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發明於清朝,朱元璋給後代起名卻用上了,難道是穿越了

2020-11-27 騰訊網

「氫鋰鈉鉀銣銫鍅,鈹鎂鈣鍶鋇鐳」凡是理科生對於這幾句話都不會太過陌生,甚至是倒背如流,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發明了元素周期表,推動了化學史的發展與進步。

元素周期表傳入中國,自然每個元素就要有中國的名字。如果你也喜歡歷史或者說了解明史,你就會發現,這些元素的名字與明朝皇室子弟的名字相似!難道元素周期表早在明朝就被我國發明了?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命名特徵

我們知道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幾類,金屬元素,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像鐵、銀、銅等都屬於金屬,有金屬元素自然就有非金屬元素,像排名第一的氫,還有晶片中會用到的矽都屬於非金屬元素,那麼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漢字通常都有這樣一個規律,即使你不知道這個漢字什麼意思,但是你也可以通過字面大致推斷。

氫、氧、氮等元素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氫氣、氧氣、氮氣,都是氣體,所以部首偏旁都是氣字頭;而金銀銅鐵等金屬都是金字旁;像碳矽硫等非金屬幾乎都是石字旁的。不得不說中國文字文化博大精深啊!

在元素周期表中,絕不是只有我之前所說的這幾種常見元素,有些漢字可以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見不到的,像銣、銫、鍅、鍶、鋇、鐳等字,這些字可以說只有接觸化學才能看到,那麼這些字是怎麼來的呢?還得從一位開國皇帝的取名之道說起。

朱元璋的取名之道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原名不叫朱元璋,而是朱重八。因為在元朝,身份地位低微的漢人是不允許擁有自己的名的,只能以在家的排行或者生日當天的年歲為名,也就是說當時的漢人名就是一串數字,像朱元璋父親朱五四大哥朱重四,常遇春父親常重五。朱元璋這名字是他自己給自己取的名字,寓意誅元璋,璋是一種尖銳的玉器。

通常人總是會將自己從前得不到的東西,想方設法的補償給孩子,朱元璋也不例外。朱元璋可以說是歷代開國皇帝身份地位最低微的一個,從小受盡磨難,連正經的名字都不能擁有,作為一位父親,他自然不希望兒孫們受這種苦,哪怕他們已經是皇室子弟。朱元璋為子孫們的名字可謂是操碎了心。

他規定,凡是朱家後人,名字必須是三個字,第二個字是輩分,一看第二個字就能知道他是屬於哪一位王爺的第幾代子孫,為此他專門為每一個兒子寫了家譜,像太子家為:

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說完第二個字,再看名字中最後一個字。

朱元璋要求最後一個字必須按照五行來取,也就是從父輩到子輩依次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循環正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朱元璋的原意是相當好的,但是他沒想過,光是他自己一共二十六個兒子,除去夭折或各種原因死亡的幾個兒子那也有23個,每一個兒子再生十多個兒子,那第三代就是兩百多個,而中國漢字含有金木水火土就那麼多,用過了就要避諱,這樣一來取名字就成一個難事。

那怎麼辦呢?古有倉頡造字,今有朱氏子弟合成字。於是明朝皇族子弟的名字就越取越偏,什麼鈀、鈷、鉻、鈮就出現了。

徐壽翻譯元素周期表

當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發明的元素周期表傳入中國時,清朝的化學家徐壽對元素周期表的神奇之處十分佩服,就想著將他翻譯為中文,方便在中國流傳。

但是給元素命名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不像我們以前給孩子取名字,隨便叫個什麼張三李四就完成了,而是要根據每個元素的特點來命名。徐壽在翻閱資料時,意外翻到了明朝朱元璋的家譜,裡面的字生僻字居多,還大多數與金屬礦物相關,這正好符合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特點,於是朱元璋子孫們的名字就這樣被編進了元素周期表。

朱元璋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絞盡腦汁為子孫們想的名字就這樣在百年之後進入了元素周期表,並且廣為流傳,朱家就這樣佔領了元素周期表的半壁江山直到現在。所以說不是元素周期表早在明朝就發明了,而是其中的漢字在明朝被創造了。

