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者在高階多光子非線性響應的光鐵電半導體材料研究中取得新...

2020-12-05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目前針對鐵電材料的研究以雙光子吸收為主,基於鐵電材料實現更高階的多光子非線性過程仍然是一個挑戰性課題。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無機光電功能晶體材料」羅軍華研究員團隊聚焦光與鐵電材料的相互作用,發展了二維光鐵電半導體材料的新體系(A')n-1(A)2MnX3n+1,通過對該材料體系的分子設計與結構調控,首次在鐵電化合物中實現了高階的多光子吸收效應。

圖片來源: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此外,研究人員與南京大學徐金龍博士合作,通過改變激發波長,能夠在550~2400 nm範圍內分別實現二、三、四和五光子的非線性吸收誘導螢光。

據悉,這項工作是首次在鐵電材料中實現五光子非線性誘導螢光,對拓展鐵電材料在非線性光學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該研究得到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重點項目、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以及基金委「優青」面上和青促會優秀會員等項目資助。(校對/小如)

相關焦點

  • 福建物構所等在高階多光子非線性響應的光鐵電半導體材料研究中獲...
    鐵電材料在強雷射作用下,孕育和產生了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物理性質,如聲光、電光和反常光學效應等,逐漸發展成為新一代光電子器件的有力候選者。其中,具有多光子吸收效應的鐵電體在生物成像、頻率上轉換雷射和光限幅等方面具有潛在應用。
  • 我國科學家高階多光子非線性響應的光鐵電半導體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鐵電材料在強雷射作用下,孕育和產生了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物理性質,如聲光、電光和反常光學效應等,逐漸發展成為新一代光電子器件的有力候選者。其中,具有多光子吸收效應的鐵電體在生物成像、頻率上轉換雷射和光限幅等方面具有潛在應用。然而目前,學界針對鐵電材料的研究以雙光子吸收為主,基於鐵電材料實現更高階的多光子非線性過程仍具挑戰性。
  • 納米物理學:石墨烯中的電可調三階非線性光學響應?
    納米物理學:石墨烯中的電可調三階非線性光學響應?對二維材料的研究重點已經加強,它具有調節光線以獲得卓越性能的潛力,並實現了可以增強現有技術的應用。現在寫自然光子學,陶江等。據報導,可以使用電柵極電壓在石墨烯中廣泛調諧非線性三次諧波產生(THG,三倍頻)。這有許多潛在的應用 - 石墨烯和其他2-D石墨烯類材料的柵極可調,非線性光學機制對於設計具有極高速度和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兼容性的未來片上光子和光電應用是理想的。用於器件製造。
  • 三階非線性光學玻璃研究概況
    1、引言  目前光纖通訊網絡信息運載能力的提高並非受制於傳輸介質的能力,而是受到用於信號切換和處理的電子裝置速度的限制,尤其隨著高品質、低損耗光纖材料研究的突破,電子裝置由於存在時鐘偏移、嚴重串話和高損耗的缺點而產生光纖通信系統中的「信息瓶頸」現象。解決此瓶頸的關鍵是開發非線性超快光子學器件。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趙建林團隊在全光纖二階非線性光學效應研究...
    西工大新聞網5月8日電(記者 王翠萍 通訊員 楊德興 毛東)近日,我校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趙建林教授研究團隊在全光纖光波長轉換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提出了一種二維材料輔助的全光纖波長轉換方案,利用該方案製備的波長轉換器,僅需百微瓦量級光功率(遠小於一支普通雷射筆的輸出光功率)即可將近紅外光穩定地轉換為可見光。該技術在全光纖中實現光波長的高效轉換,兼容現有成熟的光纖通信和傳感系統,也為其他高性能全光纖非線性器件的實現開闢了新的途徑。
  • 我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由於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在雷射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廣泛應用,設計、合成性能優異的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一直是功能材料領域研究的前沿熱點。目前,國內外廣泛採取的設計思路包括在晶體中引入具有共軛平面結構的BO3基團,具有二階姜.泰勒畸變的d0,d10以及含孤對電子的金屬陽離子等。
  • 福建物構所非線性光學原子響應理論研究取得進展
    非線性光學(NLO)材料是重要的無機光電信息功能材料之一。早期陰離子基團理論曾引領了NLO領域的發展,面對新材料、新體系和新問題,亟需在此基礎上,突破原有理論框架,從基本原理出發,研究NLO效應的起源。
  • 福建物構所雜化光鐵電半導體的結構設計與光電應用研究獲進展
    偏振光電探測在醫療、環境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二維結構材料是實現該功能的重要物質載體之一。其中,二維有機—無機雜化鐵電體不僅表現出強烈的結構各向異性,而且鐵電自發極化形成的內建電場利於光生載流子分離,在偏振光電探測方面獨具優勢。
  • 雷射脈衝在非晶態介電材料中製造出非線性效應
    一個全新的,全光學技術,用來在材料中製造二階非線性 效應,這一效應在通常的情況下並不會支持新的選擇來製造光學計算機、高速數據處理器、生物影像中的這一效應(非線性效應)。來自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Georgia Tech的研究人員發展了這一技術,採用紅色雷射來製造出非線性效應。
  • 理化所等光子晶體驅動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光子晶體超浸潤性賦予具有獨特光學調控性能的光子晶體材料在傳感、檢測、防汙、驅動、油水分離等方面的新應用。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江雷團隊在具有超浸潤性光子晶體的製備及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Chem. Soc. Rev., 2016, 45, 6833)。
  • 我國半導體抗光腐蝕研究取得新進展
    記者近日從內蒙古大學獲悉,該校王蕾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在半導體抗光腐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的認可支持。「鈍化層助力BiVO4抗光腐蝕研究」的相關成果已於近日在國際化學期刊《德國應用化學》發表,將有助於提高太陽能制氫的光電轉換效率。王蕾研究員介紹,新型潔淨能源氫能素來是新能源的研究熱點,光解水制氫是獲得氫能的主要技術之一,而太陽能制氫轉換效率是光解水主要性能指標。
