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又放大招!聯手上市公司搞晶片,已先後砸50億!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凌雲

董明珠動真格,格力電器剛剛在布局晶片產業上又出手。

11月11日晚間,上市公司三安光電披露2019年定增預案,擬為「半導體研發與產業化項目(一期)」募資70億元,格力電器擬認購其中20億元。

這並非格力首次以入股上市公司的方式布局晶片產業。2018年底,格力斥資30億元,參與上市公司聞泰科技收購歐洲晶片巨頭。交易完成後格力將合計持有聞泰科技超10%股權。

此外,格力去年8月還以10億註冊資本成立了全資子公司——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董明珠的「格力造芯」,正在一步步推進。

20億元參與定增,投資晶片項目

三安光電今日披露的2019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顯示,擬募集資金總額為不超過70億元。其中,關聯方長沙先導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旗下有限合夥企業擬認購50億元,格力電器擬認購剩餘20億元。

此次定增股份數量將不超過發行前總股本的20%即8.16億股。據披露,發行價將為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的90%。

近期,三安光電股價在12元至16元之間波動,今日受大市影響收跌3.13%,報14.55元。

三安光電此次定增募資,將投向其半導體研發與產業化項目(一期)。據悉,該項目總投資約138億元。

三安光電稱,若本次發行實際募資淨額不能滿足上述全部項目投資需要,資金缺口由公司自籌解決。

公開資料顯示,三安光電是一家半導體企業,主要從事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晶片、Ⅲ-Ⅴ族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微波通訊集成電路與功率器件、光通訊元器件等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此次募投項目主要投向中高端產品,包括高端氮化鎵LED外延晶片、高端砷化鎵LED外延晶片、Mini/Micro LED、大功率三基色雷射器、車用LED照明、大功率高亮度LED、紫外/紅外LED、太陽能電池晶片等。

「在前期產業布局基礎上,本次募投項目主要產品將填補國內空白,提高公司在高端、新興應用領域產品的產能,加快產品結構升級,提升市場份額,順應LED行業產品結構調整的發展趨勢。」三安光電錶示。

據了解,格力電器在此次認購後持有三安光電的股份比例將低於5%。根據三安光電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推算,格力電器將大概率躍升三安光電第四大股東之位。

三季報顯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對三安光電持股11.3%,為第二大股東;中央證金、中央匯金分別持股2.31%、1.16%,目前分列第五、第八位;北上資金通過陸股通持股2.62%;興業信託、太平人壽的產品帳戶均有持倉。

出資30億,助力上市公司收購歐洲晶片巨頭

這並非格力電器第一次投資布局晶片產業。

在2018年底董明珠宣稱將涉足晶片產業之時,格力電器便與A股上市公司聞泰科技展開合作,出資30億元參與聞泰科技收購Nexperia Holding B.V(簡稱「安世集團」)項目。

其中,格力向合肥中聞金泰有限責任公司出資8.85億元,用於其受讓合肥芯屏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所持有的合肥廣芯半導體產業中心(有限合夥)的LP財產份額;向珠海融林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資21.15億元,用於其受讓珠海融悅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所持有的合肥廣訊半導體產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所持有的LP財產份額。

之後,聞泰科技將通過發行股份換股的方式置換其持有合肥中聞金泰的權益、通過珠海融林間接持有的合肥廣訊權益。項目完成後,聞泰科技將實現對安世集團的控制,而格力電器將成為聞泰科技的重要股東。

今年6月格力電器公告稱,接到聞泰科技通知,該重組項目已獲得證監會核准。目前,項目正在進展過程中。

格力電器稱,該交易完成後(考慮聞泰科技配套融資的情況下),公司將直接持有聞泰科技3585.90萬股,並通過持有珠海融林份額持有聞泰科技9242萬股,合計約佔聞泰科技10.98%的股權。

若不考慮配套融資,格力電器及其持股的珠海融林將合計持有聞泰科技12.33%股份。

而此次格力電器斥資間接參與收購的標的安世集團是一家歐洲晶片企業,位於荷蘭奈梅亨,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標準器件供應商,專注於分立器件、邏輯器件及MOSFET器件的設計、生產、銷售。

