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安陸水源地「水華」危機

2021-01-09 新京報

4月24日晚,章鵬(化名)給安陸市自來水公司打了個電話。他想知道像綠豆湯一樣的自來水還能不能喝。此前, 安陸「自來水變綠」問題於4月中旬開始在網上不斷升溫。

安陸,湖北省孝感市下屬的一個縣級市。章鵬所說像綠豆湯一樣的自來水便取自坐落於安陸城西的解放山水庫。

解放山水庫是通過攔截上遊府河形成的一種河道型水庫,水庫總庫容4630萬立方米,年供水2800萬立方米,其主要來水受上遊隨州影響。

4月25日,安陸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通告稱,4月15日以來,解放山水庫發生「水華」現象,給自來水廠制水造成困難,致使居民用水濁度色度升高並伴有異味。安陸市決定啟動Ⅳ級響應。安陸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安陸市解放山水庫建庫、有水文記錄以來第一次出現「水華」現象。

根據專家意見,安陸進行了解放山水庫的水體置換。4月26日,安陸市發布通告稱,經生態補水及市自來水公司採取限壓保質措施後,正式開始供水,水質與前期對比明顯改善。

作為安陸市區唯一飲用水水源地,解放山水庫的水質並不能完全令人放心。數據顯示,解放山水庫上遊府河,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水質未能穩定達標,存在較大波動,其中,氨氮、總磷出現多次超標。

發酵的「水華」事件

3月中旬,便有安陸人開始關注到了「水華」問題。

網友「@正義的天秤座」3月16日在孝感日報社主辦的槐蔭論壇上發帖稱,近期自來水有類似魚腥的異味,燒開後味道更加明顯。

章鵬回憶,他在4月中旬的一天接水時發現水面像是漂浮著一層白色的東西,放到晚上時再一看,水下面全是綠色的,「很嚇人!」

像綠豆湯一樣的自來水。 受訪者供圖

安陸市自來水公司於4月13日發布的一份由孝感仙泉水質檢測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解放山水庫水質檢測報告顯示,安陸城區的自來水各項檢測均達標,不過游離餘氯是0.62毫克/升,是末梢水執行標準的12倍多。

北京師範大學水科學研究院教授丁愛中對此解釋,游離餘氯超標12倍說明自來水在進入家庭前的清水池消毒過程中加氯加得過多,說明自來水公司對於自己的水質安全不放心,所以要加很多的氯來進行消毒。

事實上,安陸的「水華」問題早有端倪。位於安陸上遊的隨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德才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1月26日隨州市生態環境局就提醒過安陸市生態環境局,解放山水庫再不換水,就可能爆發「水華」。他們提取設在隨州廣水市長嶺鎮平林(國控)監測點(位於解放山水庫大壩上遊15公裡,而水庫水面長期高出監測點2米多,相當於提取了解放山水庫水)的水樣進行檢測,三個取樣結果分別是0.81×107、1.9×107、3.6×107,屬輕度硅藻水華(藻密度為1×107至5×107)。

自來水問題讓越來越多安陸市民不滿,多位市民撥打市長熱線,向政府反映。

4月24日晚,章鵬終於忍不住撥通了安陸市自來水公司的客服電話,並錄下了雙方對話。「那個自來水綠的能不能喝?」連問了兩次之後,客服人員告訴了章鵬一種喝的「方法」,「把水燒開,然後把蓋子揭開繼續燒兩分鐘」。

章鵬晚上把錄音「證據」發到了小區的業主群裡。有人將這段錄音做了剪輯後,在更多的微信群裡轉發了起來。

4月25日10時,安陸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於啟動飲用水水源地解放山水庫「水華」現象應急IV級相應的決定》,決定解釋稱,受近日氣溫回升、降水持續減少等影響,安陸市解放山水庫飲用水源地發生「水華」現象,生態環境、衛生健康、水利和湖泊等部門將加大檢查、監測力度,確保安全飲水。