【END】

相關焦點

  • 朱元璋後代按周期表起名,但元素周期表清朝時才發明,誰抄襲誰?
    01眾所周知,元素周期表是在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所發明的,而元素周期表的出現也極大程度地推動了世界化學史的發展。然而喜歡歷史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元素周期表的排列順序居然與明朝眾多皇室子弟的名字高度重合,這讓人不禁浮想聯翩難道在我國的明朝朱元璋早早的就發現了元素周期表的奧秘了嗎?首先,有一部分人表示很有可能是歷史的偶然性,導致明朝時期出現了與元素周期表相當類似的皇室子弟名稱。
  • 朱元璋後代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周期表清朝時才發明,誰抄襲誰?
    不過,有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許多元素名稱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後代名字相同。如果說,朱元璋的後代是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是周期表是清朝時才發明的,那麼這究竟是誰抄襲誰呢?說起來,在化學元素周期表傳入我國的過程中,確實發生過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 朱元璋後代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周期表清朝時才發明,是誰抄襲?
    不過,有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許多元素名稱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後代名字相同。如果說,朱元璋的後代是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是周期表是清朝時才發明的,那麼這究竟是誰抄襲誰呢?說起來,在化學元素周期表傳入我國的過程中,確實發生過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 朱元璋後人按周期表起名,但元素周期表清朝才發明,是誰抄襲誰?
    氫氦鋰鈸硼,碳氮氧氟氖……各位同學在初中的化學課堂上應該都被其恐怖的統治過吧,作為初中課堂上的一霸,元素周期表可謂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不僅揭露了各個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繫,反映出了每個元素性質與它的原子結構之間的關係,並且在哲學、自然科學和生產實踐在內的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
  • 元素周期表清朝才出現,為何朱元璋起的名能聯成周期表?誰抄誰?
    朱元璋強制要求他的子孫後代的名字的第二個字,必須按照詩的順序往下排輩分,他又發明了一套五行相生的起名規範,來規範他的子孫後代的名字的第三個字如何起,按照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的原理,他的兒子輩是木,如朱標、朱棣等,木生火,那他的孫子輩的就必須是火字旁,如朱高熾,火生金,那第四代人就是金字旁,如朱祁鎮,金又生水,那他的第五代人就是水字旁,如朱見深,水又生木,他的第六世孫又回到了木字旁,以此類推,循環下去。
  • 元素周期表清朝才發明,名稱卻是朱元璋定下的,誰抄襲誰?
    初中上化學課時,就必須要背元素周期表,中文版的元素周期表,無論是按「族」還是按「周期」背誦,都朗朗上口,非常好記,這在中國人眼裡其實並沒有什麼,但放眼世界,中文版元素周期表絕對是「神一般的存在」!
  • 朱元璋後代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周期表不是清朝才發明嗎
    」——朱元璋提到明朝第一位君主朱元璋,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是他農民出身最終成為皇帝,還是他大肆屠殺功臣,亦或者是他違背嫡長子繼承制,扶持朱允炆作為皇帝?對於理科生而言,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上有著許許多多見所未見的字,分別對應著相應的化學元素。
  • 元素周期表的命名為何跟朱元璋子孫的名字很相似,誰模仿了誰?
    元素周期表漢字有限,而朱元璋的後代卻一直在繁衍,以五行為偏旁的字,最後連俗不可耐的字都被用光了,自己祖輩的名字又不能用說到這,不少人就會有疑問了,難道元素周期表是朱元璋的子孫後代創造的?當然不是,因為明朝時期還沒有元素周期表這一說,但是不可否認,元素周期表中金屬元素的命名,就以朱元璋後代中的名字為根據起的,為此,我們還必須再來說說元素周期表。
  • 朱元璋給子孫後代規定名字,用的竟然都是元素周期表上的字
    元素周期表大家都知道吧,「氫氦鋰鈹硼...」那一大串順口溜,記得當時上學背元素周期表的時候,先得是老師領著念一遍,然後自己還得標註上拼音,否則記住了下一個就忘了上一個。當時就想知道,誰發明的這麼多生僻字,又是誰把這些生僻字全都安排在了元素周期表上?朱!元!璋!就是他,明太祖朱元璋,草根出身屌絲逆襲成皇帝的老朱大哥。
