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之後又一個雨果獎 看80後清華女生如何「摺疊北京」

2020-12-06 北晚新視覺網

「高樓彎折之後重新組合,蜷縮成緻密的巨大魔方,密密匝匝地聚合到一起,陷入沉睡。然後地面翻轉,小塊小塊土地圍繞其軸,一百八十度翻轉到另一面,將另一面的建築樓宇露出地表。樓宇由摺疊中站立起身,在灰藍色的天空中像甦醒的獸類。城市孤島在橘黃色晨光中落位,展開,站定,騰起瀰漫的灰色蒼雲。」

這是科幻小說《北京摺疊》中所描繪的情景,北京成為了一個三個空間維度的世界。

北京時間昨天,第74屆雨果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堪薩斯城舉行。清華畢業生、80後女作家郝景芳憑藉作品《北京摺疊》獲得中短篇小說獎。這是繼2015年劉慈欣的《三體》獲獎之後,中國作家再次獲得雨果獎。

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協會所頒發的獎項,自1953年起每年在世界科幻大會上頒發。它的正式名稱為「科幻成就獎」,為紀念「科幻雜誌之父」雨果·根斯巴克,該獎命名為雨果獎。雨果獎和星雲獎堪稱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

郝景芳2002年就曾獲全國中學生第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她本科、博士先後就讀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和經管學院,創作了《北京摺疊》、《流浪瑪厄斯》、《星旅人》等一系列作品。《北京摺疊》寫於2012年12月,最初發布於清華學生雲集的BBS論壇水木社區科幻版。

在《北京摺疊》中,北京發展迅速,日漸擁擠,人們被劃至三個空間,共同分攤四十八個小時,輪流甦醒,交替生活。郝景芳在獲獎感言中表示,自己在《北京摺疊》這部小說中提出了未來的一種可能性,人類要面對自動化、技術進步、失業、經濟停滯等各方面的問題,同時自己也提出了解決方案。

生活中的郝景芳喜歡旅遊和寫作,她夢想成為最優秀的學者和最出色的作家。她說,在清華的生活沒有讓她成為規整的「流水線產品」,而是在自己的路上走得更加踏實。

郝景芳今年獲得雨果獎提名後曾經在微博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坦言自己寫了一個有關於不平等的小說,獲得了獎項認可和眾多讚許。她說,這說明不平等問題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共鳴。這實際上是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為什麼世界上會有不平等,而且如此難以消除。「小說只是我對不平等的所有想法之一。它是最鮮明的,但不是最主要的。」

大缸君附上了感言的全文。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可以仔細一品,相信您也會感慨頗多。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教學大缸」,還有更多精彩在裡面

