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秋褲地圖:起風了,媽媽叫你穿秋褲

2020-12-05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國家全景地理 ,作者全景sir

國家全景地理

《中國國家地理》旗下中文繁體版期刊。我們關注未知世界的新發現和新進展,追逐已知現象的再探索和再認識;我們講述社會熱點、難點、疑點話題的地理科學背景,用精準、精彩、精練的圖文語言為大眾提供科學話題和談資。

雲南共青團

雲嶺青年「三有」(有用、有料、有趣)乾貨聚集地

最近啊,真的太冷了!!!

常常聽到一個經典問題:「你穿秋褲了嗎?穿幾條了?」

秋褲,是指氣溫比較冷時候穿在毛褲、棉褲或外褲裡面用來保暖用的長褲。它雖然臃腫,但是很暖和,甚至有這樣的說法:「把秋褲扎進襪子裡,是對冬天最起碼的尊重。」

每到了秋冬時節,中國從北向南,穿秋褲的人逐漸增多。那麼,秋褲這種習慣從何而來?秋褲是中國人專屬的嗎?中國哪些地方最愛穿秋褲?

冬天本來是穿秋褲的季節,但是在成都的太古裡,不少追逐時尚的潮人在寒風中堅持不穿秋褲。圖/圖蟲·創意

01

秋褲簡史:原是西方貴族的象徵,

演變成中國現象

很多人以為,穿秋褲是中國人特有的習慣。其實,真正的秋褲應該從14世紀的歐洲開始算起,歷史可達700年之久。

在中世紀的歐洲,各地領主之間戰爭不斷,裝備精良的騎士極受歡迎。他們縱橫在北緯45°到55°的西歐,冬天的氣溫常在5℃以下。為了抗寒保暖,騎士在騎馬時在外褲的內層套上一條貼身長褲——馬褲。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馬褲都被視為貴族的象徵,著名畫家漢斯·荷爾拜因曾在1537年為英王亨利八世繪畫,這位君王就大大方方地將緊身馬褲穿在外面。可見,在寒冷麵前,再高貴的人都要穿秋褲的。

在著名的《英格蘭亨利八世肖像》中,亨利八世雙腳分開,以英雄般的姿勢站在那裡,這是難得的關於緊身馬褲的畫作。圖/網絡

一直到了1915年,加拿大商人弗蘭克•斯坦菲爾德申請了「可調節連體秋褲」的專利,這種可以貼身內穿的長褲,就是現代秋褲的原型。

之後,秋褲開始隨著留學生進入中國,但是當時不少文人還是習慣寬鬆的衣服,覺得臃腫的秋褲「不雅觀」,而貧窮家庭則是習慣穿棉衣棉褲,因此秋褲並未大範圍推廣。

直到50年代以後,人們發現秋褲貼身、舒服、容易清洗,開始互相推廣這個「禦寒神器」,秋褲最終飛入廣大中國百姓家。

到了今天,穿秋褲已經和「喝熱水」類似,成為了中國的一大生活特色。每到了立秋前後,北方的家庭開始翻出春天收好的秋褲,每天早上出門前,媽媽都會忍不住問孩子:「你秋褲穿了嗎?」

到了立冬左右,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普及秋褲」,甚至網絡也會掀起關於」秋褲「的討論,帶來諸如「有一種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種寒冷叫:忘穿秋褲」、「三人行,必有穿秋褲」的段子。

在17、18世紀,為了保暖,連體秋衣秋褲開始在歐美地區流行起來。圖/網絡

02

在中國,哪些省份的人特別愛秋褲?

中國人有多愛穿秋褲呢?2019年的雙十一期間,網購平臺僅僅一天就銷售了約474 萬條秋褲,全年秋褲銷售超過5000萬條,毫無疑問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秋褲銷售大國。

中國氣象局旗下的中國天氣網,自2015年起推出全國秋褲預警地圖,廣泛收集全國31個省會城市及港澳臺地區的秋褲輿情數據,如果以此為標準,綜合看來,除港澳臺外,哪些省市是「秋褲大戶」呢?

