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易昊
位於寧鄉經開區的湖南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物資準備充足,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鄒麟 攝
吳鑫礬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同生共榮。
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是長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基。除了三一集團、中聯重科這樣的巨頭,還有眾多中小企業作為培育經濟新動能的重要源泉,在活躍經濟、 吸納就業、 推動創新、 增加稅收、便民利民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推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長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部門多措並舉,通過政策扶持、金融幫扶、實體經濟降成本等舉措,引導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實體經濟,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點、痛點,讓企業能夠輕裝上陣,跑出高質量發展的新速度。
精準施策幫企業渡難關
今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市民群眾庚子年春節的生活節奏。
疫情發生以來,長沙市委、市政府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戰時狀態、戰時思維同時間賽跑,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奮力奪取「雙勝利」,努力實現長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突破。
然而,中小企業因為體量小,抗風險能力弱,復工復產仍然面臨不少問題。
1月30日起,長沙市工信局成立了6個工作組分別赴各區縣(市)、各園區指導「四類」企業(保障城市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相關企業)復工復產,並出臺《長沙市生產企業開復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市工信局幫扶督導「四類」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方案》,盡最大努力保障企業穩定生產,確保物資供應。
華康消毒劑、黑貓日化等公司工人不足,工信部門與園區合力宣傳發動,彌補用工缺口。
芙蓉口罩廠和金海醫療器械迫切需要擴大產能,工信部門上門指導,實施技術改造,幫助其新增自動化生產線,增加口罩日產能5萬個……
戰「疫」復工,中小企業不能掉隊。
2月15日,由長沙市工信局牽頭制定的《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意見》出臺。《意見》前期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廣泛徵集、梳理了企業訴求,圍繞「人、財、物」的要素保障,出臺了精準可行、直擊痛點的20條措施,覆蓋亟需政策支持的用工就業、企業負擔、金融服務和持續發展等方面。
及時雨、雪中炭,工信部門的暖心服務和精準政策,為廣大製造業中小企業注入了抗擊疫情的信心和穩定劑,企業復工即衝刺。
在紅太陽光電智能車間,黃色機器人揮舞著手臂,靈巧地做著各式抓取動作;無人智能化小車載著各種部件,平穩地穿梭於各環節之間。
在邦普循環生產車間,工人們戴著口罩、穿著廠服在各自的崗位忙碌著,全員朝著今年實現產值70億元的目標努力。
一批企業更是從「危機」中尋找到了「機遇」, 卯足幹勁搶佔廣闊市場。
在九芝堂長沙園區,23條生產線有序運轉,日均產值約600萬元。這家湖湘老字號,以四兩撥千斤的沉穩,步履堅定地推動著中醫藥產業的發展。
位於寧鄉經開區的中偉新能源,在疫情防控緊張的情況下,公司依然業績驕人:今年前兩個月生產比去年同期增長42%,出口總額達5600萬美元。
春暖花開,百業復甦,穿行在長沙各大園區,企業廠房內生產如火如荼,熱鬧非凡。
金融之水給企業注活力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內外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融資難、融資貴」是中小企業走向更廣闊舞臺過程中最大的「絆腳石」。
要想紓解實體經濟之困,就要讓金融之水解實體經濟之渴。
2017年起,長沙先後成立了長沙市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基金(簡稱風補基金)、長沙市中小企業轉貸引導基金等基金(簡稱轉貸基金),大力推動銀行業機構降低對企業的信貸門檻,同時引導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對重點產業鏈企業的股權投資力度,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資金血液。
轉貸基金為符合產業發展政策的優質企業提供陽光化、規範化、低成本的應急資金,用於償還企業的銀行到期貸款,具備轉貸收費利率低、申請快、時間短等特點,不僅能夠幫助中小企業降低短期融資成本,解決還貸難題,同時也有利於構建金融服務生態網,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風補基金的作用是對銀行小微企業信用類貸款的損失予以部分代償,通過風險分擔機制引導合作銀行降低資信評級準入門檻和豁免抵押、擔保等增信條件,向小微企業發放信用貸款,無需擔保,無需抵押,從而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獲得率。
2019年,長沙某建築材料生產銷售企業,因產業上遊原材料需一次性付款且下遊貨款沒有及時回籠,導致公司資金出現850萬元缺口,無法按時歸還到期貸款。如果銀行貸款逾期導致新的貸款發放出問題,就是滅頂之災。