來源:北京晚報 微信公眾號 教學大缸

相關焦點

  • 劉慈欣著作《三體3死神永生》再度入圍雨果獎
    【PConline 資訊】近日,雨果獎公布了入圍名單,其中劉慈欣的三體第三部的《三體3:死神永生》入圍, 這也是《三體》三部曲第二次入圍雨果獎。提到中國的科幻小說,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可以說是科幻迷必讀的優秀的科幻小說。而「雨果獎」更是被譽為「科幻屆的諾貝爾獎」。
  • 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 中國科幻小說邁進一步
    本報北京8月23日電(記者陳馨瑤)北京時間23日下午1時許,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揭曉的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授予了中國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是中國科幻小說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 《三體》獲雨果獎,劉慈欣如何看人工智慧的未來?
    年「雨果獎」結果揭曉,劉慈欣的《三體》不負眾望,獲得最佳長篇小說獎,雨果獎被譽為是科幻文學領域的「諾貝爾獎」,作為中國硬科幻文學的領軍人物,劉慈欣對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有什麼樣的見解呢?英文版翻譯者,華人科幻作家劉宇昆代領獎項。《三體》此次獲獎是中文作品和中國作家第一次在國際科幻作品大獎中獲得獎項。「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協會所頒發的獎項,自1953年起每年在世界科幻年會上頒發。「雨果獎」堪稱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在世界科幻界,「雨果獎」和「星雲獎」被公認為最具權威與影響的兩項世界性科幻大獎。
  • 雨果獎科幻小說家,愛跨界清華學霸,將驚喜亮相騰訊X-Talk
    騰訊X-Talk科學脫口秀明天(11月15日)就將在北京舉行,科幻作家郝景芳、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山世光、復旦大學教授徐英瑾將圍繞「讓AI全面服務人類,我們離這一天還有多遠?」進行現場對談。北京摺疊》的作者,熱衷「跨界」,對未來有與眾不同的暢想。
  • 《三體》獲雨果獎 為亞洲首次獲獎
    北京時間今天下午,第73屆雨果獎在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正式揭曉。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劉慈欣並未親自前往美國領獎,作為譯者的劉宇昆代表上臺領獎。
  • 《三體》竟然被刷出了雨果獎最終名單!
    如何看待這一事件?看看知乎用戶的解讀吧:1、什麼是雨果獎?始創於1953年的雨果獎(Hugo Award)是自美國兩大泛幻想類(SF&F,科幻與奇幻)文學獎項之一——另一個是星雲獎(Nebula Award)。
  • 《三體》獲雨果獎後,劉慈欣為何被鍵盤俠聲討?網友:人紅是非多
    2015年8月22日,在遙遠的美國,傳來了一個讓國內振奮的消息:「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憑藉長篇小說《三體》榮獲了有著"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共有三部,而獲得雨果獎的,是該系列小說的第一部。
  • 獲雨果獎的《三體》,為何楊振寧稱看不下去,歐巴馬卻強烈推薦?
    獲雨果獎的《三體》,為何楊振寧公開稱看不下去,歐巴馬卻強烈推薦?《三體》是劉慈欣的作品,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在2015年8月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了有「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之稱的雨果獎,劉慈欣是亞洲獲得該獎的第一人。
  • 《三體》獲雨果獎 遊族免費開放IP合作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吳綺玥)日前,中國科幻小說《三體》斬獲雨果獎,該獎項被奉為科幻藝術界「諾貝爾獎」。與此同時,遊族網絡宣布免費開放《三體》IP合作,並擬提供專項基金,用來重點扶持科幻文學、電影、動漫等領域的內容創作。
  • 《三體》之後,還有哪些科幻小說值得一看?
    星雲獎和雨果獎陸續落下帷幕《三體》的憾失雙獎科幻小說的未來走向再次引發人們的熱議那麼,在《三體》之後,又有哪些科幻小說值得一看的呢01群鳥飛舞的世界末日《All the Birds in theSky》作者:[美]查莉·簡·安德斯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獎項: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一個關於世界末日和未來重啟的小說,一對兒時的玩伴住在舊金山的通靈聖地,不為人知地解決了世界上的各種問題。
  • 劉慈欣《三體 III· 死神永生》無緣 2017 年雨果獎
    北京時間8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8月11日,第75屆雨果獎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正式揭曉,令人遺憾的是,中國作家劉慈欣長篇小說《三體III·死神永生》未獲得最佳長篇故事獎,無法再續2015年《三體》獲雨果獎時的輝煌。目前,最佳長篇故事獎由黑人女作家N·K·傑米辛(N。K。
  • 北師大教授談《三體》獲獎:不可能只是一個偶然
    當天下午收到美國來的消息,由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翻譯的劉慈欣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第一部《三體問題》獲得第七十三屆科幻小說雨果獎。我一直在思考這兩件事情之間的聯繫。它們是偶然的巧合被安排在一天,還是一種冥冥中的必然?  《三體》第一部獲獎之後,有關中國科幻、中國文學、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發展的許多問題,正在逐步清晰。
  • 劉慈欣《三體》榮獲雨果獎,卻被女權主義攻擊?網友:人紅是非多
    談到科幻小說家劉慈欣,更多的人會想到《流浪地球》和《三體》,《流浪地球》改編的電影,票房口碑雙豐收,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無限潛力。雨果獎,可以說是「科幻界的諾貝爾「,在15年,劉慈欣也是第一次獲得這個獎項的亞洲人。而且《三體》更讓劉慈欣獲得了雨果獎。Hugo獎,被稱為「科幻界的諾貝爾」,在15年中,劉慈欣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
  • 文科生與理科生較量:高曉松聊《三體》,遭劉慈欣「打臉」
    關於高曉松高曉松,1969年11月14日出生於北京,是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高曉松出生在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母、祖父和繼父都是教授或畢業於清華大學。他從小在清華園長大,民國時期也認識各種各樣的人。1988年,高曉松追隨家族的腳步,考入清華大學。
  • 2017年雨果獎揭曉 劉慈欣《三體3:死神永生》未能獲獎
    8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17年的雨果獎目前已經揭曉,去年獲獎的黑人女作家傑米辛蟬聯了最佳長篇小說獎,而此前備受關注的劉慈欣,其長篇小說《三體3:死神永生》則遺憾未能獲獎。
  • 為什麼楊振寧看過《三體》後說:我曾經看過《三體》,卻看不下去
    但是在採訪過程中,當記者提到科幻小說巔峰巨作《三體》時,楊振寧卻說道:「我曾經看過《三體》,卻我看不下去。眾所周知,《三體》是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此前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了素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而且是亞洲範圍內首次獲獎。
  • 馬斯克在清華,從讀書創業談到人類未來
    在10月22日晚上的2015清華管理全球論壇上,他整個過程都面帶微笑,神色平靜,看不出媒體口中一貫的「狂人」氣質。在臺下學生的掌聲和口哨中,他甚至顯得有些羞澀。  馬斯克的另一個身份是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他在論壇上與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展開了對話。
  •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諾貝爾獎太高了,拿到之後生活就毀了
    雨果獎沒有很多人聽說過,但是在科幻界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如果兩者選,我肯定選雨果獎。不過,若真得了諾貝爾獎,如果拒絕不就會更紅了嗎(笑聲),但我肯定不會得的。從全世界範圍看,歷史上的科幻小說,從來沒有接近過諾獎。這是兩種審美趣味差別很大的文學。」
  • 執劍人羅輯剛卸任僅幾分鐘,三體的進攻瞬息而至,到底孰是孰非
    北京時間2015年8月23日下午1時,《三體》斬獲世界科幻協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人的作品首次獲得該獎項。「雨果獎」與「星雲獎」並稱世界科幻界的諾貝爾獎,是最具權威與影響的兩項世界性科幻大獎。
  • 不懂科學都能看懂的科幻小說,雨果獎神作《三體》到底有多驚豔
    2018年由郭帆執導的、吳京和吳孟達主演的科幻片《流浪地球》上映後好評如潮,被譽為中國科幻片的開山之作,印度媒體甚至稱讚《流浪地球》超越了好萊塢標準。而《流浪地球》這部科幻電影正是改編自劉慈欣所著的同名科幻小說《流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