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濟南迎來降雨降溫。 新時報記者王汗冰 攝
市民在雨中過馬路 新時報記者於立潮 攝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沒穿秋褲遇寒流」。遇到26日的寒潮天氣,濟南市氣象臺官方微信也忍不住調侃道:「著實感受了一把什麼叫『頂風冒雨』」。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3月24—26日,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寒潮預警,這也是近十年來最晚的寒潮預警。26—28日中東部大部地區將經歷雨雪和大風降溫,多地累計降溫幅度超過10℃,局地超15℃。中國天氣網推出全國亂穿衣預警地圖:內蒙古、東北等地,被「亂穿衣」地圖列入「寒潮腹地,亂到絕望」範圍,濟南和周邊的小夥伴城市們則處於「氣溫下降,亂到心塞」的狀態中……
在濟南,什麼樣的天氣能讓穿衣服這件事「亂到心塞」?26日16時濟南市區氣溫6.5℃,較前一天同時段的氣溫降低16℃多,濟南一夜重回「三九寒」。氣溫大跳水的同時,大風也在天氣的舞臺上怒刷存在感:截至26日16時,濟南市龜山氣象觀測站記錄的市區最大風力達到9級。當風速達到20.8米/秒—24.4米/秒時,被氣象部門定義為9級「烈風」,這個「力氣」的風被氣象部門描述為可以「小損房屋」,在海上則能使「浪峰倒卷」。
進入3月,濟南的天氣格外「淘氣」,氣溫在忽冷忽熱之間任意切換,風也十分「不正經」,時而溫和喚醒春花草木,時而又奔放如脫韁的野馬。
今年3月大風更猛烈?從氣象資料來看,往年的3月至5月,濟南大風也沒消停過。在春季的濟南,極大風速超過20米/秒的情況並不少見,比如2017年4月1日,市區曾出現20.9米/秒的極大風速。2019年4月6日濟南市區極大風速達到19.5米/秒,為8級大風。
濟南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說,在春季,入海高壓與蒙古氣旋或者東北氣旋相配合,形成南高北低東高西低的偏南大風形勢。在從冬入春的換季過程裡,冷空氣勢力開始變弱,暖空氣勢力增強,冷暖氣團在「拉鋸戰」過程中容易帶來大風天氣。
大風還要繼續「作妖」?濟南市氣象臺3月26日16時繼續發布寒潮黃色預警信號,請注意防範。
預報27日下午風力將減弱到3—4級,27日早晨最低氣溫濟陽區、商河縣2℃,市區及其他區縣4℃左右,最高氣溫12℃左右。森林火險氣象等級2級,較低火險,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較低。一氧化碳中毒氣象潛勢等級偏高,提醒使用煤炭和燃氣取暖的人們注意居室通風,注意預防煤氣中毒。
27日夜間到28日晴轉多雲,東北風轉南風都是3級,最低氣溫濟陽區、商河縣-1℃,有冰凍,市區及其他區縣2℃左右,有霜凍,最高氣溫14℃左右。
29日多雲轉晴,南風3級,最低氣溫濟陽區、商河縣4℃,市區及其他區縣6℃左右,最高氣溫16℃左右。
30—31日晴轉多雲,南風3級增強到4級陣風6—7級,氣溫上升,最高氣溫19℃左右。4月1—2日陰轉多雲,北風3—4級陣風6級,氣溫明顯下降。(新時報記者趙璐)
●相關連結 寒潮在3月來濟南「串門」並不罕見
「所謂寒潮,是指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空氣,在特定的天氣形勢下迅速加強並向中低緯度地區侵入,造成沿途地區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這種冷空氣南侵達到一定標準的就稱為寒潮。」這是中國氣象局對寒潮作出的定義。
3月末的濟南,草長鶯飛,繁花盛開。而寒潮的到來又把春暖花開推進了「三九寒天」的大門。即將進入4月,寒潮你咋來了?
其實,寒潮在3月來濟南「串門」並不罕見。據市氣象臺的氣象資料記錄顯示,2011年3月13日發布了該年首個寒潮預警信號,在3月31日又發布了一次。2014年和2018年3月中旬,也發布過寒潮預警。2019年和今年3月,發布寒潮預警的時間偏晚,發布時間分別為3月20日和3月26日。
據2011年至2020年的氣象資料,如果把每個月份的寒潮預警次數進行統計,會發現3月的寒潮預警比1月和2月還要多。這10年中,1至3月,濟南市氣象臺發布的寒潮預警分別為4次、6次、8次。
乍暖還寒時節,可別小瞧了3月寒潮的威力,在忽冷忽熱的春季,一定要關注最新的天氣預報,適時增減衣物,謹防感冒。
原標題:「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沒穿秋褲遇寒流」 濟南重回「三九寒」今最低氣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