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人》:淺嘗輒止的科幻倫理片

2020-12-04 澎湃新聞

基努·李維斯大概也可以歸入中國觀眾的老朋友行列。不過,這位老朋友暌違中國內地大銀幕已經五年之久了——上一部內地全面開畫的作品,還是自導自演的《太極俠》。《太極俠》口碑稀鬆馬虎,在北美地區的票房更是慘澹到只有戔戔十數萬美元。敗走麥城的基努·李維斯,在憑藉《疾速追殺》、《疾速特攻》等影片在好萊塢重新發力之後,也終於重回內地引進片市場,只是這部中小成本製作的《複製人》撞上年末黑馬《無名之輩》,又有《毒液》《無敵破壞王2》《神奇動物2》《憨豆特工3》這樣的重量級「大片」分庭抗禮,票房輸得雖然相當慘,倒也不算冤。

《複製人》海報

說起來,基努·李維斯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公民:出生於黎巴嫩,母親是英國人,父親是美國人,祖父是愛爾蘭裔,祖母則有中國、夏威夷和葡萄牙血統。作為最早進入內地觀眾視野的好萊塢明星(其1994年主演的《生死時速》,是內地最早引進的分帳大片之一),基努·李維斯憑藉《黑客帝國》系列走上事業巔峰,之後的發展一直較為「佛系」。演員本人的真實生活(好友、親人在自己最走紅時相繼意外去世),被大量公眾號真真假假的雞湯文稿塑造得一片悽風苦雨,導致觀眾總試圖從基努·李維斯挑選劇本的眼光,來猜測演員的心路歷程。《複製人》當然是一部虛構電影,但劇情有意無意地讓人聯想到對基努·李維斯真實生活的指涉,倒讓影片有了超出於淺嘗輒止的B級科幻倫理片的意義,更多了一層自我情感療傷的意味。

電影的劇情不難描述。在一次意外車禍中,基努·李維斯飾演的神經學科學家威爾·福斯特失去了妻子和三個孩子。在好友科學家的幫助下,威爾通過克隆身體以及傳輸意識復活了家人。而與此同時,威爾將不得不挑戰科學的限制、躲避警方的調查、以及對峙供職的實驗室。類似題材的影片已經不算新鮮——在暑期檔上映的《侏羅紀世界2》裡,小女孩的複製人身份,甚至構成影片最驚悚的一幕情節。基努·李維斯的這部《複製人》,雖然也有正反派交火的情節,倒並不以驚悚作為賣點,值得觀眾把味的是影片對於「真愛復活」的糾結態度,從而讓影片探討的主題超脫了懸疑犯罪,而進入倫理層面。

《複製人》劇照

電影《複製人》的中文譯名不盡準確,英文片名《Replicas》,實則是指雙重意義上的「複製」:既包括再造出音容笑貌宛如生前的肉體,又包括複製傳輸生前的意識。因此,影片裡被復活的家人,構成對逝者生命的嚴格「延續」——區別僅僅在於是將意識「寄存」和「延續」在本體之外的另一具軀殼內。

在較寬泛的倫理語境下,影片中的「複製人」似乎不構成對傳統倫理觀念的挑戰——本質上是人類追求永生的嚮往對生理條件限制的突破。影片拋出的倫理挑戰在於:如果「複製」過程允許人為操縱和修改,則「複製」的主導權,究竟在於複製者還是被複製者?被複製者是否有權要求記憶不被篡改,又或者複製者是否可以替被複製者做決定,而選擇讓被複製者被動成為「快樂的無知者」?

《複製人》劇照

影片設定「複製」行為需要時間和資源。因此,威爾只能在妻子和三個孩子中選擇「複製」其中的三人。最終,威爾放棄掉對小女兒的「拯救」,而僅「複製」了妻子、大兒子和大女兒。為避免「複製」行為的「穿幫」,威爾除了要刪除掉三人記憶裡與小女兒相關聯的部分,還要竭力抹去生活中一切與小女兒有關的痕跡。這一左支右絀的挑戰,不僅讓威爾疲於奔命,更引來警方和實驗室老闆的調查與幹預。