對秋褲愛得深沉的省份莫過於是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每年10月份開始就有穿秋褲的需求,一年中穿秋褲的時間長達5個月,極冷的天氣下還會穿幾條秋褲。

這四個省份加起來,妥妥成為了每年秋褲的穿著風向標。

哪怕現在暖氣供應更充足了,人們在室內不穿秋褲了,但是出門還是離不開秋褲的存在。

中國天氣網自2015年起推出全國秋褲預警地圖,大片的藍色可見秋褲流行範圍之廣。圖/中國天氣網

每年11月開始,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新疆、西藏、河南、寧夏、甘肅等地,秋褲的搜索和購買數據就全面飆升,它們對秋褲的需求,構成了中國秋褲消費的中流砥柱。

緊隨其後的是山東與安徽。鮮為人知的是,山東還是中國北方重要的秋褲生產省份,其中泰安市姚家坡村,就是國內著名的「秋褲村」,全村年產秋褲達千萬條,產值過億元。

對於南方的省份來說,秋褲雖然晚到,但是始終要到。

12月前後,上海、貴州、江蘇、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小夥伴們就有很大機率要穿上秋褲了。而緯度更低的福建、廣東,穿秋褲的天數會更少,如果遇到暖冬,有可能秋褲藏在衣櫃裡一整年。

細數下來,真正能完全不穿秋褲的,大概只有雲南南部、廣西和海南大部分地區的人民吧。

在冬天,在北京出行的人幾乎都會穿上秋褲禦寒。圖/圖蟲·創意

03

中國人穿秋褲,取決於哪些因素?

有趣的是,我國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從經濟發達到經濟不發達地區,人們都有穿秋褲的習慣。

中國的南北差異有很多,從粽子甜鹹到吃水餃湯圓,從搓澡之爭到蟑螂大小,唯獨秋褲能夠同時俘虜大家的心。為什麼人們熱愛穿秋褲呢?裡面有哪些因素呢?

氣溫首先影響了人們要不要穿秋褲。冬天氣溫越低的地區,人們對秋褲的需求量越大。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雖然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和亞熱帶氣候,但是我國毗鄰歐亞大陸最寒冷的西伯利亞,加上北方地區地形相對平坦,每年寒流南下,從北緯53°33′的黑龍江漠河到北緯32°-34°的秦嶺之間都會有大面積的降溫。

尤其是在緯度最高的黑龍江、內蒙古、吉林和遼寧等地,入冬最快,溫度最低。

而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也深受寒流影響。每年冬天,秋褲都是北方人的必備衣物。

在寒風凜冽的哈爾濱中央大街,大家都穿秋褲了嗎?圖/圖蟲·創意

相對的是,青藏高原雖然緯度不高,但是平均海拔達到3000-50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根據氣溫隨高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則——平均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約降低0.6℃來看,青藏高原入冬時間明顯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遊地區更早,而且氣溫更低,因此秋褲也有其普及的因素。

同樣的,以高原山地為主的貴州、以山地、丘陵為主的江西,在冬天的氣溫都比臨近低海拔地區更低。

氣溫之外,溼度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網絡段子「我是北方雪地的一匹狼,卻在南方冬天的雨裡凍成了狗」,體現了南方地區常見的水寒效應,指的是由於水汽蒸發而引起體感溫度低於實際溫度的現象,當空氣中的溼度過大 ,水汽不但會把衣服上的暖空氣層排擠掉,使其失去保溫作用,還會通過蒸發作用會帶走更多的熱量。

