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安進主動增持:百濟神州完成全球生物製藥領域最大股權融資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高瓴、安進主動增持:百濟神州完成全球生物製藥領域最大股權融資

百濟神州又拿下了一個「第一」。

7月13日,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宣布向特定現有投資者以註冊直接發行的方式發行145,838,979股每股面值 0.0001美元普通股的定價。每股普通股以14.2308美元的購買價出售,相當於每股美國存託股份(ADS)185美元,發行總收入約為 20.8 億美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的淨收入為 20.7 億美元。

該發行預計將於2020年7月15日前後完成。

局內人增持

「根據我們這次融資投資財務顧問瑞信銀行提供的數據,此次金額是全球範圍由生物技術公司發行股票對外融資規模最大的一次;第二個亮點是融資的形式,開始是來自於一個主要股東的反向查詢,『反向』的意思是,一般來說公司是主動去找投資方要錢,反向則是投資方來問公司說想增加對百濟神州的投資,要增持。」7月14日上午,在對外宣布了這個大手筆融資之後,百濟神州財務長兼首席戰略官梁恆在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導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這輪融資以後,我們帳上的現金會超過50億美元,這些資金讓公司能夠儘快加大對新的產品和機會的投資,繼續創造可持續性的競爭優勢,繼續領導行業的改變。」

此次入局「沒有外人」。

據悉,此次融資由百濟神州現有股東和主要投資者共同參與。交易完成後,所有參與本次交易的投資者共同持股比例約為65.81%。

「三家主要的投資者包括高瓴資本、Baker Brothers和安進。」梁恆表示,高瓴是中國市場業績最好的基金之一;Baker Brothers是美國生物醫藥的投資專家,「這兩家公司從2014年百濟神州第一輪融資就參與,對我們非常了解,對行業也非常精通,他們參與了我們每一輪投資,也一直沒有減持。安進是全球最大也是最有歷史的生物技術公司,增加投資,反映了安進對雙方合作的信心。除了這些在董事會上的股東之外,還有其他的投資者參與,總共參與這次交易的投資者共同持股大約66%,相當於公司2/3的股東都參與了。」

安進此次融資的新聞稿中稱:安進對BeiGene的註冊直接發行普通股追加約4.21億美元的投資,使得安進目前對BeiGene的持股比例約為20.3%。這一額外投資反映了安進對兩家公司在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醫藥市場上在腫瘤領域合作進展的信心。

2019年11月1日,安進(Amgen)宣布以27億美元現金收購中國生物創新藥公司百濟神州20.5%的股份,創下其時中外生物製藥企業間最大交易金額。

百濟神州和安進的合作均是關於腫瘤藥物的開發和推進。包括在中國開發和商業化安進三個已在全球獲批上市的藥物地舒單抗注射液(骨巨細胞瘤)、注射用卡非佐米(多發性骨髓瘤)和注射用倍林妥莫雙抗(復發或難治性成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2018年三個藥物全球銷售額分別為17.86億美元、9.68億美元和2.3億美元。以及在全球範圍內共同開發20款安進抗腫瘤管線藥物。

安進與百濟神州將共同承擔在全球範圍內的開發費用,其中百濟神州將在合作期間貢獻包括開發服務和現金在內的總價值至多為12.5億美元。百濟神州有權獲得每款產品(不包括AMG 510)在中國以外的全球銷售的特許使用費。

其中,地舒單抗已於今年7月1日商業化上市。地舒單抗於2019年5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於治療不可手術切除或者手術切除可能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骨巨細胞瘤,包括成人和骨骼發育成熟(定義為至少 1 處成熟長骨且體重≥45 kg)的青少年患者。此外,地舒單抗用於多發性骨髓瘤和實體瘤骨轉移患者中骨相關事件預防的新適應症上市申請(sNDA)已於 2020 年 4 月被正式受理,目前正在藥品審評中心技術審批中。

作為百濟神州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歐雷強對於安進的「大手筆」的動機解釋是,「一定是相信這個公司是值得投這麼多錢的。也是因為我們已經花了非常多的力量在中國進行商業化以及臨床研究,在全球建立了一個超過1000人的臨床研究團隊,其中在中國有600多人。」