讓人遺憾的是,影片在一股腦拋出前述倫理困境之後,以商業電影最擅長的避重就輕方式,將影片敘事主線,引向了正方(威爾及家人)與反方(警方和實驗室老闆)關於人體複製技術的權力爭奪之中。威爾的家人幾乎是未經過任何痛苦的思考,便認同了複製人的身份;而電影的結局設計,對於類似題材而言,更是出於意料的皆大歡喜:威爾與實驗室老闆達成妥協,用自己的意識複製出一個機器科學家,以繼續指導實驗室項目的開展;而作為回報,實驗室亦為威爾提供幫助,使小女兒得以被複製和「重生」,從此一家人在遠離塵囂的海邊實現家人的團聚和歸隱。

《複製人》劇照

觀眾會猜想《複製人》的幸福結局(happy ending)是基努·李維斯將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藉助科幻電影的曲筆「圓夢」。然而這樣天真孩子氣的劇情走向,除了給觀眾和創作者本人片刻的自我安慰,並不有助於激發觀眾對於生死倫理問題的深入思考。普通觀眾當然不會面臨影片中所設定的複製人倫理困境,但諸如「應不應該允許安樂死」、「是否應該無限制地延長生命(以高昂的醫療費用為代價)」、「善意的欺騙是否好過誠實的傷害」之類的辯題,在公共輿論場域裡曠日持久地激辯不休。即使不能指望一部百餘分鐘的科幻電影嘗試對這類難題給出解答,至少不應該敷衍了事,將答案導向虛無。《複製人》是讓觀眾醒得太快的一場幻夢,幻夢過後殘留的是無盡唏噓。

《複製人》劇照

《複製人》選擇首先在中國上映,之後進入歐洲地區,要遲至明年1月上旬才在北美地區大規模上映。這一罕見的全球發行策略,很容易被認為是為了避免口碑不佳影響本土市場的「雞賊」做法。從映後反映來看,基努·李維斯的影迷普遍對影片寄予同情的寬容。影片談不上難看,作為中小成本科幻電影,完成得算是中規中矩。如果影片除了讓觀眾再次心疼基努·李維斯,還能讓觀眾生發出「憐惜眼前人」的感慨,更珍視生活中與家人朋友的相處時光,那這部白白浪費掉科幻設定的科幻倫理片,也總算對現實生活還有那麼一星半點的積極意義。