在媒體關注下,安陸「水華」事件開始成為一個全國性輿論事件。

兩天採購的礦泉水是往年一年的銷量

25日晚,安陸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解放山水庫「水華」現象應急處置情況》通報,通報顯示,衛健部門對市區2處末梢水檢測,其中一處末梢水濁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游離性餘氯等指標均達標,另一處游離性餘氯超標一倍,其他指標達標。

雖然政府通報稱自來水達標,但安陸市民還是選擇了用腳投票。超市的礦泉水因此大賣。安陸某中學附近一家超市的進貨清單顯示,4月25日、26日採購的礦泉水至少有5000元。該超市老闆向新京報記者介紹,那兩天採購的礦泉水基本上是他們往年一年的銷量。採購的也多是2升或5升的大桶水,而且基本上當天就搶購一空。

居住在解放山水庫大壩附近的鄧女士家裡有自備井,但還是買礦泉水做飲用水。井水用來洗澡、洗菜,自來水則棄用。

政府也組織了供水行動。安陸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羅旋告訴新京報記者,在4月25日、26日兩天,他們一是通過本地一家礦泉水生產企業向市民供應礦泉水,並保證不漲價。同時從未受影響的鄉鎮水庫取水,用水車拉到城區供市民使用。

4月28日下午5點20分左右,安陸城管部門的車輛在儒學路和龍門路交叉口沿街向附近居民發放生活用水。一位提著大半桶水的女士說,雖然這桶水不夠用一天,但也總比沒有好。他們仍然不相信自來水已可以飲用。

4月28日下午,在儒學路和龍門路交叉口,安陸城管部門的車輛在向附近居民發放生活用水。 陳耳生 攝

參與此次「水華」事故處理的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長張曉曦介紹,安陸自來水公司也進行了一些前置的處理,比如添加混凝劑、活性炭吸附。

同時,孝感市政府也協調鄰近的徐家河水庫、清水河水庫予以生態補水,並請隨州市政府協助治理府河上遊的生活汙水直排問題。

根據專家意見,安陸進行了水庫的水體置換,把水庫內的水放掉,把上遊新鮮的水放進來,從25日開始從備用水源地徐家河水庫以及清水河水庫調水,對解放山水庫進行生態置換。

26日22時,安陸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通告稱,自來水出水質量明顯好轉,預計經過當晚的持續深度處理,27日全面恢復正常供水。

安陸市衛生健康局在隨後發布的一份有5處採樣的水質檢測報告亦顯示,兩個檢測點的自來水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和游離性餘氯均正常。另三個檢測點部分指標異常。比如渾濁度、微有腥味,游離性餘氯超標。

5月7日8時30分,安陸市政府決定解除解放山水庫「水華」現象Ⅳ級應急響應,轉入正常值班。此次安陸「水華」事件宣告結束。

「水華」發生的三個原因

「水華」是湖泊富營養化發展過程中伴隨的藻類及其他浮遊生物異常快速繁殖的現象。

參與了此次「水華」事故調查的張曉曦表示,解放山水庫的確有「裸藻」產生。

根據中國水產頻道介紹,裸藻,又稱綠蟲藻,同時具有動物與植物兩種特性,由於它的細胞外面沒有細胞壁,植物學家給它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裸藻。裸藻「水華」多發生在靜水、有機質豐富的小水體,「水華」形成的適宜溫度為20℃-35℃。

4月26日,安陸市政府新聞辦對媒體解釋,導致水源地「水華」事故發生的原因有三:降水持續減少、近期氣溫升高,以及上遊部分生活汙水直排府河。

北京師範大學水科學研究院教授丁愛中介紹,「水華」的發生與氣溫有一定關聯性,但國際上的研究成果表明,主要原因還是水裡的氮磷成分過高。而氮磷主要來自生活汙水、農業源汙染等。

天氣預報數據顯示,安陸市今年的氣溫並不算高。比如3月,平均最高氣溫是17℃,平均最低溫7℃;4月平均最高氣溫也只有23℃,平均最低氣溫是14℃。

府河流域降雨量的減少已是一個突出問題。隨州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李俊輝等人聯合撰寫的《隨州區域年降水量周期變化特性分析》論文數據顯示,隨州區域1956年至2016年的降水量總體呈減少趨勢,降幅為每10年減少16.18毫米。

