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壓力下,河北兩地「斷交」,當地企業「斷糧」

2021-01-09 新京報

環保壓力之下,河北邢臺沙河市和「鄰居」邯鄲市永年區「斷交了」。

2018年6月至今,永年區通往沙河市的3條道路,先後被設置了限高、限寬。

路面限制,影響了永年區高新建材園區內,企業貨車的通行。一家企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道路設限後,企業無法進入幾公裡外的沙河市,也沒有辦法上高速,「被困住了。」

永年區委回應稱,沙河管委會以近期環境汙染超標,稱市長已下令,禁止大型載重車輛進入沙河市區,嚴重影響永年區的大型車輛通行,永年區政府給沙河市去過函,經多次催促,至今沒有得到回覆和解決。

沙河市委則提出,永年區大型貨運車輛多存在超載超限、苫蓋不嚴、拋灑遺漏,大量路面未硬化。沙河市政府向永年區政府發送了請永年區政府對該路段進行修繕治理的函,但至今尚無回應。

6月13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提到,推進開發區揚塵治理工作,而設置限高、限寬措施,是錯誤地將揚塵治理與道路限高掛鈎。

沙河市設置限高、限寬的路段。受訪者供圖

沙河市設置限高、限寬的路段。受訪者供圖

企業:原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

「企業現在就是在夾縫中生存啊。」6月13日,李濤攤開雙手、歪著頭,一字一頓地說。

李濤是邯鄲市永年區一家陶瓷企業的工作人員。這家企業位於永年高新建材產業區,距城區約23公裡,與北側的邢臺沙河市搭界,附近主要交通要道有京港澳高速、329省道、107國道等。「受地理位置所限,無論是經港口、鐵路轉運的貨櫃車輛,還是公路運輸車輛,必須途經邢臺沙河市境內。」

貨車從永年高新建材產業區進入沙河市,有三條道路。一條在姚村路口,一條是劉河線,還有一條是永年區武莊村至沙河安全玻璃廠路段。

2018年6月左右,李濤發現,姚村路口上設置了限寬,三個水泥墩將路面分割成兩條小路,只有轎車能進出,運輸產品的貨車無法通行。

經過現場詢問,李濤得知限寬是沙河市政府設置的,「沙河市方面說,這條路損壞嚴重,環保問題突出,揚塵影響了他們的市容市貌。到今年4月份左右,另外兩條道路,也先後被沙河市裝上限高、限寬,同樣是以環保的名義。」

李濤告訴新京報記者,上述被設限的劉河線,也是去往永年高速口的必經之路。「這樣一來,企業被困住了。原材料運不進來,貨物運不出去。」除了李濤所在的企業外,永年高新建材區內的大部分企業,都面臨無路可走的困局。據李濤統計,遭遇相同情況的企業共20餘家,其中多家企業年產值近億元。

李濤和園區的商家,曾多次請求永年區政府和沙河市政府解決問題,還曾到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等單位反映問題,但截至目前,仍未得到解決。「兩方政府在踢皮球」。

無奈之下,「被困」的多家企業選擇「自救」。李濤說,有的企業請求隔壁的廠家打開圍牆,修建大門,「從別人的企業大院中七拐八繞,繞過限高杆。」有的則用小車,將貨物倒運到限高杆外的大車上,以此方法通行。

但這些方法,降低了運輸效率,「有時候隔壁的廠家,不願打開大門,就得等一兩個小時。」外地的大車知道這裡通行不便,也常常不願意過來。李濤稱,自三條道路設限後,其企業的銷量從70%降至40%,「當然其中也有市場原因,但道路方面的原因絕對佔很大一部分。」

沙河市設置限高、限寬的路段。受訪者供圖

9個村委會:聯名呼籲取消限高

5月13日下午,永年高新建材園區內,一家企業發生火災,濃煙滾滾,蔓延數十米。附近沙河緯二路消防中隊發現火情後,主動跨區域救火,但消防車在進入火災現場的途中,被限高杆阻攔在外。