「當時我諮詢了幾家民間過橋機構,他們的過橋率較高,而且是5天起收。如果5天起收,850萬元資金的融資成本超過12萬元。事實上,因為貸款在銀行授信期內,只需借款2天。」該企業負責人表示,由於轉貸金額不高、時間不長,市場上的轉貸公司不願接業務。隨後,該公司負責人了解到長沙市中小企業轉貸引導基金,通過轉貸基金進行轉貸,不僅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也節約了至少10萬元以上的轉貸成本。
目前,轉貸基金已與湖南省範圍內包括長沙銀行、長沙農商行等12家銀行籤訂了政銀企三方合作協議,成立以來先後與12家籤約銀行下轄的49家分支行實現了轉貸業務的落地。截至今年3月底,累計完成轉貸業務逾300筆,轉貸規模近50億元,為企業節約短期融資成本近5000萬元。同時,累計服務企業近200家,其中中小企業佔比90%以上,主要服務企業以工業為主,覆蓋有色金屬、製造業、醫療機械、批發零售、農林牧漁等多個行業。
近年來,長沙市工信局充分發揮風補基金和轉貸基金的作用,讓基金成為眾多中小企業翻越「融資高山」的有力助推器。
在疫情期間,長沙市工信局還積極高效協調金融服務,通過續貸穩貸、專項再貸款、政府基金增信等措施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集貿、工、技於一身的可孚醫療成立於2005年,是國內家用醫療板塊的明星企業,旗下業務包括健康監測、康復輔具、中醫理療、健康器具、醫療護理五大類,涵蓋了家庭醫療所需的所有門類。疫情來襲,可孚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接了大量政府防疫抗疫物資的生產訂單。為滿足生產需求,確保物資及時送往抗疫一線,可孚醫療急需大量流動資金向上遊採購貨物和原材料。
長沙市工信局得知後多方協調,積極聯繫金融機構,協調銀行開闢綠色通道為企業高效授信,壓縮放款流程,解了企業燃眉之急。而有了金融「活水」,可孚醫療果斷引進口罩生產線,加足生產馬力,有效緩解口罩的供需矛盾。
疫情期間,長沙市風補基金聯合各合作銀行為企業融資難題開出 「良方」。 自2月3日起,基金運營機構醫械好融通信用管理(湖南)有限公司開通了在線申請風補的微信小程序,為長沙市內遇到融資難題的省疫情重點保障企業和小微企業提供線上服務,並聯合合作銀行開通風補業務專屬審批綠色通道,推出「暖心政府普惠貸」 「光大暖心風補貸」「 抗疫專項貸」 「暖心政府增信貸」等疫情專項貸款產品,為長沙市內的疫情防控工作相關企業和受疫情影響較大、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小微企業降低融資門檻。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底,轉貸基金已與長沙銀行、建行湖南省分行等12家銀行建立合作,累計服務企業146家,轉貸324筆,轉貸金額46.7億元,為企業節約轉貸成本近3500萬元(市場轉貸利率以2.5%。計)。其中,2020年1到3月底,新增服務企業5家,轉貸7筆,轉貸金額1.39億元。
降低成本助企業輕裝上陣
近年來,長沙積極開展優化營商環境行動,積極營造打造中部標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其中,實體經濟降成本是眾多企業看得見的「真金白銀」。
為破解長沙市中小企業轉型創新升級面臨的困難,長沙市工信局牽頭制定出臺並實施「長沙工業30條」、小微兩創「1+22」等系列政策及配套實施細則,形成了政策組合拳,覆蓋了中小企業全發展要素。同時,抓住中央小微兩創試點契機,2015年至2018年累計爭取到國家小微兩創專項資金近9億元。2019年市本級財政通過各口徑撥付用於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共計9.3億元。
在博世長沙馬達生產車間,按全球先進工業4.0標準建設的生產線生產效率提高30%,質量損失減少30%,智能化改造不僅讓生產線「改頭換面」,甚至讓整個企業「脫胎換骨」。
機械臂取代工人雙手、智能生產取代粗放生產,這樣的生產場景,成為越來越多長沙製造業企業的標配,而這背後正得益於長沙對企業智能化改造的大力支持。
近年來,長沙相繼出臺《長沙建設國家智能製造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關於加快推進智能製造試點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的若干政策》等多個相關政策和文件,通過政策引領、資金扶持等方式,助推產業轉型升級。截至2019年底,長沙擁有27個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和應用專項項目,數量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
推動工業網際網路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是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為此,長沙出臺專項補貼政策,並連續開展 「萬企上雲」活動,大力推進工業企業「上平臺、用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長沙「上雲」中小企業25279家, 「上平臺」中小企業2825家,數據均居全省之首。
在企業生產中,水電氣等生產要素的獲得和價格與生產成本息息相關。
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金屬薄膜壓力晶片及精密傳感器的高科技企業,其生產車間要求恆溫恆溼恆壓,必須不間斷穩定供電。但由於一些因素制約,此前一直採用單迴路供電,對車間安全生產帶來了一定影響。
當啟泰傳感將這一問題向長沙市工信局反映後,市工信局立即與電力部門協調,滿足了其雙迴路穩定供電的需求,並依據相關政策減免了一定費用,幫助啟泰傳感解決了困擾已久的用電難題。
「希望出臺房租等支出的相關減免措施,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今年疫情期間,不少企業都提出了租金壓力。對此,在長沙市工信局牽頭制定的《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對承租園區國有經營性用房的中小企業,從2020年2月份開始,免收1個月租金,減半2個月租金。鼓勵民營業主參照上述標準減免中小企業工商業用房租金。而為了適當彌補「房東」的損失,參照上述標準切實減免租金的業主,可申請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