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隕落!武漢大學唯一的女院士張俐娜逝世,身後留下無盡的綠色財富

2020-10-18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柯稱 通訊員 吳江龍

珞珈山的上空,又多了一顆守護星……記者昨從武漢大學獲悉,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

張俐娜是一名「大器晚成」的科學家,46歲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研究,60歲開啟纖維素新溶劑和材料的全新領域研究,71歲成為武漢大學唯一的女院士。她是一個心懷國家、心懷天下的開創者,為推動中國和全球的綠色發展嘔心瀝血,憑藉世界首創的一種神奇低溫水溶劑「秘方」,成為獲得國際可再生資源領域最高獎的中國第一人。她也是一個溫文爾雅的教書女先生,是武漢大學師生眼中真正的「女星」。

張俐娜院士走得很突然,今年9月26日、27日,她還接連參加了武漢大學2020級本科生、研究生開學典禮。

46歲第一次有自己的科研方向

1940年8月,張俐娜出生於福建光澤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其父張國熊畢業於清華大學,後擔任江西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母親是一名認真負責的中、小學教師。生在書香門第,張俐娜從小就養成了愛讀書、愛思考的習慣。

1955年,初中快要畢業的張俐娜,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那一年,她響應組織培養「未來的科學家」的號召,將升學第一志願改成了江西省第一高中(現南昌市第五中學)。在這所重點高中,她喜歡上了化學,並且在高考時如願考入武漢大學化學系。

然而,對於張俐娜來說,科研註定是一條格外艱難的路。

1963年,她大學畢業,沒能留校任教,而是分配到北京鐵道科學研究院。此前她接受採訪時回憶,那時候常去冰天雪地裡,測試剎車皮的材料效果。

1973年,張俐娜歷盡千辛萬苦後終於調入武漢大學化學系高分子教研室任教,開始了一個新的徵程。後來,我國著名高分子科學家錢人元先生推薦她獲得日本學術振興協會獎學金(JSPS),在日本大阪大學藤田博教授實驗室作為訪問學者進行為期一年多的高分子溶液理論研究。

訪日期間,自學日語,張俐娜超強的自學能力又派上了用場。她拿著字典看電視,一邊看一邊想,根據情節記憶對話和詞組,每隔兩天就和房東太太用日語交流。晚年,張俐娜還能與日本專家流暢地對話。

1986年,張俐娜結束了訪學。此時,她已經46歲,但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研方向,懂得如何從事科研。她開始了關於可再生資源天然高分子新領域的研究。彼時的中國還不富裕,能夠提供給張俐娜的科研條件相當有限,只有一張桌子和一個實驗臺,甚至試管和燒瓶等實驗必須的玻璃器皿都需要她自己去買。經過不斷努力,1993年,張俐娜創建了天然高分子與高分子物理科研組。

71歲研究出變廢為寶的「綠色秘方」

2000年1月,已經是武漢大學化學系教授的張俐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開始纖維素新溶劑和材料的研究。

這一年,她已經60歲。在大部分同齡人都已經退休在家頤養天年的年紀,她的科研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戰才剛剛開始——她要找到能夠取代塑料,用途更廣、性能卓越並能夠在自然條件下可生物降解的新材料。這一課題,對國家和全人類的資源問題都有重要意義。

在世界上最常見的可再生資源當中,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纖維素和甲殼素。前者主要來源於農業和林業廢棄物,比如竹子、棉短絨、甘蔗渣等物;後者主要來源於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等廢棄物,通常是蝦殼和蟹殼。可以說,纖維素和甲殼素都是自然界中永遠不會枯竭的原材料。然而,它們都是極為「頑固」的大分子,很難溶解也無法熔融加工,如何開發利用堪稱世界難題。

張俐娜團隊日以繼夜、奮力拼搏12年,終於發現纖維素和甲殼素可以在水、尿素和氫氧化鈉的混合溶液裡低溫下溶解。他們創建了簡便易行的水溶劑低溫溶解方法以後,各式各樣新材料也相繼開發出來,並且證明,它們具有優良性能和各種功能,可用於紡織、生物醫學、光儲能和水處理等多個領域。

因為這些材料源於自然界,廢棄後可以自然降解,不會給自然環境帶來負擔。因此,只要解決工程化問題,使這些新材料進入批量生產,就意味著使用它們能夠實現無毒、無汙染、低能耗的可持續發展。

這個成果,被科學家們喻為「神話般故事」。時年71歲的張俐娜,也因此獲得2011年度安塞姆·佩恩獎。這是國際纖維素與可再生資源材料領域的最高獎。評委們認為,張俐娜教授帶領的研究隊伍通過開發一種神奇而又簡單的水溶劑體系,敲開了纖維素科學基礎研究通往纖維素材料工業的大門。

耄耋之年還在為成果轉化奔走

「我從事這項研究,是有強烈的使命感。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黃土地上,所以我們只有一條路,就是盡我們所能建設好這個國家。」71歲獲評中國科學院院士後,張俐娜沒有停下腳步,致力於後續的研發工作,使能夠造福人類健康的新材料可以早日誕生。

她的團隊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醫院合作,研究出一系列與醫學有關的新材料,並證明它們具有優良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和組織再生修復功能。這些源於大自然、帶有獨特性質的材料,為醫學領域帶來了全新希望。同時,她的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光電實驗室合作研究出一系列新儲能材料,證明它們在新能源領域具有應用前景。

「我要打起精神,來一場新的奔跑。」去年,79歲的張俐娜接受電視臺採訪時說,「國家需要綠色發展,所以我要把我們的技術做成各種各樣的材料。我還要加強基礎研究,進行多學科交叉研究,讓我們的產品能慢慢走向市場,走出一條新的『官、產、學、研』的道路。這是我一個新的夢想。」