相關焦點

  • 《複製人》發布預告 基努·裡維斯再造科幻高峰
    1905電影網訊 由好萊塢影星基努·裡維斯主演的科幻巨製《複製人》將於11月23日全國公映,近日影片曝光「重生版」預告和海報,提前揭秘主角威廉姆從失去至親到家庭恢復完整背後的「真相」,令電影的故事線索更加明朗。
  • 科幻巨製《複製人》將映 基努·裡維斯為愛瘋魔
    由好萊塢影星基努·裡維斯主演的科幻巨製《複製人》將於11月23日全國公映,近日影片曝光「重生版」預告和海報,提前揭秘主角威廉姆從失去至親到家庭恢復完整背後的「真相」,令電影的故事線索更加明朗 。一面是溫馨和睦的家庭,一面是冷酷十足的黑科技,基努·裡維斯角力於兩股力量中,看點十足。
  • 好萊塢科幻電影《複製人》今日上映,「真愛復活」五大看點
    好萊塢科幻電影《複製人》在今天正式上映,相信已經有不少小夥伴已經到影院,準備一睹為快了。但是其實說到好萊塢的大片,再科幻、動作、驚悚片這些類型上,確實是另大家十分追捧的。而這部《複製人》究竟有哪些值得我們觀看的地方呢?不如小編就和小夥伴們一起走進電影中的「克隆世界」一起來看看吧!看點一:好萊塢科幻男神的基努·裡維斯說到《複製人》這部電影,不知道有多少個人是為了基努·裡維斯而來的呢?這個在《黑客帝國》三部曲中讓大家迷上的「瀟灑大叔」,不知道在他相隔十年之後的再一次回歸科幻電影這一消息,讓多少迷弟迷妹都對這部電影期待了起來!
  • 《複製人》:一部腦洞大開的科幻電影,以克隆技術復活親人!
    作為一部硬核科幻電影,《複製人》主要講述主角威爾(基努·裡維斯飾)企圖依靠克隆技術以及傳輸意識「復活」家人的故事。該片在保證科幻動作片的娛樂性上,更觸及靈魂,介乎於人性與倫理道德之間進行深度探討。隨著年齡的日益增長基努·裡維斯也一天天的老去,但是以往的魅力卻絲毫不減,依然深深地印在觀眾的心中。
  • 2018科幻巨作《複製人》,讓你實現那些無法實現的夢想
    最近看了一部2018年的科幻巨作《複製人》,故事大致講述的就是,神經科學家在車禍中失去了家人。同時他也正在開發人腦和機器人結合的實驗,失去家人的悲痛使他失去了理智,他通過克隆技術與意識轉移復活了自己的家人。
  • 《複製人》全球首映搶先看 全國十四城率先體驗未來科幻
    由好萊塢著名影星基努·裡維斯領銜主演的科幻大片《複製人》於上周五(11月23日)全國公映。同時,影片「以愛為名」的全國首映聯動會正式啟動,誠邀全國十四城的幸運兒作為全球首批觀眾率先觀影。克隆禁區危機四伏對抗世界驚險重生作為一部硬核科幻電影,《複製人》主要講述主角威廉姆
  • 看科幻巨製電影《複製人》!魅力大叔瘋魔挑戰禁區!
    免費送27張《複製人》電影票!Hello,everybody~食刻君又來給大家送福利啦!定檔海報裡,整體黑色背景下一座培養皿位於海報中心,培養皿中的浸泡著一具宛若沉睡的人體,正是該片最神秘的角色——複製人。
  • 兩部《複製人》時隔20年,靠內在力量感人,懸疑中帶恐怖的味道
    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廣受歡迎,其最大的「賣點」是選中了複製人的題材。熱鬧的情節加上熱門的話題對讀者的趣味可謂具有雙重的刺激性。以年代來看還不錯。最大缺點是長,三個小時大部分是流水帳,完全可以壓縮得更緊湊好看。雙胞胎的「犯罪基因」與「良民基因」原本也是個好主題,但之後就從主線消失了(除了結尾處的暗示)轉而主要表現克隆的倫理問題。淺嘗輒止較可惜只作為導火索也較冗餘。
  • 科幻電影裡出現的複製人能否成真?地球以外真的存在其它的空間嗎?
    但很多人都認為那都是神話,當不得真。但是咱們今天要說的,是在在2017年的時候,中科院神經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利用當時的科學技術,克隆出來了猴子,它們分別叫「中中」和「華華」。相信不少觀眾對克隆這個技術的了解,基本都是出自科幻電影,這些電影裡克隆的還都不是一般的動物,而是人,比如說20年前的一部,叫做《第六日》的電影。電影裡由著名影星阿諾·施瓦辛格飾演的男主角亞當,在一家飛機租賃公司做飛行員。一天公司指派他出任務,可因為他要跟家人一起過生日,去不成,最後是由好哥們漢克自告奮勇頂上。
  • 「複製人」只出現在小說?不《複製人》電影上映告訴你不再是想法
    「複製人」只出現在小說?不《複製人》電影上映告訴你不再是想法說起克隆技術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定就是克隆羊多利了,這是第一個克隆成功的案例,因為這個案例的成功,讓人們有了「複製人」的想法。複製人之前只有在科幻小說才會出現,但是因為人們對克隆技術的研究,現在已經不再是幻想。
  • 被克隆猴刷了屏?這5部超經典科幻電影讓你秒懂克隆技術!
