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由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組織的中國文旅小鎮標準化課題研討會在京召開。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副主任孔蓉主持會議,中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委員會秘書長王磊,課題組成員單位代表一起參加研討會。與會各方就文旅小鎮創建模式和評估標準體系構建進行了深入探討。
會上,孔蓉指出,2017年國家出臺《「十三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在及文化部出臺的《「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文旅產業首次被正式列為文化產業的十一個門類之一,文化系統肩負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大歷史使命,我們以文旅小鎮為切入點,探索特色小鎮建設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式,響應國家城鎮化建設、供給側改革,使文化旅遊產業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推動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隨後,孔蓉與課題組成員就為何建設文旅小鎮、如何建設文旅小鎮、建設文旅小鎮的標準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她認為,建設文旅小鎮不僅是響應國家號召、履行政府職能的需要,同時也是中心積極探索與社會力量合作的新模式,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新舉措。目前我國的文化對外輸出路徑以宣傳式政府主導為主,應探索以文化消費社會化運作的方式來實現,以更為生活化、多渠道的方式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此外,中心目前邀請了浙江南方設計集團,世紀縱橫(北京)諮詢有限公司,華僑城文化集團,曲江文旅,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華融新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經互聯智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中經宏熙(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參與課題研究,還將邀請更多單位和高校,搭建資源合作平臺,實現政府與社會各方力量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打造文旅小鎮建設和發展的新模式。在文旅小鎮評估標準建設方面,孔蓉提出文旅小鎮評估標準體系應結合國家關於特色小鎮建設、新型城鎮化、文化保護與創新發展、供給側改革、經濟結構調整等大政方針,並結合文旅小鎮當地實際,儘快出臺實施導則和創建指南。
課題組成員許靜在品牌評估、數據分析模型搭建等方面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她指出,由於文旅小鎮的建設和發展涉及多項評估指標,且指標大多難以量化分析,運用動態因子分析法和結構方程模型將更為有助於文旅小鎮的標準體系建設。
課題組成員羅欣通過介紹兩化融合評估體系構建思路、評估指標選擇方式、評估體系運用價值等方面內容,引發與會人員對文旅小鎮評估體系構建的思考。
最後,與會各方設定了接下來的工作進度和時間表,爭取在2017年底之前正式出臺文旅小鎮評估標準體系及實施細則,加快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理論體系研究,開展試點工作,並總結文旅小鎮的發展經驗予以推廣實施。
(責任編輯:殷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