同時,張俐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辛勤耕耘近50年,年逾七旬時仍堅持在講臺上給本科生授課,她的《高分子科學導論》課堂深受學生喜愛。她培養了一百多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幾十年如一日親自與學生討論研究計劃和檢查實驗結果,修改論文,常常忙到深夜。張俐娜曾榮獲1993年「全國優秀教師」、200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2017年度「武漢大學我心目中的好導師」、2019年「武漢大學研究生教育傑出貢獻校長獎」等榮譽。

今日凌晨,武漢大學發布了張俐娜的訃告,訃告中評價她:把自己的一生無私奉獻給了祖國的科研和教育事業,為我國化學學科特別是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領域的研究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張俐娜院士身上體現的以德執教、求真求新、淡泊名利、勇於開拓、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

相關焦點

  • 又一80歲巨星隕落,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因病救治無效逝世
    據最新媒體報導稱,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這個消息播報出來之後,不少人強忍悲痛為她的離世沉痛哀悼。不禁感慨一代科研巨星隕落,張俐娜的名字乃至全球在科研發展事業上都是享譽盛名的。
  • 巨星隕落!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這是國際再生資源領域的最高獎,而張俐娜則成為了半個世紀以來獲得該獎項的首位中國人。 她個子嬌小,但身姿優雅,體態端莊,總是挺直脊背;她說話不緊不慢,節奏恰到好處,嘴角總帶著淡淡的笑;她在意形象,短捲髮利落又不失溫柔,衣著永遠優雅得體。她是張俐娜,武漢大學首位、也是唯一女院士。10月17日晚8時,她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她離開後,湖北目前沒有了女院士。
  • 巨星隕落!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10月17日,記者從武漢大學相關人士獲悉,17日晚8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在中南醫院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張俐娜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成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 巨星隕落!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張俐娜逝世
    10 月 18 日凌晨,武漢大學對外發布公告,我國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 2020 年 10 月 17 日 20 時在武漢逝世,享年 80 歲。張俐娜於 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 年曾獲日本政府學術振興協會獎學金 (JSPS) 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2014 年成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 巨星隕落!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昨晚逝世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大器晚成,46歲踏入科研領域,成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早安武漢|巨星隕落!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昨晚逝世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大器晚成,46歲踏入科研領域,成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國科學院院士 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享年80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 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享年80歲】10月17日,記者從武漢大學相關人士獲悉,17日晚8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在中南醫院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 張俐娜,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成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 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教授逝世!71歲曾榮獲世界化學大獎
    驚聞武漢大學師生眼中的「女星」——著名化學家張俐娜教授於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珞珈山的上空,又多了一顆守護星,願天堂再無病痛。她也因此在71歲時榮獲「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獎」,是我國在此獎項的唯一先例。可她不僅是享譽國際盛名的科學家,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也是唯一一位女院士。今年已有30位巨星隕落,無不兢兢業業!張俐娜院士是我國今年以來痛失的第30位兩院院士。這30位院士分別是16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 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逝世
    原標題: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逝世,武漢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張俐娜是一名大器晚成的科學家,46歲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研究,60歲開啟纖維素新溶劑和材料的全新領域研究,71歲成為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她是一位心懷國家、心懷天下的開創者,為推動中國和全球的綠色發展嘔心瀝血,憑藉全球首創水溶劑低溫溶解高分子技術,成為獲得國際可再生資源領域最高獎的中國第一人;她也是一位溫文爾雅的教書先生,是武漢大學師生眼中真正的「女星」。
  • 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楚天都市報記者從武漢大學相關人士獲悉,17日晚8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在中南醫院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張俐娜院士昨晚逝世,71歲成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大器晚成,46歲踏入科研領域,成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
  • 巨星隕落!中科院院士張俐娜逝世,曾為我國高分子做出傑出貢獻
    10月18日日凌晨,武漢大學發布訃告,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
  • 武大首位女院士逝世,國際再生資源領域最高獎中國第一人,享年80歲
    據武漢大學官方《訃告》消息: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 圖源:武漢大學官網張俐娜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畢生致力於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工作。
  • 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逝世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大器晚成,46歲踏入科研領域,成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巨星隕落!中科院院士張俐娜因病逝世,享年80歲
    據武漢大學官方微博10月18日消息,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張俐娜院士主要從事天然高分子及高分子物理的專業方向研究。她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成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在全球首創的水溶劑低溫溶解高分子技術,為生物廢棄物製作新材料打開了一扇「綠色」的新大門,未來可在生物醫學等領域展開廣泛應用。
  • 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10月17日,記者從武漢大學相關人士獲悉,17日晚8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在中南醫院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張俐娜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成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因病在武漢逝世
    中新社武漢10月18日電 (馬芙蓉 吳江龍)武漢大學張俐娜院士治喪委員會18日發布訃告,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
  • 又一巨星隕落,在醫院治療無效逝世
    ,卻也遺憾的去世,短短一周時間復旦大學就有兩位教授去世,實在是讓人非常的悲傷。當我們還沉浸在這兩位教授去世的傷痛中,聽到又一位巨星隕落的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張俐娜去世的噩耗!張俐娜因病在醫院治療無效遺憾逝世,享年80歲。
  • 巨星隕落!這位福建籍女院士逝世,她的成果被喻為"神話般故事"
    ,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大器晚成,46歲踏入科研領域,成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院教授張俐娜逝世,享年80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院教授張俐娜逝世,享年80歲 澎湃新聞記者 湯琪 2020-10-17 21:36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