  • 朱元璋還懂化學?明朝皇室一族名字都在元素周期表上有記錄?
    各個朝代都發生了非常多的趣聞,而在明朝,這種趣聞也十分多見,這不就有人發現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除了我們知道的朱元璋、朱允炆、朱棣這幾個皇帝的名字外,居然有那麼多的明朝皇子姓名和元素周期表莫名重合起來,這讓大家感到十分困惑。難道明朝皇室還懂化學,並且痴迷於化學,把自己的姓名同元素周期表聯繫起來?
  • 元素周期表中的字,為何要感謝朱元璋呢?
    元素周期表中的字,確實得感謝朱元璋,而這就不得不說說大明皇族的起名大法——《五行起名大法》!作為中國歷史上起點最低的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創業之路,充滿著艱險。因此,當上皇帝後的他,對子孫的溺愛也是非其他朝代開國君所能比的。正因如此,在我看來,他可是大明王朝的絕世奶爸。
  • 朱元璋子孫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的漢字一樣,他們到底誰抄誰?
    朱慎鐳,朱在鈉,朱成鈷,朱恩鈉.每個名字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漢字。誰複製的?我們知道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國化學家捷列夫,於1869年發明的。當時,距離明朝幾百年前,中國剛剛被鴉片戰爭,毀滅。清代科學家徐壽,在將元素周期表引入中國並發展成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樣子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要嘲笑清朝的科學家。
  • 明朝王爺的名字放一起,竟然是一張元素周期表
    有人說,「元素周期表」的創始者是朱元璋。這個說法,驚呆了我。可是,再一看明代宗室的名字,我好像明白了什麼!紅圈的地方,就是朱元璋子孫的名字與無素周期表重合的字為什麼朱元璋子孫的名字和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這麼高,難道,朱元璋真的能「未卜先知」。其實,這是一個「巧合」,而這個巧合和朱元璋的強迫症有關。
  • 朱元璋的「元素周期表」裡,湖南藩王未上榜
    朱元璋在吸取了前朝無藩屏可守國的教訓後,大力實施藩屏制度,由此形成了極為龐大複雜的藩王體系。自從朱家得了天下,大規模繁衍就成了主要任務,生孩子之後就只有兩件事最重要:起名和封地。276年的明朝,藩王分封得遍地都是。 皇族三字起名,中間字從五言詩來 兒孫生得太多,起名成了麻煩事,不過有太祖朱元璋在,一切都不是問題。
  • 明朝老朱家的名字可以組成元素周期表?為什麼他們的名字這麼複雜
    春風無十裡|文明朝老朱家的名字可以組成元素周期表?傳說朱元璋給自己的後代們留下了二十多首打油詩,讓後代們按照這些打油詩們來取名,像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等,用這些字來命名朱家後代的名字中的第二個字,最後一個字就按照五行的順序來命名。
  • 朱元璋太厲害,他無意發明的一系統,竟然提翻譯了《元素周期表》
    朱元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他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出生最草根的開國帝王。不過,大家知道嗎?在朱元璋還是一介草民之時,他的原名叫做朱重八。朱元璋,是他日後有所成就之後為自己改的名字。在元朝,政府規定普通老百姓不能有正式的名字。
  • 元素周期表與朱元璋,跨越數百年的奇妙聯繫
    1869年,徐壽(中國近代化學的啟蒙者)了解到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對此非常欽佩,希望能夠引進到中國來。但是在翻譯的過程中遇到了難題,這一百多種元素,大部分在中國沒有對應的詞語,如何恰當地翻譯成中文困擾了他很久,直到遇見了大明王朝的家譜。
  • 元素周期表是誰翻譯的呢
    元素周期表每個人在高中時期都背過,當時怎麼把那一個個生僻字背下來的,自己都很服自己。雖說那些字很多又不好讀,又不好寫,實際上是一項非常偉大的創造。大家可以看看那些非英語國家的周期表,比如日本的,每一項都要用創造一個新詞去代入,而我們的周期表,即使一個沒接觸過化學的人,也能直接通過部首來簡單判斷是什麼屬性。例如金字旁是金屬,氣字頭的是氣體。
  • 化學元素周期表中有五分之一,都被朱元璋子孫的名字佔了
    六百多年前當朱元璋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制訂了一套起名規範時,他決不會想到,許多年之後子孫的名字會和化學元素聯繫在一起。朱元璋在制訂的起名規範中,皇室後人名字第二個字是輩分,第三個字裡則要有一個五行偏旁的字,按照木、火、土、金、水依次代傳。
  • 朱在鈉、朱效鋰……明朝老祖宗起名用的化學元素表?
    「元素周期表上的明代藩王」 這就讓人費解了?難道大明皇室真是照著元素周期表給後代起的名字? 不可能啦。拿大家最熟悉的鐳來說,1898年居裡夫人才證實鐳的存在,翻譯成中文更晚了,而用了這個字的明代永和王朱慎鐳早在1589年(萬曆二十六年)就去世啦。 那難道是門捷列夫照著老朱家族譜寫的元素周期表?天啦擼,驚天大揭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