安世集團脫胎於半導體行業巨頭恩智浦半導體公司的標準產品分部。過去,恩智浦旗下共有7個從事標準產品業務的子公司,安世半導體便是恩智浦為置出資產和承接業務而新設的全資子公司,用於管控上述7家子公司。

此後,經過一系列併購及資本運作,安世集團成為安世半導體的實際控制主體。據了解,安世半導體擁有「半導體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集成電路設備+銷售部門」的完整產業鏈。

西南證券研報顯示,2018年安世半導體全球市佔率14%,二極體全球第一,邏輯器件全球第二,汽車MOS管全球第二,小信號MOS管全球第三。2018年全年生產總量超過1000億顆,穩居全球第一。

「格力造芯」備受市場關注,董明珠多次回應

2018年5月中美貿易關係趨緊之時,董明珠高調宣稱,未來幾年要投重金搞晶片研發,不能讓別人卡脖子,不能受制於人。「格力要長期持續發展,必須掌握核心技術。」董明珠所說的核心技術,就是晶片。

當時董明珠表示,「哪怕投資500億,格力也要把晶片研究成功」。她稱「晶片投這麼多的錢,哪年能賺錢我也看不到,但是我解決一個保障問題,天塌下來,我自供。要不然,別人沒晶片給你,空調做得再好也沒用。」

自那以後,格力造晶片備受市場關注,董明珠屢屢被質疑、被詢問,她在公開場合也多次對此進行回應。

在2018年中的格力電器2017年度股東大會上,晶片業務被列為格力未來的發力重點。董明珠再次表示,未來3年公司要投入500億元用於晶片研發製造,並且要堅定不移地去執行這個路線。

當時,格力因為不分紅令投資者大失所望,加之其宣稱要投入500億做晶片,引發股價大跌。董明珠表示,企業可持續發展需要資金保證,格力現在投資晶片,就是需要錢。

她還稱,明年格力空調將率先用上自產的晶片。對於很多人質疑這不切實際,格力官微當時還發文回應,稱目前自主研發的晶片已經量產,這一目標明年完全可以實現。據介紹,格力電器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半導體設計團隊,現在已經可以自主設計空調機主晶片,目前在研製高端的變頻驅動晶片和主機晶片。「格力晶片公司不僅要實現晶片自主化,還要走出去,擴大外銷。」

」為什麼別人搞晶片股價就漲,格力搞晶片股價就跌,因為我們是真幹。」面對股民的質疑,董明珠在證券時報「高管面對面」的採訪活動中表示,「股民是今年炒了股票就跑,還是用一輩子都跟著格力的發展,從中得到收益呢?我相信,大部分股民是希望在格力的發展過程中受益,所以我認為晶片必須要做。」

2018年8月14日,一家名為「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的公司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10億元,格力100%控股,法定代表人董明珠。格力電器副總裁兼董秘望靖東隨後確認,該公司確係格力電器剛剛註冊,主業是空調的晶片設計,同步還會發展一些相關業務。

今年6月, 在安徽衛視《品格》欄目中,董明珠談到格力不惜重金投入造晶片,「如果20億沒有了,我覺得也是值得的。培養了一個隊伍出來,為未來做準備。」她又補充稱,20億投資一定會有所回報,至於只是初期、中期還是收穫一個完美結果,則需要更多考量。

