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2023年營收6000億,實現可能性有多大?

2020-11-28 中國家電網

  據媒體報導,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不久前的一次內部會議上提出了一個新目標——到2023年銷售目標6000億元。

  記者就此消息詢問格力官方,並未得到明確答覆。

  有接近格力電器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證實了該目標的提出。

  而在此前,董明珠已經給格力電器定下了2018年衝擊2000億元的營收目標。

  格力電器2017年營收為1482.86億元,同比增長37%,董明珠此番定下的6000億目標則意味著,格力電器要在6年時間內實現營收翻三倍。

  董明珠何以提出這個被認為不可能完成的目標?格力電器的業績能否如董明珠期望的一樣節節高升?

  1

  為何再放豪言?

  財聯·界面報導稱,董明珠指出,「市場經濟下我們需要狼文化,在工作中,要隨時隨地記住『搶佔』二字,勇於爭取,如此才能適應變幻莫測的市場,為實現2023年6000億的目標開疆拓土,貢獻力量。」

  不少家電行業專家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這個目標是不可能完成的。

  從事空調行業近30年的董明珠不會不清楚,達成6000億銷售目標的可能性有多少。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為,近期董明珠投資的珠海銀隆遭遇一系列負面報導和質疑,董明珠此時提出6000億目標是在向外界釋放信號,回歸核心主業,給外界傳遞信心,只不過目標定的太高,過於浮誇。

  公開信息顯示,董明珠是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珠海銀隆」)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7.46%。雖然珠海銀隆第一大股東為創始人魏銀倉,但隨著銀隆高管大調整,格力系全面進入,在外界看來,董明珠才是珠海銀隆的實控人。

  2018年以來,珠海銀隆相繼遭遇欠款、停工、裁員等負面消息。7月18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南京銀隆的新能源商用車不動產項目進行了查封。不過,該項目已於7月22日獲得解封。

  有業內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格力董事會換屆遲遲不召開,原因在於珠海市政府以及格力內部對董明珠作為格力電器董事長及珠海銀隆實際控制人的雙重身份仍有顧慮。

  8月2日,格力電器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沒有對珠海銀隆進行股權投資」,並稱董明珠對銀隆的投資行為屬於個人行為,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上述人士表示,董明珠此時定下6000億元銷售目標也有可能是在向格力內部喊話,其重心仍在格力電器。

  2

  6000億能否實現

  格力電器2017年年報顯示,1482.86億元的營收中,空調營收為1234.1億,佔比83.22%,生活電器、智能裝備與其他主營佔比分別為1.55%、1.43%和2.94%。

  從營收結構來看,格力電器本質上仍是一家空調企業。如果格力電器要達到6000億營收,空調業務必然要首先扛起大旗。

  洪仕斌稱,空調行業發展到一定的高規模會進入滯漲期,之後增長會越來越困難,總不能空調市場被格力一家吃光。

  劉步塵分析,格力電器2018年實現2000億營收的可能性不到30%。他表示,目前中國嚴格執行房地產調控,空調行業發展會受到制約,此外,中國空調行業將很快進入換新市場,格力要在2023年實現6000億營收更不可能。

  中國空調行業前三大品牌格力、美的和海爾加起來所佔有的空調市場份額在70%左右,這三家企業2017年空調營業收入分別為1234.1億元、953.5億元和287.4億元,加起來共2475億元。

  這也意味著,董明珠定下的6000億目標比當下整個中國空調行業的市場規模還要大接近一倍。

  在核心空調業務之外,格力電器能否培育新的產業,幫助董明珠完成其6000億營收的偉大目標呢?

  格力電器2017年年報披露數據顯示,生活電器、智能裝備與其他主營所創造的營收加起來不足百億。格力電器在年報中表示,將在智能裝備、智能家居、新能源領域實現多元拓展。然而,上述行業專家對這些業務近5年的發展並不看好。

  3

  經銷商將承大壓力

  劉步塵向記者表示,今年空調行業並沒有去年發展情況好,然而不少空調廠家對外宣布營收有所增長,實際情況是,經銷商從廠家拿貨,廠家收到了貨款,但貨都壓在了經銷商倉庫裡,看似銷量增長,但目前的空調庫存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大。

  如果格力電器真的要在6年時間內實現營收增長三倍,那就意味著,格力電器的經銷商將迎來更大的壓力。

  《國際金融報》記者此前曾就杭州格力經銷商跑路事件進行報導,當時格力方面曾表示,該經銷商因為個人經營不善,出現虧損,攜款失聯,而導致消費者利益受損。

  洪仕斌稱,過高的增長目標意味著經銷商將承擔更大的壓力,6000億營收的目標,將由全國經銷商來承擔。

  劉步塵表示,如果董明珠一意孤行,經銷商跑路就不是個案了。

  對於董明珠的6000億目標,有投資者笑稱,雖然董明珠與小米創始人雷軍(業界又笑稱其為雷布斯)今年賭局還沒到期,但兩人是否考慮再開一局?