隨州市生態環境局提供的資料顯示,2019年1月至4月,隨州平均降水量為203.1毫米,與2018年同期相比減少了38%。副局長吳德才表示,這導致府河河水流量小,自淨能力差。

缺水成為了鄂北(襄陽、隨州和孝感)的主要問題。頻繁遭遇大旱天氣,河流經常性陷入斷流,水庫低於死水位也是常態。湖北衛視的資料顯示,鄂北地區年缺水5.8億立方米至10.8億立方米。

排汙管直通河道

在解放山水庫上遊,記者走訪發現,府河和府河支流上存在著生活汙水直排的現象。

解放山水庫。大壩附近周邊被綠色鐵絲網圍了起來。陳耳生 攝

4月28日中午,記者在解放山水庫看到,大壩附近周邊被綠色鐵絲網圍了起來,但在安陸市自來水取水處附近卻至少有一處被拆毀。在露出的淺灘上,掩埋著垃圾袋、汽車用橡膠皮等;拍打上岸的水渾濁不堪,並有一股股腥臭味。開閘洩放的水也還是綠色,直至4月30日中午依然如此。

記者在位於解放山水庫大壩上遊約34公裡的隨州曾都區府河鎮府河大橋西南角看到,乳白色的生活汙水經過河床的兩個沙坑「過濾」後進入了府河,而府河大橋上遊500米左右的東岸就是徐家河水庫生態補水入河口。直排府河的生活汙水在清澈的徐家河水庫生態補水上漂浮著,格外扎眼。

位於隨州歡樂世界府河對岸的一處生活汙水直排管道,生活汙水在這裡未經處理就直接流入府河。陳耳生 攝

隨州市住房和建設局一位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隨州市沿府河一帶的府河鎮、馬坪鎮和長嶺鎮的汙水處理廠確實尚未建好,存在汙水直排現象。

4月26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一位副廳級官員帶隊從隨州開始沿府河往下排查,平林監測點的數據顯示,該地水質為劣V類,即喪失使用功能。一位參加此次排查工作的安陸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導致該地水質為劣V類的主要原因是上遊生活汙水直排。

清水河是府河的支流之一。4月30日上午,記者在清水河流經的孛畈鎮河段看到,河兩岸建了不少當地房子,甚至懸空在河床之上,一些人家排汙用的PVC管就從房子直通河道。河床上也有一些專門用來洗涮東西的水泥磚板,有人拿著拖把在河裡洗涮。

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官網公示的長江水資源質量歷年各月份的公報顯示,安陸飲用水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水質未能穩定達標,存在較大波動,其中10個月水質低於水質目標(Ⅲ類)。

比如2018年1月至4月即連續不達標,2018年3月甚至為劣V類(即喪失使用功能),均為氨氮、總磷同時或某項指標超標所致。

對於這樣的水源地水質,安陸自來水公司的對策是,比一般自來水廠多了一次加氯消毒環節。

安陸市自來水公司一位毛姓工作人員介紹,從解放山水庫取水後,先是預氧化,加氧化劑(液氯),然後加礬(淨水劑)在管道混合後進入反應池,充分混合後進入平流反應池,在重力作用自然沉澱下,去除水中的部分雜質,經過沉澱池後再進入濾池,石英砂作為濾料再次進行過濾。最後,進入清水庫進行再次加氯消毒,檢驗微生物指標、濁度,各方面指標達標後就輸入千家萬戶。

對於安陸自來水公司的消毒環節,一位不願具名的水務上市公司總工對新京報記者說,「第一道工藝中加氯不多見,說明水源的氨氮類物質超標」。

備用水源工程已開建

如何保障自來水水源安全是安陸城區市民現在關心的話題。章鵬表示,安陸城區至少應該有兩個水源地,要有備用水源。同時,要對水源地進行「實時監測,跟蹤,不能再汙染了」。

而目前安陸市政府所選擇的是將徐家河水庫作為備用水源地。安陸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羅旋表示,將徐家河水庫作為安陸城區市民飲用水備用水源工程已經開工建設,將從徐家河水庫鋪設管道直通自來水公司。該項工程總投入為5000萬元,全部為安陸市政府財政投入。

