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類壽命不同於其他生物,並且男女平均壽命之間還存在差異?

2020-08-26 遮布科學


古有修仙、煉丹,現有換血、冷凍,人們對長壽的追求似乎並未隨著時代的推移和科技的發展而降低熱情,反而有些越演越烈。

當我們的科學家在全力解鎖壽命密碼時,人類與不同物種之間的壽命長短差異也隨之進入眼帘,雖然根據國際醫刊《柳葉刀》的報告我們知道,在二十年後,我國人均壽命會達到81.9歲,但是相比於動輒活了百年千年的圓蛤類來說,卻顯得微不足道。


在物種差異被關注的同時,性別差異之間存在的壽命差異也成為了困擾大家的難題,要知道,根據2018年我國的人口調查,女性平均壽命可是要比男性平均壽命高出五年之久,那麼到底是什麼決定著物種之間的壽命差異,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人類性別之間的平均壽命差異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其中的秘密。

雖然以當下的科技水平,我們還不能完全的去解密決定壽命長短的因素,但利用現有的知識我們可以知道,人的一生,是一場細胞分裂的過程,由受精卵到成人,期間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細胞分裂。

在當下,人們很大程度的將壽命長短與基因掛鈎,但根據《Genetics》雜誌在18年發表的一篇報告,我們可以看到當科研人員在統計了4億人的壽命後發現,基因卻在影響人類壽命中起到微乎其微的因素,壽命遺傳的概率在7%左右,而宏觀因素如生活環境等卻起到了決定作用。

當我們排除宏觀因素,再去探討人衰老的原因,發現科學界對壽命長短的結論也各持己見,但我們最常見被提到的就是新陳代謝,普遍認為新陳代謝率較高的動物壽命相對較短。

那麼導致不同生物壽命產生差異的原因是什麼?根據現有的資料,發現主要包含兩方面「基因端粒」和「代謝速率」。

首先來看基因端粒,通俗來講,基因是物種隔離的核心,生物體的存在可以看做是由基因表達的一種現象,而基因序列卻是由多個染色體組成,不同物種細胞內染色體數目不同,而在染色體末端有一個控制細胞分裂次數的端粒,生物作為細胞分裂的一種產物,每次分裂都會伴隨著端粒縮短,當縮短到一定極限後,細胞停止分裂,生物開始衰老,而不同物種之間基因不同,染色體的端粒也不同,這從根本上導致了物種的壽命差異。

其次我們來看新陳代謝,從百科中我們知道,新陳代謝包括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主要是指生物與環境之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是所有生命體存活的基礎條件,根據著名的克萊伯定律我們得知,生物個體大小影響著代謝速率,和體重的四分之三次方成正比,即體型越大代謝越慢,體型越小代謝越快。

而科研人員在不同物種壽命研究的實驗中發現,體型越小的物種壽命越短,並在發現這一規律後,也對同物種不同代謝速率對壽命的影響做了對照實驗,發現低代謝確實會延長一定的壽命長度,根據上面兩個實驗,我們基本可以得出,不同物種壽命長短不同和代謝速率不同有很大關係,雖然此結論仍受到多方的質疑。

心跳與壽命的關係

在了解完人類為什麼和其他物種壽命不同後,我們再來看看為什麼男性平均壽命低於女性平均壽命。

在解釋之前我們要先明白什麼是平均壽命,所謂平均壽命並不是指人類自然死亡的平均壽命,期間還包括了意外死亡等,畢竟意外是我們無法預測的。

首先拋出戰爭等因素,在現在的和平時代,男性的性格缺陷是導致意外死亡的主要因素,如車禍等,根據科研人員的調查,發現高速和城市內有關死亡的車禍主要肇事者有60%-70%都是男性,發生交通事故的性別比也由男性佔了六成,這單方面的提高了男性意外死亡率,所以女司機其實不可怕,由男性性格導致的路怒和酒駕才是罪魁禍首。

其次在這個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時代中,由於男性情緒抒發受阻,壓力過大,導致的疾病是奪走男性生命的一大因素,期間伴隨的不良習慣如吸菸、喝酒等也是導致男性比女性更早到達生命終點的主要因素。

雖然在當今科技水平下,人類還沒有完全的得到長壽的秘訣,但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通過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長壽將不會再是難題。

而對我們來說,壽命的長短其實並不在於多活了幾年,中國著名現代詩人臧克家曾經說過「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只有在有限的時間裡,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才是我們所應該追求的,畢竟誰都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為我們偉大的國家建設添磚增瓦。