相關焦點

  • 董明珠 10 億賭局已勝,格力今年營收達2000億元
    12月3日消息,前兩天舉辦的 2018 年第十七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獲得了「影響改革開放進程的企業領袖」獎,在會上董明珠回應了5年前與小米雷軍定下的10億賭局,她表示賭約已經接近尾聲,格力電器基本已經勝出。
  • 前3季營收與格力差182億 小米拿什麼贏"10億賭約"
    (原標題:前三季營收與格力還差182億 小米拿什麼來贏「10億賭約」)
  • 與珠海銀隆關聯交易超29億 格力還要做電商、造手機、開發再生資源...
    同行業相比,儘管營收增速超過三成,其營收規模與美的還尚存差距,不過格力電器的淨利潤水平還是遠遠超過了後者,美的集團2018年實現營收為2596.65億元,同比增長7.87%,實現淨利潤為202.31億元,同比增長17.05%。   整體來看,相比與美的而言,格力的業務種類豐富度仍然稍弱,但2018年多元化程度已經明顯提升。
  • 格力電器加碼新能源 一個月內兩度「密會」銀隆
    該公司有6大股東,其中格力電器持股75%,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擔任新公司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銀隆新能源總裁賴信華任監事。該公司的業務範圍有局域能源網際網路領域內的能源路由器、光伏化直流化設備及新能源設備、計量檢測等相關部件、設備及產品的研發、試製與銷售;局域能源網際網路領域內相關產品、設備的技術服務與諮詢、技術許可與轉讓、檢測試驗及認證等。
  • 反悔400億項目,格力市值蒸發百億!30億也打水漂
    對確實購買了格力這兩系列商品的消費者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好事。但是,在格力這場超大的活動中,美的,海爾等國內同行的品牌坐不住了。格力的30億補貼發出之後,美的和海爾立即對自家的產品價格做了調整,同時改變了銷售策略。
  • 格力1HZ變頻,用技術優勢說服一切
    技術三級跳,格力科技不斷超越自我  格力電器於1993年進入變頻領域,2009年初,其自主研發的G-Matrik直流變頻技術問世,將運轉頻率從30赫茲降低至15赫茲,省電可達50%-80%,被列為國家「火炬計劃」;半年後,格力電器又將變頻空調的運轉頻率降低至6赫茲;2010年4月,格力變頻技術再次取得歷史性突破,在世界範圍內率先實現了壓縮機在1赫茲低頻狀態下的平穩運行
  • 董明珠「自戀」阻礙了格力電器的多元化?這個鍋董明珠不背
    比如GE(通用電氣)是愛迪生在1892年成立的企業,曾經是全球最知名的企業,也是無數企業家學習的榜樣,在1999年的時候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是全球市值第二高的企業,僅次於微軟;在2008年的時候,通用電氣的營收到達1800億美元,2019年降低到了950億美元,幾乎降低了50%。而現在的市值也僅僅只有850億美元。
  • 格力美的爭鬥 50 年:每次蔑視對方背後,都在努力成為對方的樣子
    在10月胡潤百富發布的《2020胡潤中國10強家電企業》中,美的以5100億價值成為中國及全球最值錢家電企業;格力電器以3210億價值排名第二。然而事實的另一面,是受疫情影響兩家巨頭依然沒有"緩過勁來"——格力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18.8%,而美的下滑1.88%,增速都尚未轉正。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白電將走向何方?答案就藏在一部長達半個世紀的中國白電史裡。
  • 美的與格力空調收入差距縮至79億 家電品類消費市場喜憂參半
    美的集團上半年通過空調降價策略,獲得收入的快速增長,上半年空調營收增長11.84%,超過格力的4.62%,成為格力在空調領域的最大強敵。財報數據顯示,格力、美的經營現金淨額均高於淨利潤,「真金白銀」收入囊中。 然而,黑電企業卻普遍未能逃脫淨利潤下滑的命運。
  • 拆解小米:2000億營收的年輕巨頭
    / 02 /   2000億營收的年輕巨頭   格力和小米十億賭約的話題一直被外界津津樂道。人民幣的賭約,賭小米的營收五年時間能不能超過格力?   五年下來,小米營收從200多億漲到了1749億,漲了8倍,堪稱奇蹟;再看看格力,從1200億漲到1980億,漲了60%,作為一個傳統製造企業,表現也非常傑出。
  • 收購長園背後:「母弱子強」 格力集團收入依賴格力電器
    隨後以周樂偉為首的格力集團新領導層提出「二次創業」,試圖再造新格力。而董明珠此前所不認可的金融投資,成為格力集團「二次創業」的重點。「母子之爭」?格力集團稱不存在同業競爭5月15日晚,長園集團公告,公司收到格力集團出具的《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此次要約收購數量約2.65億股,佔公司已發行股份的20%。
