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鎮經濟為何「崇洋媚外」?放棄身邊的市場

2020-11-26 騰訊網

不知你是否聽過小商品之都、瓷器之都、假髮之都,現在中國有很多城市都有這樣的別名。近年來,中國小鎮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甚至牢牢掌握著某一產業的全球命脈。

有數據顯示,江蘇泰興黃橋鎮生產的小提琴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河南許昌市生產的假髮佔全球市場份額的二分之一,遼寧葫蘆島興城市生產的泳衣佔全球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等等。

這些不顯山不露水的"超級小鎮"擁有著極為成熟的產業,為什麼如此巨大的生產能力只認準了海外市場,卻沒能和國內的市場對接?

產品定位:更符合海外市場需求

以許昌假髮為例。許昌地處中原,位於我國的河南省,有著悠久的文化背景。該城市有400多萬的人口,其中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從事跟"假髮"相關的工作,因此也有"假髮之都"的別稱。很難想像,僅僅是"假髮"這一產業一年能給許昌創造200多億的驚人產值。

這門生意最早起源於清末年間,泉店村一個叫白錫和的人,無意間結識了一位收頭髮的德國商人,於是白錫和發現了商機,兩個人合夥開了一家發莊。村民們看到頭髮可以換錢,也紛紛效仿,生成潛能被外商激發,後來逐漸演變成家庭小作坊的形式。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小鎮的分工更加明確了,技術也更加成熟了,身體好的人就走出去收頭髮,不想出去的就在鎮裡整理頭髮,有些手巧的姑娘負責編織頭髮,口才好的就負責渠道和銷售,大家各司其職,做自己擅長的部分,最後再整合在一起。

現在許昌的假髮大多是銷往歐美、非洲等國家,對於黑人而言,假髮就如同牙刷牙膏,是他們生活的必備品,而國內,消費者的需求量並不大。國內外生活環境、經濟發展、文化背景都有著巨大的差異,歐美人熱衷於時尚,喜歡開派對,假髮對他們而言是日常裝飾品,而國內並沒有戴假髮的風潮。

因此,經過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傳承,產業鏈始終圍繞海外市場開展。許昌假髮的發展史可以說是中國外貿發展的一個縮影。

產業優勢:流程簡單,風險低,利潤大

相比於內貿,外貿擁有絕對優勢,這也是小鎮為什麼長期以來固守海外市場的根本原因。

首先,外貿流程簡單,商品統一由外商設計,企業或工廠只需按照要求進行生產加工,由第三方做產品質量檢驗,合格後通過貨代公司發貨,即完成了訂單。

而內貿更加複雜,廠家需要去申請商標和品牌,做市場調研判斷產品的綜合水平,再進行產品設計研發,投入生產加工,最後還要做市場推廣,廣告策劃等等,非常繁瑣。所以行業內有這樣一句話,外貿轉內貿並非一朝一夕。

其次,外貿的風險由外商承擔,而內貿的風險大部分是由製造商廠商自己承擔。比如商品想要進入國內的超市,需要付進場費、促銷費等等,而且很多超市要求先進貨後付款,導致供貨商收款周期長達數月之久,如果產品滯銷,還要承擔退貨的風險。

在外貿模式中,一般外商會通過銀行開信用證的方式進行結款,一旦貨物裝上船,供應商即可憑單據去銀行結款,安全度很高,結款速度也更快。

最後,內貿的高投入、高風險最終都會化為隱形成本,導致產品的利潤空間有限,小鎮的村民們自然更願意做海外市場。再加之,小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人口龐大又集中,產業聚集程度高,使得產業效率高成本低,利潤空間大,相比於內貿而言,外貿往往更賺錢。

外部推動力:政府的扶持

上世紀70年代我國出口貨物的總產值在全球排名中遠遠落後,自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對外實行全面開放政策,我國開始積極發展對外貿易,貿易額較十年前增加了一倍,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浙江義烏小商品市場就是此時誕生的。最為著名的故事是"雞毛換糖"

