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2元、3元、5元的飲料,其實跟成本沒什麼關係……

2021-01-08 新經銷

作者:潘利華

前段時間,農夫山泉開啟IPO之路,成為業內新聞。其中有一個點,成為熱議的話題,在披露的招股書中,包裝飲用水毛利率高達60.2%。眾多吃瓜群眾紛紛感慨:這利潤也太高了。另外,六個核桃在此前的招股書顯示,售價5元一罐六個核桃的成本約為1元。其中,易拉罐0.57元,核桃仁(0.25元)、白砂糖(0.05元)、其他原材料(0.13元)。易拉罐的成本佔據了一半以上。

兩個案例,足以說明,成本和售價之間相差甚遠,幾倍數據。很多人一談價格,條件反射就會想到成本+毛利=零售價,但事實上,價格和成本幾乎沒有關係。

如果有關係,也只能說成本是售價的一部分,但一定有正相關或負相關的關係?幾乎沒有。不是說成本高的商品,價格不一定就高;成本低的商品,價格也一定就低。

滴滴打車剛進入市場時,打車很便宜,可能只要五六塊錢;瑞幸咖啡也是,經常買一杯送一杯的活動,算下來真的有錢賺嗎?都是虧的。所以說,成本和價格沒有多大關係。從經濟學角度看,價格反應的是市場的供需關係。但在快消領域呢?

-01-

價格到底跟什麼有關係?

在快消品領域,如果是一個成熟的產品,價格更多的是和企業管理能力有關係。

比如一家飲料企業產品設定的一個價格,能不能賣得多一點,賣得貴一點,更多的是企業的管理能力,對市場的掌控能力,對團隊的管理能力,最終反映到價格上的。

可口可樂,一年要賣十幾億箱產品。一些腰部企業,一年幾千萬箱或上億箱。如果每箱漲價0.5元,那就是五千萬的淨利潤了。這麼容易賺的錢為什麼不做,為什麼那麼多企業都不敢提價,即使提價也是小心翼翼。

從正常角度想,漲個0.5元而已,算什麼,現在掉在地上可能也沒有人揀。

但我相信,沒有企業能夠隨心所欲地賺到這些漲價的錢,因為價格體現的不僅是市場的供需,更是體現了企業的管理能力。

比如,很多年前,火遍大江南北的旭日升冰紅茶,當時的市場供不應求,按照供需關係的邏輯,完全可以提價,客戶都在求著你發貨。然而為什麼這家企業價格沒有提起來,最後還倒閉了呢?

因為能不能提價,看的是你的管理能力而非供需關係。當年旭日升有很多經銷商,急速地擴張,但根本沒有能力管理經銷商,甚至沒有能力管理業務員。

漲價和跌價,根本反應不到市場上,甚至有可能降2塊錢一箱,但最後在中間被一線業務員吃掉;或者公司想漲2塊錢,但是業務員告訴你,一漲價就沒人要。

因此,對快消行業來說,對市場的掌控力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不斷地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銷售團隊的管理能力、市場的建設能力,夯實市場的基礎,才能夠有效建立價格體系,落地到最後一環節。

既然價格管理這麼重要,那具體該怎麼管理?

-02-

價格到底該如何管理?

快消品有個特徵,企業的生意來源基本集中於幾個SKU。比如可口可樂每年在中國400-500億,但大部分的生意來自可口可樂、雪碧和芬達;康師傅主要來源是紅茶,農夫山泉主要來源是礦泉水,六個核桃、紅牛、椰樹更是如此。

SKU集中,流轉速度快,又同時在多渠道售賣,就會容易造成渠道之間、地區之間的竄貨。一旦管理不好,不僅僅是企業的利潤沒了,還可能關係到生死存亡。

1. 地區價差管理

管理價格,首先要有平臺思維,不能用線性思維來管理。

某一個SKU單獨只設置一個價格,往往不太現實。首先要考慮的是地區價差,很多快消企業是在全國範圍內做生意,但又不可能在全國設立生產基地。即使像可口可樂這樣的企業,也僅僅是每個省份或相鄰省份設立一個瓶裝廠。

工廠覆蓋地區的遠近所帶來的成本差異明顯,快消品本身又是低貨值商品,往往物流成本會佔到5-10%左右。

比如一箱可口可樂,從北京運到廣東,最少需要2-3元/箱,而且這還要體量足夠大,物流價格才能這麼低。

因此,企業在各地建工廠是為了保持物流成本的平衡,但建工廠也不是簡單的投入資金,還有政策法規、管理人員、消防、安全等。企業需要在建工廠與物流運輸費用上做一些平衡。此時,就需要考慮設立「地區差價」。用地區差價衝抵一部分的物流費用,否則賣到很遠的市場,基本沒利潤。

如何設置地區差價?