例如,湖南長沙的冬季,月平均氣溫大都在6.1℃以上,氣溫相比北方不低,但是溼度多在60%以上,因此冷得要穿秋褲。與此同理的還有湖北、四川、浙江、上海和江蘇等地。

我國幅員廣闊,不同地區入冬時節有很大差別,因此他們在穿秋褲的月份也有不同。圖/中國天氣網

「媽媽叫你穿秋褲」也是中國人熱衷穿秋褲的一大原因。每逢天氣變冷,媽媽姥姥輩就會牢牢盯住全家人的褲腳,苦口婆心或者威逼利誘地讓孩子們穿上秋褲再出門。

在家族群常年轉發的文章中,明明白白寫著:「小腿和腳離心臟最遠,血液流經的路程長,所以腿冷就會全身冷,身體免疫力下降並容易感冒。」「人的膝關節一旦受寒,很容易就有『風溼病痛』,所以人在冬天一定要保證腿部暖和。」

無論南北,在媽媽們的心中,穿秋褲都是最佳的禦寒方式。

此外,供暖條件的不平衡,使得南方地區需要用秋褲禦寒。

我國現在的供暖分界線基本上是東起江蘇北部的蘇北灌溉總渠,大體沿淮河幹流南側至河南信陽,折向北沿伏牛山—秦嶺分水嶺,至甘肅南部的徽成、武都(現隴南),基本與秦嶺—淮河線相吻合,北側有暖氣,南側則沒有。但是在冬天,南方地區也時常氣溫低至2℃以下,自然有穿秋褲的需求。

習慣的遷移也令秋褲從北方一直向南方擴散。

在改革開放以前,廣東、福建人極少穿秋褲,但是隨著大量北方人來到當地上學、謀生,也帶來了冬天穿秋褲的習慣。

例如,廣州1月份為最冷月,月平均氣溫為9℃~16℃,常年「入冬失敗」,但是遇到拉尼亞現象或特大寒流,最低氣溫也會到5℃以下,有些人會穿兩條單褲禦寒。而秋褲習慣傳來以後,越來越多人開始訂購秋褲。

在緯度偏南的成都,愛美的女士穿上了打底褲保暖。圖/圖蟲·創意

04

秋褲,會一直傳承下去嗎?

不同地方的人們對秋褲的稱呼也有不同,而且隨著保暖等級的不同,面料材質也發生了變化,比方說棉、毛、線、絨等等,基於各地的寒冷等級不同,秋褲的穿法也有不同。

在最冷的地方生活,東北人民關於穿秋褲的經驗也是最充足的。他們會把秋褲按棉、絨、毛不同材質的厚度遞增,分別與外褲搭配,應對不同的溫度。

在冬天,如果哪一天出門的時候,大家覺得風一下子吹透了褲子,冷到了腿腳,就是要換下一個厚度的時候了。

當然,也有南方人問東北人為什麼穿褲子要那麼麻煩,能不能幾條秋褲疊加起來穿或者乾脆只穿最厚的。

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是穿得太臃腫了,在雪地裡步行並不方便;其次,東北的室內大多是有暖氣的,穿幾條或者太厚的話,進了屋子裡就太熱了,換下來也不方便。

在東北的冬天,人們中午出門鏟雪也要穿上秋褲。圖/圖蟲·創意

同樣是有暖氣的地區,在比東北溫暖的華北平原上,人們基本只需要穿一條秋褲。

不過,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大部分秋褲是腈綸材質,雖然好洗快幹,但是華北平原的秋冬季節十分乾燥,所以人們一穿上秋褲就很容易起靜電,經常都會「噼啪」帶著輕微的電光亂閃,一天被靜電電到幾回是很常見的事情。

所幸的是,現在工業紡織所用的材料越來越多,莫代爾棉、珊瑚絨等逐漸成為秋褲的主要材質,昔日秋褲起靜電的現象越來越少。

對於江浙滬人民來說,穿不穿秋褲、穿幾條秋褲都不是問題,最大問題是怎麼在溼冷的室內迅速地穿上冰冷的秋褲。

每年冬天的早上,人們躲在溫暖的被窩裡,磨磨蹭蹭地摸到一條秋褲,手感又溼又冷,甩一甩以後塞在被子裡,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穿上後打了個寒顫,然後等到自己的體溫和被窩的餘溫捂熱褲子以後,才起床穿外褲。

