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阿里達摩院自研高精定位系統
完成了最新一次迭代
基於多傳感器融合的緊耦合算法
實現了不依賴GPS信號的釐米級定位
這是阿里巴巴在自動駕駛領域
取得的又一新突破
定位是自動駕駛系統的核心功能之一,自動駕駛車輛通常藉助GPS和車輛傳感器等信號獲取自身位置和姿態信息。但GPS僅能提供米級精度的絕對定位,若要將精度提升到釐米級,業界通用的解決方案是藉助RTK(載波相位差分技術),而RTK通常需要搭配高精慣導使用,存在成本高昂、無法克服衛星信號不穩或丟失等問題。
阿里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介紹,主流的多源融合定位技術分為鬆耦合和緊耦合兩類,前者對傳感器數據的處理結果進行融合;後者先對傳感器原始數據作融合,再進行集中式計算,效果更好,難度也更高。
此次迭代,阿里達摩院正是採用了緊耦合算法,該算法首先對傳感器原始數據作融合,再進行集中式計算,實現了GPS、慣導、輪速、相機、雷射雷達等多模態傳感器的融合,用低精度的傳感器實現了釐米級定位。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沒有GPS信號的隧道、地庫等場所,該定位系統也能正常運行。
目前,該處理器已經用於自動駕駛物流車,通過軟硬體一體化設計,以10%的成本達到業界領先定位水準。
早在2018年,阿里達摩院便開始正式布局自動駕駛業務,並以物流場景作為切入點,布局以來,已有多次突破。
今年4月8日,阿里達摩院宣布將推出搭載獨家3D降噪和圖像增強算法的ISP圖像處理器。路測結果顯示,該處理器在夜間和高速運動等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下,圖像識別準確率比業界主流產品可提升10%以上。
隨後,阿里達摩院又於4月22日發布了全球首個自動駕駛「混合式仿真測試平臺」,模擬一次極端場景僅30秒,系統每日虛擬測試裡程可超過800萬公裡。
內容來源:阿里達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