    第六日The 6th Day阿諾德·施瓦辛格2000年的一部科幻動作電影。該片在克隆技術的展示科學性上基本合格,並且能夠自圓其說,也是很多人對於克隆內容電影的啟蒙片。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片中對於複製人記憶的植入。將母體的記憶導出存入晶片中,再將晶片植入複製人頭腦內,TA就能夠獲得和母體一樣的記憶。這種操作讓人想起來也有些不寒而慄。另外對於複製人的早衰和在基因上具有缺陷的描述也非常符合科學上的合理猜想。
  • 人與複製人
    然而,反對克隆的喧囂聲沒有抵過科學家的執著追求,伴隨著牛、鼠、豬乃至猴這種與人類生物特徵最為相近的靈長類動物陸續被克隆成功,人們已經相信,總有一天,科學家會用人類的一個細胞複製出與提供細胞者一模一樣的人來,複製人已經不是科幻小說裡的夢想,而是呼之欲出的現實。
  • 複製人:人類與複製人的禁忌在哪?
    《複製人》是討論複製人倫理界限的題材電影,雖然帶點科幻,但時間設定不是遙遠的未來,而可能是不遠的未來,或是有可能暗地發生的現在。由於複製人的科技,完全打破人類道德倫理的禁忌,無性生殖也改變了人類繁衍方式,至今不少國家都有制定禁止複製人的法律規範。單一點道德邊際,是人類在不斷發展基因科學時,無法克服,也必須嚴守的倫理,否則所有人類的行為基準都將面臨改變。不過《複製人》以一個面臨喪親處境的難題做思考,如果你有能力可以讓所愛的人復活,你不會想去做嗎?
  • 基努裡維斯《複製人》發"復活"特輯
    時光網訊 好萊塢科幻電影《複製人》將於明日(11月23日)公映,這部由國際巨星基努·裡維斯主演的硬核科幻片終於將與全國觀眾正式見面。作為全球最早公映的國家,國內觀眾可以率先感受到熟悉的「老李」在大銀幕上的超凡魅力。
  • 複製人:當記憶移植到複製人身上時,此時的你還會是你自己嗎?
    複製人:當記憶移植到複製人身上時,此時的你還會是你自己嗎?話說在科幻電影中,如今超級英雄話題仿佛是非常吃香的一個點了,但其實在以前的科幻電影中「克隆」這一話題,恐怕許多朋友們都是非常喜歡的了吧?畢竟每個人都想過如果能用複製人代替自己上學上班就好了,但是大家都知道,一般來說電影複製人的設定就是這是一個長得和你一模一樣的人而已,思想方面和以及方面也都是一片白紙。
  • 複製人:當「複製人」知道自己是複製體,該如何面對生活呢?
    複製人:當「複製人」知道自己是複製體,該如何面對生活呢?說起「複製人」這個話題,其實還算是非常簡單的一個問題了,在許多的科幻電影中也是有過許多這樣的話題,就是克隆出許多個和你長相一模一樣的人的技術。但是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複製人》,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的複雜了,其實複雜在哪裡呢?是因為在電影中的設定就是可以把記憶信息移植到克隆體內,等於說克隆體復活了之後,還是會以「自我」的形式生存下去,而大腦並不會去想這個軀體本來是誰,比較因為在記憶中我就是「我」。
  • 基努·裡維斯《複製人》 看點解碼人體復活奧秘
    他表示《複製人》有著獨特的「創新性和娛樂性」,片中複製人類、起死回生等主題探討,令其有著比肩《黑客帝國》的潛力。同時,片方也提前揭秘影片的四大看點,帶領觀眾走進克隆世界,解鎖復活密碼。  看點一:基努·裡維斯再回科幻巔峰  《複製人》主演基努·裡維斯是家喻戶曉的好萊塢巨星,由他主演的《黑客帝國》三部曲是影史裡程碑作品,更是無數觀眾認識好萊塢科幻電影的啟蒙之作,其英俊瀟灑的銀幕形象也讓他成為影迷心中的魅力男神。本片是基努·裡維斯在《地球停轉之日》10年之後重回科幻電影之作,他在片中飾演一位企圖依靠克隆技術以及傳輸意識「復活」家人的狂人科學家。
  • 《複製人》複製人得知自己只是犧牲品後,不再對人類留情
    導讀:《複製人》複製人得知自己只是犧牲品後,不再對人類留情在一部關於創造一種不朽形式的電影中,一個男人開玩笑地聲稱自己是不朽的,這一點很有趣。科幻片《複製人》也由基努·裡維斯(Keanu Reeves)聯合製作,他年輕的臉龐和歷年來在肖像畫中的明顯形象讓許多人感到困惑,他們顯然分不清兩個黑頭髮和鬍子的男人之間的區別。
  • 複製人是什麼人?
    複製人是什麼人?D.把從自己上皮細胞中提取的完整DNA片段注入敲去DNA的人的卵細胞,然後將合成的細胞植入某個人的子宮。答案:D解釋:從技術上講,複製人的技術同克隆羊的技術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它們所需要的都是一個卵細胞和一個提供克隆對象遺傳信息的自身體細胞。
  • 克隆技術已經存在20多年,為什麼卻不複製人?看看克隆羊的下場
    20年前就有克隆技術,為何人類如此反對克隆?看克隆羊的下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奇的技術層出不窮。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技術。比如說像人工智慧的出現,他們可以和人類進行交流。並且連面部表情也十分豐富。但是很多科學研究成果在發展的同時。其中也會飽受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