很多人對此的形容是:穿秋褲冷一刻鐘,不穿秋褲冷一天。

哪怕在秋冬季節,人們也有外出逛街娛樂的需求,你出門會穿秋褲嗎?圖/圖蟲·創意

不過,隨著現代取暖衣物和家電的普及,再加上很多人認為穿秋褲不美觀,關於「穿不穿秋褲」也有了更多的討論。

對於相對年輕的一輩來說,取暖的方式已經不止在秋褲一項。例如,很多人會在外褲貼暖寶寶、外褲可以選擇加絨的,或者直接穿長靴,這樣既可避免受寒,也可以使整個人看上去更苗條,行動更方便。

在更好的取暖方式下,近年來穿秋褲的人也越來越少。

從外國王室貴族專用到中國尋常百姓家,秋褲的一路進化其實也是我們如何抵禦寒冷的重要見證。它進入中國只有區區百年時間,但是帶給人們的生活記憶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今天,你穿秋褲了嗎?

在緯度約為北緯21°10′至22°40′的西雙版納,冬季大部分時間十分溫暖,花開燦爛,人們穿不穿秋褲呢?圖/網絡

參考資料:

1. 《秋褲簡史》作者「意外藝術」

2. 《秋褲在召喚!全國秋褲預警:三分之一國土繼續秋褲護體》作者「中國天氣網」

校 審丨木 馬

編 輯丨初 二

來 源丨國家全景地理(ID:citychina360)

