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永生
讀司馬遷的《史記》,有時不禁疑惑:這位偉大的史學家寫的某些內容怎麼像玄幻故事?其中,《史記·扁鵲傳》寫的是名醫扁鵲,他被中醫藥行業視為鼻祖,是中醫藥界人人崇敬的「神人」。說他是「神人」,如果是敬稱也罷,可《史記》中記載的扁鵲簡直無所不能。舉例如下:
首先,扁鵲的中醫藥知識源自神授。
扁鵲年少時,偶遇長桑君,畢恭畢敬。出於賞識,長桑君「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忽然不見,殆非人也。」扁鵲如法飲用長桑君「禁方」三十日後,就從一個不懂得醫藥學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名精通各科醫學的「神醫」。三十日速成,這不是臆造的「神醫」嗎?
其次,扁鵲診病用「內視法」,有「一望便知」的能力。
神人長桑君將他的藥方、醫書傳給扁鵲後,扁鵲具有了超自然能力: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
在現代醫生看來,扁鵲診病的透視能力已超過CT設備,他的能力和水平已經超過了人類生理範疇。
其三,扁鵲治病有「起死回生」的典型案例。
有一次,扁鵲路過虢國,聽說太子死亡半日,問明詳情後去察看診治,用針石刺百會穴,又用藥物治療,不久,太子竟坐起,和常人無異。他又調補陰陽,直至太子康復。從此,天下人傳言扁鵲能「起死回生」。但扁鵲說:「我並沒有起死回生的本領,其實他沒死,本來就能活過來,只是我懂得使他活過來的方法。」這個案例說明扁鵲實事求是,但民間傳聞往往會把故事神化。古今各種「神醫」多是被這樣臆造出來的。
扁鵲的醫術源自神授、診病用「內視法」,《史記》記載的這些事你信嗎?如果這樣神化名醫,會把中醫之學引入神秘、詭異一途。現在,每隔一段時間就有「神醫」被「製造」出來,正緣於此。
嚴肅、嚴謹的中醫大家,反對那些臆造神醫的故事。一名中醫,不經過刻苦的學習、豐富的實踐,不可能成為名醫。另外,中醫診病用「八綱辨證」法,這是一個嚴密的體系,需要給病人切脈、望色澤、聽聲音、觀察體態神情。捨棄這些診察手段,用「內視法」看穿五臟六腑,不是狂言就是謊言。
當然,司馬遷並非在臆造神醫,《史記》以歷史事實為主,同時保留、改造了一些神話傳說,記載了來自民間的神異傳聞。這反映了秦漢「醫巫分離」之際的社會認識水平。司馬遷時代還沒有現代科學,他將這種神話、傳說寫入《史記》無可厚非,不必苛求古人。
所以,我們用正確的眼光看待歷史人物,用正確的方法評斷史料,才不至於被迷惑,不至於死讀書、讀死書。否則,以訛傳訛,臆造「神醫」,會使中醫藥的發展走上一條神秘、詭異之路,這不利於中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學術顧問:許敬生,河南中醫藥大學教授,著名中醫文化和中醫文獻學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