徐家河水庫坐落在隨州市廣水境內,由於歷史原因,水庫行政管理權屬於孝感市,因此出現了徐家河水庫管理局的人事任命由孝感負責,但地域卻在隨州境內的尷尬局面。在隨州和孝感的網友論壇上,也經常出現徐家河水庫到底該歸誰管的話題。一位網友發帖稱:府河上遊並非在安陸境內,安陸只是其流經地之一。府河流經涉多個行政區域,以安陸和孝感之力,恐無法完全掌控。細思,極恐。

但羅旋表示,這個跨區域水行政管理的問題,已由孝感市政府與隨州市政府協商解決好了。

對於府河上遊的生活汙水直排問題,隨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人表示,曾都區、廣水市等各地汙水處理廠區地面硬化、設備安裝和入戶管網建設正在同步施工、推進之中。為了保障府河水質問題,他們將加快進度,讓府河沿線幾個鄉鎮的生活汙水處理廠在今年5月底前投入試運營。6月底前,隨州37個鄉鎮生活汙水處理項目將全面轉入試運行,12月底前形成穩定的鄉鎮生活汙水治理體系。

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長張曉曦介紹,專家已經建議將安陸市自來水公司目前的取水口向府河的上遊、中央挪,並對取水口上遊500米、下遊100米進行嚴格保護。

安陸市自來水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公司或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工藝提升。

孝感市水利與湖泊局辦公室主任朱明告訴新京報記者,長遠而言,由於鄂北地區雨量減少的關係,徐家河水庫又是以保灌溉為主,因此徐家河水庫的水源調用其實也需要一個前提,就是結合鄂北水資源二期工程,以保障徐家河水庫的水量充足。

朱明介紹,他們正聯合孝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還有幾個縣市局啟動全市的水資源調配工程,即從徐家河水庫埋地下管路一直到孝感市。爭取年底前能夠開展工程建設。

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是2015年中國部署開工建設的27項重大水利工程中,投資規模最大的一項。規劃利用以丹江口水庫引水潤澤鄂北乾旱地區。工程完成後,鄂北地區沿線482萬人將告別乾旱缺水歷史,喝上「丹江水」。

根據今年3月14日召開的湖北省水利工作會議消息,湖北省正在謀劃鄂北水資源配置二期工程。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配套連接工程,新增供水渠道,向新增供水區15座水庫和部分渠道補水,供水區域包括長山供水區、荊門市漢江以東地區、安陸市城市供水區和孝昌城市供水區。

安陸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羅旋介紹,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是戰略性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從徐家河水庫引水也能夠有效避免類似解放山水庫再發生水質問題。比如類似「水華」事件,安陸可以啟用備用水源,而不會像今天這樣陷入被動局面。

