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19年底,天心區361家工業企業全部退出綠心地區。(資料圖)
2019年的最後一天,隨著長沙禮恩派拉線工業有限公司最後一條生產線完成拆卸,爐火和鋼花全部熄滅,長沙市天心區綠心地區361家工業企業全部退出。
這是天心區以斷尾求生的決心和勇氣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一項力舉。「騰籠換鳥」換來的是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創新引領,長株潭融城核心新動能澎湃。
觀潮君發現,在高質量發展中,天心區在「進退」「新舊」 「破立」之間,正確把握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的關係。
「進」與「退」
長株潭城鐵
長沙市天心經開區綠心工業退出片區是一塊戰略位置重要的風水寶地,這裡是長株潭的橋頭堡,是長沙的南大門,與株洲、湘潭相連。
這裡曾經的工業園區歷經16年浮沉,仿佛在一夜之間,曾經機聲隆隆的生產車間,數字經濟、網絡經濟、智能經濟為主的高技術服務業在這裡橫空出世。
2013年,湖南省頒布實施了《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保護條例》。天心區綠心地區包括暮雲街道、南託街道和暮雲經開區,面積約佔長沙市綠心面積五分之一,是長株潭「綠心綠肺」的重要保護區。
美麗「新暮雲」
是打破原生態,為經濟發展讓路,還是堅守生態保護管控的紅線,使生態優美、環境友好成為天心的金名片?
「綠心」規劃區域,不是不發展,而是要去掉汙染,轉型升級,實現更好發展。天心區委書記朱東鐵表示,要創新長株潭「生態綠心」保護模式,讓「生態綠心」保護與「璀璨天心」建設齊頭並進、「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得益彰,為長株潭城市群留住青山、美化綠水、潔淨藍天。
舍掉的是一時之利,得到的是藍天白雲、綠水青山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長沙市天心經開區綠心工業退出調度會現場
2018年初,天心區正式揭開了「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大幕。
天心經開區位於湖南綠心規劃的重點區域,361家工業企業必須全部退出。天心區 「一企一策」「一對一」服務,對企業搬遷損失進行補償,企業落戶區域為企業新廠建設開闢「綠色通道」,經過一年多攻堅,園區工業企業平穩退出。
讓「老鳥」騰飛,讓新鳳展翅。騰退「老鳥」並非簡單地一騰了之,而是要讓其升級發展煥發第二春。用朱東鐵的話說,「騰籠換業本質就是新舊動能轉換」。
湖南頂立科技公司就是361家要求退出的工業企業之一,這是一家生產航天航空新材料裝備的企業, 2006年在這裡買下84畝地開始投產,年均上交稅近4000萬元。頂立科技是長株潭融城核心不可磨滅的成長記憶,也是中國民營航空材料裝備發展的光輝見證。湖南頂立科技公司副總經理羊建高告訴我們,2018年7月23日接到停產通知後,在天心區政府的關心下,他們將陣痛化為機遇,將生產基地搬遷至長沙經開區,而在原址實現轉型升級,成立航天航空新材料裝備研發基地。
「這個地方有人才優勢,這裡正好處於長株潭中心位置,中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高校來這裡都很方便。」在羊建高看來,企業有了專門的研發基地,可以為更多高校提供研發實驗,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將釋放出更大的發展動能。
遠航企業廣場聚集了30餘家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優質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企業。
未來,這裡的一間間舊廠房將成為一個個研究室,一個航天航空新材料裝備孵化中心即將在長株潭城市「綠心」崛起。
天心區既有「退」的魄力,更有「進」的智慧。工業企業退出後,園區裡騰出了2800畝土地,目前「天心數谷」正式在這裡乘風啟航。
「新」與「舊」
可以說,淘汰落後產能、騰出「籠子」,這只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邁出的第一步。如果說這第一步是做減法,接下來,則是要做加法乃至乘法了。
從天心區的經驗看,這不僅要「騰籠」,更關鍵的是要看騰出的籠子裡,是不是能引進、培育「吃得少、飛得高」的「俊鳥」。
新舊迭代,產業騰挪。這裡折射出天心區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增長動力之變。
天心區委副書記、區長黃滔認為,轉換動能,轉型升級,是經濟結構向高級階段進階必須翻過的一座高山,是經濟發展向高質量躍遷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爬過這座山、邁過這道坎,才能迎來一片坦途。
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大數據已成為提高未來競爭力的關鍵要素。誰擁有它,誰就擁有了未來。黃滔說,「綠心」工業企業退出戰役打響後,天心區搶抓機遇,擁抱智能製造,以大數據產業為中心,在天心經開區布局發展以數字經濟、網絡經濟、智能經濟為主的高技術服務業,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深度融合,走數字經濟發展之路。
