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長生久視消災度厄可依道教供養焚香燃燈讀誦《北鬥》

2021-01-15 道教文摘

本文摘自隨方設教公眾號,作者為尚德Shand,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老君說北鬥七元君能解二十四厄後,示人如能依法修持,必定無諸厄障,甚至返老還童升真證道。天之北鬥,晝夜常輪,以分陰陽,以定時刻,故天地以之常存。胡亂誦念《北鬥經》不僅不能解厄,反而招愆而惹罪。

深明《北鬥經》旨要,精修鬥訣,深造鬥經自然永保道心寧。學道之士,若能修持到此地位,則天官侍魂,地官侍魄,水官侍神,飛升金闕,遊宴玉京,則萬神自然瞻禮而敬仰。

看到這裡,或許很多人會有疑問,北鬥為何有如此大的神通?如何做能做到真正的解厄呢?接下來的經文便分析了北鬥在天中的地位,以及投告北鬥的方法,下面簡要分析一下僅供參考。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滿天星君的總指揮北辰,即道教信仰中的北極紫微大帝。北辰,位正中天而為天心,掌握萬星而為天樞以正萬物。因其不動為炁之主,故而眾星拱之。北極紫微大帝,上統諸星,中御萬法,下治酆都,是諸天星宿之主,正掌北極驅邪院,治中天紫微宮。

紫微大帝,常親輔於有德,施恩澤於無邊,調理四時,斟酌元炁,出納帝命,總錄三界。外則天市垣、太微垣、紫微垣,各有帝座,是紫微垣的分司。周天萬象,日月星辰,悉總於北極。北辰在象,而眾星拱之。

滿天星宿、河漢群真,莫不歸北極紫微大帝統御。七政四炁,施正令於春夏秋冬。五鬥三垣,鎮方維於乾坤離坎。本命元辰朗曜,福祿壽老光明。罡星環指於太空,宿曜照臨於大地,不言善應,有感必通。

《北鬥經》指出:(北辰)為造化之樞機,作人神之主宰。宣威三界,統御萬靈。判人間善惡之期,司陰府是非之目。五行共稟,七政同科。有回死注生之功,有消災度厄之力。

很多人註解《北鬥經》將北辰、七政等都認為是北鬥。尚德認為是欠妥的。五行,即天地五行之之炁,也並非指周天五星。萬物之源,皆非道而莫能生成。五行共稟,仰中樞綱紀之司。七政同科,尊左垣鈞衝之任。合天地神靈而騰御,統人民品物以裁成。

如果說北極紫微大帝是滿天星宿的總指揮,那麼北鬥即是滿天星宿的實際指揮者。北鬥隨北極而運轉,指揮滿天星宿運轉以及天下萬物興衰。北鬥七星在北極之前,其中魁四星為璇璣,杓三星為玉衡,故稱《星主誥》指出:璇璣玉衡齊七政。

所謂七政,即五星和日月的合稱,就是我們常說的九(十一)曜中的七位顯星。北辰皆統眾星,令三界而運造化。鬥杓不運,則四時不節,五行不應,寒暑失度,陰陽不調,生物不成,故稱北辰為造化之樞機。

天地星宿,日月風雲,雷電雨露,河海淵源,丘陵山嶽,草木芳花,田禾稼穡,五行七政,陰陽遷變,寒暑往來,人身品類,一切情物,皆憑虛無自然、衝和太一之炁,並得以生成。

誦持《北鬥經》不思內真,唯著外境,忘真失道,貪愛縱情,終無所得。飾其室以為身之宅,不知身以為神之室,念道思真,不生諸惡,採和炁於丹田,立仙階於紫府,自然有回生注死之功,消災度厄之力。

道為萬炁之母,天乃百神之宗,命雖主於七星,事悉關於天府。欲求長生久視,消災度厄,益算延年,解免愆過。可依道教供養焚香燃燈讀誦《北鬥經》。待眾真齊降,魔精消伏,斷滅不祥,過去超生,九幽息對,見存獲慶,永賜利貞,祿位升遷,家門昌盛,天下和平。

