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是具有高度傳染性的,主要通過口腔、糞便口傳播,不乾淨的食物、骯髒的餐具和飲用受汙染的水都可以感染。目前在我國,大部分都攜帶幽門螺桿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十人九胃」的原因。
幽門螺桿菌與這些飲食習慣有關
1.經常吃路邊攤
街道盡頭的街邊小攤很吸引人吃,但是這種餐館的衛生條件很差。路邊攤上的餐具只被清理了一點,然後就可以再次使用了。不管是食材還是餐具都沒有進行嚴格的消毒,食物的衛生和安全都無法得到保障。假如前一個人剛好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那麼他使用的餐具就可能攜帶幽門螺旋桿菌,隨後來就餐的人就可能感染。
2.聚餐
要明確一點,那就是幽門螺桿菌能通過唾液傳播。假如有一個人攜帶幽門螺桿菌,他的餐具上就可能存在幽門螺桿菌。相互夾菜間,幽門螺桿菌有機會沾滿整道菜,其他人也可能被幽門螺桿菌感染。因此,用餐時最好使用公共筷子。
3.愛吃生食
如今很多的人喜歡吃生的食物,比如三文魚片、生魚片、半熟的牛排,這種飲食習慣給幽門螺桿菌提供了入侵的機會。
4.喜歡辣的食物
辣的食物進入胃裡,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使腸胃受到傷害,對幽門螺桿菌的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另外,經常吃太燙的食物也很容易損傷胃黏膜,慢慢從小的損傷和疼痛發展成胃炎、胃潰瘍等。
幽門螺桿菌一旦「近身」,身體可能會有3個症狀,自行檢查
(1)胃痛。幽門螺桿菌會持續損傷胃黏膜,使黏膜像「蜂巢」一樣腐爛,不斷產生疼痛的感覺。隨著感染的加深,病情越來越嚴重。
(2)胃炎。幽門螺桿菌使胃腸道免疫力降低,胃黏膜受損,久而久之,會引起胃炎。
(3)口臭。幽門螺桿菌本身會散發出一些難聞的氣味,這種氣味會由於隱藏在牙菌斑內的惡臭碳化物的不斷產生而加劇。
幽門螺桿菌反反覆覆,把它端上飯桌,養胃殺菌,胃慢慢好轉
幽門螺桿菌經常容易反反覆覆,這讓很多人都十分煩惱。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用火麻仁榨取的火麻籽油,與蜂蜜混合,衝泡溫水,每天早上喝一杯,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繁殖,讓幽門螺桿菌無法在胃中活躍起來。
胃不好的人也可以長期食用這種油,對胃黏膜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長期堅持有利於促進胃的健康。
最後,做好兩個徹底遠離幽門螺桿菌的準備:
1. 清潔工作要做好
應該在飯前和便後洗手。當然,在上完廁所後洗手,儘量用無菌肥皂清洗。同時分開吃飯,每個人使用不同的餐具。這樣就能減少接觸到幽門螺桿菌,避免被感染。有條件的話,可以在家吃飯,減少外出就餐的次數,防止不乾淨的就餐環境引起的感染。
2. 多運動,提高免疫力
事實上,機體抵抗力低也是導致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身體素質的提高,防止病毒細菌感染。如果能堅持鍛鍊更好,對胃部保養和身體健康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