2019年,天心經開區綠心工業退出後,天心區迅速實施「鳳凰涅槃 未來之城」產業規劃,明確了萬家麗路現代服務業產業帶、天心數谷和地理信息小鎮「一帶、一谷、一小鎮」的產業空間布局規劃。
優質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企業籤約人工智慧產業園
2019年12月2日,湖南省第一塊「人工智慧產業園」的牌子,掛到長沙市天心經開區。至此,該區「綠心」區域,已有地理信息(大數據)產業園、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人工智慧產業園3大綠色科技產業園,聚集企業300多家。2019年8月,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獲批國家級產業園。
利用「綠心」工業企業退出後的「遠航企業廣場」進行騰籠換鳥,打造以人工智慧、產業網絡為主的智能經濟創新產業基地。2019年8月以來,迅速聚集了千視通、中馳車福、靈想科技、深選智能、酷哇機器人、萬碼互聯等30餘家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優質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企業,基地產業規模達2億元。
機器人「帥寶」和參觀人群熱聊。
走進智能產業園,一位叫「帥寶」的機器人從半路突然出來,這位外形萌趣、富有表現力的機器人竟眨巴著「眼睛」主動和我們打招呼,寒暄片刻之後,帥寶竟然提出要和我們合影,在一片歡笑聲中,帥寶如願以償。
千視通早已將核心技術滲透至本地實戰合作中,總部搬到湖南後,千視通將以長沙作為戰略要地,持續培育和推進人工智慧技術產業化,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助力長沙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示範城市」。長沙千視通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公司已組建算法中心,配置了研發、產品、標註、市場等多個團隊,人員已超100人,主攻150°大角度三維人臉識別、超夜視增強識別、交通事件感知與違法監測等人工智慧技術。
在長沙湘府中路上,由酷哇機器人研發運營的智能環衛車也宣布正式投入城區運營,一輛輛造型別致精巧的無人駕駛清掃車,在路上徐徐前進,吸塵、噴水、清掃,留下一片潔淨。
「這一臺臺智能環衛車,融合了最前沿的5G智能網聯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可感知環境,規劃路徑,遇到障礙物可自動識別,能噴水、清掃,智慧機器人款還有一隻智能手,可撿拾大小不一的垃圾,是城市環境衛生的好幫手。」在展示區,酷哇機器人創始人、營運長劉力源介紹。
湖南省人工智慧產業園運營負責人力波對天心數谷的未來信心滿滿,他預計2020年智能產業園產值達10億元,3-5年內實現3家左右企業在科創板、美國納斯達克等上市,突破百億產值,集聚千家企業,擴建百萬平米的物理空間,建成長沙人工智慧產業的天心高地。
「破」與「立」
發展高質量,呼喚制度供給的高質量。動力源,依然靠改革;著力點,還是優化營商環境。
2019年春節剛過,天心區上班第一天的第一個會,便聚焦營商環境,制度創新被反覆強調。
同一天,天心區率先全省出臺「天心營商環境30條」。
天心區刀刃向內簡政放權,實招迭出。率先全省成立區級企業服務中心,開通「85812345」24小時企業服務與全球招商熱線和智慧營商平臺,全省首推「區長企業接待日」,建立區領導聯繫服務走訪企業與述職制度,全年累計走訪服務企業3349家,辦結訴求及問題930個。
2019年,天心區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率先全省推出了「工商登記立等可取」等服務。(資料圖)
2019年,數據引領天心政務服務改革:「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率先全省推出「工商登記立等可取」服務,實行「容缺受理」政務服務事項57個,推進「證照分離」,企業準入零收費且1天辦結。「零跑腿」應用的推出,把改革推進至「最後一釐米」;多年改革沉澱的「一門式」數據,在最新打造的大數據池當中,不斷發酵、激活,形成多個政務服務應用,開啟「數字政府」新想像空間。
夜間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率先出臺夜間經濟發展新政,成立全省首個夜間經濟服務中心,坡子街、太平街成為國內知名網紅打卡地,文和友、茶顏悅色等一批新銳網紅矩陣聞名全國。
坡子街、太平街成為知名網紅打卡地。(資料圖)
「政府之手、市場之手、勤勞之手」,各盡其職,各安其位。天心區破立並舉,改革基因不變,營商環境更優。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2019年,天心區共計完成5G站點建設858個,率先實現中部地區5G基礎網絡建設全域覆蓋,5G站址密度為4.66站每平方公裡,居全市第一。初步建成北至五一路,南至環保路,東至韶山路,西至湘江路的5G網絡覆蓋,形成了五一商圈、大學城、侯家塘商圈、友阿奧特萊斯、天心經開區五大5G覆蓋場景。
這裡將是智慧城區,5G物聯網將人工智慧、大數據緊密結合,打開萬物互聯的全新年代,大到停車場、購物場所、辦公場所的智能化改造,小到家庭智能硬體、出行,都將重塑。智慧天心正將科幻電影中描述的許多「未來場景」一步一步變為現實。
紅網時刻特約作者:觀潮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