對於此次融資,歐雷強將其定義為「一個現象級、變革性的交易,尤其是對於生物技術行業而言。」

推進臨床研發

對於此次融資,梁恆表示從資金用途上講,「會繼續擴大公司在中國的規模和影響力,包括在中國進行開發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活動,繼續推進內部研發和外部合作而組成的豐富的產品管線,充分利用自己已經建立起來的臨床開發平臺和優勢,讓這些候選藥物能推進到臨床後期和上市。」

由於有自研藥物BTK 抑制劑澤布替尼膠囊和PD-1藥物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先後上市,百濟神州在2020年邁入了商業化的新階段。

據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全球研究和亞太臨床開發負責人汪來介紹,在過去十年中,百濟神州建立了臨床前沿以及臨床研發完善的組織架構,「建立了多樣的和抗腫瘤靶點和藥物技術平臺,為臨床提供了11款自主研發的藥物,有2款藥物已經獲批上市,第3款即將進行上市申報。此次融資,投資者願意給我們繼續加碼,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有非常強大的研發管線,有近30款抗腫瘤新藥,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都有相當強勁的競爭力。」

據汪來介紹,目前百濟神州早期的臨床管線中有近30項臨床早期管線的藥物,其中有8個有全球權益的,是目前中國開展全球臨床試驗最多的藥企,有三四十項全球的臨床試驗在進行中,其中有十項是全球的三期臨床試驗。

在百濟神州的研發管線中,重磅產品包括抗腫瘤藥物TIGIT, Bcl-2, OX40T等;具有首創新藥 (first-in-class) 潛力的研究項目HPK1;合作引入的Sitravatinib;以及ZW25雙抗& ZW49抗體藥物結合體的Her2的項目等。

(作者:盧杉 編輯:徐旭)

