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水華現象增強,氣候變暖驅動下的又一危機

2021-01-08 騰訊網

水華的危害已經廣為人知。然而直到近日,科學家們才首次在全球尺度上研究了這一現象。這項由美國卡內基大學的Jeff Ho、Anna Michalak,以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Anna Michalak主持的研究發現:過去30年中,夏季水華現象有所增強。「飲用水、農業、漁業、娛樂業以及旅遊業都會受到有毒水華的影響。」Ho解釋說,「僅在美國,每年因淡水水華造成的損失就高達40億美元。」

此前,水華研究的監測時間相對較短或只針對單個湖泊以及特殊區域。而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取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陸地衛星5號長達30年的數據(1984年~2013年,該衛星以30米的解析度監測了地球表面),揭示了6個大陸、33個國家的71個大型湖泊的夏季水華趨勢。

「我們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湖泊的夏季水華峰值強度升高了。不過,也有6個湖泊的夏季水華峰值顯著降低。」Michalak說,「這意味著水華確實在變得越來越普遍和強烈。」

雖然水華增強的趨勢很明顯,但其背後的原因卻各不相同。當把化肥、降雨或溫度等因素考慮在內時,不同的湖泊之間不存在一致的模式。不過,很明確的情況是,對於那些在過去30年中情況曾有所改善的湖泊來說,只有受全球變暖影響最小的才能夠維持變好的趨勢。這表明氣候變暖已經阻礙了某些地區的恢復。

Michalak說:「這一發現表明,確定湖泊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因素非常重要。我們需要制定水資源管理戰略,以便更好地反映氣候變化對當地水文條件的影響。」