此處限高杆是用鑰匙可以打開,新京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取的一段現場視頻顯示,現場多人站在皮卡車上開鎖。視頻中,沙河緯二路消防中隊的工作人員介紹,「(限高杆)攔了十五分鐘,耽誤的時間不短。」沙河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則稱,消防車通過沒有任何影響。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第三十四條提到,縣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鄉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保護鄉道、村道的需要,在鄉道、村道的出入口設置必要的限高、限寬設施,但是不得影響消防和衛生急救等應急通行需要,不得向通行車輛收費。

此前的4月26日,永年區與沙河接壤的9個村委會曾進行聯名呼籲。聯名信中提到,9個村共有三萬名村民,永年進入沙河的道路被堵,農用收割機、消防車無法進入,民生失去了保障。

曾任武莊村村幹部的趙慶(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最後一條被設限的道路,是沙河市在武莊村至沙河安全玻璃廠路段。在設置限高之前,沙河方面曾口頭承諾,如果永年區負責將路面修好,就不會封路。2018年秋天,村民和附近企業集資將路面修繕完畢。但在幾個月後,沙河市還是照舊設置了限高。

「我們強烈呼籲各級政府強烈制止這種行為。」信件的最後提到。

9村委會聯名呼籲取消限高。受訪者供圖

永年區委:沙河稱禁行是市長下令

關於道路限寬問題,商戶曾通過網絡,將此問題反映至永年區委和沙河市委。

對此,永年區委回應稱,2018年12月初,沙河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在永年建材園區劉河線段永年與沙河交界處、在建材園區姚北路與沙河交界處等多處設置限寬,在張武路安全玻璃廠門口設置警務室,嚴重影響永年區的大型車輛通行。

永年區建材園區管委會,與沙河管委會進行多次溝通協商,但沙河管委會以沙河近期環境汙染超標,稱市長已下令,禁止大型載重車輛進入沙河市區。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邢臺市作為老工業基地,在歷史上形成了鋼鐵、煤炭、水泥等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格局,大氣汙染治理,是該市面臨的大難題。邢臺市下轄的沙河市,作為玻璃產業聚集地,環保形勢嚴峻。

記者從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查詢發現,2017 年 ,河北11 個設區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中,邢臺位列倒數第三,沙河市成為年度考核結果不合格的設區市。

2018年,按照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邢臺位列倒數第二。當年全省空氣品質相對較差的後20個縣市區,沙河市排名倒數第一。

空氣品質排名靠後,隨之而來的是嚴格問責。2018年1月28日,河北當地媒體發布消息稱,邢臺市大氣辦實施交辦令,責成有關縣市區政府,對環保部強化督查和省大氣執法檢查曝光的突出問題嚴格問責,頂格處理。截至目前,已問責67人,立案處罰27起,關停取締5家,查封扣押9家,停產整治15家,對頂風作案的4名企業負責人給予行政拘留。

2018年6月12日,河北省紀委監委網站發布消息,邢臺查處生態環境追責問責案件134件,問責市管幹部14人。

沙河市為了治理揚塵,在多條道路設限後,永年區政府稱,為此事給沙河市去過函,經多次催促,沒有得到回覆和解決。

沙河市委:永年未對路段進行治理修繕 揚塵嚴重

沙河市委也對此事作了回應,並提到了對三處路段管控具體原因。

回應提到,姚村路口永年段,經過的大型貨運車輛,多存在超載超限、拋灑遺漏、帶泥上路現象,且大量路面未硬化,加上道路年久失修、塵土堆積,揚塵情況非常嚴重。

2018年6月,沙河市政府向永年區政府發函,請永年區政府對該路段進行修繕治理,但至今尚無回應,因此,為貫徹落實《河北省揚塵綜合整治專項實施方案》,推進開發區揚塵治理工作,沙河市開發區在該路口設置限寬,限制重型車輛通行,但不影響小型車輛和附近居民的出行。

沙河市委還提到,劉河線地面裸露、揚塵嚴重,且永年處存在多處盜採砂石點,盜採車輛通行問題,永年方面一直沒有有效解決,嚴重影響沙河市開發區環境治理推進工作;武莊至沙河安全玻璃廠路段,該處路段並未設置限寬,只設置了車容車貌檢查點,此路段主要禁止車容車貌不達標的車輛通行,對於未涉及「帶泥上路、拋灑遺漏、超載超限、非法改裝、苫蓋不嚴、車身髒亂不堪」的車輛予以24小時放行。