相關焦點

  • 全球生物醫藥最大股權投資即將誕生,高瓴資本再次創造歷史
    據悉,作為百濟神州唯一的全程投資機構,高瓴認購了其中不低於10億美元的份額。這意味著,全球生物醫藥歷史上最大的一筆股權投資即將誕生,而創造者正是高瓴資本。「這是高瓴連續第八次投資百濟神州,最吸引我們的是,百濟神州是一家有靈魂的企業,從創立的第一天起就堅持做最好的科學和最高質量的創新藥,研發上只做全球最優或最新。
  • 百濟神州衝擊科創板 能否複製1600億估值?
    截至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擁有超過25個在研藥品,大部分處於當下最熱門的賽道,即靶向腫瘤細胞。作為一家成立10年的藥廠,百濟神州與同賽道的對手,如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等相比,管線規模更加龐大。同期的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在研藥品各為23個、21個。有了頂尖的研發管線,百濟神州還有頂尖的國際化符號。
  • 百濟神州衝擊科創板能否複製1600億估值?業績卻有點黯淡
    百濟神州也是這樣逐漸擴充管線的。截至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擁有超過25個在研藥品,大部分處於當下最熱門的賽道,即靶向腫瘤細胞。作為一家成立10年的藥廠,百濟神州與同賽道的對手,如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等相比,管線規模更加龐大。同期的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在研藥品各為23個、21個。有了頂尖的研發管線,百濟神州還有頂尖的國際化符號。
  • 百濟神州上市藥品同類銷量墊底 衝擊科創板能否複製1600億估值?
    同期的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在研藥品各為23個、21個。  有了頂尖的研發管線,百濟神州還有頂尖的國際化符號。  根據藥明康德的一份調查,百濟神州握有8個在研藥品的全球開發權益。換言之,8個藥品若全部通過審核,將在全球上市。這背後,也是資本推高百濟神州估值的原因,即國際化團隊管理。  百濟神州網站的領導團隊欄目,25位高管頭像中,非華人面孔多達12位。
  • 上市藥品同類銷量墊底 百濟神州衝擊科創板能否複製1600億估值?
    百濟神州也是這樣逐漸擴充管線的。截至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擁有超過25個在研藥品,大部分處於當下最熱門的賽道,即靶向腫瘤細胞。作為一家成立10年的藥廠,百濟神州與同賽道的對手,如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等相比,管線規模更加龐大。同期的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在研藥品各為23個、21個。
  • 百濟神州上市藥品同類銷量墊底 衝擊科創板能否複製1600億估值?_個...
    百濟神州也是這樣逐漸擴充管線的。  截至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擁有超過25個在研藥品,大部分處於當下最熱門的賽道,即靶向腫瘤細胞。作為一家成立10年的藥廠,百濟神州與同賽道的對手,如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等相比,管線規模更加龐大。同期的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在研藥品各為23個、21個。  有了頂尖的研發管線,百濟神州還有頂尖的國際化符號。
  • 累計融資300多億,一年掏出60億搞研發,百濟神州到底在做什麼?
    「醫藥一哥」恆瑞醫藥強大的研發實力使它成為了國內化學製藥實力第一、最有機會挑戰國際醫藥巨頭的中國公司,現在它每年的研發投入達到了約40億元,培育著幾十個創新藥管線。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國醫藥市場的Biotech企業——百濟神州,甚至比恆瑞醫藥更有魄力,2019年僅一年便支出了64.69億元的研發費用。
  • 百濟神州擬2021年登陸科創板,或將成為首家三地上市藥企
    繼成為首個美、港兩地雙重上市的中國生物醫藥公司後,百濟神州即將變成首家在三地上市本土藥企。11月16日,百濟神州早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批准可能發行人民幣股份並將該等股份於科創板上市的初步建議,建議發行人民幣股份預計將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百濟神州於2016年赴美上市,成為首家登陸納斯達克的的中國創新藥公司,後於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
  • 高瓴資本560億美股持倉大曝光!清倉特斯拉蔚來蘋果 大舉增持生物醫藥
    整體來看,愛奇藝連續三個季度成為高瓴資本第一大重倉股,前五大重倉股分別是愛奇藝、百濟神州、Align科技、好未來和ZOOM,持有市值分別為9.9億美元、9.1億美元、6.6億美元、5.5億美元和4.7億美元。同時生物製藥企業仍是高瓴的關注重點,在高瓴資本持倉的全部54家公司中,生物製藥企業佔據25席。
  • 百濟神州:中國腫瘤創新藥龍頭還是燒錢黑洞?
    歐雷強曾經擔任過專注腫瘤領域的生物醫藥企業Genta公司的聯席執行長、專注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療法的生物製藥企業Galenea的執行長,生物技術公司創業經歷豐富。  因此頂級的科學+商業創始團隊讓百濟神州從誕生就註定不同凡響。公司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得到跨國藥企背書(默克、新基、安進)以及頭部PE機構(高瓴資本)的加持。
  • 高瓴換倉:清倉蔚來特斯拉蘋果 加倉生物醫藥遠程辦公
