並推出GBase 8t,並逐步吸收Informix核心代碼,替換升級現在的安全資料庫GBase 8s引擎。在2015年規劃中,將推出GBase 8tx ,下一步改進規劃診斷能力與Oracle兼容能力,以及具備SQL99能力,並實現與GBase 8a的集成。未來也以市場需求為導引,發展GBase 8tx,提升 MPP集群水平,保持與國際主流產品技術同步。


當然,對於這些規劃的展望中,為了保障願景的實現,南大通用在2015年將建立100人GBase 8t 團隊,並吸收前Informix和GBase 8s核心研發人員組成。從2015到2018年,也將投入2億人民幣用戶研發與市場推進。在紮實自身基本內功的基礎上,同時來自政府政策資金、用戶存量市場與新需求支持,以及資料庫生態系統建設和合作夥伴的支持,採用MPP架構帶動國產CPU、主機產業化,這些都是保證規劃最終落實的重要因素。


南大通用武新分析認為,國產資料庫未來十年技術三大發展方向將圍繞:面向高端事務處理方向,形成具備去「IOE」能力的國產高端事務型資料庫;面向結構化大數據分析方向,以MPP資料庫為主要發展方向;面向非結構化大數據分析方向,以基於開源Hadoop的改造為主要解決方案。


而南大通用有著自己的產品規劃路線,GBase 8t+8a構建未來數據平臺產品,「OLTP+OLAP」混搭架構平臺將成為未來數據平臺理想的解決方案。具體來看,南大通用面向高端事務處理方向有GBase 8t來覆蓋,面向結構化大數據分析方向有GBase 8a來支持,面向非結構化大數據分析方向計劃GBase 8a+ Hadoop來實現。


在展望資料庫處理技術演進中,武新還指出,1980年到2010年是關係型資料庫的發展時期,未來是一個混搭的技術時代,不是哪一種架構和平臺技術可以滿足一切,未來將會是一個共存的狀態。


重構行業應用,未來發展可期


另外,從經濟整體規模角度來分析,中國100億元人民幣的資料庫市場與中國經濟規模很不匹配。但是受到盜版嚴重,信息化程度低,服務體系不健全,智慧財產權保護等等問題影響,資料庫市場發展健全,同時也充滿了機會。


國網電調度中心辛耀中表示,必須重構行業應用架構,用戶如何反向思維,與國產資料庫廠商合作,如何去應用好資料庫,因此,對國內資料庫廠商也是一個鞭策和促進,用戶需求帶來市場機會,但競爭也促進發展。


目前,大家在承認自己與國外資料庫大廠差距的同時,如何聯合起來?國產資料庫廠商與作業系統廠商如何聯合?比如Oracle做RAC時,是沒有作業系統支持,但現在國產資料庫廠商有機會與作業系統廠商合作機會,聯合起來做出的產品一定更具有應用價值,未來還是需要更接應用地氣的產品和方案來證明國產資料庫存在的價值。


在談到未來發展方面,證監會信息中心張野指出:在開放、開源模式上,如何創新?如果按照傳統封閉式的商業模式發展,恐怕還是有悖於行業發展,在國內交易所也在向開放、開源方向努力?他認為如何契合證券行業現狀和戰略,是南大通用未來在證券行業發展的發展方向。


對於這個方面的問題,南大通用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兼CTO武新表示,對於代碼升級,南大通用與IBM籤訂了服務合同,升級服務是可以延續的,南大通用會根據本土需求進行代碼升級的服務改進;另外,如何建立基於Informix的功能開發的團隊,目前做資料庫的包括國產資料庫廠商、華為、BAT以及南大通用不過1000人。如何吸收在美國資料庫廠商工作的華人人才?如何與產業鏈互相合作支持?這都需要考慮,不過,現在的國產資料庫人才形勢比5年前好很多,總體人才規模上雖然趕不上Oracle,但是核心人才團隊人員如Oracle也不過千人左右。所以國產資料庫還是有機會。


再者,如何在商業模式上再創新,進行某些行業的個性化模塊創新,對於這點,南大通用已經做了包括銷售模式的改進,按照CPU、數據量、套數等多種銷售模式來進行。


同時,南大通用董事長兼CEO崔維力表示,Informix對於IBM和南大通用的技術演進來看,雙方都在做技術創新,如果雙方有新的創新,互相都可以合作再次購買,關鍵是如何在共享磁碟基礎上做的集群,因為谷歌已經作出了一個共享的集群。南大通用的8a集群已經可用,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其他友商有著這樣的實力。


之前,南大通用員工總數500人,目前大概有400工程師,200人做研發,100人做銷售,100人做技術支持,團隊中做了5年到10年的員工非常多。公司實行員工持股,佔60%左右股權。因此,南大通用對於未來的資料庫發展前景非常看好。


GBase 8t正式發布引爆業界哪些熱議?


