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鐵娘子董明珠,可能她最初高調出現在公眾視野還要回到2013年她和雷軍的十億賭約。國內的企業家裡,有像雷軍那樣形成個人品牌的,如聯想楊元慶、華為餘承東、魅族黃章等,但更多的是像曾經的董明珠那樣在公司做一顆默默無聞的「螺絲釘」。但這位曾長期處於幕後的女企業家,近年來卻頻繁曝光,一刻不願消停。
其實了解董阿姨的都知道,這是一位國內非常勵志的成功女性。她是從格力基層幹起,一步一步的走向了CEO,並且她的雷厲風行、鐵腕手段在業界也是出了名的。在她的帶領下,格力擊敗美的成為國內空調品牌之首,「好空調,格力造」這句廣告詞讓不少人印象深刻,在步步高OV之前格力還冠名過《快樂大本營》……
然而,之前一直稱「專注做空調」董明珠,自從15年初首次公開放話說有想法要轉型做手機後,經常曝出驚人之語,說的話總能讓人聽了冷汗直冒。不僅如此,董阿姨還經常「身體力行」,光說還不夠,還經常做出一些令消費者匪夷所思的大膽行為,大有不雷死你誓不罷休的節奏。
作為一個新興的手機品牌,格力在手機行業自然不如空調業影響力大。那麼如何把這個品牌在手機領域做起來,是橫亙在董明珠面前的第一道難題。然而,董明珠對這道難題中給出的答案是:「炒作」。
大部分新興品牌如果要做手機,至少要先出個產品。而董明珠卻反其道而行之,先放話,再出貨。先讓格力的品牌熱度上來,再來談產品這回事,至於開不開賣,定價多少,這些都不重要,只要讓大家都知道格力要做手機就行了。
例如:在15年初董明珠在參加電視節目宣布可能做手機的同時,放話稱:「做手機分分鐘,肯定超小米」。後又接受媒體採訪稱:「我若做手機3年不用換」,「我希望做出世界上最好的高檔手機」。在去年6月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再度表示:「格力手機已開始內部訂購,定價將在1600元,未來相信賣5000萬部不成問題。」這些話,我只能說餘承東都甘拜下風。
可以說去年上半年的很長一段時間,董明珠都在為格力手機造勢,但是產品本身卻依舊撲朔迷離。那麼問題來了,格力手機到底什麼時候開放「上市」呢?熬到了去年7月,格力手機1代開賣的消息總算略微明朗了點兒。結果又曝出了眾所周知的「開機門」和「99張自拍照」兩大事件。
雖然董明珠稱開機門和自拍照事件是「弄巧成拙」,但這兩大事件的確是可以說真正意義上捧火了董明珠和格力手機。在開機時顯示董明珠的照片,以及手機「內置99張董明珠自拍照」的傳聞,讓格力手機成為了眾多網友熱議的焦點。據此,董明珠回復稱「開機畫面必須是我,這是為了尊重消費者」。
至此,格力手機1代的鬧劇到這裡就算是了了,但這款「PPT神器」從頭到尾幾乎沒有進行開放銷售。據董明珠自己透露,該機首銷僅數萬臺,其中有多少臺是「內部消化」不得而知,但和曾經先後制定的「1億臺」、「5000萬臺」等目標差距過大。至於該機的配置我也就不說什麼了,對此格力自己的內部員工也已經表了態:
這款手機性能太差,送給我就要,讓我買,就算了。
然而,董明珠似乎並沒有停止做手機的野心。於是,其又開始「布局」這款手機的迭代產品——格力手機2代。關于格力手機2,最早的消息是去年的7月份,董明珠稱「格力手機二代將達到國際一流水準,並且售價將會在5000-6000元」。嚇得不明就裡的網友們連格力空調都不敢買了。
後來在今年年初,董明珠又在2016年湖北格力經銷商大會上稱,今年3月發布的格力2代「秒殺iPhone 6s」。而實際情況是,格力手機2代並未在3月發布,而是拖到了今年5月的董明珠公開課上,配置倒是對得起旗艦機稱號,但功能和外觀上似乎並未有什麼突破之處,就是一臺普通的國產安卓旗艦機而已,更談不上所謂的「秒殺iPhone 6s」了。