一個是物流費用,藉助社會上的物流,而非自有物流。自有物流,除了牽涉返程費用,還有發票、管理費用以及信用風險問題等。社會物流,相對成本較低,靈活。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解決物流成本。

一個是充分考慮當地的市場競爭。比如為了搶奪當地市場,可能就不會加價,甚至還要降一點;如果在當地市場已經有了比較大的市場份額,價格可以高一點。根據自身的市場策略來匹配市場價格。

2. 渠道價差管理

在當前精耕市場的前提下,很多快消廠商都在做全渠道打通,而不會只做一個或兩個渠道。在這個過程中,渠道價差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由於每個渠道特性是不一樣的,比如批發渠道,批發商最關心的是「底價」,不要搞各種花樣,底價到底多少!而超市渠道,就牽涉到相關陳列費,條碼費,地推費,店慶費等;再如,娛樂夜店,可能還需要給扣點。所以,一套價格肯定玩不轉所有渠道。

快消廠商在設置渠道價格時,會充分考慮到每一個渠道不同的特性,以及公司在每一個渠道將會投入費用的情況。

因為每個渠道價格都不一樣,相對比較適用的方法是「售價倒推法」推供貨價。比如,從整體的零售業態來看,便利店的零售價最高。根據零售價算他們需要的毛利以及相關費用投入,再推到供貨價格上。

當前的便利店,特別是連鎖便利店進場費往往很高,有可能一個商品的一個條碼光進店就要50-100元。假設同時進10000門店,70元一個條碼,進場費就要70萬元。這還不包括其他各類便利店階段性要求的各種優惠活動。

因此,可能以前很多快消廠商是簡單的兩套價表,批發價和批發以外的價表,現在細化後有十七八套價表,根據不同的渠道用不同的價表。

3. 特通價格管理

除了渠道價表以外,還有一類特通客戶,他可能是在某一個渠道裡,也有可能是不含在任何一個渠道。

比如某一個封閉場所的客戶或一個超級大的工廠。採購的產品用於員工福利發放,或者贈品,不是二次售賣。一般要求的價格比較低,他購買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消耗。

廠家也相對喜歡這類客戶,不需要中間環節,產品直接到消費者手中,所以會給到這些客戶特價。

此時,就需要做一套價表。不用投入費用,而且這些生意也會帶來一些不錯的邊際效應,攤薄整體市場營銷的費用,毛利相對可觀。

但這也會面臨的一個問題,稍微不控制就有可能出現衝貨的現象,一些人拿著優惠的價格對外銷售,衝貨,賺差錢。

這是讓很多廠家都頭痛的問題,想做又怕做。面對特通客戶的價格管理,有三條路徑,可以供各位參考和借鑑。

首先,在擬定合同時,明確且詳細規定產品的用途,以及流貨竄貨的處罰制度。從根源設立機制,防控於未然。

第二,在公司內部建立一套價格防控體系,每個月對這類特通客戶進行同比和環比分析,建立預警機制。

比如,這個客戶以往每個月的浮動大概是在百分之十幾左右,可以設立20%-30%的環比預警。

第三,做好產品管控,利用科技手段,將這批客戶進的貨在系統裡進行生產批號的記錄,專供產品。如果這批貨有流出,追根溯源。

總而言之,企業必須制定一整套的管控體系去管理這些客戶,如果管不好,就不可能賺到邊際價差,最後還有可能被特通客戶吃掉利潤。比如特通客戶35元/箱賣給其他渠道,那自然就從你手裡按40元/箱,少拿一箱。來回一算,虧了5元。

上述三個便是常規主流的價格管理維度,但具體到價格該如何設計?

-03-

上市新品的定價邏輯是什麼?

一個產品出來,首先便是價格鏈的設置,而設置的背後是有一套邏輯的。新出一款蘇打水,以前的定價可能就是簡單的成本加毛利,但現在不會那麼簡單。

通常來說,關注兩個層面:第一,外部市場環境,即主流蘇打水的價格;第二,我們是以什麼姿勢入場,是作為市場的跟隨者,還是攪局者,或者是創新者。這就牽涉企業對這塊產品的定位了。

如果是跟隨者,常規市場價格是5元/瓶,再結合本身企業的品牌溢價再定價,比如是可口可樂,那也會定在售價5元。

緊接著倒推,小店要賺1-1.5元/瓶,加上新品陳列費用,批發商送貨到小店5元/箱,倒著推,制定價格鏈,以解決不同渠道對毛利的要求。

如果是攪局者,產品上市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打壓競爭對手,不是把產品賣出多少量為目標,此時的價格鏈設計又會不一樣。