可能是國產資料庫行業平時過於風平浪靜的緣故,就在GBase 8t發布當天,引來了業界各路大牛對南大通用的關注與熱議。


如何基於GBase 8t的服務支持隊伍建設?如何結合具體應用場景推出相應方案?如何進入國家政府採購財政目錄?在同其他國產資料庫廠商、作業系統廠商等方面,如何協同協作聯合?這個方面談了很多年,為什麼不能做出實質性的進步?


等等一系列問題擺在了南大通用面前,這其中需要南大通用繼續勤練內功,也需要南大通用繼續吸引資本力量來推動,聯合學術界、產業界、投資界、商業界一起來做。


與此同時,銀聯商務技術主管龔俊濤提到一個實際的問題,如何建設人才團隊?如何樹立認證體系,培養技術服務人員?他認為,對於內存管理方面,Oracle已經過渡到了自動化管理,但自動化過高,可能會出現大家不想要的現象,如何做到自動化的可控?另外,對於兩地三中心架構方面,對於資料庫、存儲、應用等方案有一些經驗,但對於聯機事務如何處理,如何做到RAC負載均衡的模式,抑或是RAC負載均衡和聯機事務混搭模式?對於8a和8t有沒有一個中間件做資料庫的過渡,比如Oracle的資料庫過渡到8t如何做很長時間的過渡運行?對於南大通用和Informix新產生的後期專利,採取專利交叉授權,還是採取買斷執行方式?


武新分析道,Informix成熟度比較高,使用成熟度也比較高,畢竟已經有了全球上萬用戶在實際採用。在人才與開源方面,支持8a開源的團隊已經加入8t研發團隊,國內有過對Informix實踐的技術人員有好幾百,南大通用正在嘗試吸引他們加入,人才團隊的建設對於南大通用後期發展不是問題。Informix培訓認證有現成的策略與機制,南大通用可以拿來使用。


Informix 自動化程度沒有Oracle那麼高,但對資源管控更精準,對於內存、CPU資源控制更優。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看如何掌控好用戶需求給予最佳的應用方案。


在高可用方面的問題,如果是純交易場景下,如採用了Informix的建行,其資料庫平臺穩定,效果很好。而在異構資料庫之間,未來會做一些API接口,打通資料庫與數據倉庫資源,這點都在南大通用的未來規劃中。


不過,建設銀行基礎架構處技術主管孔令俊從中指出,Informix的服務如何做?如何了解客戶需求,必須要服務於客戶才能了解到,南大通用需要做Informix服務才能獲得更多的了解。集成如何做?如果集成商不知道Informix優勢,不敢使用Informix,不懂得使用Informix都需要改進。


大家的問題雖多,但南大通用最終的答案只有一個,崔維力表示,大家也看到了南大通用與集成商合作的決心,這個產業的發展是屬於大家的,包括資料庫、作業系統、處理器、中間件、軟體開發商、集成商和用戶的共同協作。


阿明點評:GBase8t的出現,可以說南大通用資料庫發展之路才剛剛有了實質性的起色與進步,相信未來發展過程中的問題肯定會有,但問題也是需要一步一步地分析,一點一點地解決。在改變資料庫產業格局的基礎上,實現國產資料庫新的飛躍,這才是南大通用所想要的,也是關注基礎軟體的業內人士所期望的。所謂基礎決定發展,現在國產資料庫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阿明)

