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克隆猴刷了屏?這5部超經典科幻電影讓你秒懂克隆技術!

2021-01-09 電影集結號

古典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拔一根汗毛就可以吹出無數隻和他一模一樣的猴子。

如今,神話故事中的場景終於在現實生活中重現。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

2018年1月25日,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了此項成果。

要知道,作為世界三大頂級科學雜誌之一的「細胞」(另外兩個是「科學」和「自然」)是多少生物學者們夢寐以求能夠發表文章的地方,可見成功地培育出體細胞克隆猴是一項多麼重大的突破。

克隆這個以往經常在書本或是媒體中出現的詞彙,相信大部分都並不陌生。

而這樣一項神奇的技術也經常會被應用到文學藝術作品當中去,今天迷叔就給你們推薦5部或從技術層面,或在思考深度上探討克隆技術的電影。

第六日The 6th Day

阿諾德·施瓦辛格2000年的一部科幻動作電影。

該片在克隆技術的展示科學性上基本合格,並且能夠自圓其說,也是很多人對於克隆內容電影的啟蒙片。

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片中對於複製人記憶的植入。將母體的記憶導出存入晶片中,再將晶片植入複製人頭腦內,TA就能夠獲得和母體一樣的記憶。這種操作讓人想起來也有些不寒而慄。

另外對於複製人的早衰和在基因上具有缺陷的描述也非常符合科學上的合理猜想。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科學邏輯上合理、劇情緊湊又兼具動作和懸疑的電影,非常值得一看。

逃出克隆島The Island

相比在克隆技術層面,這部被稱為「顏值最高」的克隆類電影則更多地將重點放在克隆的倫理問題上。

其實在克隆技術誕生之後,很大一部分科學工作者將其運用在醫學治療的研究上。

比如一個人患有心臟病,如果能夠用自身體細胞克隆出心臟器官移植,就能夠極大地避免以往心臟移植帶來的排異反應,從而增加病人的存活可能。

這樣一種設想應用在《逃離克隆島》中,男女主角分別是其母體的克隆體,時刻準備獻出自己鮮活的器官用於治療母體的疾病。

那麼對於這些克隆個體來說,他們是否具有人權?是否具有選擇自己命運的權利?

這也是對於克隆技術的研究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一部《銀翼殺手2049》讓這部30多年前的經典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這部誕生於1982年的科幻電影可以說具有相當的前瞻性,裡面具有哲學意味的思想也讓這部電影成為科幻歷史上的經典。

影片中的複製人嚴格意義上來講和普通的複製人不同。他們雖然在思想和肉體上都與人類完全相同,但他們卻只有四年的壽命,還要受到人類的奴役和統治。

影片中最惹人深思的是複製人的思想,他們並不是十惡不赦的壞蛋,只是渴望生命,想要生存下去,難道這樣也有錯嗎?

月球Moon

這大概是2009年最好的一部低成本科幻片。整部電影僅有一名演員出演,情節卻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一名在月球上從事能源開發的工作人員由於乏味的工作而歸心似箭,但他必須完成與公司籤訂的三年合同才能夠回家。

就在他還有兩周就能回家的時候卻因為發生一場意外從而發現自己其實只是一個克隆體。而僅有三年壽命的複製人在期滿之時就會被銷毀,然後公司將會激活另一個複製人來代替他的工作。

他對於家庭和親人的思念,只是被植入腦海中的記憶,永遠不可能實現。

雖然一個人的月球讓人絕望,好在這部電影有很多溫馨之處,又在絕望中挖掘出一絲希望與美好,是一部不容錯過的作品。

克隆丈夫Womb

這部電影的創作意識非常大膽。由於深愛死於車禍的兒時玩伴,女主角瑞貝卡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通過克隆和代孕技術,自己生下了這個擁有她所愛男人全部遺傳信息的嬰兒。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兩個人的界限也從母子關係變得漸漸模糊。

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在真相揭曉的那一天,兩個人的關係究竟何去何從?

這大概是對克隆倫理性問題進行的最前衛的猜想。同時也不禁讓人感到疑惑:只有相同肉體卻沒有相同記憶的人,還是你心中的那個人嗎?