除了自己炒作外,董阿姨自然不忘抱團雷軍和小米進行話題營銷。之前分明自己說「將格力和小米比較沒有意義」,但是後來又是自己總是放話扯到雷軍小米。我只能說,董明珠同時得罪了果粉和米粉,就是為了讓自己的格力手機火,也真的是煞費苦心了。
除了上面最開始提到的「做手機滅小米」外,董明珠還在去年10月說過一句震驚業內的名言:「我說雷軍是小偷,他不敢告我。」這句話的意思是諷刺小米沒有核心技術,做手機僅僅只是在投資,不如格力技術過硬。還把小米入股美的這一動作稱之為「兩個騙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團。」
再拉回近日,董明珠在第二屆中國製造高峰論壇上再度提及小米,當然依舊是沒有好話。她稱:「大家不買小米手機,不是因為貴,而是小米的質量不行。」不知道為何董明珠突然又要踩小米,後來直到格力手機2代被曝出漲價到3599元我才知道,原來又是套路……
回顧小米手機的歷史,雷軍也曾經歷過一段心酸的時期。2011年,小米手機因為被指為國產山寨機,使得雷軍當場砸小米手機以力證其質量。若干年後,我們的董阿姨也效仿之,在日前的某活動上當著眾多嘉賓的面,直接將格力手機2代從2米的高度砸落。
不過從圖片可以看到,雷軍砸手機時,地面為瓷磚,且是站著砸。而有細心網友指出,董阿姨砸的時候,人是坐著的,且地面是否鋪了地毯就不得而知了。但不得不說,同樣是砸手機,董阿姨就給人一種很霸氣的感覺,這是因為在摔的時候,董明珠一直給人的氣場就是「我敢這麼做,你敢嗎」這樣一言不合就要拼了老命的感覺。
回到標題,董明珠為啥一把年紀了還要這樣折騰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認為應該先要回答一下,為什麼董明珠執意要深入手機行業這個紅海市場。
首先,格力過去的業務太單一,不適合企業的綜合性發展。因為一條路走到底,如果這條路走不下去,那這家公司就很難獲得長足性發展。因此越來越多的成熟企業會選擇開闢其他領域,來確保自己的營收不受影響。而如今,空調產品需求和銷量在不斷下降,格力必須得選擇一條別的道路。
另外,智慧型手機能夠充當智能家居的第一入口。智能家居概念近兩年很火,但是問題在於很多企業做的產品還停留在很淺顯的階段,無法打造競爭壁壘。董明珠做的格力手機在功能上並沒有什麼突破性的創新,與之前她所稱的格力手機將成為智能家居的連接器並不符合。反而她一直在不停地強調自己手機的質量多麼好。
基於現狀和未來發展這兩種動因,董明珠不得不在營銷上下功夫。而她的營銷方式與她上世紀90年代剛進入格力時候的「死纏爛打」頗為相似。你不喜歡我的產品?沒關係,那我就天天噴,經常做秀,天天帶著我的手機到處跑,讓你知道我的產品有多麼牛,從而刺激消費者嘗試購買體驗。
但問題在於,空調產品和手機產品是兩碼事。現在的手機屬於快消品,許多人更換手機的周期維持在1-2年,長一點的也就3年,而空調用個幾年並無太多問題。畢竟如果不是處於炎熱的地區和季節,沒有人會天天24小時開空調,但天天使用手機的人比比皆是。
如果董阿姨在這方面沒有看清楚行業和產品的差異,自家手機產品也沒有突破性的賣點,再加上自身的品牌號召力低的可憐,這條路不管怎麼走,都很難走通。只靠噱頭和話題或許能夠博得一時的熱度,但真要消費者願意掏出口袋裡的錢去買你的產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