採寫:新京報記者 肖隆平 韓沁珂 實習生 王悅月 編輯 :胡杰 校對: 劉越

相關焦點

  • 湖北安陸:解放山水庫首次發生「水華」,已計劃設置備用水源
    湖北安陸市解放山水庫發生的「水華」讓主城區20萬人口的自來水變成了「綠茶」。4月25日10時起,安陸市啟動飲用水源地應急IV級響應,多部門採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居民安全供水之後,自來水公司26日10點30分開始再度供水。對於普通居民而言,最直觀的擔憂是自來水變色並伴有異味。
  • 湖北安陸回應自來水變「綠茶水」:首次發生「水華」
    視頻來源:新京報湖北安陸市解放山水庫發生的「水華」讓主城區20萬人口的自來水變成了「綠茶」。4月25日10時起,安陸市啟動飲用水源地應急IV級響應,多部門採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居民安全供水之後,自來水公司26日10點30分開始再度供水。對於普通居民而言,最直觀的擔憂是自來水變色並伴有異味。
  • 湖北一水庫裸藻水華暴發,中國綠髮會提五建議:生物學防治
    據澎湃新聞報導,4月26日晚,安陸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安陸「水華」現象產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是今年開年以來,安陸一直沒有明顯降水,府河水質缺乏流動性;第二,近期氣溫升高,是裸藻水華暴發的高峰期;第三,府河沿線工業汙水直排已經整治完成,但生活汙水直排現象仍然存在,多種因素疊加導致此次「水華」暴發。
  • 我市強化重點水源地藻類水華防控工作
    我市強化重點水源地藻類水華防控工作    字號:大 中 小 目前已進入藻類爆發敏感期,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加強重點水源地藻類水華防控工作
  • 湖北恩施大龍潭水庫發生水華 排汙工作正在進行
    新華社宜昌8月5日電(記者 江時強)記者5日上午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環保局獲悉,恩施市大龍潭水庫發生水華現象,環保和衛生部門正採取緊急措施,應對可能導致的供水危機。    大龍潭水庫位於湖北省恩施市城區上遊11公裡處,是長江中遊支流清江上的一座中型水庫,設計總庫容5200萬立方米,電站裝機3萬千瓦,具有防洪、發電、灌溉、養殖、供水和旅遊等多種功能,是恩施城區20多萬人的唯一飲用水源地。
  • 寧波市四大飲用水源地實時監測水質
    水源地水庫的水讓人放心嗎?昨天,記者跟隨市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人員前往亭下水庫,這裡的水供往市區。工作人員在水庫的湖心安裝了實時水質監測站。根據實時反映的數據,市環境監測中心自動監測室主任周軍對記者表示:「指標都不錯,飲用水水源水質符合二類水標準。」  3G網絡傳輸監測數據  水質監測站,其實是浮標。
  • 雲南麗江古城水源變色引猜疑 官方:系多甲藻水華
    雲南麗江古城水源變色引猜疑 官方:系多甲藻水華 2017-08-16 17:26:4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水華 - 水華-海洋 -中國天氣網
    水華「水華」(water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絕大多數的水華是僅由藻類引起的,如藍藻(嚴格意義上應稱為藍細菌)、綠藻、硅藻等;也有部分的水華現象是由浮遊動物——腰鞭毛蟲引起的。「水華」發生時,水一股呈藍色或綠色。這種在自然界就有的「水華」現象,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就有記載。另外,水中出現此現象(一般呈紅色)則為赤潮。淡水中富營養化後,「水華」頻繁出現,面積逐年擴散,持續時間逐年延長。太湖、滇池、巢湖、洪澤湖都有「水華」,就連流動的河流,如長江最大支流——漢江下遊漢口江段中也出現「水華」。
  • 長江支流「水華」現象如何調控
    自6月中旬以來,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長江部分支流如湖北興山縣高嵐河、香溪河,巴東縣神農溪相繼發生不同程度的水華,給沿線群眾生產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
  • 導致湖北「綠茶水」的水華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引發藻類爆發
    前些天,安陸市城區水源地解放山水庫發生「水華」現象,給自來水廠制水造成困難,致使居民用水濁度色度升高並伴有異味。很多市民反應在家中接取的自來水都變成了綠色,被戲稱為「綠茶水」。市民們擔心這樣的自來水有毒,紛紛購買桶裝水應急。
  • 太湖巢湖水源地檢出藻毒素 最高超標2600倍
