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年天才入美籍,從未打算回國發展,理由卻讓人深思

2020-12-04 陪跑日記

我們曾聽說過很多少年天才,但是這些天才成年後卻鮮有消息爆出,很多結果都像仲永一樣了。今天我們說的這位是真正的天才,他已經在普通人本科畢業的年紀就取得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並在不到32歲時晉升正教授,國際上獲獎無數,更有「下一個霍金」的稱號,擺脫了「傷仲永」的魔咒。

這位天才名叫尹希,1983年出生,從小就像開掛一樣,幾歲時就捧著父母的微積分課本看得津津有味,並在媽媽阻攔時對媽媽說:「媽媽,讓我看吧,對我來說看這些是一種享受」。這麼聰明的尹希引起了父母的注意,所以決定讓他跳級,於是他1992年就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簡稱少兒班),在1996年,不到13歲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績成為中科大少年班最小的學生。

尹希開掛的人生還在繼續,他2001年遠赴美國去哈佛大學讀博士,並在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哈佛大學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繼續博士後研究的慣例,破格允許尹希博士留校繼續研究工作。2008年後,他在哈佛大學物理系先後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15年,不滿32歲的時候晉升正教授。他的研究工作包括:主要研究領域為弦理論,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弦論中的超對稱束縛態等,是被國際物理學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學家之一。

但是尹希非常反感外界給其「神童」的稱呼,他認為這個詞對他來說有污衊的含義,他之所以能有今天,是因為他的父母一直在支持他做他想做的事,同時自己做事非常專注,他強調專注是他學習效率奇高的主因。同時他不會把時間浪費在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上。比如他熱愛馬拉松,但是後來也放棄了,原因是他認為自己天賦不足,他應該去探索未知。

尹希說,自己的性格從小學階段起改變了很多,既有內向和專注,也有叛逆和冒險。我想這才是他真正成功的誘因,內向通常更專注,專注使人效果高,事半功倍,而叛逆必然會冒險,冒險才會有探索精神,才會向未知發起衝擊,這些都是一個科學家應該擁有的品質,外加尹希本身的想法也很大膽,所以他的成功也算是順理成章。

尹希已經在哈佛大學就讀時就加入美國國籍,如今已在美國娶妻生子,生活幸福美滿安穩。當被問到是否會回國發展時,尹希表示沒打算回國發展,他如是說:「美國教育給孩子更多選擇,中國教育沒有……太多天賦被埋沒了。」同時他認為這個問題不重要,因為「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他表示「如果我要回來,肯定不會一個人回,而是帶著一個組的物理學家回,目前國外的科研環境更適合我,我還沒有做出真正有創造性的工作。」

至於入外國籍不回國的問題,我想尹希的回答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我們的孩子確實學著世界上最難的數理化,但是卻拿不到諾貝爾獎,從一定程度上已經說明了一定的問題,我們的初級教育並不差,至少從結果上看並不差,只是我們初級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可能更傾向於解題高手,天賦可能沒被挖掘就已經被埋沒了。美國雖然初級教育沒我們的結果好,但是會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去選擇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孩子有天賦會被挖掘出來。

雖然這麼說,但是我並不認為我們的初級教育需要大幅度改革,真正有差距的是高等教育,國外的高等教育真的是在培養人才,而我們的高等教育比我們的初級教育更像是流水線,外加孩子們在初高中承受了多年高壓後,大學很容易鬆懈,就更難出人才了。大學本應該是一個搞學術搞科研的地方,但是現在卻功利的讓人難受,屢屢爆出的學術造假也一再扯下科研的遮羞布。

但話說回來,中外的教育理念本身也有差別,國外是類似精英教育,有天賦會被挖掘,但沒天賦的孩子就浪費了大好的時間,他們本來可以通過努力去更好的大學。而我們的教育整體是功利性流水線作業,之所以說功利,是因為我們好像對不能馬上見到效益的科研不感興趣,我們感興趣的是發明創造,不是理論研究,所以我們的發展就一定會跟在別人後面。

這其中需要改的實在太多,從小學初高中的入學選拔制度,到高校的招生制度,再到科研經費的利用,科研人才的待遇,到論文的標準等等等。我們的路還很長,需要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變得更好。

