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起天津環保部門公布PM2.5監測數據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天津頻道 PM2.5,這種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可入肺顆粒物,在從社會熱詞變為官方標準後,引發社會各界熱議。何時才能公布PM2.5監測數據?面對公眾的關切,天津排出了時間表。記者從環保部門了解到,從4月份開始天津環保部門將會發布PM2.5的監測數據,並將出臺相關措施治理天津大氣環境。

  PM2.5監測排出時間表 

  「4月開始,率先公布4個以上國控站點的PM2.5監測數據,年底前13個國控站點數據全發布。」市環保局相關部門給出了天津PM2.5監測的時間表。 

  據介紹,天津從2008年開始對PM2.5進行研究性監測。監測結果表明,天津市的PM2.5年均濃度值約為55微克/立方米。初步估算,目前天津市PM2.5的年均值超標57%左右,而日均值的達標率約為70%。 

  根據計劃,從今年4月份開始,天津市將按照國家新標準,首先公布4個監測點的數據,之後逐步增加。到今年年底,天津將發布13個國控站點PM2.5的監測數據。到明年2月,全市27個監測站的數據將全部公開,包括市控站點和國控站點。 

  2008年,天津啟動了PM2.5試點研究監測工作,選取一個點位增設PM2.5監測儀器,開展監測方法探索研究。根據2008-2011年試點研究監測數據,天津PM2.5濃度約佔PM10濃度的50%-60%;PM2.5濃度年均值在0.050 -0.061mg/m3之間,年際變化趨勢為基本持平。 

  探訪PM2.5監測站: 採集系統形狀像蘑菇 

  灰霾監測中的PM2.5數據到底是如何出爐的?直徑不到頭髮絲1/20粗細的顆粒物如何監測?昨日,記者來到市環保局監測站一探究竟,揭開PM2.5的神秘面紗。 

  監測站屋頂,幾個三腳架支撐起一個蘑菇形狀的裝置。「這就是PM2.5的自動採集系統。」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這一裝置叫「切割器」,先把空氣中直徑為10微米及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採集進來;裝置「頸部」有過濾層,將直徑大於2.5微米、小於10微米的顆粒物「過濾」掉,留下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好比用篩子篩沙粒,一層層越篩越細」。裝置中還有一個玻璃瓶附件——這是雨水分離裝置,用於去除幹擾因素。接下來的任務就全交給「分析系統」了。採集的顆粒物樣本首先輸送到監測站房,讀出當前的平均濃度瞬時值、30分鐘濃度、1小時濃度、8小時濃度、12小時濃度和24小時濃度等多個數值。數據經過計算機處理,輸送到市環境監測中心審核,剔除無效數據後得到有效統計數據。 

  新聞關鍵詞: PM2.5究竟是嘛汙染物 

  有資料顯示,PM2.5是指大小在2.5微米以下的顆粒,由於這種直徑僅有頭髮絲1/20大小的顆粒數量增加,其表面可吸附的有害成分也會成倍增加,給人體帶來更為直接的傷害。PM2.5是產生灰霾和導致能見度下降的重要汙染物。大氣中的PM2.5,既有直接排放的一次汙染物,也有經化學反應生成的二次汙染物,由於粒徑小,懸浮時間長,因此易於遠距離輸送,區域間相互影響明顯。(完)

