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港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使用蝶翼針進行穿刺港座,穿刺時會給病人帶來一定的疼痛。而疼痛目前已被列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之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徵。
部分患者反映,使用蝶翼針穿刺時疼痛明顯,對連續輸液每7天更換一次、間隙期每個月衝洗一次感到害怕,有些由於害怕疼痛而拒絕使用。因此,減輕蝶翼針在穿刺時的疼痛感,是臨床急需解決的問題。
患者,女性,於2018-4-9入院,10號因吊針在輸液港部位插入蝶翼針,在插針過程中患者訴疼痛感明顯,比以往插針時疼,根據數字評分為4分。
輸液港插針過程中,以下幾個細節容易引起疼痛。臨床護士在插針時應注意掌握技巧和方法。
1、針頭過大
蝶翼針針頭有很多種型號,有19G、20 G、22 G、24 G,在穿刺前應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選擇合適型號的針頭。過大,插針時容易引起穿刺點痛,一般建議選用細的針型,避免反覆穿刺有利於保證輸液港的使用壽命。
護理對策:選擇合適的針頭,而臨床中使用較多的是22G的針頭,直徑0.7mm,針長最小12mm,最長25mm,相比大號針頭,可明顯減少穿刺時引起的疼痛。
2、操作不熟練
操作者流程不熟練,在扎針時過於緊張,導致一針穿刺不到位,需進行二次扎針。
護理對策:在穿刺前儘量做到一針穿刺到位,定位準確,避免二次扎針及調整位置。操作前向患者解釋操作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3、皮膚因素
在扎針時,未避開上次針眼處、操作者未繃緊皮膚,導致疼痛增加。
護理對策:進針時做好局部皮膚的評估,避開上次扎針時的針眼。非主力手進行三角定位後,拇指與食指輕輕繃緊穿刺點皮膚,按二步法進針,即見落空感後,停頓1s,再向下進針0.5-1cm。
4、體位因素
病人在扎針時身體未擺正或扎針時因害怕疼痛而扭動身體,導致進針時扎偏扎歪。
護理對策:扎針前囑病人擺好體位,保持平躺,頭偏向對側。做好解釋工作,取得配合。
5、不可避免因素
由於蝶翼針的針頭與針柄不在同一直線上,含有一折返點,針梗彎曲成900,根據力的合成與分解原理,相同的力量作用於針柄,只有一部分分力作用於針尖,所以穿破皮膚的速度要比普通穿刺針慢且阻力大,與普通針相比沒法做到快速進針,導致患者疼痛感明顯。
護理對策:有研究發現通過採用插蝶翼針時配合改良Valsalva動作,可使病人疼痛減輕。首先在操作前向病人解釋,提醒病人穿刺時會有痛感,將輸液港港座固定後告知病人先深吸氣後屏氣5s(適用於能配合且病情允許的患者)蝶翼針從三指中以處垂直刺入穿刺隔直達儲液槽的底部,囑病人正常呼吸,抽回血確認,後續操作按常規進行。
註:Valsalva動作(即深吸氣後,在屏氣狀態下用力作呼氣動作10-15s)。
改良Valsalva動作減輕疼痛原理:
可能是屏氣時增加了胸壁的硬度,配合手部固定穿刺隔,穿刺時手部三指固定使穿刺隔不會隨著呼吸運動而有所移動,減少了胸廓移動時穿刺導致的疼痛。另一方面,穿刺時讓病人注意力集中到呼吸運動中,通過呼吸的控制,分散了注意力,保持了情緒的穩定,減輕了恐懼,從而達到了減輕疼痛的目的。
對扎針時引起疼痛的5個常見原因進行對症處理,不僅降低穿刺時的疼痛,還能提高患者的滿意率。因我院開展輸液港技術較晚,護理人員經驗相對不足,因此要求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仍需不斷摸索經驗、總結方法,為患者提供優質、舒適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姜安麗.新編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49.
[2]李麗,黃雲娟,任曉敏,等改良Valsalva動作在減輕輸液港插蝶翼針時疼痛的效果觀察[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7,42(10):1419-1420.
[3]吳旋華.複方利多卡因乳膏用於無損傷針穿刺鎮痛的效果觀察[J].海峽藥學,2011,23(1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