據2018年年報,格力電器2019年的重點工作之一,便是加快推進晶片技術研究和晶片產品研發進度,聚焦晶片可靠性及算法研究,完成自研晶片的全面替代。

相關焦點

  • 董明珠 10 億賭局已勝,格力今年營收達2000億元
    12月3日消息,前兩天舉辦的 2018 年第十七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獲得了「影響改革開放進程的企業領袖」獎,在會上董明珠回應了5年前與小米雷軍定下的10億賭局,她表示賭約已經接近尾聲,格力電器基本已經勝出。
  • 強勢進入上遊半導體晶片行業遭質疑從手機到晶片 格力多元化之路有...
    主營業務向好的同時,作為上市公司的格力電器(000651)同時面臨著產品結構過於單一的問題。  從手機到晶片  傳統製造企業起家的格力進入上遊半導體晶片行業,並不是盲目「砸進」數百億元的資金就能成功的。  主營業務向好的同時,作為上市公司的格力電器同時面臨著產品結構過於單一的問題。即使有像小家電、智能裝備等領域嘗試拓展,但就去年情況來看,該部分成績仍有待提升。
  • 摔手機、諷小米,強拉著格力做手機的董明珠為何停不下來?
    說到鐵娘子董明珠,可能她最初高調出現在公眾視野還要回到2013年她和雷軍的十億賭約。國內的企業家裡,有像雷軍那樣形成個人品牌的,如聯想楊元慶、華為餘承東、魅族黃章等,但更多的是像曾經的董明珠那樣在公司做一顆默默無聞的「螺絲釘」。但這位曾長期處於幕後的女企業家,近年來卻頻繁曝光,一刻不願消停。
  • 董明珠高居首位!中國最傑出商界女性排行榜來了
    通過數據分析與實地拜訪相結合的方式,以女性管理者所執掌公司的營運規模與質量、管理人數及公眾影響力等為衡量指標,量化排名後篩選出100位傑出女性,調研範圍是中國上市公司及海外中概股、中國企業500強、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的女性高管。
  • 董明珠5場直播累計銷售178億元 格力口罩和晶片工廠揭開面紗
    至此,董明珠5場直播累計銷售額已超過178億元。當日直播中,董明珠繼續帶領線下3萬家門店,並與世界冠軍鄧亞萍、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黨委書記曹軍驥、ZEALER創始人王自如等一起,在智慧家居場景中共同體驗格力全品類的電器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直播中,董明珠和王自如走進了格力口罩、晶片工廠。
  • 科創板上市公司已增至50家;王思聰旗下股權被凍結
    市場走向 科創板上市公司已增至50家,較開市時翻番 11月6日消息,7月22日正式開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經過108天的運行,上市公司已增至50家,較開市時翻番。
  • 你所不知道的君聯資本:投資十餘家晶片公司,4家已實現上市
    至此,在汽車服務、下一代出行、電動汽車、智能駕駛等不同層面,君聯資本在汽車領域已投資了30餘家公司,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領域內的設備(先導)、材料(璞泰來)和電池(寧德時代)三個環節都打造出了上市龍頭企業。事實上,除了汽車領域取得了如此優異業績外,此前引起熱烈爭議的晶片領域,君聯也是收穫頗豐,可以說是專注晶片投資十餘年的「老司機」。
  • 董明珠「自戀」阻礙了格力電器的多元化?這個鍋董明珠不背
    最近一篇碩士論文引起了熱議,論文題目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這篇論文出自浙江工商大學,作者是會計碩士,研究方向是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這篇文章從題目來看更像是心理學和公司治理領域結合的研究著作,但是該作者卻是會計專業,是否有點跨專業了?
  • 研究董明珠自戀衝上熱搜的碩士論文 從知網「消失」了
    據媒體報導,該論文作者目前已經畢業,被一家醫院錄用,而其指導老師則為科創板上市公司獨立董事。01董明珠成了論文研究對象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上述論文系浙江工商大學會計專業研究生陳舒心的碩士學位論文,提交日期為2020年1月,指導老師為謝詩蕾。
  • 研究董明珠自戀衝上熱搜的碩士論文,從知網「消失」了
    目前,涉事雙方均未對此事進行回應,但相關論文已從知網「消失」。據媒體報導,該論文作者目前已經畢業,被一家醫院錄用,而其指導老師則為科創板上市公司獨立董事。02論文作者畢業後去了醫院,指導老師是科創板上市公司獨董?上述論文是否真的存在?11月19日下午,中新經緯記者向浙江工商大學會計學院進行求證,一位老師稱「不清楚、不接受媒體採訪」。據媒體報導,當事學生已畢業,2020年5月被錄用到溫州某醫院財務處。
  • 2019上市公司十大新聞
    于格力電器而言,「混改」有利於企業發展壯大,新股東可以為上市公司引入有效的技術、市場及產業協同等戰略資源,協助上市公司提升產業競爭力;對於珠海市國資委而言,股權轉讓帶來大量現金收益,通過滾動投入退出,不斷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未來可能培育出若干個格力電器;董明珠為代表的18位格力電器管理層,通過受讓方式取得珠海明駿份額,也會進一步加強在上市公司的話語權。
