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哪些事青島人必須知道?

2021-02-12 青島日報


又是一年海蜇捕撈旺季!咱們青島有著400多年海蜇捕撈歷史的嶗山黃山社區漁民們開始忙碌起來,遊人們洗海藻時也將偶爾忍受被海蜇蜇到的刺痛了。海蜇雖然是「刺頭兒」,但渾身是寶吃起來花樣多多~~作為青島銀你都知道不?還不快跟青報君來看看!

眼下正值集中捕撈的旺季,這幾天,嶗山王哥莊街道黃山社區碼頭一片忙碌,20多艘捕撈海蜇的漁船停在岸邊,每條船上都放置了遮陽傘,漁民們在遮陽傘下忙活著。據介紹,當日黃山村碼頭總共捕撈到5噸左右的海蜇,而大批量的海蜇將在之後的兩個月裡陸續上市。

黃山社區地理位置比較優越,在嶗山頭以北的海域,有一條自然形成的海底深溝,是海蜇繁衍、生長的聚集地。

海蜇腦子口感順滑、綿軟,和雞蛋一起炒著吃更是綿軟糯香。

白菜的清甜,讓新鮮的海蜇裡子口感更像是一種肉片,獨有的海鮮味讓口感回甘更加悠長。

海蜇爪子有好幾種吃法。現在這個季節個人感覺燉瓜是最好的。漁民們自家地裡的拉瓜甜香可口,有機綠色,跟海蜇爪子是絕配。

新鮮的海蜇切成絲,配上花生碎等調味料,是夏季的一道必備的涼菜。

獨有的漁家碼頭美食,配上大蔥炒讓半成品海蜇更加有彈性,Q勁更濃。

正宗的糖醋蜇頭是用綿蜇頭作原料,色澤紅亮,口感很脆。當然價格也不便宜。

★海蜇性涼,脾胃虛寒者慎食。

★用白糖來醃製海蜇會導致醃製海蜇不能長期儲存,且營養流失。

★食用涼拌海蜇時應適當放些醋,否則會使海蜇「走味」。

★新鮮海蜇不宜食用,因為新鮮的海蜇含水多,皮體較厚,還含有毒素,只有經過食用鹽加明礬鹽漬3次(俗稱三礬),使鮮海蜇脫水3次,才能讓毒素隨水排盡。

吃海蜇前多洗幾遍,這是由於海蜇在加工醃製的過程中加入了明礬。此外,也可以用醋泡一泡,或者搭配維C含量高的食物,利用醋或者維C化解部分鋁元素。另外喝牛奶也能夠降低對鋁元素的吸收。

天氣炎熱,人們都喜愛去海邊遊玩,然而7-9月正值海蜇的生長活動時期。海邊海蜇出沒頻繁,或漂浮於水面或潛在水中,海邊遊玩時可能會發生海蜇蜇傷事故,海蜇蟄咬事故不可小窺……