沙河市委上述回應的時間是2019年2月14日,但在兩個多月後,回應中提到的「未設置限寬」的武莊至沙河安全玻璃廠路段,裝上了2.4米的限高杆。

對於沙河市政府所說的「只要車容車貌整潔,無超載超限、非法改裝、拋灑遺漏等行為,均可通過武莊和沙河安全玻璃廠路段,進入沙河市高速路」這一說法,6月14日,永年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路面的限高杆已安裝,即便是車貌整潔,也無法通過。

對於沙河市指出的,永年區姚村路口年久失修的問題,該負責人稱,正在做規劃。該負責人還指出,其他的路面路況並不差,但也同樣被設限,「他們就是找理由。」

省生態環境廳:沙河市錯誤地將揚塵治理與道路限高掛鈎

沙河市委提到,設置限寬,是為了貫徹落實《河北省揚塵綜合整治專項實施方案》,推進開發區揚塵治理工作。

記者注意到,此方案制定於2017年。方案中,關於城市道路揚塵整治,提到了道路清掃、灑水、路面保潔等四方面要求。交通運輸揚塵整治方面,提到散裝物料覆蓋、裝卸過程噴淋等六方面要求。其中,並未提到可以在路面上設置限高、限寬。

2019年6月13日,新京報記者致電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提到此事,一名工作人員回復稱,省環境廳關於大氣汙染的治理措施,不包括在正常路段設置路障。

省環境廳的郵件回復提到,《河北省揚塵綜合整治專項實施方案》是河北省2017年4月出臺的揚塵綜合整治方案,該方案立足於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但是沒有規定可以在道路限高、限寬,阻止貨運大車通行。

省生態環境廳指出,邢臺沙河市稱,「為貫徹落實《河北省揚塵綜合整治專項實施方案》,推進開發區揚塵治理工作,而設置限高、限寬措施」,是錯誤地將揚塵治理與道路限高掛鈎。

去年,沙河市曾因單雙號限行問題,引發媒體關注。沙河市大氣汙染治理攻堅行動辦公室發布消息稱,沙河市主城區內從2018年9月20日起,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

此前的9月12日,河北省制定下發《河北省嚴格禁止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一刀切」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嚴禁機動車限行「一刀切」。其中包括,除重汙染天氣紅色預警期間外,原則上不得採取單雙號限行措施。

關於近日路口設限問題,2019年6月13日,新京報記者致電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時,詢問沙河市是否因環保壓力而設置路面限高、限寬。相關工作人員回復稱,「不能以工作壓力為藉口,違反正常的管理制度。」