  • 董明珠的近千億造車棋局有沒有泡沫?
    以「銀隆鈦」為中心,以董明珠與魏銀倉(珠海銀隆董事長兼總裁)為推手的造車運動,現已如風暴般波及國內客車市場——銀隆已與邯鄲、大慶、成都、蘭州、天津、南京、攀枝花、洛陽、昆明等城市籤署協議。在資本層面,據經濟觀察網報導,銀隆在過去8個月中已經形成了以百億為基礎量級推進的高強度投資節奏,湊齊了十一個產業園基地,其中7項新基地投資總額達810億1。
  • 高瓴資本放大招,砸158億殺入3000億光伏龍頭,最新持倉...
    高瓴再出手,重金入股光伏巨頭12月20日,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與高瓴資本籤署股份轉讓協議,李春安擬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6%公司股份。公告顯示,交易雙方一致同意,本次交易的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本次交易對價總額約為158.41億元。隆基股份最新收盤價為77.65元/股,本次交易的轉讓價格較其股價折價9.85%。
  • 市值7000億,晶片巨獸閃電上市:掀起中國半導體IPO大潮
    招股書顯示,此次募集資金的運用,中芯國際主要目標是擴大公司現有產能,完善公司產品結構,提升公司研發和競爭能力。其中,募集資金的40%將用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20%則是用於「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儲備資金」。
  • 光谷兩家企業入選畢馬威中國晶片新銳50強
    ICC訊 近日,畢馬威發布首屆畢馬威中國「芯科技」新銳企業50評選結果。「中國光谷」梳理發現,光谷兩家企業入選,分別是聚芯微電子和敏芯半導體。   中國「芯科技」新銳企業50評選結果按照企業首字母順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後。   聚芯微電子成立於2016年1月,是一家專注於高性能模擬與混合信號晶片設計的創新型高科技公司,擁有3D光學和智能音頻兩大產品線,在傳感器和音頻晶片設計及系統方案等領域已擁有幾十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專利,目標是成為國際一流的高性能混合信號晶片設計公司。
  • 國內晶片設計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在細分領域的國內最強
    世界前50 Flabess,中國公司的變化 總體看來,國內晶片設計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在細分領域的國內最強。公司長期致力於廣播電視、智能監控、固態存儲、物聯網等領域大規模集成電路及解決方案開發,先後推出了支持NDS高級安全的解碼晶片、H.265高清晶片、高端音響晶片、高端固態存儲控制晶片、高清安防監控晶片等一系列擁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晶片,在多個領域填補國內空白、實現替代進口。
  • 證監會放大招,將影響16萬億!
    這兩家公司相繼完成上市輔導 北方券商強勢歸來 央行放大招!信用卡這一利率正式放開 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花唄」「借唄」要顫抖了 據悉,該公司募集資金144.34億元人民幣,在目前已上市的科創板個股中,募資額僅次於中芯國際(532.3億元)。從業績表現上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柔宇科技存在未彌補虧損24.27億元,且2019年柔宇科技營收僅為2.27億元。
  • |魏銀倉|珠海銀隆|格力|鈦酸鋰電池|董明珠|一汽...
    大多數人對銀隆有些陌生,但它的第二大股東董明珠,大家一定非常熟悉,而銀隆,正是董明珠為數不多的自掏腰包投資的企業。可以說,董明珠這輩子賺的錢,幾乎都砸在了銀隆身上,甚至因此丟掉了格力董事長的位置,但她仍是要拉上好友王健林、劉強東等人一起跳坑。
  • 2016年險資帳本: 至少持有668家上市公司712億股
    根據同花順和上市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險資至少持有668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合計持股數量約712億股。  險資成為A股市場的「鯰魚」,不過在激活部分人氣的同時,也給市場帶來了一些不穩定因素,如短線操作引起股價的大幅波動,上市公司管理層人員的動蕩等。「兇悍」手法,也引起了管理層的關注和擔憂,2016年年底,管理層多次喊話「保險姓保」,險資也暫時「收手」,一切暫時歸於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