相關焦點

  • 你不知道的複製人和人類的大戰史,這七部電影再過50年依然被銘記
    最近幾天大家都被兩個克隆猴「中中」,「華華」,刷屏了,那是中國科學家率先突破體細胞克隆猴技術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掌握這項克隆技術的國家,這不禁讓人又想起了1996年誕生的克隆羊多利,從那時候開始複製人的話題就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 複製人大幻想,這些電影你看過嗎?
    複製人大幻想,這些電影你看過嗎?複製人,到底是人類社會的福音還是潘多拉盒子裡的魔鬼?探討克隆技術的電影有很多,下面7部電影你看過嗎?天堂計劃天堂計劃,帶來的究竟是天堂,還是地獄?《天堂計劃》是導演高書雷繼懸疑科幻片《δ》短片之後第二次挑戰科幻題材,並在新作中融入了更多關於「克隆技術與人類倫理道德」利害相關的現實思考,主線劇情是未來世界人類與複製人的對抗,打破生與死的界限後,天堂計劃,帶來的究竟是天堂,還是地獄?
  • 科幻電影裡出現的複製人能否成真?地球以外真的存在其它的空間嗎?
    看過經典電視劇《西遊記》的觀眾朋友,對孫悟空薅一撮自己的猴毛,一吹,就能變出無數個小猴子,也就是自己的分身,來幫助自己對付妖怪的場景並不陌生。但很多人都認為那都是神話,當不得真。但是咱們今天要說的,是在在2017年的時候,中科院神經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利用當時的科學技術,克隆出來了猴子,它們分別叫「中中」和「華華」。
  • 兩隻克隆猴誕生 中國利用克隆羊多利技術成功克隆獼猴
    兩隻克隆猴誕生!邂逅中中和華華,這是世界上第一批利用克隆羊多利技術成功克隆的猴子。這也是世界生命科學的重大突破。它們的「故事」登上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封面,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了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雌性長尾獼猴代表著一個技術上的裡程碑。它代表著能夠創造出可定製和基因一致的猴子種群,從而加速治療帕金森、阿爾茨海默病和癌症等疾病。但這一突破將不可避免地引發人們的擔憂:複製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
  • 體細胞克隆猴,了不起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孫強團隊24日下午在北京宣布,團隊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突破了體細胞克隆猴的世界難題,成功培育出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這標誌著中國將率先開啟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該項成果於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在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
  • 《複製人》:一部腦洞大開的科幻電影,以克隆技術復活親人!
    作為一部硬核科幻電影,《複製人》主要講述主角威爾(基努·裡維斯飾)企圖依靠克隆技術以及傳輸意識「復活」家人的故事。該片在保證科幻動作片的娛樂性上,更觸及靈魂,介乎於人性與倫理道德之間進行深度探討。隨著年齡的日益增長基努·裡維斯也一天天的老去,但是以往的魅力卻絲毫不減,依然深深地印在觀眾的心中。
  • 克隆猴之後,真會有複製人?
    有專家評論說,這一成果是「世界級重大突破」。   克隆猴為什麼這麼重要,這麼難?更有人擔心,同為靈長類的猴子克隆出來了,之後會不會真的有複製人出現?   克隆猴此前多次嘗試均告失敗   體細胞克隆猴的誕生之所以得到科學家、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首先因為這件事真的不容易。
  • 動物克隆莊園:從多莉羊到克隆猴
    ► 中科院神經所率先克隆出兩隻猴:「中中」(左)和「華華」(右
  • 克隆猴橫空出世,複製人還遠嗎?
    去年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10天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今天,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將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線發布該成果。啥叫體細胞克隆?或者說,不少人會問:克隆猴都成功了,複製人還遠嗎?對此,《紐約時報》給出的回答稱大家杞人憂天了。《是的,中國克隆了猴子,但這不代表你就是下一個》首先,克隆靈長類動物是一個效率低下的活兒,成功率並不高。
  • 2018科幻巨作《複製人》,讓你實現那些無法實現的夢想
    最近看了一部2018年的科幻巨作《複製人》,故事大致講述的就是,神經科學家在車禍中失去了家人。同時他也正在開發人腦和機器人結合的實驗,失去家人的悲痛使他失去了理智,他通過克隆技術與意識轉移復活了自己的家人。
  • 20年前就有克隆技術,為何人類如此反對克隆?看克隆羊的下場
