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預警,靠機器還是靠動物,哪一個更靠譜?

2020-12-15 霏兒的小屋

不可預料的大地震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災難,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次次使整個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數十萬人在眨眼間命喪黃泉。

編輯搜圖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編輯搜圖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編輯搜圖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由於現代科學技術還不能十分精確地預測出地震的時間和震級,這就往往使人們對突如其來的地震防不勝防。那到底誰能來充當這個地震預警員的角色呢?靠科學機器還是動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科學家們在研究什麼?

不可否認,幾個世紀以來,動物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地震預報員的角色。公元前373年,據歷史學家記載,希臘城發生地震的前幾天,包括老鼠、蛇、黃鼠狼等一系列的動物都出現了異常的躁動。2011年,在秘魯7級地震發生約三周前,報導顯示安第斯山脈的國家公園裡哺乳動物和鳥類就開始不斷逃離。

編輯搜圖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你之前很有可能聽過這樣的故事,故事中動物似乎以某種方式預感到了地震的來臨,但可惜的是,在2018年對700多個此類報導的調查中發現大多只是傳聞或者是單次觀察的結果,沒有辦法得到科學的證實,所以近期不同的研究小組們正在努力嘗試找出事情的真相。研究學家們試圖弄清楚地震前動物的行為是否真的會發生變化以及導致這些變化發生的可能原因。你可能認為,既然人們上百次地聲稱在地震前動物表現異常,那麼其中必有原因,但問題是人類總傾向於尋找模式,並且容易形成「後視偏差」的心理現象。

編輯搜圖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人們會在事後而非事前認為事情就該如此,我們的記憶是不太可靠的,因而與其在地震發生後試圖回想動物的行為,不如前期就對動物行為進行長期追蹤。這樣的話,當有地震發生,我們就可以利用數據比較動物在地震發生前後的行為。在一些研究中,科學家們確實已經這樣做了,例如在2014年,研究者們在日本的農場跟蹤記錄幾十頭奶牛每天的產奶量,這可能聽起來是個奇怪的記錄方式,但因為農場上大多數動物每天至少要被擠奶一次,所以這也是個跟蹤調查它們行為的簡便方法。這項研究發現,平均來看,地震發生前三周奶牛的產奶量下降,研究者們無法解釋這一現象,但這也不是唯一一個測量地震前農場動物行為變化的研究。

編輯搜圖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幾年後,在義大利的另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們在農場的奶牛、羊和狗身上安裝了加速度計,追蹤記錄它們在2016年和2017年幾個月的行動,他們就是在動物身上安裝了Fitbit(一種可穿戴記錄器)。最終數據顯示地震來臨前約5小時,動物們的行為模式的確發生了明顯變化,不僅如此,離地震發生的距離越近,它們的行為變化就越早,可能是因為他們探測到的某種型號要更強。從兩個方面看,這項研究發現很有價值,首先根據它可以建立一種可以觀察利用不同地方農場上動物變化的地震預警系統;其次結果表明,只追蹤一種動物,結果還是不夠準確,需要多種動物的數據才能顯示出動物行為間的聯繫。

編輯搜圖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2020年初,德國和俄羅斯的科學家們開展了一項名為Icarus(動物追蹤軟體)的研究項目,用以追蹤全球數以千計的鳥類、哺乳動物和昆蟲的行為。這個項目並非僅僅關注一隻或一小群動物的行為,而是旨在利用計算機算法分析總體行為模式,因而研究者們計劃在數千隻動物身上安裝小型發射器,定期將它們的位置活動和當地天氣信息發送至安裝在國際空間站的天線。這是個巨型項目,目前項目還在試驗階段,但目標是到2020年底,研究者們能開始收集數據並檢驗其使用效果,即預測地震和諸如火山爆發等自然事件的效果,所有這些研究發現都很令人興奮。

編輯搜圖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編輯搜圖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人工智慧、衛星技術等科技的最新進展,讓進行這類研究變得更加容易。儘管目前也有一些證據表明,至少有些動物或許能預知地震的發生,但是我們仍不清楚這些動物是如何做到的。一些科學家假設動物可能會通過地震前地殼的運動感知到地球的震動,但是目前並沒有強有力的證據能證實,不過也有可能是動物感知到了有這種地殼運動引發的其他環境事件,比如空氣會變的帶電,因為地球的擠壓和變化導致礦物質中的化學鍵斷裂,會將帶電原子釋放到空氣中,有些動物或許能感覺到這些空氣本身的變化,帶電的原子也能溶於水,讓水聚酸性。比如我們知道兩棲動物對水化學成分的變化極為敏感,因為他們的皮膚是透明的,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什麼在2009年義大利拉奎拉發生地震5天前一群蟾蜍逃離了他們日常進行繁殖的池塘,觀察到這一現象的科學家當時並未測量水體的酸度,所以我們也不是很肯定,但至少聽起來很有可能是這樣。

編輯搜圖

當我們對地震發生前後動物的行為,以及它們如何可能探測到地震早期信號的了解越來越多,我們不管是通過將農場動物的行為聯繫起來,還是開發出能模仿特定動物本領的傳感器,或許這時候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免受地震災難的傷害。或者,我們能向動物學習如何自己預測地震,真正將性命掌握在人類自己的手中!

