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知名文學網站籤約作者、先後創作13部近200萬字小說、填寫古風歌曲42首……你很難想像,這是一名先天殘疾、四肢無法正常活動的90後女孩,用嘴咬著木棍敲擊鍵盤打字,所創造出來的奇蹟。
近日,洛陽市宜陽縣27歲女孩張露露的事跡引發關注,她頑強不屈的創作精神感動了很多人。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洛陽市作協破格批准其成為會員,專程趕到其家中探望,帶去了百餘冊經典書籍,還安排作家一對一輔導,鼓勵她積極創作。同時,洛陽一些愛心企業也伸出援手,表示可以在圖書出版等方面給予幫助。
嘴「叼」木棍敲擊鍵盤寫作,嘴巴磨出血泡是常事
「這根木棍是我爸爸給我做的,原本有20釐米長,長期咬著它打字,現在磨損到13釐米,基本上一年用一根。」近日,在張露露家中,她向記者展示自己平時就是靠著嘴咬木棍敲擊鍵盤來進行創作的。
記者看到,這根木棍嘴咬的一頭磨成了扁平狀,雖然張露露說話不是很清晰,但看的出來她很陽光、樂觀,也很自信。
張露露是宜陽縣趙保鎮郭凹村人,因為早產導致腦幹損傷,她無法像正常女孩行走、奔跑、跳躍,無法用雙手拿筆寫字,甚至不能快速清晰講話。
上小學時,她的母親陪著她上課,背她上下學。張露露慢慢地學會用嘴咬著鉛筆寫字,日復一日,她終於可以在作業本上寫上自己名字。後來,由於父母工作調動,張露露上學不便,小學畢業後,她只能待在家。
剛開始,張露露看到同齡人背著書包上學,心裡很難過,為了讓她排解寂寞,父母給她買了電腦。也就是這臺電腦為她打開了新世界。「我喜歡用電腦看小說,讀的多了,突發奇想,自己為啥不能試著寫寫呢?」張露露說,她摸索著學會了用嘴咬著小木棍敲擊鍵盤打字,2010年,她加入網絡小說創作QQ群,開始創作之路。
張露露把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夢融入到小說中,塑造了很多行俠仗義、飛簷走壁的俠客主人公,好像都是她的化身,代替她,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仗馬江湖。她為了寫作,經常凌晨起床,一上午不吃不喝,嘴裡磨出血泡、汗水浸溼鍵盤,都是常有的事。
她用十年成為「古風作家」,「朋友圈」不斷充盈
剛開始執筆時,張露露的文筆青澀稚嫩,連載的小說讀者寥寥。但她沒有氣餒,從未放棄。寫小說,是她和外界溝通的唯一渠道。她把網絡當做另一個課堂,夜以繼日學習寫作技巧,遣詞運句。慢慢地,也得到網友的肯定,開始有了「忠粉」,張露露找到了自信。
靠自己的堅韌毅力,張露露日更千字,在知名文學網站連載了數部小說,涉及穿越、玄幻、武俠、宮廷等多種題材,隨著文風越來越典雅沉靜,她逐漸積累了一部分粉絲,在古風圈也打出了名頭。
2012年,19歲的張露露正式成為該知名文學網站的籤約作者,不斷連載多部原創小說。目前,張露露正在創作一部名叫《問鼎》的長篇小說,這是她創作的第13部長篇小說,已完成38萬字。她的小說現在不僅收藏率飆升,閱讀量也達到1300萬,經常有網友留言,催她更新小說。
現在,張露露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圈,從寫小說到自己學習PS、製作封面,再到為系列古風歌曲填詞,她的「朋友圈」也在不斷充盈。
破格批准成為市作協會員,安排作家一對一輔導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張露露的事跡經過媒體報導後,洛陽市作協主席團商議決定,破格批准張露露成為市作協會員,並邀請她加入市作協的網絡交流群。同時,張露露頑強不屈的創作精神也引起了洛陽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王曉輝關注。
12月1日,洛陽大雪紛飛,王曉輝聯繫愛心企業,與洛陽市作協主席趙克紅、作協副主席王群芳、作協秘書長張松煥等一行10餘人驅車探望張露露。
由於大雪封路,去往張露露家裡的路並不好走,最後幾公裡山路,汽車幾度打滑,非常危險。儘管如此,一行人表示一定要趕到張露露家中,將車上的圖書等物品送給她。
趕到張露露家中,王曉輝詳細了解了她在生活、創作方面存在的困難,並表示,今後市文聯將在文學創作上給予張露露大力支持。並針對實際情況,委託宜陽縣作家協會派專人對張露露進行一對一輔導,無論是寫作方法、技巧還是圖書出版等都將提供大力支持。
當天,洛陽市作協還送去了包括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在內的百餘冊經典書籍,用於幫助提升張露露的創作水平和文學素養。洛陽市作協主席趙克紅為張露露頒發了洛陽市作家協會會員證,勉勵她深入學習,積極創作。同行的愛心企業現場捐助2萬元用於改善張露露的創作條件,並表示,今後可以在圖書出版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幫助。
「走紅」有點意外,感謝幫助的人
12月2日,張露露的母親告訴記者:「現在露露受到很多人的關心和幫助,還有很多人打電話來,現在她一天回復網友的信息接聽電話佔用了一些時間,雖然身體有點吃不消,但是她很開心,很感動,有這麼多人在關心她。」
談及張露露的心願,露露的母親說,其實,露露還是希望自己的寫作水平和知識水平能夠得到系統的學習,她總是認為自己要付出更多才能和別人一樣。現在有專業的作家輔導,相信會有很大的進步。
如今的張露露「走紅」了,每天也有粉絲催著更文,唱作團隊等著填詞,她的生活越來越忙碌:早上六點起床,一上午能更新連載小說2000多字,有時候還需要反覆修改古風歌詞,為自己的小說配圖、做封面,下午是學習充電時間,閒暇時光,母親會用輪椅推著他在村裡四處轉悠轉悠。
從2008年回到家鄉定居後,她的母親不再務工,專心在家照顧女兒的飲食起居。
張露露總說,如果說文學是自己的精神支柱,母親就是自己的生活支撐。「雖然我不能像別人一樣自由的跑,自由的跳,但我有更多時間去做我自己想學想做的事,我比別人更能夠靜下心來。」張露露說,她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家人減輕負擔。
來源:大河報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