相關焦點

  • 2019世界平均壽命公布:男人為何死得早?男性的染色體或有缺陷!
    這就是說,男女之間的這種壽命差異在我們還未出生時就決定了,這是後天無法改變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科學家在《生物學快報》上發表了一份聲明,聲明稱,他們在對比了229種由染色體決定性別的動物之後發現,當一個物種擁有相同的性染色體,它們的平均壽命會更長。
  • Sci Rep:多國科學家闡明機體脂質代謝和壽命之間的關聯 人類長生不...
    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德國、美國、法國等國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不同物種中脂質代謝的類型和其不同壽命之間的關聯,文章中研究者對不同物種、其壽命差異以及機體中脂質代謝特殊性之間的關聯進行了研究。
  • 人體簡史|男女之間的差異,真的比人類和猩猩的差異還要大!
    男女之間的差異到底有多大?看完了比爾·布萊森的《人體簡史》後,小編不得不感嘆一句:男女之間的差異,比人和黑猩猩的差異還要大!因為女性臀部更寬,為防止擺動的手臂才一直撞到腿,女性拎包時通常是手掌朝前,這樣手臂就可以稍稍張開了,而男性則是手掌朝後……02男女壽命的差距也很不同
  • 不只是人類 研究稱野生雌性哺乳動物的壽命比雄性更長
    眾所周知,人類中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壽命長。然而,一項歐洲研究表明,雄性和雌性壽命之間的差異在其他類型的哺乳動物中更為明顯。這項研究是由南丹麥大學和法國裡昂第一大學的科學家進行的。他們首先收集了101種野生哺乳動物物種的數量統計數據,每種物種都估計了兩性的平均壽命,以及該物種的平均增長率,死亡風險是否隨年齡而變化等。研究人員發現,在相同物種中,雌性野生哺乳動物的平均壽命比雄性壽命長18.6%。在哺乳動物中甚至存在更大的差異,例如普通的刷尾負鼠、獅子、虎鯨、駝鹿、扭角林羚和綿羊等。相比之下,人類男女壽命之間的差異僅為7.8%。
  • 男女大不同-關於性別差異的解釋
    與生物一樣,文化也具有多樣性,存在資源競爭,並且會與時俱進。文化的影響可以通過不同時間和地點的性別角色差異生動地體現出來。在各個國家,女孩會花更多的時間在家務和照顧孩子上,而男孩會把時間花在自由的遊戲上。究竟是文化建構了這些性別角色,還是性別角色反映了男女的自然行為傾向?不同文化和時代的性別角色差異表明,文化確實會影響性別角色的建構。
  • 男性平均壽命比女性短5-10年 有辦法補齊嗎?
    男女壽命差異儼然一場「進化與性別之戰」曾有科學家研究揭示,男性之所以比女性壽命短,這與Y染色體有關,也有科學家認這與激素有關,而刊登於《PLOS ONE(公共科學圖書館)》的一項研究顯示,壽命差異的原因應該從母體子宮說起。雖然研究人員並不確定疾病流行、嚴重程度、發病年齡以及男女症狀之間的差異,但他們的實驗結果表明,男性與女性的遺傳差異可能源於子宮。
  • 這12幅插畫說明,對同一種事物,男女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這12幅插畫說明,對同一種事物,男女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在生活中,大多數人都認為男人和女人基本上沒有多少共同點,國外相關機構曾經做過專門的問卷調查,研究數據表明,87%的人認為男女表達感情的方式不同,68%的人認為男人和女人的興趣和愛好不可能相同
  • 同樣喝地球上的水,為什麼人類需要過濾,其他生物卻不需要?
    而這也讓許多人感到奇怪,同樣是地球上的水,為什麼人類喝需要過濾或燒開,其他生物卻不需要呢?是因為動物身體比人類好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第二個則是人工飼養的動物壽命普遍比野生生物高。69.3歲,可地球上其他哺乳動物的平均壽命卻通常都在12歲左右,只有極為少數的哺乳動物平均壽命在30歲左右。
  • 愛情中男女之間最大的差異,主要是思維模式的不同
    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有些時候和自己的伴侶產生矛盾,交流起來會很費力氣,那是因為男女之間的思維本身就不一樣,就是因為思維模式的不同所以才會造成爭吵和不滿。1.,遇到事情經常會從情感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去理智的分析,這樣在男女之間產生矛盾的時候就容易造成思維不在同一頻道的情況。
  • 壽命最長和最短的動物,差別為何這麼大?人類能排到多少呢?