相關焦點

  • 動物異常行為、地震雲預測地震真的靠譜嗎?
    首先下結論:地震雲不能預測地震,倒是動物們可能會對地震前釋放的特殊物理信號敏感(主要是輕微的震動),從而表現出異常行為,但是依靠動物的異常行為來預測地震,這也是不靠譜的,具體的原因請聽下文解讀。「地震雲預測地震」,這個說法由來已久,大部分的人都聽說過這個說法並對此深信不疑,事實上並不是這樣。這個說法之所以被大家深信是因為不僅在古代史籍中還是在現代都能找到相關的「證據」。
  • 雲探訪湖北省地震局 地震預警靠電磁波和地震波賽跑
    明天是5·12全國防災減災日 雲探訪湖北省地震局 地震預警靠電磁波和地震波賽跑 記者體驗地震預警系統仿真實驗平臺 專家介紹核電地震監控系統沙盤模型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碗容 柯稱 通訊員5月8日,楚天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來到湖北省地震局,通過網絡視頻直播的方式,帶網友探秘湖北省地震預警實驗室和首次啟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廳。直播吸引了近20萬網友觀看,大家紛紛表示「漲知識」了。 記者體驗提前15秒地震預警 地震預警是近年來人們非常關注的技術,它是怎樣實現的?
  • 地震預警APP究竟靠譜不?在地震來臨是會收到提醒嗎
    平心而論,MIUI的這個地震預警還是蠻全面的,除了可以提供地震波到來的預估時間外,還能同步提供震級預測、烈度預測、震感評估等信息。只是……目前只有國內幾家大城市支持預警。其實除了系統自帶的地震預警外,還有一些APP也提供了類似功能。儘管這些APP體積不大,但功能往往較系統內置的更全面。接下來我們就篩選兩款比較有代表性的,向大家介紹一下。1.
  • 地震總是不期而遇!地震預警 App 究竟靠譜不
    MIUI 中的地震預警設置平心而論,MIUI 的這個地震預警還是蠻全面的,除了可以提供地震波到來的預估時間外,還能同步提供震級預測、烈度預測、震感評估等信息。只是…… 目前只有國內幾家大城市支持預警。這是官方提供的已開通地震預警的城市列表(實際情況會比這個多一些)其實除了系統自帶的地震預警外,還有一些 APP 也提供了類似功能。儘管這些 APP 體積不大,但功能往往較系統內置的更全面。接下來我們就篩選兩款比較有代表性的,向大家介紹一下。1.
  • 地震總是不期而遇!地震預警APP究竟靠譜不?
    儘管這些APP體積不大,但功能往往較系統內置的更全面。接下來我們就篩選兩款比較有代表性的,向大家介紹一下。1. 地震預警這款APP與系統自帶的地震預警很像,除了可以提供相關地震信息外,還能像MIUI預警一樣,在地震波到來前發出全屏倒計時+高分貝聲音提醒(自動使用最大音量)。
  • 這款地震預警App,真的靠譜嗎?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發布了一款名為MyShake的手機應用軟體,它可以利用智慧型手機內置的加速計感知地震,以此構建一個眾包地震網,它可以收集數據並向用戶發出警報。這個App是否真的靠譜呢?它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1. 軟體運行後通過手機中的加速計感知各種震動2.
  • 地震預測靠譜嗎?什麼是地震緊急速報預警
    也可以說,正是因為計測震度表的制定,現在我們收到的緊急地震預警才會同時播報震度級別。震級是我們形容震源處能量級的一個單位,大家可能想像不到的是,根據計算方式和數據採集方式的不同它有很多不同的種類。一般我們常常用來表示的是芮氏規模也就是近震震級ML,同時也有表面波震級Ms和代表震源處能量級的矩震級等等。。。
  • 交易同頻:K線、均線、共振,靠不靠譜?
    在股票期貨市場,我們經常聽到人家說共振行情,有人說好,有人說沒用,究竟靠不靠譜,針對這個問題,我今天就給大家來說說。什麼是共振行情?共振行情靠不靠譜呢?關於靠不靠譜這個問題,首先得回到自己的交易理念方面,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說是一直有效的,如果有,那投資市場的錢早被人掏空了。
  • 地震預警APP安卓/iOS版在哪下載?ICL地震預警APP下載地址
    地震預警APP安卓/iOS版在哪下載?ICL地震預警APP下載地址 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研製的地震預警APP(ICL)安卓版和iOS在哪裡可以下載到呢,具體的下載地址是哪裡,以下我們來看下這個地震預警APP的下載地址。
  • 萬方查重論文靠不靠譜?
    ta到底靠不靠譜呢?萬方論文查重首先,我們在選擇論文查重檢測系統前,一定要先確定學校使用的是哪款。還有一種情況,當你抄襲的論文,知網和萬方都有收錄的時候,無論用知網和還是萬方檢測系統,兩者的檢測結果都是相同的,這也就意味著那你的論文萬方檢測結果是準確的。更多閱讀:
  • 神創論與進化論,哪一個更靠譜?
    神創論與進化論,哪一個更靠譜?哪一個對人類認識真理更有幫助?哪一個對人類美好的生活更有影響力?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神創論與進化論。首先,我們來談一談神創論。神創論,就是說上帝創造了宇宙萬物,上帝創造了人類。
