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競爭時代中國國際政治理論的研究議程」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0-11-26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魏穎琦)11月21日,「中美競爭時代中國國際政治理論的研究議程」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外交學院、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及學術科研機構的2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研討會。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的創新路徑」、「國際政治的思想、秩序與規範」、「大國競爭的安全維度」、「大國競爭的戰略、政治與經濟維度」等議題,對當下中國國際政治理論研究過程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展開了深入的研討與交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學部委員張宇燕致開幕致辭。他指出,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中國和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兩個最重要的經濟體,兩國之間的博弈將更加凸顯出競爭的重要性,但在競爭之外,也可以進一步探討是否存在合作的可能性。當下,中美關係在某種意義上處於一個較為重要的時期,隨著中國經濟實力迅速上升,對國際政治理論方面的深入思考有著重要意義。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外交學院原院長秦亞青就「交互涵化」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發展更多的是表層互涵,或者說是深層或滲透性互涵,而非對文化實質主義的堅持。我們需要秉承「中庸」之道,通過深層的「交互涵化」創造新的理論內涵,營造出五彩紛呈的狀態和局面,以此來繁榮學術,發展知識。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文科資深教授閻學通在題為「從大國崛起入手創新國際關係理論」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國際關係理論的創新,應從觀察現象入手,結合已知的理論體系,通過深入思考探索出可以解釋新舊問題、歷史與當下問題的具有普世性的理論觀點。如「中國崛起」既可以作為因變量研究,也可以作為自變量研究,應當客觀地從正面、負面兩個角度去看待,這樣的理論建設才是全面的、富有生命力的。

  在《世界經濟與政治》副主編、研究員袁正清看來,近年來,國際關係理論發展的態勢是從西方轉到非西方,當西方國際關係學界爭論國際關係理論是否終結時,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開始出現了原創性的成果,推動了全球國際關係學科的到來。同時,我們有必要吸收其他學科的知識來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的範式。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田野在題為「禮治與國際秩序」的發言中提到,與國際憲政秩序有所不同,古代中國的組織秩序是禮治而非法治。中國古代提倡「禮法合治」的治國理念,在未來中美競爭背景下,如果將中國式的國際禮治秩序和美國式的國際憲政秩序相互兼容或許會產生一定的進步意義。同時,中國在面對崛起困境中如何信守承諾、履行職責,一方面要推進國際法治建設,另一方面也需要推進國際禮治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理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楊原認為,國際關係理論未來的發展方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嘗試入手:一是從現象及經驗困惑入手,二是注重分類,三是進一步推廣和普及統計方法。

  此次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主辦,國際政治理論研究室承辦。會議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共有來自20多個國家的2萬多名學者與學生參與了線上會議。