▲可以用幹毛巾或者其他輕柔的衣物沿一個方向擦拭傷口,來清除吸附在皮膚上的毒液和海蜇觸鬚。切記要朝同一個方向,不得來回擦。如刺包較大應及時找工具刮除。

▲就地用海水(白醋也可以)衝洗蟄咬處,切記千萬不能用淡水(會加速刺胞釋放毒液)。

▲可在傷口處塗抹鹼性溶液中和毒素。如明礬水或1%碳酸氫鈉液(肥皂水也可以)。擦塗時要小心,無需太多次,防止二次刺傷。

進行如上初步處理後可將傷者送至醫院,不太嚴重者可口服一些抗過敏藥物。如出現傷口快速擴大,呼吸不暢或其他明顯不適症狀應迅速前往醫院就診,避免延誤病情,危及生命。

相關焦點

  • 官帥:青島海水浴場遊泳人的「保護神」
    文/圖 王順成炎炎夏日,在青島第一海水浴場,每天一大早,人們就會看到一位身穿橘紅色汗衫,頭戴臉基尼,頭頂烈日,劃著救生槳板中年人,在海面上穿梭著,一會俯下身子,一會潛入水中,用網兜將海蜇撈到塑料箱子裡,他就是遊泳人的「保護神」——海水浴場義務除蟄人官帥。
  • 沙海蜇「撤退」霞水母近尾聲
    本報9月6日訊(記者 景毅 見習記者 王洪智) 進入9月份,市區各大浴場的海蜇似乎平靜了不少。6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專門研究水母等浮遊生物的張芳老師告訴記者,隨著水溫光照的變化,青島海蜇的主角沙海蜇已經基本銷聲匿跡,另一種蜇人的霞水母還有分布,不過也已經進入「暮年」。
  • 為什麼我們吃的都是海蜇皮和海蜇頭,海蜇的身子去哪兒了?
    無論是勁脆開胃的老醋蟄頭,還是清涼微甜的涼拌蜇皮,冰冰涼的口感,總讓人慾罷不能。《越絕書》記載了春秋戰國時期吳越人的日常生活與風俗,其中就記載說:「水母目蝦,南人好食之。」接下來的兩千多年時間,很多的典籍中也都有對水母的記載,認為水母「形如羊胃,無目以蝦為目,沒有內臟,是綠色的水沫凝結而成」。
  • 明礬泡出美味海蜇皮 過量可對身體造成傷害
    B 業內爆料 明礬用多少,主要靠手感  記者採訪了多個海蜇加工廠及捕撈者,他們均表示,海蜇加工過程中明礬是必不可缺的,如果不加,海蜇不僅爛得多,而且海蜇皮還會幹巴巴的。記者了解到,明礬其實在食品、藥品的製作過程中也是可以少量應用的,但使用過量會給健康造成危害。
  • 水母是海蜇的一種?一般人分辨不清,它們並不是同一種生物
    看過《海綿寶寶》的人一定都對抓水母這件事很是感興趣吧,畢竟這個劇情可是經常出現在動畫片中。雖然我們不能學著海綿寶寶一樣去抓水母,但我們可以去到水族館觀看水母呀!在水族館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水母在水裡漂浮著遊來遊去,因為水母一般都是色彩斑斕的,它們又隨意漂浮著,就很容易為我們營造出一個身處夢幻世界的錯覺感。
  • 海蜇與墨魚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文藝的土豆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海蜇與墨魚的介紹。海蜇海蜇是水母的一種。海蜇喜歡在溫暖的海域中生活,熱帶、亞熱帶海域都有它們的蹤跡;它們多棲息在江河口附近泥質海底的海區。中國沿海從南到北均有分布。每年春季,海蜇的幼體就會浮遊到海面,夏季成長後隨水流漂浮到近海或海灣去產卵,秋後多數個體都會死亡。
  • 青島有人專門造"海蜇皮" 添加劑超標影響健康
    然而最近有市民反映,自己在買涼拌菜時發現海蜇的口味不對,聲稱自己可能買到了假海蜇。7月24日,記者調查發現,青島有一些公司專門教授人造海蜇教程,1斤原材料能做出33斤海蜇,平均每斤成本一元左右。而人造海蜇的食品添加劑用量明顯超過國家標準,影響食用者的健康。
  • 危險的海蜇
    嗨嘍我是久違,今天我們學習海蜇,用另一個方法學習哦!你們好!我自我介紹一下啊,我是危險的海蜇哦!我是水母的一種,通體半透明,有的稍帶青色或微黃色。如果大家一旦被我們蜇傷,記住千萬別用淡水衝洗被蜇的地方,因為那樣會使留在皮膚表皮的海蜇刺細胞釋放毒液。
  • 海蜇中硼酸並非不得檢出為誤導執法部門登報導歉·都市快報
    昨天,寧波陸龍兄弟海蜇檢出硼酸一事,再次引起人們關注。這次將陸龍重新成為大眾關注點的,是當初檢出陸龍海蜇含有硼酸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中普檢測技術服務(寧波)有限公司(下稱「中普檢測」)的一則道歉聲明。
  • 青島非棲息地 出現概率不大
    陽光、沙灘、海浪,是夏天青島最吸引人的所在但最近,一則關於「警惕劇毒僧帽水母」的消息,讓很多人在下海時,有點擔心。網上消息稱,被僧帽水母蜇傷後有68%的致死率。那麼,青島的海邊是否有這種劇毒水母呢?僧帽水母的模樣長得像僧人的帽子,被稱為水中毒蛇,分泌的毒素屬於烈度毒素。那這麼可怕的水母有沒有在青島浴場出現呢?記者來到第一海水浴場,隨機採訪了幾位經常在海邊遊泳的市民,大家都表示不曾見過這種水母。