  • 唐山5.1級地震提前5秒預警 預測地震APP到底靠譜嗎?
    儘管這些APP體積不大,但功能往往較系統內置的更全面。接下來我們就篩選兩款比較有代表性的,向大家介紹一下。  1.詳情頁除了會介紹該地震的震級、烈度、經緯度外,還會彈出一個地圖,圖中會標註好你與震中的相對位置。紅點代表震中、藍點代表你當前所處位置、紅圈則代表了受地震波及比較明顯的地區。而且這款APP還很貼心地設計了「白天/晚上「的地震預警閾值,我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分別定義白天和晚上的提醒程度(震級和烈度),以便更好地協調工作與休息。
  • 地震可預警,預警能救命,這個地震預警 App 你要下載 | 附連結
    地震預警技術是秒級響應的物聯網技術系統。通過在主要地震區布設密集的地震預警監測儀,當地震發生且震源確定後,利用電波傳播速度比地震波更快的原理,提前發出預警警報。地震預警並不是地震預報,靠的是電波跑贏地震波。在災難來臨時,哪怕只是幾秒的預警時間,也能夠讓人們及時做出避險措施,減少損失和傷亡。
  • 地震預警咋回事?看完你就懂了
    預警靠電磁波和地震波賽跑 地震預警是近年來人們非常關注的技術,它是怎樣實現的? 在湖北省地震預警模擬與測試實驗室,湖北省地震局高級工程師魏貴春介紹,地震預警主要利用的是兩個時間差,一個是橫波比縱波速度慢,縱波速度約為7km/s,而橫波速度約為4km/s,且破壞性地震波主要為橫波;二是電磁波比地震波快,電磁波速度約為300000km/s。
  • 歷史上發生過的地震,在震前是否有異常現象發生?有預警意義嗎?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地震雲這個話題很火,一些人認為地震雲可以起到預警作用,當然也包括了一些自然異常現象以及動物的異常行為,這些都靠譜嗎?這些異常現象對於地震的預警是有一定輔助意義的,不過,這裡要提一下地震雲。地震雲對於地震的預測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裡必須要澄清一下,所謂的地震雲與地震沒有因果關係,雲層的變化只是氣象原因。
  • 天府市民雲「地震預警」服務上線!
    也會第一時間發送地震消息 但是對於我們普通市民而言 其實有個更快速更超前的方式 那就是趕快給手機搞個「地震預警」 最重要的是 關鍵時候它還能救命 什麼是地震預警?
  • 太陽能取暖到底靠不靠譜?看了你就知道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裡也不斷出現著更多更環保的新型材料,為大家的生活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太陽能取暖設備其主要利用太陽能板和供電設備協同對家中取暖設備提供熱能,這種取暖設備的最大好處就是一年可以節省大量電費,當然其初期的安裝費用和後期的養護費用自也自然不菲,但是從常規使用上來說太陽能取暖設備究竟靠不靠譜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雖然地震無法預報,但卻可以預警,地震預警有什麼用?
    對於地球而言,地震只是一種常見的地球內部能量釋放,但對於人類以及生活在地球表面的其它動物而言,地震無疑是一種重大的自然災難,嚴重的地震會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地震預報指的是在地震發生之前就預先得知,而地震預警則是指在地震發生之後,將地震即將到來的消息傳遞給大家,以便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在地震發生之後再進行預警,還來得及嗎?當然來得及。當地震發生的時候,會以震源為中心向外發射地震波,由於不同的地區距離震源的距離不同,所以地震波到達的先後順序也不同,基於這一原理,我們就可以對地震實現提前預警。
  • 寵物可以預測地震?究竟是真的有能耐,還是自己加戲?
    究竟它們是真的有能耐,還是這群寵物主人給自己加戲,事實上現在的科學界仍沒有一個定論。會產生縱波和橫波兩種波長,而人類對於這兩種波,其實只能夠靠建築物的晃動自身失去平衡來感知。畢竟我們的感官是沒有其他動物那麼發達的,人類能夠發展到今天這麼先進,主要是依靠智慧和多代的知識積累,而動物更多依靠自己的本能
  • 地震預警不是預測,如何讓中小學生認知預警警報?防震演習不能少
    昨晚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了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值得注意的是,重慶、成都等多城區提前發出了地震預警。很多人剛進入睡夢中,聽到了預警警報,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地震預警並不是地震預測,目前還沒有研究表明能有效對地震進行提前預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