    近年來,我國太湖、巢湖、滇池等多地藍藻多發。僅在今年8月上半月,巢湖就出現2次藍藻區域性聚集和1次局部聚集,其中區域性聚集面積佔整個湖區面積近一半。安徽省環保廳今夏已兩次發出藍藻水華紅色預警。今年夏天,太湖發生藍藻水華聚集現象27次,分布區域主要集中在竺山湖、梅梁湖、貢湖、西部沿岸和湖心區。
  • 處理池塘濃綠水、裸藻水華有絕招
    處理池塘濃綠水、裸藻水華有絕招出處:天門湖北海大 作者:竺定軍 餘雙慶 水產養殖網 2015-09-08 09:40:00是否認識這種水華?也許,大家對藍藻、甲藻這兩種水華見識較多,尤其對裸藻水華認識不足而誤認為這是一種藻類老化的結果。我們來一起探討對裸藻水華。據發生池塘的表象總結:a.池塘面積小、周圍環境被樹林包圍的靜水塘;b.富含有機質、池塘幾年不清淤的小水體;c.池塘長期不調水,老化,長期下尿素、碳銨等氮肥的水體;d.該藻類不易被殺死;f.發生裸藻的池塘易倒藻,泛塘,產生毒素,魚吃食不歡。
  • 安徽省就加強巢湖藍藻水華應急監測工作作出部署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有效監控巢湖藍藻水華情況,確保水質穩定改善和飲用水安全,近日,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於加強巢湖藍藻水華應急監測工作的通知》,就加強巢湖藍藻水華應急監測工作提出要求。《通知》指出,結合近幾年巢湖藍藻水華發生特點,從今年起,應急監測時間由每年的4月1日—10月31日延長為每年的3月15日—11月15日。
  • 漢江部分江段發生輕度「水華」
    長江商報消息 水流偏小氣溫升高為主要原因,環保部門已啟動應急預案本報訊(記者 徐靚麗)近日,有不少人反映,漢江沙洋取水口附近江面呈微黃色,疑似發生藻類「水華」現象。湖北省環保部門通過調查取樣監測後,判斷此次狀況為輕度硅藻「水華」,環保、水務部門已採取相應措施應對。
  • 處理池塘濃綠水、裸藻水華有絕招_淡水養殖(水質調節技術)_水產...
    處理池塘濃綠水、裸藻水華有絕招出處:天門湖北海大 作者:竺定軍 餘雙慶 水產養殖網 2015-09-08 09:40:00 一、案例描述每年7-9月份,隨著池塘水溫升高,投餵量加大,存塘量增加,池塘的氮攝入迅速積累,殘餌糞便等有機物大量沉積,加上池塘調水改底等操作少,頻繁使用尿素、碳銨等無機肥,導致很多池塘出現濃綠水,甚至裸藻水華。
  • 智利三文魚再次遭遇水華爆發危機!已導致17萬條三文魚死亡
    據外媒10日報導,智利第十二區藻類水華成災,導致17萬條三文魚死亡。相關企業在8日曾經接到有關水華爆發的警告。編譯/ 海鮮指南(seafood-guide) 張昊智利近日藻華成災,導致17萬條三文魚死亡中新網據外媒10日報導,智利第十二區藻類水華成災,導致17萬條三文魚死亡。相關企業在8日曾經接到有關水華爆發的警告但是有專家稱馬嘎拉尼斯所在的第十二區遠離其他主產區而不必恐慌。
  • 全國環境監測結果: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
    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提供的全國環境監測結果顯示,2009年,我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有所上升,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與上年持平
  • 全球水華現象增強,氣候變暖驅動下的又一危機
    水華的危害已經廣為人知。然而直到近日,科學家們才首次在全球尺度上研究了這一現象。這項由美國卡內基大學的Jeff Ho、Anna Michalak,以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Anna Michalak主持的研究發現:過去30年中,夏季水華現象有所增強。「飲用水、農業、漁業、娛樂業以及旅遊業都會受到有毒水華的影響。」Ho解釋說,「僅在美國,每年因淡水水華造成的損失就高達40億美元。」 此前,水華研究的監測時間相對較短或只針對單個湖泊以及特殊區域。
  • 太湖巢湖等5月初進入藍藻水華高發期,預警和監測並不容易
    「藍藻水華常常『來無影、去無蹤』,其出現和消失呈現較大的時空差異,以往研究無法很好地解釋這種現象。」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秦伯強課題組研究發現了藍藻水華發生的動態特徵及其驅動機制,並提出藍藻水華暴發過程的概念性解釋。5月初,太湖、巢湖等大型淺水湖泊進入了藍藻水華高發期。
  • 長沙縣積極防控撈刀河局部水面藍藻水華現象
    下一步,長沙縣將繼續採取措施,確保藍藻水華現象得到有效防控。接到群眾反映後,長沙縣環保局、生態辦、水務局等部門,以及安沙鎮、湘龍街道等鎮街對現場進行了全面巡查。長沙縣當即組織召開撈刀河流域藍藻水華防控緊急調度會議,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還邀請了湖南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相關環保專家,分析了藍藻水華現象產生的原因並提出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