當地政策的放寬,鼓勵農民走出來,發揮自己的特長,想經商的就經商,想做農活的就做農活,想工作的就工作,充分調動了義烏人的積極性,激發了當地人的經商潛質,隨後多處興起了自己的小商品市場,貿易市場正加速發展。如今,義烏國際貿易城出口的國家多達200多個。

國家的戰略調整,布局全球化是我國貨物出口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鼓勵企業走出去,相繼出臺了多個優惠政策,比如出口退稅、出口信貸、無紙化報關等等。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建怡曾說,提高出口退稅率可以降低出口企業成本,緩衝中美貿易摩擦對企業的影響。

出口退稅政策作為一項稅收優惠政策,為助力外貿穩定發展,稅務部門深入落實支持外貿出口的稅收政策,持續優化納稅服務,打造良好的營銷環境。

外貿環境緊張,企業面臨生死存亡

近些年,外貿環境不比前幾年,中國外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小鎮經濟是否還能一直永葆青春、佔據全球市場份額?未必盡然,想要衝破貿易壁壘,只有轉變經營思路。

單純只靠過去的"製造"難以維持長久,推動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是加快製造業轉型的重要途徑;其次,面對新的形勢,企業需要具備創新意識,單純的價格低廉不再是佔領市場的先決條件,努力開發高新技術,提高品牌價值,利用網際網路思維是持續打開國際市場的必要條件。

最後,企業需要具備環保理念,高汙染、高能耗的產品進行改革和優化,進一步實現產品的優化升級,如此才能順應國際市場的要求和競爭環境。

綜合國內外市場環境來看,中國外貿正處在新舊轉換的關鍵階段,然而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仍然沒有改變。傳統企業要學會居安思危,積極轉變創新意識,唯有如此才能度過困境。相信中國小鎮的明天會依舊絢麗。

