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6日訊 (記者 高寧) 1月6日上午,「十三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情況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煙臺市政府辦公室流程再造辦科長陳偉光介紹,煙臺市圍繞便民利企,提高政務服務效能,流程再造攻堅採取了一系列舉措。
陳偉光表示,去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煙臺市按照中央和省關於深化「放管服」 和流程再造改革的決策部署,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2020年全市改革攻堅評價中,流程再造改革獲得一等次,列全市第2名。
權力下放,就近辦。對除關係公共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之外的權力,能下放的儘快下放、需下放的全部下放,加快推進市縣鄉三級同權。一方面做好省級權力的承接。按照省政府第333號令,全面承接省政府下放的行政權力事項316項;根據煙臺實際,對照擬調整至國家級開發區實施的103項省級行政權力事項和中國(山東)自貿區賦權負面清單,分別形成了省級行政權力事項承接清單。同步加大對權力運行的指導力度,對基層實施權力事項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確保真正接得住、用得好。另一方面,按照「權能匹配、權責一致、權屬清晰」的原則,累計下放159項市級行政許可事項,通過深入開展評估調研、組織合法審查、集中簽約等一系列「創新動作」,收回前期已下放有法律風險或者基層難以承接的事項10項,合併取消86項,提高放權的「含金量」。同時探索向基層放權賦能,把服務窗口通到群眾村口、門口,把便民服務延伸到群眾身邊、手邊。比如煙臺開發區八角片區通過啟用便民服務大廳、設立「13+1」窗口服務機制,可直接在社區窗口辦理行政權力事項16項、公共服務事項87項,切實做到權力下放、業務下沉、利民便民。
數聚賦能,掌上辦。開展「數聚賦能」攻堅專項行動,歸集190多類、12億多條政務數據,實現了數據「大匯聚」「全打通」。同時,建設全市政務服務「一朵雲、一張網、一平臺」的「三個一」數據支撐體系,整合565個業務系統,實現了市縣兩級政務雲服務全覆蓋、一體化。全力打造掌上辦事之城,上線運行「煙臺一手通」 APP,運用信息化手段再造政務服務移動應用業務流程,將「煙臺一手通」客戶端建成全市政務服務移動應用「總門戶」,實現政務和便民服務事項「掌上查、掌上看、掌上問、掌上辦、掌上評」。目前,「煙臺一手通」APP實名註冊用戶達到200萬,推出高頻應用事項772項,接入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1.4萬項,獲得了國務院專報信息肯定。
重塑流程,一鏈辦。聚焦涉企審批、為民服務、城市管理、項目落地、自貿試驗區等五大領域,圍繞群眾眼裡的「一件事」實施流程再造,從「單件事」向「整件事」迭代,推出「承諾即準」「容缺審批」等9項創新舉措,集中開展「取消一批、替代一批、查證一批、承諾一批」的減證便民行動,打造「一件事一條鏈」主題再造事項75項,順利完成省級「一鏈辦理」改革試點工作,實現了市級行政許可事項、辦事環節、提交材料、辦理時限均壓減50%以上。在推進流程再造改革的同時,打造了智慧稅務、智慧公安、智慧人社、智慧醫保、智慧公積金、智慧招投標等一批工作亮點,切實為企業和群眾帶來了實惠。比如輕微交通事故快處機制,僅需10分鐘左右就可撤離現場,為群眾在現場等待以及在交警隊、保險公司和修理廠之間奔波節省時間三分之二以上,目前通過快處快賠系統處理的輕微道路交通事故佔總量的80%以上。智慧醫保方面,推行醫保服務「六統一」和「一單制」結算模式,智慧醫保實現電子憑證全覆蓋,辦結時限壓減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