科界原創

編譯:Sky

審稿:alone

相關焦點

  • 警告全球氣候危機出現 全球變暖的4大原因 全球變暖會有什麼後果
    看到這一消息的朋友,一定都會聯想到全球變暖的現象,那麼全球變暖的4大原因是什麼?警告全球氣候危機出現,我們必須要了解全球變暖會導致什麼後果,一起到下文中看看吧!一、警告全球氣候危機出現1、2019年11月5日正是第一屆世界氣候大會(1979年於日內瓦)召開40周年的日子,當天有來自50個國家的科學家齊聚日內瓦,一致認為須立即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通過一系列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過去40年間氣候變化的圖形化生命特徵。
  • 全球氣候變暖對傳染病的發生有影響嗎?
    全球變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主要是指人為因素造成的溫度上升。近百年來全球的氣候正在逐漸變暖,與此同時,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的含量也在急劇增加。許多科學家都認為,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溫室效應的加劇是全球變暖的基本原因。
  • 氣候變暖加速全球洋流
    同時,這些環流似乎開始加速:近25年來,洋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  據《科學》報導,2月5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篇論文提出了這一結論。結合模型的觀測結果,從1990年到2013年,海洋洋流能量每10年增加15%。
  •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破壞的嗎?
    圖註:全球變暖的10個跡象。任何農民都可以看出,自然的氣候模式已經改變。我們知道,過去曾發生過變暖和降溫,而且遠未人類出現。許多因素(稱為「氣候驅動因素」)都會影響地球的氣候,例如太陽強度的變化和火山噴發以及大氣中的熱量捕集氣體。
  • 櫻花花期與漢江水華有何關係?
    近日,在湖北省政府召開的漢江流域水華形勢分析會上,武漢區域氣候中心研究員陳正洪稱,自1992年來,漢江流域水華爆發的年份,多數也是武漢大學櫻花花期提前的年份。這一說法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 全球變暖使次生災害頻發,世界糧食危機凸顯,誰是下一個受害者?
    此次糧食危機將至少影響27個國家,這或許是50年來世界面臨的最嚴重糧食危機。農業自古都是「靠天吃飯「,即使是現代農業也氣候、降水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不過人類活動不僅加速了全球變暖,更讓全球變暖帶來的高溫、乾旱、暴雨等極端天氣層出不窮。由此帶來的最顯著影響就是糧食問題。全球氣候變暖,與之相伴的是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以及氣溫的上升。
  • 太湖巢湖等5月初進入藍藻水華高發期,預警和監測並不容易
    「藍藻水華常常『來無影、去無蹤』,其出現和消失呈現較大的時空差異,以往研究無法很好地解釋這種現象。」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秦伯強課題組研究發現了藍藻水華發生的動態特徵及其驅動機制,並提出藍藻水華暴發過程的概念性解釋。5月初,太湖、巢湖等大型淺水湖泊進入了藍藻水華高發期。
  • 氣候變暖背景下全球平均海洋環流在加速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海洋大學吳立新院士在《中國科學:地球科學》發表點評文章,介紹了這一研究成果。 1 為什麼要研究全球變暖背景下的海洋環流?
  • 水蒸氣是全球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主要影響因素
    「這一數字聽起來可能不多,但將所有在整個地球表面水蒸氣是俘獲能量算進去,你就會發現,水蒸汽的反饋是非常強大的。它等同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造成的全球變暖效應加強了一倍。」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大氣科學家埃裡克-費策爾說:「這項研究證實,模型預測實際上可以發生在大氣層中,水蒸氣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 氣候變暖加速全球洋流—新聞—科學網
    同時,這些環流似乎開始加速:近25年來,洋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   2月5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篇論文報導了這一結論。根據結合模型的觀測結果,從1990年到2013年,海洋洋流能量每十年增加15%。
  • 全球變暖引發古印度洋厄爾尼諾現象,百年內造成全球毀滅性災難
    全球變暖可能引發古代印度洋厄爾尼諾式氣候模式,到2100年將在全球造成毀滅性的洪水、風暴和乾旱。計算機模擬顯示,這種現象可能在2100年出現,但如果氣候變暖趨勢繼續下去,最早可能在2050年出現,科學家們也發出了這一嚴厲警告。氣候模型模擬了如果人類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下半個世紀的氣候變化將是什麼樣子。在加入全球變暖趨勢後,分析顯示印度洋表面溫度出現了巨大的波動——與20000年前的情況類似。
  • 什麼是全球變暖?詳解這種不能再被繼續忽視的危機
    地球的危機尤其是,自工業革命開始,大量溫室氣體被排放進入大氣層,導致了全球溫度的持續上升,這個過程被稱為全球變暖它正越來越劇烈地引起氣候的一系列變化,不僅僅是氣溫的上升,還有極端天氣事件、野生動物數量和棲息地變化、海平面上升等等一系列變化都因為全球變暖發生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越來越多的人把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當成同義詞,因為所有這些變化都是跟溫室氣體的排放有關,而且,排放還在繼續。
  • 溫室效應與全球氣候變暖
    許多人認為,全球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就是溫室效應。簡單來說,溫室效應就是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導致大量二氧化碳阻止了大氣內的熱量流失到太空,從而形成溫室效應。科學家估計,如果人類仍以目前的速度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那麼到2050年,全球氣溫就要升高3~5攝氏度,南北兩極部分冰雪將融化,導致洋面升高30~50釐米,全球陸地面積將隨之縮小。全球氣候變暖還會造成:淡水危機、疾病流行。
  • 2020年遭遇的全球變暖危機現象!人類該驚醒了
    經過上半年的疫情影響,許多國家已經是損失了大量的經濟,但真正的危機將接踵而至!!! 2020年初南極科考隊伍發現了歷史以來全球首次南極最高溫度——20℃造成這樣的原因離不開人類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會對南極的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 但隨之而來中國科考隊發現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都已經開始長出青草,這也同時印證了兩極地區的溫度影響。
  • 南極危機!全球變暖的警示
    南極危機!全球變暖的警示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05月22日 16時24分   人與自然相輔相成,本是一件美事,如今南極突現大量
  • 超11000名科學家警告全球面臨氣候變暖危機,六大領域急需改善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個非常久的話題,然而今天又看到一則新聞「最新一項研究指出,全球正面臨氣候危機。超過11000名科學家認可這項研究」。這項研究基於40年來的數據,指各國政府都未能解決氣候危機。沒有持續深層次的改變,全球將面臨難以言說的人類苦難。
  • 美專家警告:全球變暖停止,人類危機近在眼前!
    從澳洲大火到美國流感,再到如席捲全球的病毒......有環境專家提出警告:一切災難背後是有必然聯繫的,地球環境和氣候惡化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問題。不是說我們渡過了今天的危機就能「安然無恙」,明天的災難也許才真正是人類難以承受的。
  • 全球氣候變暖已成事實,萬年遠古病毒或將洩漏
    氣候變暖由美國「氣候之父」布羅克在1975年提出來,距今已經過了45年,在布羅克剛剛提出氣候變暖這個問題的時候,人們都不以為然,認為布羅克是「喝多了」,隨便就亂說地球在變暖,如今40多年過去了,地球的巨大變化已經印證了布羅克氣候變暖的正確性。
  • 全球氣候變暖,為何寒潮頻頻來襲?權威解析來了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為何寒潮頻頻來襲?具體來看,近日的寒潮受「一北一南」兩大因素雙向夾擊影響。首先是北極海冰因素。北極是冷空氣的「老家」,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本起著將冷空氣鎖定的作用。然而,由於全球氣候變暖,2020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創歷史第二低值,極地渦旋減弱,難以「固定」冷空氣。
  • 全球變暖的原因 全球氣候變暖原因及危害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自然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