新京報記者 趙凱迪 編輯 曹林華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700噸氰化鈉出自河北元氏縣 生產企業曾是汙染大戶
    總部位於河北元氏縣的河北誠信是全國乃至亞洲規模最大的氰化鈉及其衍生物生產企業之一、石家莊市工業五十強企業、河北省百強企業、中國化工500強企業。2013年,河北誠信的銷售額為75億元,是元氏縣的支柱企業。
  • 河北建陶業三年四大巨變 已成全國最大拋光磚生產基地
    近三年,在市場競爭加劇、環保壓力增大的背景下,煜珠陶瓷、領世陶瓷等一批投資規模大、設備工藝先進的新建企業強勢進入市場,而一些設備陳舊、經營管理落後的企業倒閉關停,退出歷史舞臺。據統計,2014年以來,河北全省共有9家企業17條生產線倒閉拆除,亦有3家企業3條生產線建成投產。
  • 河北多條高速實施管控,聚丙烯行業影響持續跟蹤
    元旦節後河北疫情突發,且防控形勢愈發嚴峻,為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石家莊、邢臺、邯鄲等地進入戰時狀態,石家莊市中小學幼兒園全部暫停線下教育,對社區及農村實行閉環管控,阻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蔓延態勢。為控制疫情擴散蔓延,河北省多條高速已經出現「雙向勸返車輛」「雙向車輛無法通行」「禁止車輛上道」「關閉ETC車道」等情況,京港澳高速(G4)、京昆高速(G5)石家莊段,首都環線高速(G95)、黃石高速(G1811)、保阜高速(G1812)、石家莊繞城高速(G2002)、邢臨高速(G2516)、邢衡高速(S30)、太行山高速(S75)、西柏坡高速(S071)、新元高速(S9902)等高速河北省內部分路段實行雙向勸返車輛及雙向關閉政策
  • 3060萬家美企或斷糧
    先是財政部部長姆努欽於當地時間11月19日「喊話」美聯儲:財政部將拒絕延長美聯儲的部分貸款計劃要求,這就意味著美聯儲一系列由財政部支持的便利工具待12月31日授權到期後,支持多個救濟項目的資金將不會續期;除此之外,姆努欽還催促美聯儲,希望其儘快歸還45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萬億元)的閒置資金。
  • 川渝兩地警方合作 將自貢企業庫存劇毒化學品運送重慶處理消除隱患
    程果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 2020年12月底,自貢市公安局大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隊民警陳代奎在走訪時了解到,轄區某企業庫存有劇毒化學品氰化鉀16千克,因種種原因無法進行環保無害化處理。經過多方協調,最終通過川渝兩地警務合作平臺,將這批劇毒化學品送到了重慶需要氰化鉀的企業,消除了隱患。
  • 唐山1月PM2.5濃度不降反升增50% 鋼企日賺百萬加劇大氣汙染治理壓力
    > 一方面是1月份唐山PM2.5濃度同比上升50.6%,另一方面是當地鋼企日均盈利幾百萬元,這給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
  • 這家企業為何能頂風作案?——河北邢臺特大環境汙染案追蹤
    新華社石家莊6月22日電題:這家企業為何能頂風作案?——河北邢臺特大環境汙染案追蹤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鞏志宏、楊帆未取得相關許可非法生產農藥,在一年多時間裡將3414.5噸強酸廢液傾倒於當地7個縣(區)13處地點。
  • 【中肥通訊社】喝鹽酸≠自殺 河北硫酸鉀廠都知道_鉀肥_中國化肥網
    如果鹽酸能喝,恐怕很多曼海姆硫酸鉀人早就鯨吸牛飲了,尤其是河北的戰友們。為什麼?且看筆者細細道來。   鹽酸的用途與毒 鹽酸(HCl)是氯化氫的水溶液,在化學工業中有著許多重要應用。而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副產鹽酸的這種被動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這種影響,在曼海姆硫酸鉀行業上表現的最為明顯。 氯化鉀是生產曼海姆硫酸鉀的最主要原料,但副產鹽酸對其成本的影響絕對不容忽視,甚至已經到了關係到很多企業生死存亡的程度。生產1噸曼海姆硫酸鉀,就會副產大概1.2噸的鹽酸,相對於價格常在三千上下的硫酸鉀自身,通常價格在一兩百元的鹽酸,其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 薩爾瓦多「斷交」內幕,蔡英文做夢都想不到
    臺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宣布,臺灣與薩爾瓦多斷交,目前邦交國已降到17個。臺灣《自由時報》稱,這是臺灣第一次主動宣布斷交。這也是繼5月多米尼加、布吉納法索與臺灣斷交後,4個月內第三個與臺灣斷交的「邦交國」。復盤我們先從臺灣方面釋放的所謂「內幕」復盤一下整個事情。
  • 臺灣「斷交」危機再現,李大維稱與帛琉群島「邦交」亮黃燈