原標題:《中國秋褲地圖:起風了,媽媽叫你穿秋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你穿秋褲了嗎?神舟十一號太空人在宇宙也穿著秋褲
    你穿秋褲了嗎?神舟十一號太空人在宇宙也穿著秋褲  年年此季,媒體上關於秋褲的討論比秋褲還熱烈:起源、沿革、中西對比、社會調研、實地考察、謠言粉碎……你或許已經知道「秋褲滅國論」是釣魚文的謠言,「秋褲」是「丘爾庫夫斯基」的簡稱是鬼扯,秋褲好像和英王亨利八世有點關係……  可新一輪的熱門秋褲網文真的全對嗎?  我們就先講講他們聊錯的:  ·秋褲到底源於何時?
  • 原來歪果仁也會穿秋褲?!那秋褲用英語咋說呢?
    又到了穿秋褲的季節(小編在海南,偶爾還能穿穿短褲,北方的小夥伴兒們恐怕要穿棉褲了吧...)最近大家應該都在互相調侃:哎,你穿秋褲了嗎?你媽喊你穿秋褲呢!老阿姨已經穿秋褲了......那麼,秋褲用英語咋說嘞?老外到底穿不穿秋褲?
  • 冬天你穿秋褲了嗎?蘇聯想用秋褲毀掉中國人的身體,沙雕科學家
    冬天到了,雪花都飄了,水都結冰了,你的秋褲穿上了嗎?啥?你沒穿秋褲!1953年蘇聯的遺傳學家李森科,對當時蘇聯的國家領導人史達林說,「假如一個國家穿了60年秋褲,就再也沒可能脫下它了。」從1953年到2019年,我們的國人穿秋褲已經穿了66年了。
  • 冷空氣來襲,該穿秋褲啦!「秋褲」英文怎麼說?
    不知道長假過後的小夥伴們有沒有瑟瑟發抖~ 在這裡世紀君也要提醒大家,注意添衣保暖,該穿秋褲的時候千萬別猶豫呀~嗯,冬天的腳步近了,本君這就為大家把「秋褲」的英文咋說安排一下~「秋褲」、「棉毛褲」,英文又叫「chill-cool」和「me more cool」
  • 寶寶秋褲什麼時候穿?你大概給孩子穿錯了
    愛她就要逼她穿秋褲嗎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不知何時給娃穿秋褲。時間帶來的不僅僅是秋涼冬寒,還有泛濫的母愛。「因為有一種冷,是你媽覺得你冷;有一種愛,是你媽逼你穿秋褲。」十年前老媽那些溫柔的語言至今依舊在我耳邊迴蕩——「再不穿秋褲信不信老娘打斷你的腿!」一瞬間恍如隔世,鹹魚終於翻了身!終於,我成為了逼別人穿秋褲的人。
  • 穿上秋褲 對降溫起碼的尊重!「秋褲」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穿上秋褲 對降溫起碼的尊重!「秋褲」英文怎麼說? 2018-10-11 10:33 來源:21世紀 作者:   「秋褲」、「棉毛褲」,英文又叫「chill-cool」和「me more cool」…… (←不好意思,這是騙你的。)
  • 冷天學熱詞:秋褲英文怎麼說
    俗話說,有一種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種寒冷叫忘穿秋褲!北方大部又到了一年「你媽喊你穿秋褲」的時候了。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秋褲英文怎麼說嗎?Long john又是什麼鬼?理論上,秋褲屬於內衣underwear的一種,但是跟我們平常理解的underwear又不太一樣——大眾理解的underwear一般指的是無袖內衣或者短褲。而風靡我大中華的秋衣秋褲,都是長袖或者包腿長褲。如果用underwear似乎不太準確。
  • 全國降溫 網友:穿上秋褲,是對降溫起碼的尊重
    在每一個瑟瑟發抖的冬日裡,被大人一層層套上松垮沒型、五顏六色又畫著各種奇怪圖案的秋褲、羊毛褲以及棉褲後,裹得像個粽子,幾乎是每個生於80、90後的集體的回憶。而這幾年,秋褲也在不斷進行著革新。從「年輕人不穿秋褲」到「購物車裡來一條」,今年天貓雙11,共售出了秋褲474 萬條,同比上升34%。
  • 天越來越冷,你知道「秋褲」的英語怎麼說嗎?
    有一種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種寒冷叫做忘穿秋褲。最近,全國各地的天氣都變涼了,大家翻箱倒櫃找出了塵封已久、又恨又愛的抗凍神物--秋褲。面對這種全世界恐怕只有中國人才穿的褲子,很多愛美的寶寶不禁陷入了深深的糾結:穿吧...太土...不穿吧...挨凍...