相關焦點

  • 小鎮+音樂究竟有多大的「化學反應」 音樂小鎮這條路為何行得通
    ­  近年來,我國一批產業「特而強」,形態「小而美」的特色小鎮成為實現創新創業者夢想、培育經濟新動能的新平臺。目前,全國特色小鎮已逾400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各色小鎮中也不乏雷同之作。特色小鎮如何升級?關鍵在於一個「特」字,如何讓特色小鎮有生命力?讓小鎮「有魂,留韻」?業內人士認為,發展音樂小鎮或是一條好路子。
  • 又是「崇洋媚外」產物?引進中國一下子爆紅,如今卻銷聲匿跡
    又是「崇洋媚外」的產物?引進中國的時候一下子就爆紅,因為它的作用很大,可以除去水下汙水,歸還一片清水,但是好景不長,成功證明它的弊大於利。其實綠葫蘆也不是百害,它也具有藥性,而且可以當成家禽的食物,也不是不可以利用一下,所以在中國這種物種也遇到了天敵,那就是我國的鴨子。
  • 外國的月亮總比中國的圓?知名男星髮長文怒懟崇洋媚外的現象
    8月28日,中國樂壇音樂鬼才李榮浩髮長文diss崇洋媚外現象,並表示華人文化與西洋文化都有各自的魅力,沒必要擺低姿態去追求西洋文化。
  • 放棄美國離開清華,施一公為何兩次跳槽?他的「中國夢」是什麼?
    為何它又會具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呢?西湖大學的成立,與施一公、陳十一、潘建偉、饒毅、錢穎一、張輝、王堅七位頂尖教授的建議息息相關。2015年3月11日,這七位教授聯名向國家提交了《關於試點創建新型民辦研究性的大學的建議》,該項建議很快獲得了國家的重視。
  • 中國文旅小鎮標準化課題研討會在京舉行
    6月5日下午,由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組織的中國文旅小鎮標準化課題研討會在京召開。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副主任孔蓉主持會議,中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委員會秘書長王磊,課題組成員單位代表一起參加研討會。與會各方就文旅小鎮創建模式和評估標準體系構建進行了深入探討。
  • 基金小鎮到處開花 誰會成為中國版「格林尼治」?
    從功能來講,這些基金小鎮在構建金融生態、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轉型、防範金融風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由於基金小鎮數量較多,更多基金小鎮面臨同質化嚴重、服務內容待提高、品牌不清晰等問題。大勢所趨據業內人士介紹,基金小鎮儘管是舶來品,但其出現和發展是大勢所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勢在必行。
  • 《我為何放棄技術分析》讀書心得
    昨晚翻起了一本書,主要是書名吸引了我,《我為何放棄技術分析》。我現在也多是從技術分析入手,沒有對股票基本面進行研究,所以想看看作者為什麼放棄技術分析。 書是從2019年在網上二手書店買的,很便宜,只是一直放在書架上沒去看它。
  • 俄羅斯為何寧願放棄500萬領土,也不願放棄克裡米亞?
    以農民族為主的中國,在這數千年來,不論是封建社會還是新時代,國家領土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而也正是如此的堅守,中國才會有如今這樣幅員遼闊的國土面積。放眼全世界,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領土都是最核心的資源。 而俄羅斯對於領土問題上,卻看似有些矛盾。這個國家曾將50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拱手讓出。但對於克裡米亞這個彈丸之地,俄羅斯卻是寸土必爭,不願放棄。
  • 1公斤曾賣1.4萬,如今跌至3千,又是崇洋媚外後果,不少人上套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1公斤曾賣1.4萬,如今跌至3千,又是崇洋媚外後果,不少人上套」。 隨著農業得快速發展,農作物越來越多樣化。其中不乏國內自身培育的新產品,也包括從國外引進的各種物種。此時秋收已經告一段落,擺在農民面前的就是明年該種什麼,不該種什麼。對於農民來說今年的作業已經告一段落,無論是分收還是虧損,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
  • 小鎮青年消費研究報告
    、體驗消費、女性經濟、透支消費、攀比消費等多重特點  2019年淘寶、天貓77%的品類消費成交額增速顯示,三至六線城市已超一二線城市  京東《2019中國人口遷移和城鎮化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四五線城市的消費總額增速領跑其他線級城市,其消費質量和消費結構不斷完善,下沉市場消費潛力較大
  • 趙半狄:時尚媒體崇洋媚外 設計界對我敬而遠之