    臺灣「斷交」危機再現,李大維稱與帛琉群島「邦交」亮黃燈 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李大維  資料圖海外網11月29日消息,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 河北紀檢監察部門2013年查辦環保案件40起 201人被問責
    兩家小電鍍企業,分別於1999年和2007年以來,利用滲坑排放汙水,造成嚴重環境汙染和惡劣社會影響。河間市環保局、瀛州鎮政府未及時排查出兩企業廠內滲坑,屬於工作失職。河間市環保局、瀛州鎮政府共有5名責任人受到行政警告、行政記過、降低崗位等級等處分。    臨漳縣小木炭窯汙染問題。
  • 84家企業入選!工信部發布2020年環保裝備製造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
    10月23日,工信部發布《2020年符合環保裝備製造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公告。
  • 薩爾瓦多「斷交」內幕,蔡省長做夢都想不到
    臺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宣布,臺灣與薩爾瓦多斷交,目前邦交國已降到17個。臺灣《自由時報》稱,這是臺灣第一次主動宣布斷交。這也是繼5月多米尼加、布吉納法索與臺灣斷交後,4個月內第三個與臺灣斷交的「邦交國」。
  • 河北景縣六家鋼編膠管企業年產銷量位居全國十強
    中國經濟網3月4日電(記者雷漢發,通訊員王貴鎖、王文輝) 日前,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膠管膠帶分會統計全國83家會員企業2008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顯示,河北景縣繼去年六家企業鋼編膠管年產量進入全國前十名,今年六家企業再進全國前十強。
  • 河北河間:加大督辦力度促進涉水企業治理提標升級
    河北河間:加大督辦力度促進涉水企業治理提標升級北極星環保網訊:年內,河北河間市環保局對該市9家涉水企業下達了提標通知,截止目前已完成8家,其中河間市金華電鍍廠、天津銀龍預應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間市分公司、河間市聯眾電鍍廠、河間市三興造紙廠、河間市方興紙業有限公司、河間市合力造紙有限公司已完成提標工作並通過達標驗收
  • 環保嚴查,對汽車後市場改革是機遇還是挑戰?
    天津:  全市範圍內嚴格禁止露天塗漆作業,對於不合格汽修企業將責令停業整治並進行處罰。  河北:  廊坊召開汽車維修業大氣汙染治理調度會。  多地政府的環保局出動大批人員查處違規企業,河北、河南兩地更是被環保部通報,仍存在對散亂汙企業治理不徹底,進展緩慢等問題。在此背景下,全國多地均有不少汽車維修店、洗車店、輪胎店等面臨整頓、停業。但伴隨著環保督查,有些地區的消費者也有反映,洗車、維修價格暫時出現了上漲,或無處洗車等。那麼,環保督查究竟給我國的汽車維修行業帶來了什麼?
  • 人民網評:把環保督察壓力切實傳導至「神經末梢」
    下沉工作階段,各督察組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現場,採取暗查暗訪和蹲點調查等方式開展工作,讓壓力層層傳導,有效打通了國家環保政策落實過程中的「梗阻」,進一步壓實了各地各單位汙染防治和生態治理責任,促進環保督察工作早見效、見實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這個國家要「斷交」,還不忘狠戳蔡英文一刀
    據悉,該國正研究「趕在十一前」與臺灣「斷交」。索羅門群島為何「棄臺」?其總理索加瓦雷說得很直白,「當涉及到經濟與政治,臺灣對我們來說毫無用處。」在臺當局聽來,「無用論」或許十分刺耳,但這就是現實。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任何企圖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臺灣獨立」的行徑都沒有任何出路,也正在失去本就狹小的操作空間。
  • 被「斷交」蔡英文氣罵大陸 港媒:搞對抗,吃虧的是你
    海外網5月25日電布吉納法索24日宣布與臺灣「斷交」,蔡英文急跳腳,親上火線叫囂「大陸打壓」,並聲稱「臺灣絕不會退縮,不會忍讓」。要知道,這已是蔡英文上任2年來,被「斷交」的第4個所謂「友邦」,目前臺灣「友邦」降至18個。對此,中評社發文警告蔡英文,不要一昧責怪大陸「打壓」,這無法阻止「斷交潮」的發生。
  • 石墨烯電熱膜:北方取暖新寵 節能+環保+方便
    近日,一批富有影響力的媒體走進位於廊坊香河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小鎮的河北凱樂奇科技有限公司,踏入展室、車間、倉庫和樣板間,實地察看一種新型環保節能取暖產品——石墨烯電熱膜。