  • 科學網—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取得進展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取得進展   本報訊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廖梅松帶領非線性光纖課題組劉垠垚、吳達坤等人,在高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的研製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由於高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具有普通階躍型光纖所不具備的特殊色散和高非線性,是產生超連續譜雷射的核心器件。超連續譜是一種具有超寬的光譜和高度方向性的高亮度寬帶光源,在生物醫學、超快光譜學、光纖通信、高分辨成像、傳感技術等方面有著重要應用。 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由多圈尺寸在波長量級的空氣微孔包圍細小的纖芯構成,其結構精細複雜,拉制工藝難度極高。
  • 在多孔氧化鋁光子晶體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異質結構多孔氧化鋁光子晶體不平衡光傳輸示意圖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在多孔氧化鋁光子晶體的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具體表現在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及其光學性質研究方面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是在光學尺度上具有周期性介電結構的人工設計和製造的一類光學材料,與半導體晶格對電子波函數的調製相類似,光子晶體能夠對特定波長的電磁波進行調製,當光的頻率落在光子帶隙(Photonic Band Gap)中時,光的傳播將被完全禁止。光子晶體是完全依靠其自身結構來實現對光的控制,這在光學器件及未來光子集成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 中山大學張偉雄教授課題組:光響應分子鐵電體取得重要進展
    近年來,分子鐵電體的設計與性能調控研究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例如「似球-非球」理論的提出,多極軸鐵電體及手性分子鐵電體等新穎鐵電體的成功設計等等。在分子鐵電體的研究中,利用外場刺激(例如光、磁場和壓力)調控鐵電性,被認為是特別引人入勝但又極具挑戰的課題。尤其是,光響應鐵電體具有一些潛在的有趣性質(如光調控鐵電性、光撓曲電效應等),受到了特別的關注與重視。
  • 我國科學家設計高居裡溫度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因結合了鐵電性和優異的半導體性能,在光電器件領域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興趣。對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鐵電體,有機陽離子的有序-無序運動是驅動鐵電相變的關鍵因素,提高這種旋轉驅動的雜化鈣鈦礦鐵電的相變勢壘可以顯著提高其居裡溫度。
  • 南開大學在非線性拓撲光子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南開大學陳志剛教授、許京軍教授領導的課題組與克羅埃西亞Zagreb大學Hrvoje Buljan教授的課題組合作研究,在非線性拓撲光子學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他們基於一維SSH拓撲光子晶格,實驗和理論上研究了光與拓撲光學微結構的非線性相互作用,發現了非線性導致的體態模式向拓撲界面態模式的耦合,並構建出了普適的非線性模式耦合的理論框架。
  • 高居裡溫度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研究獲進展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因結合了鐵電性和優異的半導體性能,在光電器件領域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興趣。然而,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的居裡溫度的有效調節仍是挑戰。對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鐵電體,有機陽離子的有序-無序運動是驅動鐵電相變的關鍵因素,提高這種旋轉驅動的雜化鈣鈦礦鐵電的相變勢壘可以顯著提高其居裡溫度。有機金屬框架材料中的客體分子限域效應為合理調控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體的居裡溫度提供了新思路。
  • 光子準粒子: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在這些應用中,光通常被視為在真空中以光速傳播的電磁平面波。因此,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通常可以被視為非常弱的,並且在量子電動力學計算中往往只保留到最低階來處理。然而,如果要理解光子與材料準粒子(表面等離激元、聲子和激子)的耦合方面取得的進展,需要對光-物質相互作用的本質進行更深刻的認識。
  • 飛秒雷射加工三維非線性光子晶體研究獲進展
    光子晶體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領域,製備並研究非線性極化率周期變化的非線性光子晶體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用非線性光子晶體拓展光學領域、製作光學器件是非線性光子晶體研究的重要方向。製備三維非線性光子晶體成為近二十年非線性光學領域令人困惑的難題之一,飛秒雷射的出現解決了這一難題。得益於極短的脈寬,飛秒雷射很容易產生極高的峰值功率,從而使光與物質發生多光子吸收或隧穿電離等非線性作用,使其可以深入透明介質內部,以超越光學衍射極限的精度對材料進行三維微加工。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非線性光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光渦旋在光學信息處理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一種信息載體,它提高了信道容量,並且引入了不同於極化、強度、相位和路徑的新自由度。非線性光學中通過引入方位角調製渦旋孤子(azimuthons),為編碼和加密光學信息提供新的自由度。方位角調製渦旋孤子,攜帶軌道角動量,可以在傳播過程中以穩定的角速度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