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縱觀歷史,早在北魏時期,為保護官宦、客商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鏢行就已經存在。
隨著社會生活日益複雜,鏢行發展迅猛,涉及的業務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宋元時期,鏢行產業囊括大江南北;明清時期,系統化的鏢局正式出現,鏢行進入鼎盛期。清末民初,由於西方先進技術的傳入,裝備落後,經營方式簡單的鏢行逐漸消逝在歷史長河中。新中國建立後,人民公安充當著安保系統的相關工作,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保安公司正式成立。經過不斷發展,如今中國從事保鏢工作的人數多達400餘萬,數目十分龐大。
▲鏢行護鏢劇照
關於頂尖保鏢的傳說一直在社會流傳,電影《中南海保鏢》中李連杰的原型就是武藝高強,一招擊敗俄羅斯特種兵的中南海保鏢李建文。值得一提的是,當代中國也有一位能用一根筷子擊穿3公分厚的鋼板,曾多國聘請,時薪高達28萬的保鏢。他叫李旭,被譽為如今的「中南海保鏢」。
▲《中南海保鏢》李連杰劇照
李旭出生於一個武術世家,在長輩們的言傳身教下,李旭打小就開始勤練武術。常言道「學武要趁早」,年僅三歲時,李旭就跟隨父親練習中國的傳統武術。基礎勞苦之後,李旭開始系統化的學習拳擊、散打、摔跤、劍術等世界武術精華。年不過十,李旭就已經擁有了一身好武藝,等閒三五人根本近不了他的身,可謂武術神童。
▲身強體壯的李旭
雖自小耳濡目染的練習武術,但年紀尚小的李旭並不知道這些武藝能有什麼用處。直到家中要蓋新房,有的磚頭並不適合直接砌築,李旭想要用手直接劈開磚頭。於是他拿起一塊磚頭來,沒想到徒手就將磚頭劈斷了,李旭這才漸漸明白自小練習武藝的好處。鄰裡鄉親們對李旭小小年紀就擁有如此功力,也十分讚揚,看著大家豎起的大拇指,李旭練武的決心越發堅決。
▲武術早功練習
上世紀九十年代,李旭一人前往中東地區闖蕩,當地人對這個外來的中國人沒有好感,李旭受盡了他們的嘲笑和冷漠。日子一天天過去,李旭最終憑藉高超的武藝為中國人贏得了尊敬和喝彩,其精妙絕倫的中國功夫也開始傳遍中東各國。許多人前來拜訪李旭,希望能做他的徒弟,其中也有聘請李旭做保鏢或合夥開武館的人,都被李旭婉言謝絕。李旭對保鏢行業十分青睞,但他認為自己的格鬥技藝還有待提高,需要充實這方面的實踐經驗。
▲李旭在美國政要保護學院舊照
當時只有專業的軍事訓練才能完美地塑造擒拿格鬥,槍械使用,警戒保護等眾多技藝手法,於是李旭開始參加特種部隊訓練,幾年後完成cpb室內近距離戰鬥等這樣一系列的準軍事化訓練。21世紀初,李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美國政要保護學院,成為第一名進入該學院的中國人。在美訓練時期,李旭夜以繼日的練習專業格鬥技巧,每天堅持高強度的訓練。在勤奮努力下,李旭的技藝越發出眾,他最令人稱讚的就是能用一根筷子當飛鏢,並擊穿三公分厚的鋼板。
▲股神巴菲特
李旭為完善自己的專業技能,先後在四十多個國家接受過軍事訓練,練就了一身鋼筋鐵骨,最終他取得國際認證的pps個人保護專家證書。在擔任保鏢的二十餘年裡,股神巴菲特曾用專車聘請過李旭,美國總統也曾受過他的保護,歷次保鏢任務,李旭從未失手。李旭曾說過:作為一個高收入高風險的職業,保鏢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技能,還需要出眾的膽識和謀略。他最輝煌的時候,每小時的保鏢收入就達到28萬元。
結語
高報酬和高風險互相依存的同時,專業特種保鏢千金難求。基於對保鏢的傳統觀念,世人總認為保鏢就是給僱傭者當牛做馬,是充當門面的角色。李旭通過他真實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保鏢是一項無比崇高的職業,保障僱者的人身安全是神聖且有意義的。
參考資料:
《「中南海保鏢」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