    如今人類的科技發展越發的迅速,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技術,比如現在機器人的出現,他們可以和人類進行交流,並且面部表情也十分的豐富,而在機器人這一方面日本就做的很厲害,幾乎就跟真人一樣。
  • 好萊塢科幻電影《複製人》今日上映,「真愛復活」五大看點
    好萊塢科幻電影《複製人》在今天正式上映,相信已經有不少小夥伴已經到影院,準備一睹為快了。但是其實說到好萊塢的大片,再科幻、動作、驚悚片這些類型上,確實是另大家十分追捧的。不管是在演員們的演技、電影特效還是電影劇情方面,可以說都是十分新穎有趣的,更帶因為今年來中國市場的活躍,融入中國影院的電影也越來越多。而這部《複製人》究竟有哪些值得我們觀看的地方呢?不如小編就和小夥伴們一起走進電影中的「克隆世界」一起來看看吧!看點一:好萊塢科幻男神的基努·裡維斯說到《複製人》這部電影,不知道有多少個人是為了基努·裡維斯而來的呢?
  • 電影《天堂計劃》北京熱拍 踏足克隆科幻題材
    25日,又一入選該計劃的科幻電影《天堂計劃》正式開機,與觀眾一起探討克隆技術與人性的利益相關。楊曉和楊蔓是天堂計劃的基層執行者,但是一場虛擬人失蹤案,倆父女因此被捲入了這場危機之中。《天堂計劃》是導演繼懸疑科幻片《δ》短片之後第二次挑戰科幻題材,並在新作中融入了更多關於「克隆技術與人類倫理道德」利害相關的現實思考。影片導演高書雷特效師出身,並曾擔任過編劇、導演、攝像和後期等多項職位,現為成都光影紀元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創辦人。
  • 三問中國克隆猴:猴子克隆出來了,接下來要複製人?
    視頻:從「孫大聖拔毫毛」到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克隆猴三問今天,世界第一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的成果一經公布即引發強烈關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相關論文。隨之而來的也有不少疑問,比如「克隆猴都出來了,複製人還遠嗎」「中國這一次為何能領跑全球」。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這幾隻克隆猴可不簡單
    24日,《國家科學評論》在線發表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三劍客」(研究員孫強、劉真、張洪鈞)經過兩年努力,利用CRISPR/Cas9技術,成功構建了世界首批核心節律基因BMAL1敲除獼猴模型,仔細驗證後發現,敲除猴模型存在晝夜節律紊亂,並表現出類似精神分裂的症狀。
  • 「複製人」只出現在小說?不《複製人》電影上映告訴你不再是想法
    「複製人」只出現在小說?不《複製人》電影上映告訴你不再是想法說起克隆技術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定就是克隆羊多利了,這是第一個克隆成功的案例,因為這個案例的成功,讓人們有了「複製人」的想法。複製人之前只有在科幻小說才會出現,但是因為人們對克隆技術的研究,現在已經不再是幻想。
  • 克隆猴,中國成功了!這意味著什麼?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左)和它的妹妹「華華」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研究員率領以博士後劉真為主的團隊,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克隆技術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
  • 體細胞克隆猴: 開啟新藥研發「靈長類」時代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經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誕生;同年12月5日,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這一成果標誌著中國率先開啟了以體細胞克隆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新時代。
  • 揭秘:克隆猴與普通猴有什麼不一樣?將來是否會複製人?
    原標題:揭秘:克隆猴與普通猴有什麼不一樣?將來是否會複製人?   為什麼要克隆猴?   不過,真正讓全世界頂尖科研團隊緊緊盯住的目標始終只有一個,那就是靈長類動物——猴。那麼克隆領域的金字塔塔尖為什麼偏偏是猴呢?
  • 中國搞定克隆猴震撼世界!隨時可以複製人
    最近,科技界「大事」不斷,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克隆猴」的出現!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左)和它的妹妹「華華」據1月25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Cell)雜誌報導,兩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國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