相關焦點

  • 基石築夢 南大通用成為首批光合組織基礎軟硬體專委會成員單位
    2021年1月12日,以「基石築夢,向光前行」為主題的光合組織基礎軟硬體產品技術論壇暨基礎軟硬體專委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大會現場,匯集主流作業系統、資料庫、整機、存儲、安全等核心基礎軟硬體廠商,分享了核心技術與市場藍圖。
  • GBASE助力城市軌道交通信息化建設
    第六屆軌道交通AFC系統設計與規劃發展研討會於2020年10月30日在蘇州市召開,會議由中國信息產業商會自動收費系統專業委員會主辦,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輪值主辦,北京方卡信息諮詢中心承辦,全國11家設計院、7家業主、25家廠商共計136名代表出席,作為國產資料庫領先企業,南大通用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攜旗下GBase系列資料庫產品和軌道交通行業解決方案精彩亮相。
  • 資料庫行業深度報告:歷史機遇,國產資料庫市場迎來十倍空間
    自 10 年前後提出「去 IOE」和 13 年稜鏡門事件影響後,我國一直在推動國產資料庫持續擴張,國產市佔率從2009 年的 4.2%提升至 2019 年的 18.9%以上,但近 3 年海外四巨頭在國內市佔率仍維持在 65%以上份額,因而當前海外巨頭的影響力仍在,國產化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國內資料庫市場面臨新入跨界巨頭的競爭,南大通用、人大金倉和武漢達夢等傳統資料庫公司份額有所下降。
  • GBASE資料庫助力城市軌道交通數據信息國產化
    ,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裡程得到快速增長,同時也為城市軌道交通運維服務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增長空間。針對與線網指揮中心的複雜數據,一般集成廠商會採用 關係資料庫+分析資料庫+HADOOP大數據 混搭的數據平臺方案來搭建整個指揮中心。目前關係資料庫選用的是基於GBase 8s搭建的共享存儲的雙機集群,GBase 8a分析型資料庫正在測試選型中。
  • GBase 8s兼容Oracle漫談——數據類型篇
    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和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上升的外部環境,加快推進國內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構建安全、自主的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體系迫在眉睫。作為國內XC產業資料庫領域的領軍企業,南大通用推出的OLTP型資料庫產品——GBase 8s,已在金融、電信、電力、交通、政府、軍工等多個行業用戶完成測試,驗證了8s的穩定性和性能。
  • 國產資料庫專題報告:黃金賽道龍頭,十倍成長空間
    這也表明國產資料庫正在提高自身市場份額,積極搶佔市場,確保在重要領域及部門實現資料庫國產化。在資料庫領域,資料庫技術門檻較高,國外資料庫企業 Oracle、IBM 和微軟三家廠商佔據市場份額近六成。其中 Oracle 佔比最高,為 40.1%,而 IBM 和微軟緊隨其後,分別為 11%和 8.30%。而在我國資料庫市場中,國產資料庫市場份額為 14.27%。
  • DTCC 2020:資料庫工程師眼中的資料庫市場
    請結合這些年資料庫技術架構的演變,談談您對這個主題的見解。  韋萬:我們現在處於一個快速革新的時代,一個技術升級的時代。從單機到分布式,從本地到雲端,從穩態到敏態等等。它對傳統資料庫廠商和新勢力來說都是巨大的機遇,未來的贏家一定是把握住了這次技術升級的紅利。
  • 西人馬的「雲世界」:用技術即服務撬動萬億物聯市場
    集微網消息(文/Wilde)由傳感器技術開始自下而上切入雲服務市場,是西人馬聯合測控(泉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西人馬」)深入探索數字物聯世界的路徑。9月23日,西人馬發布了零風險生態塔斯雲——一個數據密集型應用使能平臺,提供通用接口和各類行業應用泛對接能力。
  • 2021中國轉向「震動四鄰」,「內循環」撬動世界經濟
    不是中國融入世界,而是中國在用國內經濟撬動國際市場。中國正在以自身內部的經濟整合,構建新的「市場結構」,從而影響著世界經濟。202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概念。這些看似形而上的宏觀表述,實際上無不在說明中國經濟將在2021年之後發生大的變革。
  • 可用於7nm晶片光刻膠通過客戶驗證,南大光電巨量收漲8%
    12月17日晚間,南大光電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寧波南大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寧波南大光電)自主研發的ArF光刻膠產品近日成功通過客戶使用認證,可用於90nm-14nm甚至7nm技術節點。 「本次產品的認證通過,標誌著『ArF光刻膠產品開發和產業化』項目取得關鍵性的突破,成為國內通過產品驗證的第一隻國產ArF光刻膠,為全面完成項目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公告中寫道。