相關焦點

  • 從五鬥經看道教的朝真拜鬥
    除去北極星,我們最熟悉莫過於北鬥七星。 然而,在道教除了南鬥、北鬥之外,還有東鬥、西鬥、中鬥合稱五鬥,並且都有相應的經典。筆者將從鬥燈及鬥中法器、五鬥星君、五鬥經等方面對五鬥信仰的做簡單的介紹,以饗讀者。
  • 道教節日裡的「九皇會」紀念的是道教哪九位神仙?
    道教將天上的日月星辰神格化為道教的神明,在星宿神部裡有我們熟悉的太陽星君,他是眾陽之宗,執掌太陽的運行,將萬物賴以生存的陽光普照於大地;也有居於月宮的太陰星君,她管轄五嶽、四瀆、五湖、四海,甚至還包括酆都冥界,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同時還有北鬥諸神及南鬥諸神等等。
  • 「苦魂滯魄,乘光解脫」,話說幽燭破暗的道教燈儀
    燈儀是道教齋醮中一種常見儀式,它以行儀的道士手持光輝朗明的「燈」為特徵, 以象徵上照諸天,下照地獄。燈儀一般都在日落以後舉行。燈,是道教齋醮法事中頻繁使用的法器。在齋醮壇場上,燃燈與燒香同樣重要。凡舉行有關燃燈祭招的儀式,即謂之燈儀,這是道教齋醮的一種常用科儀。
  • 道教開壇科儀講義
    香供養:開壇演教天尊道教把做道場的壇統稱為「瑤壇」。根據法派不同,不同的派別有不同名稱的壇,如全真派做道場的壇稱為「混元宗壇」。做道場的目的是為了「天人合一」,迎請高真降位,以獲得齋醮感應,因此在開壇之時要將「凡境化為仙境」,方可「誠心可格天心」。高功法師雖在人間瑤壇行科奏事,實際上需要「馭神金闕」,即「化壇」的內秘作用。
  • 佛弟子怎麼拜北鬥七星求願
    切記的是,先漱口乃至沐浴薰香之後,再寫北鬥疏文,你的疏文要乾淨,不能有汙穢。文字可以參考以前我們舉行的北鬥大燒供之疏文。文字組織莊重,寫明你的姓名、生辰、現在住址、願求等。3、面向北方或者神像,或者在佛堂中佛菩薩像前寫北鬥牌位,設置供養,如水果、餅乾、花、燈等。
  • 庚子年農曆八月二十二,恭迎燃燈古佛聖誕日
    燃燈古佛 燃燈佛,亦名燃燈古佛,大智度論譯曰然燈。又叫定光如來、普光如來,是過去莊嚴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首。 名號由來 《大智度論》卷九云:「燃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燃燈太子
  • 「南鬥六星管壽,北鬥七星管死」
    趙顏回去後詢問管輅,管輅說:「穿紅衣的是南鬥老人,穿白衣的是北鬥老人——南鬥注生,北鬥注死。」 究竟為什麼「南鬥管生,北鬥管死」?從星相學的角度看,因為南鬥六星出現在仲夏夜的中天,仲夏正是萬物欣欣向榮的季節,是生機的象徵。而北鬥出現在中天的的季節卻在秋天,秋天大家都十分清楚——象徵衰敗,走向死亡。這就是人們不喜歡北鬥的原因吧?
  • 科學探討:道教是北鬥經還是北鬥經?
    作者:昂會想對道教傷害最大的事兒是什麼?基本上就是:第一元朝佛道辯論失敗,大量典籍被燒第二就是抗日戰爭大量東西被損毀。第三就是文化大革命時期,亂砸一氣。第四就是漢字簡體繁體轉換時期。大家都知道鬥這個字,繁體肯定是鬥,但實際上還真不是,在組成北鬥這個詞的時候,並不是寫作北鬥,就是寫的北鬥。這個錯誤挺普遍,因為你要是我說,我也覺得繁體字應該是那個鬥,但恰恰北鬥就是北鬥,不是北鬥。這個事兒最早是在梁興揚道長的微博上看到的,當時他和道門網吵架,然後說了這個事,然後我就上網上一看,哦!原來古籍版的北鬥經上面寫的都是北鬥,而不是北鬥。
  • 道教三十六重天,北鬥九星!太上老君可能住在鬥數之主紫微星上!
    除了大羅天以外,其它五重大天底下也細分成了若干小天,具體的數量已經包含在每重大天的名稱當中了,道教諸神也被安放在這三十六重天當中。太上老君居住的三十三重天屬於三清天,即道教最高的三清居住的空間。三清地位從上到下依次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正是太上老君,從最底層算起,太上老君居住的太清天正好就是第三十三層。
  • 北鬥七星:中國人最信仰星系,帝王最愛紫微星,道教稱為七星君
    而北鬥七星也是古老中國最崇拜的星系。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也以北鬥來命名,可看北鬥星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很深的情緣。在中國各種的相術、文學作品、道家文化、神話傳說故事等載體中,都有很多相關北鬥星的描述,很多故事總是與它們有千絲萬縷的關聯。北鬥七星是由天樞、天璣、天權、玉衡、天璇、開陽、瑤光七星組成,根據其分部位置的形態,古代中國人把這七星構想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