  • 全球變暖影響「穿秋褲指數」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茜漫畫:許婧  年輕人經常調侃說「有一種冷,叫我媽覺得我冷」,雖然溫馨,但這不科學。其實冷不冷是與人體「熱感受」指標比如「有效溫度」指標有關,這些指標也是決定大家穿不穿秋褲的重要客觀因素。但隨著全球變暖,各地的「穿秋褲指數」和「裝空調指數」可能也要變。  到21世紀末的30年,國人將會感受到怎樣的氣候舒適度變化?前不久,「刊媒惠」科技沙龍請來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學傑,他發表在《大氣和海洋科學快報》上的研究回答了這個問題。
  • 天氣忽冷忽熱,氣溫到底多少度才穿秋褲……
    記者楊濤 攝天氣忽冷忽熱到底啥時該穿秋褲?10月25日,天氣晴好,藍天白雲之下的漢口解放公園裡,各種植物色彩斑斕。記者詹松 攝天氣忽冷忽熱你是否和小編一樣把秋褲從衣櫃拿出來又放進去猶豫不決早上出門冷颼颼中午太陽出來了頓時感覺——「別扶我,我還能穿上小裙子美一美!」10月25日,穿著漢服的女孩在解放公園漫步,感受秋季的美好時光。
  • 對撕、秀恩愛、引發段子,秋褲在娛樂圈的正確使用方法竟是這樣!
    這兩天,北京這邊的氣溫都快接近零度了,小夥伴們有木有被媽媽逼著穿秋褲啊
  • 「秋褲」用英語怎麼說?
    如果我是你,想要度過加拿大的冬天的話,我會為自己準備一件秋褲。Long Johns for women were first used to create a slimmer look. 女人穿的秋褲最先是用來顯瘦的。
  • 「秋褲」的英文怎麼說?可不是「autumn pants」!
    天氣越來越涼又到了穿秋褲的季節了小編一直有一個疑問外國人不穿秋褲那秋褲的英文怎麼說呢來歷:一個叫John L. Sullivan的拳王,不僅以拳擊風格聞名,還以一身連體服"Long John"而聞名,後來成為秋衣秋褲的代名詞。
  • 有一種倔強叫不穿秋褲 但面對降溫大部分人不得不屈服
    原以為穿上棉襖就已經入冬了,沒想到真正的冬天還未到來。對於長沙的天氣,有人臨時編了一段即興說唱:「長沙的天,發噶噠癲,一下子從夏天就變噠冬天。」幾天前,街上的年輕人都是一副清涼裝扮,有人甚至穿上了短袖和短裙。一夜之間,大風吹,氣溫上演「大跳水」,一秒入冬。剛過去的周末,長沙的最高氣溫只有9℃,飄著細雨的街頭,行人紛紛裹緊了棉衣。
  • 秋褲起源於哪裡?國人冬天最愛的秋褲為何在國外卻不受歡迎
    如今天氣已經進入十分寒冷的季節,北方已經很多地方迎來了第一場雪,而秋褲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已經早早的穿上了,畢竟如今的北方動輒零下十多度,特別是一些每天需要早起上班的小夥伴來說,一條秋褲可以很少的保暖,當然也有很多小姐姐為了完美展示自己的身材選擇不穿,不過大部分人還是都穿著的。
  • 冬季服飾大全:「秋褲」用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潮英語>正文冬季服飾大全:「秋褲」用英語怎麼說? 2015-11-19 14:45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謝昕呈      現在已經是深秋,大部分地區已經比較冷了,相信有很多人已經穿上了秋褲。
  • 小寒到,保暖穿的「秋褲」英語怎麼說?可不是autumn pants!
    但傳統的「秋褲,秋衣」罐頭菌還是穿上了。今天,罐頭菌就這秋褲,秋衣等一些抗寒神器給講一下。1.秋褲 long underwear其實所謂的秋衣秋褲,就是內衣的一種,因此會用underwear,而不是用pants,而相比普通的內衣,秋褲又顯得格外修長,因此秋褲可以直接翻譯成long underwear。
  • 鍾楚曦在裙子裡穿秋褲!最近流量開掛的小女生,穿搭也是天馬行空
    陳偉霆、鍾楚曦在武漢出席新片首映,鍾女士裙子裡穿秋褲被發現了日前,鍾楚曦和陳偉霆一起現身了新片首映會的現場,本來挺融洽的氣氛,因為鍾女士一條藏在裙子裡的秋褲使得畫風突變。看來秋褲也並非是毫無地位嘛,明星們雖然嘴上說著不要,但身體還是很誠實的!畢竟這嚴寒的溫度,幾個人能夠頂得住啊!活動當日,鍾楚曦一身藏藍色的西服外套搭配了灰色的高腰半裙,下身是光腿穿上的黑色中筒襪,然後配上一雙黑色厚底學生皮鞋,整個造型還是很復古很減齡的。
  • 黃曉明花式秀恩愛沒sei了 霸道要求baby穿秋褲
    黃曉明還為圖片配文道:「你穿不穿秋褲?不穿信不信哥削你!」花式關心baby也是沒sei了,這恩愛秀得可以給滿分!  見狀,網友們紛紛打趣道:「有一種冷叫老公覺得你冷。」「你算了吧曉明哥,你打不過baby的!」「你們開始秀恩愛了我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