以目前的社會生產能力看,事實上,大部分的快消品原材料物流成本都很低,如果能跑得起量,中間的利潤完全能覆蓋人員、推廣等各種費用。

快消品是一個「量價齊動」才能賺到錢的商品,不像其他耐消品。快消品只有上一定的規模體量後,價格才能對利潤產生比較大的槓桿作用。

因此,快消品的定價,是一個超級複雜的課題,既有外部市場環境,還有內部企業對其的定位,還有中間環節的分攤,還有對市場的管理,品牌的溢價,以及社會物流成本。

相關焦點

  • 行業揭秘:上千元燙髮藥水 成本其實只有幾十元
    楊偉說,現在理髮行業不健康經營亂象嚴重,把燙髮藥水當做企業經營的附加值,成本只有幾十元,卻要收取消費者幾百上千元。  他舉例說,如某國際知名品牌產品在黃金地段的大型美發企業報價最高可達2000多元,在小的社區門店也報價200多元。其實這款產品美發企業進價只需58元,每套可供2位消費者使用,這樣算下來成本價不到30元。
  • 光伏項目成本達3.5-3.6元/W?2019年光伏發電投資成本具備下降0.5元...
    光伏項目成本達3.5-3.6元/W?2019年光伏發電投資成本具備下降0.5元/W潛力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4月18日,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技術方案可靠性與經濟型分析研討會在北京萬壽賓館舉行。
  • 街頭鮮榨果汁喝的全是添加劑 成本5毛賣5元(圖)
    水母網5月9日訊  (YMG記者張韜攝影報導)一勺果味香精,一壺涼白開水,幾滴濃縮果漿,簡單勾兌後,再用打汁機一打,一杯「鮮榨果汁」新鮮出爐。記者昨日暗訪發現,煙臺部分冷飲店內銷售的所謂「鮮榨果汁」,其實是用大量低價劣質香精勾兌出來的,部分網店甚至提供全套勾兌製作教程。
  • 博士眼鏡30元鏡片賣價超240元 竟然不賺錢
    在很多人眼裡,眼鏡是十大暴利行業之一,幾十元的鏡片價格能賣到幾百元,甚至更高。有「A股眼鏡零售第一股」之稱的博士眼鏡(300622,SZ)於3月15日正式上市交易,其單只鏡片的平均採購成本在30元左右,平均售價則達到240餘元,因此公司近三年主營業務毛利率都超過了70%。
  • 可口可樂一直保持3元的售價,背後的營銷邏輯是什麼?
    不過,從營銷成本和行業生態上看,目前可口可樂選擇不漲價的營銷策略是正確的,可口可樂不漲價是有著自己的營銷策略的。在網絡上流傳著一組數據,銷售3元的可口可樂每瓶製作材料成本大約0.3元,加上瓶子、瓶蓋、標籤、運輸、倉儲、稅收以及廣告成本,一瓶可樂的綜合成本大概在1.5元,而銷售價格為3元,剩下的1.5元是品牌、經銷商、零售商等多方的利潤。
  • 50元成本賣上千元,查獲1.2億元莆田造假球鞋
    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繳獲假冒品牌運動鞋6萬餘雙、半成品10萬餘雙以及制假設備500餘套,涉案金額達1.2億餘元。 今年以來,楊浦警方持續對轄區企業開展走訪調研,獲得了某公司知名品牌運動鞋存在被仿冒銷售的線索,即於2020年7月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
  • 汽油零售價每公噸提高了550元合每升0.41元
    周一汽油和柴油零售價格已於今年第四次上調,但專家表示,此舉不會對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產生重大的短期影響。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周一表示,該國將從周二開始將其零售燃料價格提高6%以上,這是燃料價格的第七次調整,今年迄今為止是第四次提高。
  • 成本4元,直播間成底價40元,辛巴是怎麼用糖水狸貓換太子的?
    王海倒也不客氣,直接表明真相分為以下四個方面,看完就明白了:1.名為燕窩,實為風味飲料,因為該產品的類別就是這麼寫的;2.就算是風味飲料,這款產品也是不合格的風味飲料,因為廠商沒有相關資質,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3.每碗「燕窩」重量100g,但是蛋白質唾液酸只有0.074g
  • 成本4元,直播間稱底價40元,辛巴是怎麼用糖水狸貓換太子的?
    王海倒也不客氣,直接表明真相分為以下四個方面,看完就明白了:1.名為燕窩,實為風味飲料,因為該產品的類別就是這麼寫的;2.就算是風味飲料,這款產品也是不合格的風味飲料,因為廠商沒有相關資質,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3.每碗「燕窩」重量
  • 1元/2元/3元礦泉水到底有什麼區別?原來如此
    你知道1元、2元和3元的礦泉水有什麼區別嗎?相信大家在平時外出的時候,都會有購買過礦泉水的經歷,因為它價格便宜、購買方便。可是你有注意過它們的價格嗎?有的是一兩塊,但也有十幾塊的。那麼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差別呢?