  • 航天專家首次披露嫦娥四號600天科學成果細節
    8日,航天專家首次披露嫦娥四號600天科學成果細節。嫦娥四號2019年1月成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以來,順利開展科學探測,獲得超過3TB科學數據。截至8月25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共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突破600天,月球車累計行駛519.29米。
  • 自主旅遊時代,如何撬動夜遊經濟千億市場?
    事實上,從2019年春節的旅遊數據看,以夜間遊覽為主題的旅遊方式已經收穫了市場的肯定。以往市場更多關注了遊客的日間活動,忽視了遊客的夜需求。但消費主體的需求升級與市場主體的創業創新耦合的結果,極大延展了旅遊業的時空觀。夜間旅遊已初具規模,成為未來推動旅遊發展的新潛力和新動能。
  • 通用電梯: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
    通用電梯: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之上市保薦書 時間:2020年12月31日 00:21:30&nbsp中財網 原標題:通用電梯: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之上市保薦書 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通用電梯股份有限公司
  • 2020年全球通用航空機場區域市場規模與競爭格局分析
    據GAAIP通用機場信息平臺,截止2020年6月底,我國每10萬平方公裡通用機場數量僅有3.02個,而在國際市場方面,在法國、美國、巴西、加拿大等國家,該數量分別是420個、211個、48個、17個。, 共列出各類通用航空機場2941個,並將這些通用航空機場分為5大類,其中:國家級通用航空機場88個、地區級通用航空機場492個、本地級通用航空機場1278個、基本級的通用航空機場840個、未分級通用航空機場243個。
  • 質譜在中國的發展與機遇和國際技術創新與市場格局
    然而如此龐大的市場上卻鮮有中國廠家的身影,技術上的差距是主要原因。據北京東西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選培先生介紹,「我國質譜儀的發展始於1959年,當時蘇聯援助籌建北京分析儀器廠(簡稱北分廠),而其主導產品就是質譜計,當時北分廠總共生產了數十臺磁式質譜。
  • 文檔資料庫與關係資料庫的比較
    然而,隨著用戶應用需求的提高、硬體技術的發展和Intranet/Internet提供的多彩的多媒體交流方式,用戶對多媒體處理的要求從簡單的存儲上升為識別、檢索和深入加工,正是用戶呼喚出」通用「資料庫伺服器來處理佔信息總量70%的聲音、圖像、時間序列信號和視頻等複雜數據類型。據有關數據,1996年,全球資料庫市場的銷售額已接近40億美元,預計到2000年,資料庫市場銷售額將達到80億美元。
  • 2020-2026年中國通用航空發動機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中美航空發動機技術的差距令人感到不安,**年代,當F-15戰鬥機已經開始安裝推重比達到8的F-110發動機,而同一時期的中國還在落後的渦噴發動機上苦苦掙扎,如今,即便我們在WS15發動機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們仍然與美國差距至少**年。中國渦扇-10"太行"渦扇發動機及其改進型的性能指標與美國普惠F100和通用電氣F110相當,這兩款發動機是截至**美軍F-15和F-16戰機的動力裝置。"
  • 阿里雲技術再突破 自研資料庫AnalyticDB登頂TPC-DS
    DoNews 5月14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日前,來自權威國際處理性能委員會TPC官方數據披露,阿里雲自研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以1489萬的性能指標刷新了世界紀錄,比第二名提升近30%以上。同時,其單位計算成本降低到0.08元,首次將數據倉庫的性價比帶入「不足1毛錢」時代。
  • 寶馬首次公布氫燃料電池技術細節:總輸出功率達275千瓦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日前,寶馬集團首次公布了BMW i Hydrogen NEXT動力系統的技術細節,並重申公司正在系統、全面地推進零排放出行的落地。從長期來看,氫燃料電池技術有可能成為寶馬集團動力系統組合的第四大支柱。而這種技術尤其適合備受歡迎的BMW X家族大尺寸車型。」據寶馬集團負責氫燃料電池技術與車輛項目的副總裁Jürgen Guldner介紹:「BMW i Hydrogen NEXT動力系統所使用的燃料電池系統通過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產生化學反應,可產生高達125千瓦(170馬力)的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