  稿源: 每日新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北京市PM2.5數據實時監測發布
    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六條東城區環保局的pm2.5監測點是北京市環保檢測中心35個pm2.5監測站點中的一個。監測點內有一臺監測pm2.5的檢測設備,一臺數據傳輸設備。pm2.5監測數據通過樓頂的空氣採集管道進入監測設備得出,檢測設備將數據傳輸到傳輸設備裡,傳輸設備通過3G網絡將數據回傳至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 PM2.5數據:環保部門為何和美國使館「打架」
    本報北京6月5日電(記者劉世昕)幾天前,上海市環保局負責人曾評價說,美國駐上海領事館公布PM2.5汙染監測數據的做法不合法。今天,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也表示,一些外國駐華使領館監測並發布PM2.5數據的做法不嚴謹不規範,也不符合國際公約和中國的相關法規。
  • 去年衢州環境質量以良為主 10月1日起公布PM2.5數據
    浙江在線06月05日訊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倡議的2012年「6·5」世界環境日,已經邁過第41個年頭。今年的主題為「綠色經濟,你參與了嗎?」在這個全民參與的環保節日到來之際,衢州日前公布了2011年衢州環境質量。此外,記者從環保部門獲悉,從10月1日起,衢州將對市民公布PM2.5數據。
  • 長沙明年1月1日正式發布PM2.5監測數據
    網站截圖  「按照國家環保部的要求,長沙將於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公布PM2.5監測數據,建立大氣汙染預報預警機制,提高災害性空氣汙染的預警能力。」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環保局昨日對外發布,目前,市環保局網站的「長沙市環境空氣實時發布系統(試運行)」正進行最後的系統調試,為即將到來的正式發布做充分準備。2013年1月1日起,長沙將正式發布PM2.5數據,本報屆時將進行權威發布。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PM2.5的標準是什麼樣的呢?  PM2.5的檢測標準最早是由美國提出來的,主要是為了有效檢測工業化而出現的,現今PM2.5指數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測控空氣汙染程度的指數。現在PM2.5寫入"國標",納入各省市強制監測範疇,要求隨時對其進行檢測。
  • PM2.5這樣監測 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探營
    記者 林雲龍 攝  浙江日報杭州3月1日訊3月,離浙江公布PM2.5監測數據的時間屈指可數。作為公布城市之一的杭州市,目前已有7個PM2.5監測點,環保部門還在這最後時間緊鑼密鼓調試各類儀器。PM2.5通過哪些儀器測量?監測點數據如何傳輸?怎麼計算得出數據值?今天下午,記者走進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一一解開這些疑問。
  • 上海公布過去5年PM2.5數據 24個監測點均不達標
    日前,上海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公布了過去5年本市PM2.5試點監測工作。數據顯示,2006—2010年,本市PM2.5濃度約佔PM10濃度的50%—60%。2005年,本市啟動PM2.5試點監測,在部分點位增設PM2.5監測儀器,開展監測方法探索研究。近年來,依託「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和環境監測能力建設計劃的實施,本市PM2.5監測能力取得了快速發展。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早在奧運會期間,一些國外的人就因為覺得北京的空氣汙染太嚴重而帶口罩,雖然北京在奧運會期間城市綠色環保做得很不錯,但是這也逐漸帶動起了人們對空氣汙染物的好奇,這裡我們就來了解一種空氣汙染物質pm2.5。
  • 天津具備PM2.5監測水平 將增臭氧8小時濃度監測
    2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部署加強大氣汙染綜合防治重點工作,將臭氧8小時監測值和PM2.5可吸入顆粒物列入了新標準。昨天,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目前天津市具備了對臭氧濃度限值監測水平,已經開展了試驗性監測工作,具備了普及推廣的能力,並且對臭氧濃度限值監測工作作出規劃,年內將增加臭氧8小時濃度限值監測指標。
  • 我國統一發布PM2.5監測信息 公眾可實時查詢
    新華社北京1月1日電(記者顧瑞珍)由國家和地方共投入約9.5億元打造的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於2013年1月1日正式運行。我國74個城市從今起按空氣品質新標準開展監測並實時發布PM2.5等6項基本項目的實時監測數據和AQI指數等信息,公眾可通過網絡實時查詢。
  • 天津今日霧霾指數查詢 天津PM2.5實時數據查詢
    新華社天津12月19日電(記者 付光宇 張華迎)隨著此輪重汙染天氣過程進入最為嚴重的時段,天津機場航班出現持續大面積延誤,天津境內各條高速全部關閉。  記者從天津市氣象和環保部門了解到,19日,受靜風、高溼氣象條件影響,汙染氣團在天津市停滯,空氣品質以六級嚴重汙染為主。
  • 主城17個PM2.5監測點建在這裡
    7月1日開始監測,PM2.5、臭氧監測明年將納入考核,「藍天」質量將更優良主城設17個監測點監測PM2.5 相對於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汙染物PM10,從去年開始,粒徑更小的汙染物PM2.5受到人們關注。相比通過呼吸能進入人們咽喉影響健康的PM10,PM2.5能直接通過呼吸進入到肺部,給人們健康帶來危害。
  • 上海PM2.5十年監測路
    然而根據上海環境監測中心發布的分時段預報,2011年11月13日上海空氣品質為「輕度汙染」,並預計當天夜間為良。  從北京到上海乃至其他城市,增加PM2.5等指標預報,使空氣品質預報更科學客觀,變得迫切。  「即使從零起點開始,從設備引進到人員培訓,國內一所城市只需約1個月就能開展PM2.5的監測」,莊國順說。
  • 西安首次公布PM2.5數據 兩三年後或實現預報
    本報訊 昨日起西安市開始試報PM2.5監測數據,市民打開市環保局網站,均可查詢市區前一天的PM2.5數據。上午11點,西安市環保局網站首次公布了我市7個監測站的PM2.5濃度值,顯示我市6月30日的空氣品質為優。
  • PM2.5監測世界各國有妙招 東京標準全亞洲最嚴
    北京春節前開始公布PM2.5研究性監測數據。(資料圖片)  2011年底,中國環保部通過了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2012年1月,這一標準即將公布,PM2.5第一次被納入國家標準。新年伊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都將打響「PM2.5攻堅戰」:北京春節前開始公布PM2.5研究性監測數據;上海、天津、山東和武漢等省市紛紛表示陸續啟動PM2.5的監測;廣州最遲今年將公布PM2.5監測數據。  隨著民眾健康和環保意識的增強、對空氣品質越發關注,PM2.5話題迅速升溫。
  • 室內PM2.5監測值應納入發布試點
    東方網1月10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戶外要監測PM2.5,室內的空氣品質也需要關注,我們每個人呆在室內的時間並不比室外短。」在市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即將召開前,市政協委員朱建國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在上海最快於今年下半年實時公布PM2.5數據的試點中,「升級」公布公共場所室內PM2.5值。
  • 北京35個監測站實時公布PM2.5—新聞—科學網
    繼9月28日北京市實時發布首批20個空氣品質監測站的PM2.5試運行監測數據後,今天(10月6日)上午記者從市環保監測中心了解到,包括5個道路交通站點在內的剩餘
  • 北京市環保局稱美駐華使館炒作PM2.5指數
    市環保局表示,今年8、9、10三個月,北京月均淘汰26999輛老舊機動車,比7月份增長62%,比1至7月平均值增長101%。 今年4月,市環保局公布《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根據該計劃,到2015年,北京將淘汰老舊機動車40萬輛,但以目前的淘汰更新速度,今年一年,北京老舊車的淘汰數量已經完成了5年目標的一半。
  • 上海市環保局回應美領館監測PM2.5之差異
    由於美國總領事館只監測其在淮海中路辦公點的PM2.5,華東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束炯還對美國總領事館空氣監測設備、數據的專業性等提出質疑,認為一個監測點的數據並不能代表整個上海的空氣品質。此外,以美國的空氣品質標準來評價上海的空氣品質也是不妥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