屢見不鮮:天津大學教授和女兒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相關焦點

  • 中國物理天才加入美籍,從未計劃回國效力,給出的理由被網友圍攻
    ,中國有沒有霍金這樣的天才呢?在中科大深造5年後,本應是他報效祖國的時候,他卻遠走海外去到美國哈佛大學,從未回報中國還娶了個美國人為妻,這個人就是物理天才尹希。談起尹希這個人,中國人對他又羨慕又恨,羨慕的是他異於常人的天分。
  • 中國數學天才入美籍,坦言永不回國發展,因國外科研環境更好!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世界上真的有天才。研究表明,黃種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種,即便是誕生科學家最多的猶太人也略有不及。中國,數千年來的發明創造早已造福世界,在日新月異的高科技時代,也有無數天才橫空出世。可是,中國卻有一物理天才,入籍美國後一去不回,面對質疑,他表示從未打算過回國,而且他的一句話也讓網友沉默。
  • 物理天才加入美籍成終身教授,從未打算回國,他的1句話讓人圍攻
    神童的故事古往今來不少,但是也有一些神童最後的結果讓人很為感慨。比如出生於1984年的神童尹希,早在12歲就進入了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他最後雖然沒有在智慧上「泯然眾人矣」,卻入籍美國,並且不計劃回祖國發展。
  • 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放棄美籍戶口,堅持中國籍:我是中國人
    當代,出國留學深造已然成為了中國許多優秀學子的理想選擇,只是學成之後選擇回國發展的實在是寥寥無幾。 當年的北大數學天才惲之瑋和許晨陽,都紛紛定居在了國外,全職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任教。以及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顏寧,在清華任教十年後,也花落美國科學院。
  • 物理天才成為哈佛終身教授,從未打算回國,9年後他終於說出原因
    ——葉聖陶導語:很多家長都選擇讓自己的孩子出國深造,就是為了讓孩子在找工作的時候,可以順利找到一個好工作,讓孩子可以提高一些競爭力,其實出國深造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不過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就算是自己省吃儉用,也會去供孩子出國讀書,中國物理天才成為哈佛終身教授,從未打算回國發展,9年後他終於說出原因。
  • 物理天才入籍美國,從未計劃回祖國發展,他的1句話讓人警醒
    1978年3月,在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的大力倡導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少年班,少年班是專門針對「天才」少年所開設的,並且很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78級少年班學生寧鉑「火」了,他的事跡被報紙、雜誌、電視紛紛報導。
  • 中國天才尹希:入美國國籍,32歲成哈佛教授,為何拒絕回國發展?
    中國天才尹希天才,向來是引人注目的,而論起天才的聚集地,卻當屬美國為首!尹希,作為一個從小在中國長大的物理天才,卻宣誓入了美國籍,這不禁惹人非議。少年班中耀眼的金子但即使身為天才,在中國,也不可避免地要參加高考,天才不過是較於旁人早了些。1996年,年僅13的尹希便參加了高考,相對於他人忐忑不安,戰戰兢兢,尹希表現出了不同尋常的樣子,整場考試他都是輕鬆自在的,風輕雲淡地寫著試卷。
  • 大國科技較量正酣,物理天才入美籍!為什麼科學家扎堆兒往外跑?
    天才少年,12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17歲入哈佛大學讀博,31歲打破記錄成哈佛最年輕華人正教授……一路開掛,尹希成了國人驕傲,直到他加入美國國籍。回國發展人數遠高於留在國外的,那為什麼國人覺得有太多人不回來呢?原因就是頂尖人才的流失。
  • 中科大少年班出身的尹希,加入美國籍,現在回國應該讓他入境嗎?
    說起中科大少年班,那是出了不少頂尖人才,其中有一個少年叫尹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3歲被中科大錄取,31歲成最年輕哈佛教授,不能不說是個天才少年。不過有點讓國人不太喜歡的是,他出國留學後就沒打算回來,直接加入了美國國籍,成了美國人。
  • 中國物理天才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
    顏真卿的這篇勸學言論,激勵很多少年,讓他們更有信心的完成學習之路。時至今日,學習依舊是能改變普通學子人生的途徑。在我國更是有一些天才少年,因為學習成績優異而備受矚目,但並非所有的天才少年,都能夠如大家所願為國效力。
  • 24歲中國天才少年,拒絕美國綠卡選擇回國,人稱「科技怪物」
