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園園(中國註冊營養師)
最近網傳喝酒不能吃粉條粉絲一類的東西,含有粉條粉絲的菜酒桌上都不能吃。這麼說的原因是啥?網上搜了一圈也沒有看到個明確的解釋,含含糊糊出現的意思大概有「粉條中含有明礬,延長酒精在血液中的時間,影響酒精代謝,對身體的危害是相當大等」或者「粉條中含有抗性澱粉,喝酒後導致胃負擔過重」。這個說法傳得雖多,但大都是東抄西抄的無聊搬運。
生活經驗也早已經告訴我們喝酒當然是可以吃粉條的。
首先,正規廠家生產、正規銷售渠道的買來的粉條、粉絲是不用擔心明礬的(包括鉀明礬和銨明礬)。明礬雖然是國家允許在一些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但是不包括粉絲、粉條、粉皮。所以正規生產的粉絲粉條本身是不會存在明礬添加的,換句話說在粉絲粉條中添加明礬本身就屬於違法使用。
其次,即便有的食物的確可以添加明礬,只要按規定使用,正常吃的食物量無須擔心明礬本身的危害,也不會延長酒精在血液中的時間,不至於影響酒精的代謝。例如很多人喝酒的時候也會吃蝦片、豆腐乾、油條、海蜇皮、小蛋糕等食物啊?這些食物更可能含有明礬啊?而且是國家允許可以使用的「正牌」的。而且很多食物本身既含有酒精成分也含有明礬成分,例如某些蛋糕。這些吃了統統都沒事不是?
還有,抗性澱粉的事兒。粉條、粉絲是以土豆澱粉、紅薯澱粉或豆類澱粉等為主要原料製作的。這些食物中確實會存在一定的抗性澱粉,尤其是土豆中的抗性澱粉含量可能更高一些。但是抗性澱粉本來就是不容易被人體消化的,或者說幾乎不被消化吸收,這是抗性澱粉的特性,與是否喝酒關係不大。當然,這些抗性澱粉從胃裡到小腸再到大腸之後,卻可以成為大腸中有益菌的美食,被這些微生物分解,對身體有不少保健價值。所以,即便喝了酒,這個東西也是「氣節不改」啊,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與酒精關係不大。
當然如果胃腸功能本身不是很好的人無論吃太多含有抗性澱粉的食物,例如土豆、藕、荸薺、芍藥等,尤其是生冷或者沒有熟透的,還是喝酒太多了,都可能會加重胃腸負擔或者刺激胃腸,導致腹脹腹疼等胃腸道不適。
最後,無論怎麼樣,喝酒本身就傷身,請不要把關注點轉移到其他食物身上好嘛。所以,無論是不是與粉條粉絲一起吃,喝酒都要適量為好。只要是適度小酌,無論是否與粉絲粉條一起吃,都不用擔心。但如果大量喝猛喝,酒精在血液中持留的時間本身就會延長,加重身體代謝負擔。
Ps:喝酒的限量標準是啥呢?《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有貼心忠告:
一般而言建議男士每人每天的酒精量不要超過25克,而女士不要超過15克。
換算成咱們平時喝的酒的量是多少呢?這裡有一個計算竅門:
男士:飲酒量≤2500ml/酒精度數
女士:飲酒量≤1500ml/酒精度數
參考:
GB_T_23587-2009_粉條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最後囉嗦:文章原創。首發與騰訊較真平臺。圖片來自網絡。喜歡請關注俺,一枚專注營養,想跟您一起踐行用腦袋吃飯、把營養落實到實處的營養師。
如果受用,歡迎您轉發分享,或許能幫到更多朋友。其他商業轉載請聯繫,謝謝。
有任何聲音都歡迎您後臺暢所欲言喔,大家的留言我一般都會看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