    當天蔚來還發布公告,宣布再次完成1億美元的可轉債融資項目。2020年的融資總額達到2億美元。高瓴資本一直是蔚來汽車重要的戰略投資者。2015年6月,蔚來汽車完成億元及以上人民A輪融資時,就獲得了包括高瓴資本、順為資本、騰訊投資等一種重要機構投資者的青睞;2017年3月,蔚來汽車C+輪6億美元的戰略投資中,又看到的高瓴資本的身影。蔚來IPO時,高瓴資本持股比例達7.5%,是蔚來第三大股東。從高瓴資本的持倉報告中可見,高瓴資本清倉的不止蔚來。
  • 丹序生物完成1億元A輪融資,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驅動新藥開發
    【獵雲網北京】9月4日報導北京丹序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簡稱:丹序生物)近日宣布已完成近1億元A輪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華蓋資本聯合領投,北京昌發展、首發展、天津匯智、薄荷基金跟投。丹序生物正與北京佑安醫院合作推進國內I期臨床實驗相關工作。丹序生物與百濟神州已於8月27日就大中華地區以外的全球範圍內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權益達成獨家授權協議,快速推進新冠中和抗體的海外臨床開發。I 期臨床試驗預計將於本月在澳大利亞啟動,入組至多30例健康受試者。 I /II期臨床試驗將於十月初之前在多個國家啟動,入組輕度至中度的新冠肺炎患者。
  • 中國抗癌藥實現零突破,A股版「百濟神州」在哪?
    一、雙面百濟神州:淨利潤虧損百億,研發支出高資料顯示,百濟神州是一家商業化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專注於開發及商業化用於治療癌症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及腫瘤免疫治療藥物。本次研製成功的澤布替尼是百濟神州歷時7年研製的成果。2012年,百濟神州研究團隊在北京開始立項。
  • 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劉建:中國生物製藥發展有三大利好,兩大瓶頸
    會上,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生物製藥負責人劉建在現場分享了《中國生物醫藥的產業之路》主題演講。以下為整理後的演講實錄: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 EmTech 給我們這個機會,今天講的是百濟神州對中國生物製藥創新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 景林和高瓴超1000億持倉曝光,有什麼共同點和區別?
    來源:私募工廠廠長的話上周景林和高瓴二季度持倉相繼曝光,前者是陽光私募中的佼佼者,而後者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私募基金,今年也開始搞起二級私募(雖然股權上沒看到實質關係)。這兩家私募在投資上有啥共同點和區別,今年在「做多中國」的背景下表現如何?我們一起來探討下。
  • 高瓴資本重倉的百濟神州闖A股,6年虧損124億,曾遭機構做空
    百濟神州在美股市場和港股市場表現較好,被資金追捧的原因是明星投資機構高瓴資本持股以及公司手握重磅自研產品。然而,百濟神州也被外界爭議,主要是公司業績持續虧損,6年間累計虧損約124.6億元。業績虧損背後又與高研發投入有關。值得關注的是,去年9月,百濟神州曾遭做空機構狙擊。
  • 抗癌藥PD-1價格戰悄然開打 百濟神州新品獲批生產如何定價搶市場?
    產品PD-1單抗藥物替雷利珠單抗(BGB-A317)等待上市申請獲批期間,美國生物製藥巨頭Amgen(安進)近期宣布擬以27億美元代價收購百濟神州(06160.HK,BGNE.US)20.5%股權。百濟神州的「掌上明珠」替雷利珠單抗將是全球第10款、中國產第4款、中國市場上市的第6家PD-1/PD-L1。
  • 百濟神州與勃林格殷格翰就PD-1抗體Tislelizumab達成商業供應協議
    作為百濟神州和勃林格殷格翰探索實踐「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的一部分,tislelizumab將在位於上海的世界一流的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製藥生產基地進行生產。 「隨著tislelizumab項目在中國向潛在註冊批准及上市的不斷推進,我們非常高興能通過全球頂尖的生物製藥合同生產商勃林格殷格翰BioXcellence™來確保產品的商業供應。
  • 百濟神州宣布安加維?(地舒單抗注射液)在中國正式開啟商業化上市
    這是繼百濟神州和安進在2020年1月達成全球腫瘤戰略合作後,百濟神州首款正式在中國開啟商業化上市的由安進公司生產的藥品。安加維於2019年5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於治療不可手術切除或者手術切除可能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骨巨細胞瘤,包括成人和骨骼發育成熟(定義為至少1處成熟長骨且體重≥45 kg)的青少年患者。
  • 醫藥健聞周刊|生物醫藥史最大筆股權投資完成;默沙東CEO稱研發中的...
    >百濟神州完成20.8億美元註冊直接發行日美歐23家藥企成立研發抗生素的基金強生、雅培、沃博聯發布財報跨國藥企強生出席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談醫療創新。君實生物在科創板上市。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創新藥的研發項目,以及君實生物科技產業化臨港項目。2019年,該公司實現年收入7.75億元人民幣。在此之前,該公司於2018年先後完成新三板股票定向發行和H股發行上市。君實生物致力於創新藥物的發現和開發,以及在全球範圍內的臨床研發及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