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業內爆料 明礬用多少,主要靠手感
記者採訪了多個海蜇加工廠及捕撈者,他們均表示,海蜇加工過程中明礬是必不可缺的,如果不加,海蜇不僅爛得多,而且海蜇皮還會幹巴巴的。記者了解到,明礬其實在食品、藥品的製作過程中也是可以少量應用的,但使用過量會給健康造成危害。
但記者採訪發現,海蜇加工過程中明礬的使用量並沒有一個明確標準,只能靠漁民的經驗和手感來控制。李先生(化名)做海蜇加工批發有四年多的時間了,對於明礬的添加量他和其他的加工者也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比例。「海蜇皮加工中所用到的明礬如同細鹽,呈白色的粉末狀,醃製時明礬的使用量很少,我們加工的過程中,每一張海蜇皮上只要用手蘸上一點塗抹到皮上就行。用鹽的量上,一般來說一百斤海蜇皮用四五斤鹽就可以了,明礬的量則很少就可以。」李先生說,對於明礬的比例和使用量,他們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來實施,在加工過程中根據海蜇皮的量,抓上一兩把就可以了。「老師傅一般都很有數,靠著手感加上一些就行。」
海蜇皮平時存放時需要放入鹽與礬浸泡,可有效地防止海蜇皮變質,沒有明礬,海蜇會在很短時間內就變幹發黃。
有說法稱部分炎熱天氣的海蜇皮加工過程中,為了防止海蜇腐爛變質,會在醃製過程中添加福馬林、硼砂等化學藥品。對此李先生表示 ,在青島本地他覺得應該沒有,「海蜇皮的醃製過程中已經加入明礬和鹽了,就能很好地起到防腐爛的效果,這些化學用品根本沒有必要使用。」
山角社區海蜇絲加工廠的徐女士同樣表示,海蜇深加工過程中不會使用化學用品來防腐,青島的氣候涼爽,海蜇在添加明礬和鹽之後就完全可以防止海蜇腐爛。「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明礬使用量的問題。加工海蜇就得使用明礬,但具體用量又不好控制。」李先生說,據他了解,海蜇皮鋁含量大都會超標。
◎手記誰來做好監管?
記者上網查詢資料發現,目前我國正在實施的有關醃漬海蜇質量的標準主要有兩個:NY5171-2002《無公害食品 海蜇》(強制性行業標準)和SC/T3210-2001《鹽漬海蜇皮和鹽漬海蜇頭》(推薦性行業標準)。這兩個標準中對食鹽與明礬的標準要求是,鹽漬海蜇食鹽含量應為18%~25%,明礬含量應為1.2%~2.2%。
城陽一家海蜇生產基地的負責人劉先生向記者透露,因為按照現有的技術條件,海蜇加工的過程中,明礬是必須要加的,如果不加海蜇就會腐爛。但是明礬使用量確實沒個確切的標準,稍微控制不好,就會造成鋁超標。
記者採訪有關部門了解到,現在政府能監管到的最多是有正規生產資質的企業,但還有很多家庭式的小作坊,對他們的監管卻並不多。記者暗訪時發現,有的海蜇加工負責人並不清楚明礬含量是有標準的。如果暫時找不到明礬的替代品,是否可先制定詳細的可操作性標準?文/圖 本報記者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