    第1頁:趙半狄:中國的時尚媒體對中國設計師沒有尊重,中國設計界對我敬而遠之   趙半狄:強烈的反應我們是真的感受到了,但是我突然對我們國內的時尚和設計的媒體有一點抱怨,它們把大部分版面給了外國的品牌和設計師,特別是中國的時尚媒體幾大時尚媒體,從心態上流露出的、從設計上......我今天提的一個詞彙就叫「崇洋媚外」,真的,這是我真實的感受,它們對中國的設計師沒有尊重。
  • 曹操的身邊,早已形成人才「滾雪球效應」,但他為何放棄了關羽?
    曹操的身邊,已經形成了人才「滾雪球效應」懂得籠絡人才,善於讓人才盡為己用者,不只劉備一人,曹操更是其中翹楚。曹操與袁紹謀取天下,他們的眼光和戰略是不同的。袁紹想的是佔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地利」為本;而曹操看到的是要依靠人才,因為人才之興才是事業成功的基礎。曹操在奪得荊州之後,寫了一封信給荀彧,信中說道:「吾不喜得荊州 ,喜得異度也」。
  • 【人民網】中國特色小鎮死亡名單
    失敗原因:項目欠缺規劃理念,體驗環境差,公司管理層不懂旅遊市場行情,在管理上也缺少一個核心領導團隊,運作缺少靈魂,娛樂項目過於單調,缺乏刺激性;衍生產品缺乏品牌知名度和創新的設計,價格又高出消費者的心理價位。
  • 科學谷軟體小鎮土拍落槌!鄭州又一數字經濟高地呼之欲出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張利瑤沉寂多日的鄭州土拍市場今日開啟。3月30日,鄭東新區白沙片區位於雲溪北路、雲溪南路、雁鳴路、前程路圍合區域的14塊土地正式開拍。最終,14宗地被河南數字小鎮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以底價33.66億元打包收入囊中,用來建設科學谷軟體小鎮一期。
  • 華僑城集團榮膺2020年度中國特色小鎮運營商品牌影響力TOP2
    1月8日,在億翰智庫主辦的「2021中國房地產行業年度策略會」上,億翰智庫、巧芯數據研究院和產城觀察網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特色小鎮運營商品牌影響力TOP50》,華僑城集團參與開發建設、運營管理的安仁古鎮榮獲「2020中國特色小鎮運營商品牌影響力TOP2」。
  • 「小鎮做題家」背後的世界:出身小鎮的985大學生為何自嘲廢物?
    比如有成員看到,「小鎮做題家」不應該只是自我責備,還應該看到更大範圍的社會結構可能存在的不平等。「小鎮做題家」與大城市的碰撞,也令我們想起此前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關注的「小鎮青年文學」話題。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郜元寶曾寫道,中國文學還應當看到城鄉之中的空間——那些既不來自窮鄉僻壤也不來自國際化大都市的小說家,那些繼續散居在二三線和無數市鎮的小城畸人,是「中國文學唯一的希望」。
  • 總投資169億元,中國織金洞森林康養小鎮項目開工
    11月19日,省林業局2020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中國織金洞森林康養小鎮開工儀式在織金縣舉行,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美鈞,黨組成員、副局長向守都出席開工儀式。據了解,中國織金洞森林康養小鎮項目總投資超過169億元,由中民國控集團投資建設,是國內首個全業態、全場景、全智能的「智慧康養小鎮」。按照規劃,該項目涵蓋森林5G智慧康養、生命研究、配套醫療保健、高端教育、生活服務、特色民俗體驗等幾大板塊,並形成多元化大建康生命產業綜合體。
  • 全力打造「中國蜜蜂小鎮」做大做強蜂產業
    近年來,我縣以打造「中國蜜蜂小鎮」「中國品牌蜂產品之鄉」為目標,深入實施「兩個中心、兩大龍頭、一項計劃」(中國蜂產業數據大平臺中心、國家級蜂產品檢測檢驗中心、蜂之語和天廚蜜源兩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蜜蜂友好村」計劃)的「221」工程,引領蜂產業健康發展。中國蜂產業數據大平臺中心是結合國家數字鄉村發展戰略,支持服務蜂農的網際網路垂直服務信息化平臺。
  • 中國為何沒有星巴克 浙大範曉屏教授講營銷價值
    而中國的茶文化,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但經營者或固步自封,或顧影自憐,少有提煉茶文化,以使其成為流行的消費方式,所以也就缺乏明顯差異化的品牌文化內涵及形象。我們的身邊有很多茶飲料資源,卻沒有產生一個「星巴克」,輸就輸在產品營銷上。近日,範曉屏教授在浙大管理學院EMBA課堂上,講的是如何在營銷上挖掘創造價值。
  • 想飛的小鎮---四川日報
    無獨有偶,年初,彭州市麗春鎮與成都航利集團籤訂一攬子合作協議,同時與多家增材製造(3D列印)產業領軍企業及航空產業企業籤訂了框架合作協議,正式啟動「中國3D航空小鎮」建設。    一南一北,四川盆地內兩個傳統的農業小鎮,不約而同走上發展航空產業的道路,成為2014年四川經濟領域一道值得關注的風景。    想要「插上翅膀飛」的小鎮,有著怎樣的夢想與航空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