  • 「天花板」下美的格力爭霸戰
    今年上半年,美的空調由於大力促銷,毛利率同比下跌7.88個百分點,而格力空調的毛利率下跌3.97個百分點。當目標堅定的美的,遇上不願服輸的格力,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認為,今明兩年,格力與美的之間必有惡戰。新一「冷年」(業內術語,此處指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空調價格戰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 格力集團收購長園背後:格力系「母弱子強」
    格力集團稱不存在同業競爭5月15日晚,長園集團公告,公司收到格力集團出具的《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此次要約收購數量約2.65億股,佔公司已發行股份的20%。要約收購價格19.8元/股,本次要約收購所需資金總額為52.46億元。
  • 美國家電巨頭在中國落敗:營收差格力美的2000億,淨利潤暴跌602%
    資料顯示:這家企業成立已有109年歷史,總部位於美國密西根州奔騰港,在世界各地擁有65家生產基地、研發中心、設計中心。旗下有惠而浦、美泰克、阿曼納等多個品牌,業務遍及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冰箱、洗衣機、洗碗機、乾衣機等,以及廚房電器、生活電器等系列產品線。
  • IGI:2023年全球DWDM和ROADM市場超$230億
    市場分析研究公司IGI發布了主題為「網絡和設備市場的新驅動因素:雲計算、5G和自動駕駛汽車分析和預測,2018-2023」的新報告,預測這些催化劑對WDM/ROADM、網絡交換機和網絡路由器的需求會產生多大影響。   報告描述了三個驅動因素的潛在影響,但因其成熟度不同,影響程度也不同。
  • 格力地產房地產板塊營收翻番,海洋經濟板塊表現亮眼
    「雙響炮」 格力地產多點布局成果初現作為主營業務之一,格力地產的房地產業務經營模式以自主開發銷售為主,主要產品為中高端住宅。自成立以來,格力地產憑藉「精工質本」理念在住宅產品市場創下良好口碑。2020 年上半年,格力地產繼續深耕珠海,並穩步推進上海、重慶項目開發建設。
  • 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發布:僅有碧桂園、格力等6家造機器人
    該榜單由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並且這也是中國企業聯合會連續第19年發布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從規模上看,2020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6.02萬億元,比上年增加了8.75%。榜單中排名第500位的企業營業收入為359.61億元,與上年入圍門檻相比提高了36.36億元。這已是中國企業500強的入圍門檻連續18年提高。
  • 董明珠提出開微店、全員營銷,格力員工:毫無意義的改革
    一個憑藉一己之力的女人撐起了格力這個大集團的生死大關。在十幾年前的董明珠只是一個小小的銷售經理,但是經過自己的努力,如今的董明珠已經成為了格力的代表人物,如今,董明珠又要開設微店,對于格力來說是新生還是結束?2018年盈利超2000億,2019年第一季度卻暴跌?前段時間的格力與小米之戰終於落下了帷幕,董明珠和雷軍的十億賭約也最終有了結果。
  • 霍金預言人類2032年滅亡,可能性有多大?
    原標題:霍金預言人類2032年滅亡,可能性有多大?   我想說的是,霍金老人家已經去世了,咱們就不要拿「霍金」這個名號去做所謂的「預言」了,如果霍金能夠復活,看到如此多的「霍金預言」,氣也要氣死了!
  • 2030年美日聯合載人登月?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1970年剛剛完成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也想送人登月在當時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日本顯然長期沉醉於當年「亞洲第一」的榮耀。到今天日本的各方面顯然都不再是亞洲第一了。但是仍然想藉助美國的航天實力,幻想重新爭取成為第一個有人上月球的亞洲國家,而且雙方計劃在2030年完成這個目標。那麼實現的概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