    還記得2018年12月,我國有兩個人「登頂」《自然》本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其中一位是深受科學界譴責的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賀建奎,而另一位則是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曹原——同時他也出現在該榜單的第一位。
  • 從中國嫁去非洲的女人,還沒住滿一個月就想回國,理由讓人深思
    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發展,很多外國人都會來中國定居結婚生子,在我們中國目前所知的情況下, 非洲黑人在中國定居生活的外國人中佔著非常大的比例,而且,在非洲人定居的地方很多當地人都不會去的,因為他們在很多人的眼中都是代表著發展水平不高、教育水平普遍不高。
  • 中國物理學天才加入美籍,24歲成哈佛教授,受訪時說:科學無國界
    談一談天才物理學家、哈佛物理系教授。尹希,1983年生人。1993年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這一年他九歲。哦,還有個半。1996年以572分的高考成績順利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因為當時的他年僅12歲,所以他成了當時該校年齡最小的學生。怎麼樣,就問你們牛不牛掰!
  • 中國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
    四十多年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全國範圍內精挑細選出21名少年,組成了首個「少年班」,這21名少年,當時年齡最大的才16歲,最小的只有11歲。在這21個孩子中,有三個當時已經家喻戶曉的天才神童,他們分別是寧鉑、謝彥波和幹政。而當時中國這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呢?
  • 華裔物理天才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
    在我國,有一些天才少年,因為學業成績突出而備受關注,但並不是所有天才少年都能如大家所願報效國家。在我國,曾有一位天才少年,32歲就成為哈佛終身教授,並加入美國國籍,甚至拒絕回國發展。這位天才少年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 95後天才少年,22歲破解世界百年難題,放棄美籍回國立下大功
    相信你絕對想像不到,一位來自中國的22歲少年,憑藉著自己的科研發現,一舉解決了坤然世界107年的難題,榮登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年度10大科學家之首。而他雜誌該雜誌創辦149年來,獲此殊榮年齡最小的科學家,是中國最小在該雜誌以第一作者刊登學術論文的科研工作者。
  • 最具爭議科學家,獲諾獎後入美籍,晚年改回中國籍,82歲娶嬌妻
    但是中國有位科學家,獲諾獎後入美籍,晚年改回中國籍,82歲娶嬌妻,堪稱最具爭議的科學家。因為在他獲得諾獎的兩年前,即1955年,中國的另一位天才科學家錢學森回國。而錢學森本人從美國學成回國後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而奮鬥終生,成了中國的「航天之父」和「飛彈之父」,獲得了無上的榮光,成為愛國科學家的典範。
  • 北大天才回國六年後又赴美,臨行前留下的話,令人深思
    北大學子也不例外,而其中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最後也選擇了在國外發展。01.北大天才回國六年後又赴美許晨陽,1981年生於重慶,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科學院,他所研究的領域是代數幾何,在這一領域作為領軍人物,做出了許多貢獻。
  • 他是中國數學天才,回國任教6年卻又返美,留下這3句話讓人深思!
    他北大畢業被稱為中國數學天才,國內任教6年返美,這3句話引深思有這樣一位北大數學系的學霸,他可以算得上是天賦型的學霸,當時立下誓言為國效力,等回國任教6年後選擇去美國發展,他留下了3句話,這3句話讓人對國內當前學術研究的氛圍感到疑惑。
  • 物理學家尹希,13歲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教授,如今不肯回國
    九歲考入北京八中,十三歲就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三十一成為哈佛正教授。但是尹希卻最終加入美國國籍,在美國娶妻生子,不肯回國。是何原因造就這位天才物理學家,我們從他的個人經歷窺探一二。當時針對天才兒童,中國科技大學專門建立少年班,尹希高中畢業後也成功考入此班級。彼時的尹希甚至還不滿十三歲,是少年班年紀最小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