  • 博士眼鏡上市引行業「暴利」之爭:30元鏡片賣價超240元
    ●售價高出進價5倍多  根據招股書,2016年博士眼鏡的單副鏡架和單片鏡片的平均採購成本分別為89.06元和28.82元,對應售價分別高達434.23元和241.23元,即一副採購成本不過147元的眼鏡,在博士眼鏡的直營門店櫃檯進行售賣後,價格一躍飆漲至916.69元,進價與售價相差了5倍多。
  • 百度網盤單次收費 5分鐘收費2.9元 一天5.9元
    援引快科技消息,10月22日,網友爆料稱百度網盤單次付費下載服務上線,5分鐘全速下載收費2.9元,不過24小時全天不限速的話只要5.9元。用戶不滿,百度自己也是滿肚子苦水,幾千萬用戶背後是龐大的帶寬及存儲成本,不收費的話百度壓力很大。目前百度網盤提供兩種會員:普通會員一個月10元,一年96元;超級會員一個月30元(連續包月25元),一年298元,價格不算低。
  • 街頭髮廊100倍暴利灰產:448元燙染成本僅5元,9元洗髮水可洗100人
    淘寶上,我們能找到一家安徽合肥的鑽級賣家10年老店,他們家的桶裝洗髮水比市面上稍微貴些,大約3元/斤。 這個價格,是建立在5000ml產品包郵的情況下。數據顯示,這家門店累計評價14個,但30天內成功交易只有1單。 小琳表示,一般髮廊不會在網上買這些的。
  • 2元店很low?美元樹1元店做成了世界500強,全球開店
    對於滿大街的2元店、10元店,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嗤之以鼻,根本就是賠錢賺吆喝,哪有人買。但你可能想像不到,這其中竟蘊含著巨大的商機,甚至可以做成世界500強。你別不相信,這是真事!它就是美元樹(Dollar Trees),一家所有商品只賣1美元的美國零售巨頭,已在全球開店14835家。
  • 博士眼鏡上市引行業暴利之爭:30元鏡片賣240元但淨利不足10%
    有「A股眼鏡零售第一股」之稱的博士眼鏡(300622,SZ)於3月15日正式上市交易,其單只鏡片的平均採購成本在30元左右,平均售價則達到240餘元,因此公司近三年主營業務毛利率都超過了70%。(每日經濟新聞)   在很多人眼裡,眼鏡是十大暴利行業之一,幾十元的鏡片價格能賣到幾百元,甚至更高。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本次IPO,公司計劃募集5.68億元資金,其中4.4億元用於樹脂鏡片的擴產及技術升級項目,其餘部分則用於市場營銷及研發支出。 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鏡片相比,明月鏡片出產的鏡片的生產成本只有幾塊錢,行業堪稱「暴利」。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
  • 200元的烤箱跟幾千元的蒸烤箱真的差很多嗎?
    200元的烤箱跟幾千元的蒸烤箱真的差很多嗎?我真的見過太多的朋友一時跟風興衝衝要入坑烘焙,烤箱和模具買來一堆,卻一年也不用一回的。平價入門級烤箱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是一個相對低的試錯成本,幾百元買來好好利用上了,也能陪伴我們度過一段愉快的烘焙入門時光,但要是吃灰了也不算什麼損失,哪怕就偶爾開一次烤個紅薯烤個雞翅,也覺得值回票價啊。
  • 廈門:美容院輕體排毒體驗價9800元 實際成本僅千元
    廈門晚報訊 讀者葉先生致電本報市民熱線,說有一家名為「東南宏飛」的公司和美容院合作做輕體排毒項目,不到三天的「療程」原價12800元,體驗價也要9800元,並且聲稱效果很好。可是他詳細了解了之後發現,其實美容院為客人做一次輕體排毒花的「本錢」不過1000多元。
  • 2元一瓶的礦泉水,成本大概是多少錢呢?說出來你都不敢信
    在我們外出旅遊,或者遇到高溫天氣的時候,我們隨身要帶上一瓶水,相信大部分人沒有出門帶水的習慣,渴了就去街邊的小店購買礦泉水,礦泉水喝進嘴裡冰涼爽口,任何飲料都比不上礦泉水解渴,通常我們買的大多數是2元1瓶的礦泉水,那麼這樣一瓶礦泉水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呢?
  • 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
    本次IPO,公司計劃募集5.68億元資金,其中4.4億元用於樹脂鏡片的擴產及技術升級項目,其餘部分則用於市場營銷及研發支出。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鏡片相比,明月鏡片出產的鏡片的生產成本只有幾塊錢,行業堪稱 「暴利」。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