  • 十二種道教禮儀 教你看懂道家儀範
    植根於素有「禮儀之邦」盛譽的中華民族文化土壤中的道教,其禮儀相當完備且非常講究。道教禮儀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規範。其與戒律所不同之處是,戒律是用條文明確下來,違者必罰。而禮儀則是道士最起碼的舉止規範,違者則視為品行不端,屬於道教儀範部分。道教的禮儀內容很複雜,小到日常稱呼,大到出入行走。
  • 釋迦牟尼獻了什麼,感動燃燈古佛?歡悅之餘,預言他定成如來佛祖
    「源易緣」注意到,唐僧師徒取經成功後,靈山諸佛、菩薩、聖僧、羅漢、揭諦、伽藍菩薩、土地神等神仙,一齊合掌皈依,默念的佛菩薩名號中,排在第一位的,便是南無燃燈上古佛! 中國神話傳說中和文學作品中,燃燈佛祖不僅在西遊神話中地位尊貴,在神話名著《封神演義》裡,燃燈佛祖與元始天尊的關係,也是亦師亦友。
  • 道教《北鬥經》是修行人的性相根本和大定便門
    本文摘自隨方設教,作者為尚德Shand ,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以下簡稱《北鬥經》),從經題不難發現,是一部難得的講授修煉玄靈道法的延生經訣,內涉焚符、持咒、供養、稱號等道教經法的基本內容。供奉北鬥而行玄靈經訣,道成後可升鬥中九天。鬥姥元君,因修煉玄靈妙道,勤奉元始天尊而常發至願,怡養神真,修煉精魄,衝然攝炁,炁入玄玄,運合靈風,後果證玄靈妙道。
  • 「經功浩力不思議」,道教為什麼極為重視誦經功德?
    意思是說,待到入門道童真正成為一名道人後,就要學習道教音韻,通過誦念祖師經典來學習道學,並增進自身的修行。那麼,這就推衍出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即誦經與修行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在道教義理中,修行之事必然涉及到自修與度人兩個方面。通過誦經來增進道教修行,自然也體現於這兩個層面:其一,誦經之功用,並非只是簡單地把經文讀出來,而是通過「誦持萬遍」,而達到「妙理自明」的意義。
  • 道教的「法器」指的是什麼?常用的法器有哪些?法器有什麼作用
    《洞玄靈寳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三云:「凡法具,供養在先。道士女冠,唯一之本,不可闕也,並 備諸經。但在觀中及私房內,供養之者,緫名法具。」這裡所說的法具,明確區分為兩 類:一類屬於道士供養使用之類,如殿堂內外經常看見的鐘磬、帳座、香爐、靈幡、寳蓋、 燈臺、燭臺、旌節、香花、燈水、壇纂、門榜等,也包括道士常用的個人之物,如如意、塵 拂、蒲團、木杖等物。
  • 道家傳承北鬥七星咒化解十二生肖災厄
    北鬥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古代中國人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鬥柄,古曰杓。北鬥七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北鬥七星乃造化之樞機,人神三界之主宰,有回生注死之功,消災化解一切兇厄之力。
  • 「拜太歲」是佛教搶了道教的活兒嗎?
    按照傳統的觀念,都覺得應該道觀做這類法事才比較說的過去,但有的佛教寺院做這類的法事活動,就被認為是佛教搶了道教的活兒。那麼,首先讓我們料了解一下什麼是太歲。道教認為,太歲是太歲神的簡稱,乃道教值年神靈之一,一年一換,當年輪值的太歲神叫值年太歲(流年太歲)。
  • 封神大戰: 此人憑藉本命神通打跑燃燈道人可謂聖人之下無敵手
    不得已姜子牙只能去搬救兵,找到了元始天尊的弟子燃燈道人來幫忙,要知這燃燈道人可是幫助過姜子牙破過截教的十絕陣,法力和道行相當於半聖了。燃燈道人手持法寶琉璃燈叫陣金雞嶺守將,兩人出來後大戰開始,只見琉璃燈中飛出一琉璃珠眼看就要打中金雞嶺守將,只見一道:青、黃、赤、黑、白的五色神光刷過,這琉璃珠竟然不翼而飛了,又一道五色神光刷過,燃燈道人的法寶琉璃燈眼看就要被刷走了,燃燈道人轉身就跑,金雞嶺守將也不追趕,得勝回營了,此人是誰?孔宣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