  • 「沒有危機感,才是最大的危機」,谷歌「海蜇策略」助你破局
    「全世界只有一種生物可以不死,是一種海蜇。」佩奇在一次會議上提到這個話題,這種海蜇在正常情況下和其他生物沒什麼區別,同樣會死去。但是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比如用針不斷刺激它,它就會長出新的細胞。當母體細胞死去時,新長出的細胞會重新發育成為完整的海蜇。這樣的生物特性讓這種神奇的生物能夠不斷生長,永遠不死。
  • 青島水族館耗時十年採集近兩萬隻水母 發現28個種類
    夏季是採集水母、為島城「水母家族」擴容建檔的好時機,記者採訪青島水族館的專家獲悉,2010年至今已在青島沿海採集了330次水母,從19022隻水母裡發現了28個種類。目前,館內可繁殖保種的水母有24種,常年穩定展示20種,保種種類與展示種類都在全國水族館行業領先。
  • 前海撈蟹子網住大海蛇 毒性超眼鏡蛇青島罕見
    專家初步鑑定是一條青環海蛇,有劇毒,人若被咬傷,幾小時內就有可能喪命。專家表示,青島海域雖有海蛇分布記載,但前海一線捕到海蛇非常罕見,就連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以及青島水族館都沒有本地海蛇標本。  6日早7時許,市民羅先生向本報熱線 96663反映,當天早上他在海上皇宮附近散步,突然看到海邊聚集著一群人,上前一看,一條大蛇盤踞在人群中間,當時嚇得他倒退了幾步。
  • 海蜇咋成致命"殺手":水母毒素毒性強且成分複雜
    中科院海洋所研製的"解毒藥"可有效治療海蜇蜇傷。   水母刺絲囊觸發示意圖。   一名外地來青大學生和一名八歲男孩被海蜇蜇傷後先後殞命的消息引發強烈關注,市民在震驚和心痛之餘,更對水母的毒性之大疑惑不解。海蜇蜇傷為什麼能嚴重到致命,為什麼連換多家醫院都沒有有效治療的辦法?
  • 關於拔智齒你必須知道的事
    原標題:關於拔智齒 你必須知道的事 智齒也稱智慧齒,是人類的第三磨牙。因為遺傳基因的不同,智齒一般會在16-30歲之間長出,也是人的一生中最後長出的牙齒。有人覺得智齒發揮不了什麼作用,而且長智齒時會出現牙疼、牙齦發炎等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的生活,因此不少人會選擇把智齒拔掉。然而,如果智齒拔得不當,也會誘發一些牙科疾病。
  • 水母,最大的浮遊生物,美味的海蜇
    每年過年吃的海蜇知道不?水母的「傘蓋」,是俗話說的「海蜇皮」,「海蜇頭」是傘下面的三胚層。具體地說,最外層的表皮層,最內層的胃皮層,和表皮層與胃皮層之間的中膠層。據說最好的海蜇是「三礬海蜇」,來自五六十年前鎮海區澥浦漁民或漁行摸索出來的醃製加工工藝。三礬蜇皮以色白、質厚,蜇頭以棕黃色、體大、肉鬆脆為佳,食用時需切絲並用清水浸漂去鹽去礬去澀,醮以醬油或鹹鰳魚滷。
  • 僧帽水母有劇毒是真的 專家:青島海域極少見(圖)
    那麼,僧帽水母會不會出現在青島的海邊呢?僧帽水母的毒性是否如文中所說的這麼大?昨日,記者採訪多位專家得知,青島非僧帽水母的分布海域,出現的可能很小,但遊客下海仍需躲避海蜇,一旦蜇傷需用明礬水衝洗並緊急送醫。記者 傅春曉 高靜文  「僧帽水母毒性很大,不要隨意去碰。
  • 跟印尼人打交道,你必須知道的事
    因為印尼人跟中國人思維習慣和處事方式都不一樣,所以不要總想著拿中國那一套來對待印尼人,因為你很快會發現根本行不通。所以,小編整理了一下跟印尼人打交道須要知道的事,一起來看看吧。印尼人很看重面子,不會當面拒絕人,因為他們認為當面拒絕別是是讓對方很丟臉的行為,不禮貌。
  • 青島海域有一支「海底小縱隊」
    現實生活中,也有一支這樣的「海底小縱隊」,他們就是自然資源部北海監測中心的調查人員,他們的工作就包括下潛青島周邊海域,調查海洋生物。「這次下潛我還看到了金黃色的『裸平鮋』,這種魚在此海域很少見,它們應該是受黑潮餘流影響,所以來青島做客的。也與我們海洋生態改善有一定關係。」齊衍萍說。
  • 關於愛滋病,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
    2020年12月1日是 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 今年世界愛滋病日的主題是 「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作為大學生 這些知識我們必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