相關焦點

  • 「中美競爭時代中國國際政治理論的研究議程」研討會召開
    光明網訊(記者劉夢甜)11月2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主辦、國際政治理論研究室承辦的「中美競爭時代中國國際政治理論的研究議程」研討會在京舉行。
  • 第一屆北京大學比較政治論壇在京舉行
    會議合影 主辦方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孫美娟)4月13-14日,第一屆北京大學比較政治論壇在京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師範大學等20餘家高校和研究機構的50餘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參加了此次論壇,近300位京內外各高校和研究單位的學者和本科生、研究生旁聽了兩場學科對談和各分論壇。
  • 巨變時代的中國政治學研究議程
    政治學的研究議程需要重新定位,比較政治研究應該從傳統的比較政治制度研究轉型為比較國家治理研究,比較政治制度研究已經不能為政治學貢獻新知,當然以國家治理為中心的比較研究將加大比較政治研究的難度。同時,傳統的國際關係學應該轉型升級為世界政治學,即研究通過政治思潮所誘發的國內製度變遷而塑造的國際關係和世界秩序。無論是比較國家治理研究還是世界政治研究,都離不開歷史政治學的研究路徑。
  • 「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學術評價」研討會在京舉行
    「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學術評價」研討會在京舉行 2017年06月09日 20:2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王禧玉 字號 內容摘要: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王禧玉)2017年
  • 國際政治語言學:方向與議程
    國際政治語言學:方向與議程 2014年04月16日 10:1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孫吉勝 字號 內容摘要:【核心提示】國際政治語言學作為國際關係與語言學之間的一個新的跨學科研究領域
  •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國際政治研究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新冠疫情...
    >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查建國 夏立 陳鍊)10月30日至11月1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國際政治研究專業委員會、上海外國語大學共同主辦,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承辦的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國際政治研究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國際關係與世界秩序」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召開
  • 中美戰略競爭與未來國際秩序的轉換
    但是,這些理論通常並不具體研究崛起國如何能在守成國的壓力下成功崛起。更多的美國學者通常只關心守成國如何有力地維護本國的國際地位和現行秩序以及防範別國的崛起。近年來,在中國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也有外國學者開始關注中國如何適應、挑戰以及塑造全球治理的規則,但他們仍然是站在守成國的角度來研究中國的崛起,對中國創立新制度和新規則持複雜心態。
  • 中美關係走向成為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最熱議題
    中國軍網北京12月2日電(記者王雨思、王昕娟)12月2日,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在京閉幕。△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會議手冊。王昕娟 攝今天上午舉行的本次研討會第四場研討的主題為「大國關係走向」,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袁鵬主持。
  • 活動預告丨2020公共事物治理國際研討會議程
    2020公共事物治理國際研討會(2020 Commons Workshop)將於11月28日舉行,此次會議採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主會場設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本次會議主題是「城市公共事物與高質量發展」(Urban Common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國際直線對撞機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0年國際直線對撞機國際研討會(LCWS10&ILC10)於3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會議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辦,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協辦。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的資助了這次會議。
  • 「清史研究百年學術史」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
    12月13至1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清史研究》編輯部主辦的「清史研究百年學術史」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黃興濤院長致開幕詞,介紹了基地項目設立過程和研究進展,希望與會學者在國家清史纂修工程即將完成、清史研究進入「後清史」時代的大背景下,對百年來的清史研究歷程做出回顧和反思,也對基地項目多提出寶貴建議。
  •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舉辦新形勢下中美關係研討會
    2020年11月11日,由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主辦、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貿易救濟專業委員會承辦的「新形勢下中美關係研討會」在北京錦天城律師事務所舉行。 此次研討會是美國大選投票結束後,為把握美國下一步對華政策走向和影響研判而召開的形勢分析會,研究會外顧委員、商務外交官聯席會議委員、貿易救濟專業委員會專家共計20餘人參會。
  • 王競成詩歌研討會在京舉行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3日訊 3月31日,王競成詩歌研討會在京舉行。著名詩歌評論家吳思敬、著名詩人桑恆昌、文藝理論家、詩人章聞哲、詩歌評論家耿建華、評論家綠島、著名軍旅詩人陳燦等專家學者對王競成的詩集《掩淚入心》、《一隻奔跑的神獸》展開了對話與研討。
  • 2019年語料庫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理工舉行
    、上海理工大學主辦,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語音像出版社、《外語界》編輯部、《外語電化教學》編輯部協辦,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承辦的「2019年語料庫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跨學科視角」在上海理工大學舉行。
  • 「國際精英人才培養工程研討會」在京舉行
    「國際精英人才培養工程」研討會在京舉行——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轉化工作正式啟動安教/報導:6月30日,由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國際教育工作委員會主辦,北京留信信息科學研究院和中聯大恩國際信息科學研究院承辦的「國際精英人才培養實施細則之學習成果認證」研討會在北京皇苑大酒店隆重召開
  • 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視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一級巡視員範宗釵認為,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書寫時代、謳歌時代,提振了民族自信心,是科學、藝術與人文的完美結合。研討會上,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主任鍾大年結合自己近年對於網絡媒體和短視頻的研究,對紀錄片傳播困境提出了「功能分層」的解決思路。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意義、歷史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
    1月15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研討會首場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意義、歷史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切實增強學習宣傳貫徹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 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在京舉行,探究如何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
    12月2日上午,為期兩天的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在京閉幕。本次視頻研討會以「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為主題,邀請來自12個國家的共32位國際知名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同分析世界大勢,預判安全風險,探究應對之策,尋求合作之道。
  • 揚子江國際論壇北美專場研討會成功舉行
    8月29日,揚子江國際論壇2020中國企業及公民海外權益保護(北美專場)研討會成功舉行。省有關部門領導、企業家代表、專家學者及社會各界人士代表近百人在線下出席了活動,近1500人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觀看了本次研討會。
  • 海洋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
    「海洋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史學會原會長) 王國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亞洲研究所主任) 第二節 海洋與中國研究新書首發式(9:10—9:30) 主持人: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王日根教授 一、江西高校出版社介紹《海洋與中國研究叢書》 二、海洋出版社介紹《中國海洋空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