    在你的認知中,壽命最長和最短的動物,差別為何這麼大?人類能排到多少呢?壽命最短和最長的生物都是誰呢?今天,我們一起去對比一下。這是細菌。細菌是分裂繁殖,所以一個細菌的誕生便意味著一個細菌的死亡。一般來說,細菌每隔12分鐘到24小時分裂一次,所以它們的平均壽命大約是12個小時左右。這是蜉蝣。蜉蝣可能是全世界壽命最短的動物了,只有1天的時間。但其實,它們的幼蟲階段都要經歷1-3年的時間,變成成蟲,單純為了完成繁衍大事。這是蚊子。蚊子的壽命跟性別有關,雄性的壽命非常的短,大約是一周,而雌性能到一個月左右,甚至更長,活到3個月左右。
  • 關於男女之間 很多人並不知道的12個主要差異
    很多人說男人和女人來自不同的星球,這多半是受到了《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這本書的影響。我們無法確定男女之間差異是否有達到這個地步,但我們可以從生理學和其他一些事物來看待這件事。女性在很多方面與男性不同,其中一些差異甚至是她們的優勢。
  • 既然不同生物之間有生殖隔離,為何各人種人類沒有?學者做出解釋
    相信大家都知道騾這個生物,這是一種馬和驢雜交形成的生物,而它的特性也是眾所周知的,就是它沒有生育能力。但是大家知道為什麼它不具備生育能力嗎?其實是因為生育隔離這種東西的存在。生育隔離不僅僅存在於馬和驢這兩種生物中,萬物都存在著生殖隔離。
  • 說說男女之間的那些差異
    都說男人女人來自不同的星球,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男女之間的那些差異。1 、被異性吸引無論男的還是女的都喜歡好看的異性。異性的外貌對於女性來說只有30%—40%,而對於男性來說有80%—90%。4 .選擇異性的差異墜入愛河之前,女性比男性想得多,但墜入愛河後,就更容易輕信對方了。 有人說墜入愛河的男人,一半是理性,一半是熱情。墜入愛河的女人,都是熱情的,有時不考慮其他問題。女性容易被異性甜言蜜語所迷惑,男性容易被異性的身體所迷惑。
  • 調查稱女性更長壽優勢漸失 男女預期壽命差縮小
    在關於幹細胞行為與男女性別的討論中,研究人員表示,應該將研究重點放在男女再生能力衰退的差異上。在對小白鼠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已發現,雌激素對雌性小白鼠的幹細胞數量有直接影響,從增加血液幹細胞數量(對孕期很有幫助)到發情高潮期提高腦幹細胞的再生力。最新研究表明,補充雌激素可以增加雄性小白鼠的壽命,接受閹割的男性比非閹割男性平均多活約14年。
  • 人類平均壽命
    (2020年5月7日)       人類平均壽命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 男人平均壽命比女人短,竟然跟基因有關,出生時就決定了
    科學家發現,正是這種差別,決定了男性壽命普遍偏短,而且這種現象在其他動物中也普遍存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科學家在《生物學快報》上發表聲明:他們在對比了229種由染色體決定性別的物種時發現,擁有相同性染色體的機體,平均壽命會更長。
  • 男女大腦並無結構和功能差異:行為差異其實源於後天
    美國芝加哥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利斯·埃利奧特教授稱,男性和女性的大腦之間並沒有能分辨的差異。她指出,男性和女性之間的行為差異是後天教育造就的結果,而非來源於先天條件。「人們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但大腦是一個不分性別的器官,」埃利奧特教授說,「我們具有完全相同的大腦結構。男女的大腦沒有任何不同。」
  • 黑猩猩與我們有哪些不同之處,為何它們未能進化成人類?
    眾所周知,像黑猩猩這樣的靈長目人科動物,它們所擁有的基因與人類的基因極高相似,然而,我們之間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創造能力都存在著巨大差異。所以,當你看到正在樹上吃水果的黑猩猩時,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疑問是否和我一樣:它們到底有哪些地方與我們不一樣,所以才一直沒能進化成人類?
  • 動物單性就能繁殖,為什麼人類卻要分男女?為什麼男女還不一樣?
    「男女有別或者男女授受不親」,說的就是我們人類中男女的差別,當然還有另一句話也非常不錯,「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表示男女之間複雜的心理因素會讓很多事情變得更容易處理!當然這也是好事,但造物主是不是太麻煩了呢,自然界很多動物都可以孤雌生殖,為什麼人類卻要弄個男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